2021年新东方市值蒸发了多少
Ⅰ 闪崩9000亿的背后,新东方将何去何从
2002到2004的两年间,俞敏洪一共读了13遍《三国演义》。
这之后,他进行了一番总结,认为自己最像的人物是刘备。
文学作品中,刘备给人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爱哭……
就在最近,有关在线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双减政策公布之后,包括新东方在内的知名教辅培训机构们,瞬间被推到风口浪尖,在行业巨震后,必将发生重大的变革与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新东方成了出头鸟。据传,面对当前巨大压力,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哭了……
在国内,这个总市值超万亿的行业,一夜间市值蒸发近9000亿!史上最大规模的资本几乎被灭团!
然而“全军覆没”或只是一个开始……
01
“爱哭”的俞敏洪
未来,中国教培行业的不确定性,已人尽皆知。
特别在“双减”印发后,在线教育已惨不忍睹。上周,跌跌不休的新东方暴跌54%、好未来暴跌70%、网易有道跌42%……
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俞敏洪的新东方,以及教培全行业必将经历最猛烈的市场洗礼。
据说就在前两天,在公司一场讨论转型的重要会议上,俞敏洪不禁老泪纵横……
这一次,俞敏洪到底哭没哭,已无证可考。但就在最近,这位看似怒不可遏,常在朋友圈爆粗口的俞敏洪,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这些年,有关老俞的话题很多,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些印象标签:
“草根”,出身平平,寒门子弟;
“勤能补拙”,智商平平,却创造了高考奇迹。作为一个曾在学校留过级的人,之后却帮助了无数人晋级;
“天生的领导力”。大学时怂得连个社团干部都不敢竞选的人,没做过管理,却成功领导了王强和徐小平两个牛人。
而“爱哭”这个印象标签大概是从2002年开始的。当年,有关新东方“三驾马车”的残酷内斗,可谓“精彩纷呈”。
新东方上市前,其“三驾马车”因分利润问题发生过巨大分歧。之后,俞敏洪的老妈李八妹,甚至从江苏提着菜刀来公司“砍人”……
可以说,那是新东方极为昏暗的一段时期。
之后,在王强和徐小平的辞职逼迫下,俞敏洪不再参加董事会和总裁会,只是每天夹着课件去给学生们上课。
再后来,“三驾马车”竟然把国际著名咨询公司请来当仲裁,咨询公司派人来旁听了两三个月,回去做报告时他们这样说:
这里的人很奇怪,一说话就特别爱哭,一哭就互相指责。
其中,俞敏洪最爱哭,经常一哭就是半个钟头……
彼时,“老俞爱哭”似乎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事实。
可有时候,哭是值得的。一年后,爱哭的老俞重新被请了回去,坐稳了新东方老大的位置……
2006年,新东方创造 历史 ,在纽约敲钟上市。可上市后没多久,“三驾马车”正式解体。
据说,徐小平在离开新东方后,也哭了。
很多年后,“爱哭”的俞敏洪在《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一书中进行了反思,并自曝是自己把徐小平请出了董事会……
02
“双减”政策出台
俞敏洪曾说,他和马云都不算太聪明,他们都是考了三次,才考上大学。
可这二十年间,“不太聪明”的马云和俞敏洪都在各自领域成就了亿万财富,也似乎都在风险预判与应对中捉襟见肘……
7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彻底放开三胎。
紧接着发布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明确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
7月23日,“双减”政策出台,面对行业巨震,一时间教培界人心惶惶。
7月30日深夜,高途创始人陈向东发布内部信,对被裁员离开的员工们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裁员涉及范围达到上万人。
而这些可能只是教培行业倾覆前最为普通的一幕!相比巨头们裁员断臂止血,全国那些中小机构连抵抗的机会可能都没有,纷纷倒闭……
许多教培从业者早上还在跟客户打电话,下午就搬着纸箱,收拾东西办理离职。
在强监管风潮中,整个教培市场已缩水近9000多亿!
与此同时,新东方创人俞敏洪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在公司讨论转型的会议上,不禁老泪纵横。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半年前,中国教培行业还一直是投资人的心头好。
曾几何时,各路资本的添柴加火,让猿辅导、作业帮等头部玩家风光无限,现在却面临归零的下场。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腾讯在教育领域投资11次,其中投资数额较大的是猿辅导的26.6亿美元和大米网校的8000万美元。
红杉中国在这几年,也疯狂下注在线教育,分别参与了作业帮和VIPKID的5轮融资。
此外,同样看重在线教育的阿里巴巴、君联资本、云锋基金等,都在这波监管下纷纷折戟。
在这一波挤破头的在线教育投资中,美元基金的资金占比超过80%,出资人多在大洋彼岸,目标也是赴美上市。
可以说,伴随双减政策的公布,这一波赛道投资失败后,对于在线教育企业和投资者而言,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03
马化腾,一语成谶
俞敏洪曾说,中国的考试制度决定了孩子一定要有好的成绩才可以。
当孩子在公立学校无法获得好成绩的时候,势必会寻求校外的补习渠道,即使校外大班课被取消了,家长们依旧会寻找价格更高的一对一给孩子辅导。
俞敏洪这么有底气,就是看到了家长们的需求。新东方也一度成为全行业的标杆企业。
而过去,那个真心“爱哭”的俞敏洪也真没白哭过,不管是新东方创业时艰辛地哭,还是为了上市和资本化的哭,每一次哭似乎都让新东方发生着质变。
如今,一个曾经的蓝海,瞬间变成“血海”,行业瞬间崩塌,让人始料未及。
可在这个看上去最需要哭的时候,哭与不哭,已然不再重要了。
毕竟对于国家而言,“教育”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如果被少数巨头企业所垄断,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大概与2017年时,马化腾所提出的“物极必反”一语成谶。
当时“物极必反”作为“反阿里联盟”的谶语,一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现在看来,这同样适用于目前中国的在线教育。
大家还记得几年前新东方的股票跳水事件吗?
实际上,股票断崖式下跌,对新东方来说也不是第一次。
早在2012年,新东方被浑水做空,两天内股价腰斩,从20美元跌到9美元,市值蒸发近20亿美元。
那时候,俞敏洪底气十足。在柳传志等人的帮助下,新东方的股价很快就回升了。
但这一次,不管是柳传志还是俞敏洪,似乎都没那么幸运了。
特别对于俞敏洪个人来说,按最新股价来算,俞敏洪个人身价蒸发已超290亿港元。
而对于政策影响,新东方并不糊涂,早有预感。
这次“双减”发出之前,新东方的管理层早已知晓教培行业将面临的危机。当时有人建议公司转型做托儿所。
据说,俞敏洪忍不住,又落泪了。
04
未来何去何从
在行业风暴来临之前,一切都有预兆。
但很多人,包括资本和行业企业老板们还心存侥幸。半年前,好未来、高途、猿辅导、作业帮等还在为K12在线教育,打得战火纷飞。
而这一切,瞬间剧变。降薪、裁员、转型……
对于新东方和整个教培行业来说,正在迎来生与死的至暗时刻。
截止目前,据多位接近新东方的人士表示,新东方管理层对于公司转型方向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涉及监管的所有业务肯定都会进行彻底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据新东方内部人士回应称,“俞老师在本次内部会议上,没有哭。”
回望 历史 ,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些年,我们看到俞敏洪一手创办的新东方,在教育行业披荆斩棘,在资本不断加持中,一路狂奔……
这个过程,固然有很多争议,但在资本加速下,教育产业依然得以迅猛发展,然而当资本侵蚀或垄断到国计民生时,也必然会遭到无情打压。
国家需要他们为 社会 做服务,而不是将这些关乎民生的领域变成被资本垄断的吸血器。
未来,如果教育企业不能以质量、口碑为核心导向,不能回归教育本质与产品初心,不能真正服务于 社会 。
那么,今天的“全军覆没”,或只是一个开始。
Ⅱ 新东方股价为何下跌这预示了那种社会现象
新东方股价之所以会下跌是由于市场宏观调控导致的,这也从侧面上说明了当前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发达,尤其是在股票这一方面,甚至可以与欧美国家的股票相提并论。因此很多人也选择加入炒股的队伍当中,但是炒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种商业危险性比较大的商业活动很多人往往把握不住时机而导致亏损。
新东方股票大跌。
根据相关股票市场的消息,我们可以了解到。新东方直接跌落百分之五十,相比于开盘之前的价格,新东方股票已经可以说是腰斩。并且在此次下跌的过程当中,新东方总市值蒸发超400亿港元。这在我国的股票市场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跌落如此迅猛的股票少之又少。相比于其他跌入的股票而言,新东方股票一天之内所蒸发的市值甚至超过了市面上所有公司蒸发市值的总和。
Ⅲ 港股在线教育股集体重挫,新东方一度跌50%,市值蒸发超400亿港元
7月23日,港股在线教育股集体重挫。
截至发稿,新东方跌42.48%,报29.25港元,此前跌幅一度扩大至50%,较开盘价腰斩,日内总市值蒸发超400亿港元。
新东方在线重挫,截至发稿,该股跌超26%,报6.07港元。
思考乐教育同样大跌超26%,报2.61港元。
此外,卓越教育集团跌超17%,天立教育跌超13%,新高教育集团、中教控股、睿见教育等纷纷下挫。
Ⅳ 新东方股票怎么从1千多变成1块多
新东方股价之所以大跌,主要和教育政策有关系。就在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提出,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富时中国A50指数将影响跟踪指数的被动资金配置,被剔除指数长期来看会影响流动性,短期来看被动资金会重新配置导致股价出现一个波动。
拓展资料:中央深改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指出,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要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不只是新东方港股暴跌,新东方美股也遭遇暴跌。美东时间6月3日,新东方股价低开低走,盘中一度最高暴跌26.56%,截至收盘,跌了差不多12.08%,股价报9.32美元(前复权价)。 K线图数据显示,2月中旬,新东方走出历史最高价后,便跌跌不休。截至6月4日,不足4个月的时间,新东方港股与美股股价皆已腰斩,总市值蒸发近1200亿人民币。
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外表示,检查发现,15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予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其中,涉及到了新东方。市场监管总局指出,浙江新东方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存在宣传教龄与事实不符,销售商品时标示的划线价未标示准确含义,且未以划线价格实际销售等问题。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新东方实施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处以顶格罚款250万元。近几年,资本的疯狂介入,教育公司野蛮生长导致质量参差不齐,商业气息过重。短期来看,校外教培机构的整顿,在线教育行业进入低谷期,但长期来看,经历过“阵痛”后,或许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于新东方以及教育股的后市表现,我们将保持关注!
常见问题:新东方回应称,公司现在正考虑采取适当的合规措施,预期该等措施将对与中国义务教育制度学科有关的校外辅导服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该公司将就致力遵守《意见》及任何相关规则及法规积极寻求政府的指导及配合政府的行动。
Ⅳ 新东方一夜蒸发500亿,俞敏洪哭了,这只是刚刚开始
课外培训政策的这只靴子终于落地了,7 月 24 日,针对校外教培和在线教育行业的 “双减” 文件正式落地。家长们纠结、焦虑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但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却坐不住了。
与以往低调从容的教育政策出台不一样的是,此次政策的出台,国家通过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主流媒体进行的播报或发布。可谓层次之高,事情之重要,前所未有。
这个“双减”政策的出台可谓像一攻原子弹一样,瞬间炸开了锅,让教育股、培训行羡枝业瞬间蒸发数千亿,其中好未来、高途集团、新东方三家教育机构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1092亿。
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新东方一度暴跌50%,创史上单日最大跌幅,截止7月26日下午港股收盘,新东方收盘价为16.00港元/股,跌幅超过47%,单日内总市值蒸发近500亿港元。
A股市场大跌,跌得散户、机构都傻了眼,教育培训行业几乎“全军覆灭”,而它带来的影响是全生态链的。
这个“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新东方可谓是致命的打击,其中,文件规定"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节假日、 休息日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不得提供‘照搜题’,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 等条例,势大力沉,招招致命。
据说,在近日的新东方存亡之际的内部会议上,有人建议转型做托儿所,俞敏洪没忍住哭了。新东方高层也表示:" 现在教育行业被打击的范围,不只 K12 教育这么简单,还有成人教育,如考研和留学等,这些业务都会受到影响。
网络上有个段子,孩子不用补课了,开辅导班的崩盘了。不用补课,眼睛就变好了,所以眼科崩盘了。妈妈周末不用送孩子去补课,自己也就没时间去做美容了,所以医美也崩盘了。孩子不送辅导班,爸爸也没时间出去喝酒了,所以白酒也崩盘了……
作为教育培训行业的标杆——新东方,一直是行业类存着的一个神话,其公司始人俞敏洪也被大众视为“屌丝逆袭”的典范,俞老师讲过很多课,出过很多励志的书,他的精典语录给不少迷茫中的大学带来了很多信心和希望。
这些年,教育培训(特别是K12)一直是资本追逐的对象,特别是线上教育更是炙手可热,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在线教育行业融资总额超 500 亿元,超过 2016-2019 年的融资总和。头部在线 K12 玩家获加持最大,猿辅导和作业帮这两家,加起来的融资额高达 380.1 亿元,拿走了全年总额的 7 成。
谋求上市的教培独角兽们来到生死关口,资本也不得不偃旗息鼓。而这背后,哭声最凄惨的莫过于之前蜂拥而入的投资人们,眼睁睁看着千亿资金被困在教培市场里。
马云说,教育一直会存在,但新东方不一定在。一语成谶,俞敏洪此次的哭声似乎是预料之中的事,只是来的早与来的迟的区别,我不怀疑俞老师的眼泪是真诚的,但是可以看出他的眼泪是五味杂陈。
政策的出台似乎让俞老师看起来很悲伤,但我觉是俞老师应该感谢中国的教育,俞老师赶上了中国并信教育的好几个风口,八九十年代,出国热,俞老师成立新东方,做雅思、托福的英语培训,可谓赚得盆满、钵满,绝派轮就像他本人所说的,当年是用麻袋来装儿,后又有踩到K12教育的风口,可谓一跃升天,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教育股,俞老师不仅赚取了丰厚的资本,还赚得了满身的情怀,可谓名利双收。
资本的是嗜血的,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家长和孩子累得像条狗、简直是不堪重负,那为什么这么多人要选择课外培训呢?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解释:“大家一起看电影,本来坐的好好的,但前排的站起来看,你后排的也得站起来看,最后大家都站着看完了电影。电影还是那部电影,但大家都是站着看完的!最终搞得大家都特别不舒服!”
因为小孩教育带来的心理和经济上的不堪重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生孩子或少生孩子,这样的结果导致严峻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的到来。
为应对严峻的少子化及老龄化问题,今年5月份国家出台了开放三台的生育政策,但不是说政策允许,大家就会生,现在很多年轻人连二胎都不想生了,国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必须从教育、医疗、住房上下硬功夫,而教育当然是首当其冲的。
不难看出,此次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这是为了鼓励生育、扭转出生率下降趋势,现在国家首先对这教育行业进行整顿改善,降低人民群众生活成本、改善教育环境,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减负。
春江水暖鸭先知。国策转向早有动静,今年6月中旬,经中央编委批准,教育部还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这个从未设立过的部门,预示着教培行业信马由缰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随后,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对猿辅导、学而思、新东方、掌门1对1等15家知名机构挨个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一系列动真格的雷霆手段,把教培行业推入了最后的时刻。迎接他们的是严厉的监管!
与此同时,今年北京实施入学随机摇号分配,彻底抛弃的学位房优先的条件,种种迹象表明,国家这次是来硬的,此次重镑出台的“双减政策”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下一步医疗系统也会跟上。
这个国策转向,不但关系到每个家庭和个人,也关系到一个家家未来的发展状况,暂时的阵痛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让教育回归初心,这样才能 健康 的发展,俞敏洪老师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不差钱的俞老师应见好就收,及时转型才是正道。
文/曾海伟
Ⅵ 关于财富从260亿缩水到75亿元一事,俞敏洪是如何回应的
俞敏洪表示那些钱最终并不属于自己,同时也认为能花的钱才属于自己的钱。
俞敏洪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企业家,即便俞敏洪所创办的新东方受到了行业的打击,新东方的市值也出现了大幅缩水的情况,在俞敏洪正常兑付了员工的工资和家长们的学费,这种行为已经非常值得大家尊重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俞敏洪本身出身寒门,所以俞敏洪身上始终有一种理想主义和正直的气质。
一、俞敏洪的个人财富大幅缩水。
在俞敏洪所创办的新东方的股价大跌了90%之后,俞敏洪的个人财富也从260亿元缩水到了75亿元左右。在此之后,新东方遭遇到了重大挫折,俞敏洪也对新东方的员工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当媒体采访俞敏洪的时候,俞敏洪表示之前所谓的260亿的财富本身就不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