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如何进入内测
『壹』 真的来了!数字货币,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作者 | 周松涛
来源 | 首席 财经 观察
建设银行数字货币个人钱包上线又下线,意味着数字货币已进入内测阶段。
也就是说,数字货币,真的要来了!
建行率先试水,数字货币时代临近
8月29日,有网友反映建行手机银行APP已经上线建设银行数字货币个人钱包。
该App增加了“数字钱包充值”以及“数字货币”两个子菜单。用户可以绑定银行卡直接开通。
数字货币钱包,可以实现付款、收款、扫一扫、转款等功能,付款可通过二维码扫码、NFC“碰一碰”付款。
“数字人民币钱包”分为四类。 分别是一类钱包、二类钱包、三类钱包和四类钱包,除了一类钱包,后三类钱包设有余额和支付上限。
其中,二类钱包余额上限为1万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万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30万元。
三类钱包余额上限为2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2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2000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5万元。
四类钱包余额上限为1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000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1万元。
目前该功能仅在深圳等部分试点地区开通。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是“4+1”,即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正当用户们热议建行数字货币钱包时,数字钱包功能又悄悄下线,用户再想申请时,已无法开通。
用户数字货币钱包充值的钱怎么办?
建行客服表示,数字货币相关产品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当天下午仅受邀客户体验测试。对于已开通钱包的账户,系统自动注销处理,用户转入的款项将在8月30日之前退回原储蓄账户。
虽然短暂上线又下线,说明建行数字货币已进入内测阶段,全面货币数字时代正在来临。
数字货币,不是你想的那样
什么是数字货币,大部分人肯定是一头雾水。
一般人都认为数字货币就跟支付宝和微信钱包差不多,只是一种数据支付工具。
并非如此!
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数字货币的本质
数字货币,也就是“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种法定数字货币,全称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对应的英文缩写是DC/EP。其中DC是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EP是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的缩写。
跟纸币(硬币)一样,是国家法定货币,由国家信用背书,具有无限法偿性。
人民币的法偿性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数字货币实施和使用之后,也是人民币的一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2、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本质区别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只是一种支付工具,数字货币不仅仅是支付工具,也是国家法定货币。
当然,数字货币肯定有支付功能,就如纸币能支付一样。
通过微信、支付宝交易之前,都要首先绑定自己的一个银行账户。你的每一次支付背后,其实都是微信、支付宝从你的卡中实时扣款,再去执行相关交易。
数字货币,无需申请银行账户,只要注册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数字钱包即可。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在线交易,也就是说需要有网络,而数字货币可以实现离线交易,就跟此前POS机刷卡一样。
不过,数字货币支付和交易,虽不需要网络,但得有手机,有电才行。
3、是否会产生通货膨胀?
数字货币既然只是一串数字,是不是可以无限发行?
会不会产生通货膨胀?
当然不会!
数字货币不是凭空产生,而是用市场上的现金兑换出来的,货币的总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而且,数字货币短时间之内也不会完全取代纸币,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使用数字货币,特别是老年人。
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数字货币和纸币(硬币)都将同时存在。
4、有没有利息?
很多人可能会问,数字货币有没有利息?
当然没有。
纸币放在家里有利息吗?没有。
数字货币一样,只是把纸币变成一串代码而已,数字货币不是存在银行卡里,而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也就是电子钱包。
那需要利息怎么办?和纸币一样,存到银行,就有利息了。
上班族也会很关心,发工资怎么办?
数字货币全面通用之后,数字货币发工资将是十分容易做到的事,比用银行卡发工资更方便,可能只需要给你一个代码,一串数字。
央行为何要推出数字货币
人类 社会 最初没有货币这一概念。
随着 社会 进步和发展需要,特别是交易需要,就有了最初的实物货币,譬如一只羊,可以兑换多少大米,多少棉花,这时的羊的属性就相当于最初的货币。
羊作为交易工具,非常不方便。后来有了金属,金、银、铜等金属作为货币更加便捷。
但这些金属特别是金银,稀缺性的弊端就尽显无疑。
此后,纸币应运而生。
纸币最大的特点是便于携带,还可以通过不同面值来将优点继续放大。
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一体化推进,纸币的缺点又开始显现。
当经济不好时,有些国家就会超发货币,大量印钞,譬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开始三轮量化宽松,现在疫情影响,美国又开始卸掉水龙头,无限QE,其它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零利率或者负利率。
最终的结果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
即使我们自己不加大钞票印刷力度,也会受全球放水影响。
最坏的情况就是发生挤兑风险。
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数字货币。
纸币相当于是欠条,就是国家用信用背书。国家发行纸币,就相当于是一个欠条的凭证。
不过,纸币要流通,肯定不能采用实名制,都是匿名交易。
数字货币不一样,是电子记账,任何一笔交易,去向都可以监控和追踪。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挤兑风险,还可以避免腐败,经济犯罪,以及非法洗钱,资产非法转移和流失。
数字货币不需要印刷,可以减少制造和运输成本,提高存储和交易效率,还能优化金融体系运行效率。
数字货币由央行控制,这样可以去美元化,能有效规避美国的金融封锁。
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数字货币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弊端,特别是作为新事物。
最主要的问题是安全问题。
虽然数字货币是加密货币,能最大程度上保障资金安全。
但毕竟是电子钱包形式,相当于此前的实物钱包变成了电子钱包,在手机里存储,一旦手机坏了,APP崩溃了,或者手机丢失了,都可能导致无法查看,无法使用。
没错,钱包也有可能丢失,但一般人不可能把所有资金都放在钱包里。
当然,这也不是最关键的安全问题,互联网越来越发达,黑客技术越来越高,再坚固的防火墙也有可能被黑客攻破。
这才是最大的隐患。
同时,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金融和互联网诈骗。作为新鲜事物,初期的监管也不会面面俱到。
弊端和漏洞可以优化和防范,而且数字货币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推广过程。
正如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一样,数字货币取代纸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贰』 四大行数字货币邀请码参与内测,以后会不会变成趋势
观点:数字货币是为了替代纸币而存在的,未来一定会成为趋势。虽然对于“数字货币”这个名词很多人已经是很熟悉了,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是很了解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甚至还有很多人会把数字货币等同于微信或者支付宝这些电子货币,这其实都是不准确的。所以,我就借这个话题来跟大家用通俗易懂的话详细聊聊关于数字货币的那些事。
那么,这个数字货币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费劲儿做这个事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真的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那影响就大了,这一小部分人就是那些从事非法活动的人。
比如说,一些人贪污受贿,他们指定是不能说让人家把钱打到银行卡上的,那不就是直接被抓包了嘛,但是,用现金就可以不被发现。而如果说以后对现金大额消费进行限制,比如说你要是一次性要花费5000以上,那就不能用现金,需要使用数字货币,这样一来那些家里受贿了几千万现金的人估计这辈子也别想把钱花完了。而他们那些违法收入不花,不流入社会,那其实就是纸而已,放家里还占地方,而一旦他们大量兑换成数字货币开始消费,那很容易就会被查到,即我们所有的收入都会被统计到,一旦涉及违法犯罪,就很容易被抓,那时候像电信诈骗这些也都将减少,这就是数字货币存在的意义。
『叁』 如何购买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也就是现在央行出的DCEP,它属于数字货币,但不是商品,而是一种等价介质,我们不能能购买,只能与现金一比一兑换。
其实它就是把纸币挪到了线上,用数字来表达的一种方式。就相当于我们把生活中的现金,挪到了网上一般,它有国家信用背书,有强制性,有不可抗拒性,且不受网络影响。
如果我们要想获得数字人民币,首先可以下载数字人民币APP,但是大家手机应用商店里面是没有这个APP的下载链接的,
截至2021年6月04日,数字人民币APP还没有在各大APP商店上线,只有参与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中签之后才会收到带有下载链接的短信。
拓展资料:
中签的市民通过发送的链接受邀下载数字人民币APP进行实际的体验。如果没有受到邀请就去下载链接中的数字人民币APP,通过手机号注册收到验证后,APP页面会显示“手机号不在受邀范围内”。
此外,支付宝目前已经对部分用户上线数字人民币模块,打开支付宝后,点击“我的”,就可以看到数字人民币选项,它与花呗、银行卡等并列。但这项功能还处于小范围内测中,只有白名单的测试用户才能看到并使用,其他用户需要等待官方后续开放更多的名单。
如果是在想尽快尝试数字人民币。我们可以自己去银行申请开通数字人民币,但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审核期,这就是白名单审核制。通过审核之后,才能从银行工作人员处获得下载该行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二维码,以及下载所需填写的密码。
数字人民币通过专属的数字人民币APP消费,主要有以下两种支付方式:
1、用户扫描商户收款码消费:登陆“数字人民币APP”,点一下本人数字钱包,点一下右上方“扫二维码付”,就可以扫描商户收款码支付。
2、商户扫描用户数字人民币APP付款码消费陆“数字人民币APP”,点一下本人数字钱包,点一下“上滑支付”;表明向商家付款,客户第一次应用支付码向商家付款时,可选择打开或不开启小额免密支付;客户若选择打开小额免密支付,则输入钱包交易密码后,显示支付码;若选择不开启小额免密,直接显示付款码。
数字人民币尚未得到广泛运用和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其进行完善,对数字人民币感兴趣的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其实时动态。
数字人民币有什么用
1、节约成本:数字人民币依靠网络作为其发展和传播平台,需要应用于新兴的科技,与传统货币相比,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应用可以降低印刷成本,降低国家发行货币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环境保护的发展。
2、付款便捷:数字人民币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支付的便利性、安全性能和交易高效率,能够更好地融入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3、精准投放:推广现金没法追踪具体的钱款流入,而虚拟货币可进行各种各样现策财产、困资产的精准投放。
4、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在维护顾客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提高对违法乱纪行为的辨别率和精准度。人们可以匿名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小额消费,无需显示个人信息,可以有效维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
『肆』 多家银行内测“数字钱包”:央行数字货币能取代支付宝和微信吗
数字货币的体验类同于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人民视觉/图)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数字人民币意外“露脸”。
2020年8月29日,建设银行App悄然上线了“数字货币”和“数字钱包充值”的子菜单,点击进入相应页面后,可选择“一键开立数字货币个人钱包”,系统将自动生成相应的钱包编号。
个人钱包拥有多项功能,如存入、转出,交易明细、绑定账户、查看红包、信用卡还款以及钱包注销等。四个月前,社交媒体上已流出过农业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内测页面,功能与建行的数字钱包相似。
他还透露,目前至少有6家银行参与到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试点工作中。就各家银行的内测版本来看,数字货币钱包的主要功能与电子账户日常支付与管理功能基本相似,收付款与转账等功能也类同于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随着越来越多内测消息曝光,央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的数字货币,离大众似乎越来越近。
央盯贺蔽行数字货币,又称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直译过来就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向公众解释:“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不久前有传闻称,深圳二手房交易已开始试用数字货币,并且出现银行大额转账无法兑换成纸币的情况。
该消息很快得到了建设银行的辟谣。官方回应称,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应用场景均为小额零售,并没有拓展房地产买卖等大额支付场景。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苏州相城区在2020年4月安排区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完成了DC/EP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月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了相关人员交通补贴的50%。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也在4月召开了法定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推介会,邀请名单包括餐饮、 娱乐 、零售行业的店铺,有麦当劳、星巴克、菜鸟驿站、京东无人超市等19家单位。
据其表示,测试的所有进程与成果都会及时与央行相关部门沟通,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加大数字人民币在更多领域的研发与测拍行试。
上述接近央行的人士称,央行数字货币的测试环境均为专用的数字钱包App。上半年的内测主要集中于系统稳定性与功能可用性的验证,不会影响正常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 社会 经济带来影响。
穆长春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项目属于一个“赛马状态”。不同的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做开发,谁的路线好,谁最终会被老百姓接受,谁就最终会跑赢比赛。这会是一个市场竞争选优的过程。
普华永道2019年全球消费者洞察力调查显示,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率达86%,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移动支付总量为301.41亿笔,总额为106.17万亿元,同比增长33.61%。
数字人民币会不会抢走支付宝与微信的饭碗?
包含支付宝在内的蚂蚁集团最近披露了招股书,其在风险因素一栏中提到,201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该等新举措可能改变数字支付行业的竞争环境和形势。
这意味着,如果商业银行破产,支付宝或微信钱包里的钱可能要参与破产清算。而DC/EP属于央行负债,依赖于央行信用。
隐私方面,赵锡军称,支付宝、微信跟传统银行账户绑定在一起,均为实名支付,一切个人信息,银行一目了然。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可控匿名”,如使用DC/EP进行资金交易的双方,无需将个人信息开放给银行等一切非授权机构,但所有交易均会留下可追溯记录。
穆长春描述过数字货币的使用场景:只要两人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人。
这是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支付”功能。根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披露,收支双方哪怕都离线,消费场景没有网络,只要手机有电,也能进行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暂时没有这项功能。
此外,目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有壁垒,如使用提现与转账等功能需要缴纳手凯州续费。DC/EP则能打通不同平台之间的支付壁垒,无需手续费。
不过,当前关于数字人民币的传闻,都隐匿在各机构的内部测试过程中,与最终正式落地的版本可能会有出入,甚至还有更多的功能尚未被“剧透”。
穆长春此前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曾强调,对于老百姓来讲,虽然基本的支付功能在电子支付和央行数字货币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但是“我们以后投放的央行数字货币在一些功能实现上会和电子支付有很大的区别”。
当地时间2020年7月9日,立陶宛银行展示世界首枚央行数字收藏币,价值19.18欧元的信用卡形状银币,可兑换数字货币。 (视觉中国/图)
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融入大众生活,现金的使用率已大幅下降。为什么还要推出数字人民币?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年初发表的《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一文中,三次提到“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
中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大致分为三层次,分别为M0、M1、M2。M0是央行基础货币的主要部分,指的是流通中货币,即看得见摸得着、可立即使用的现金,包括纸币和硬币。DC/EP要替代的正是这种现金。
现有第三方支付已实现了M1和M2的货币无纸化。如大部分人的银行储蓄、日常放在支付宝和微信零钱这类第三方支付平台里的资金,就属于广义货币M2的范畴(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范一飞在文章中写道,“现有M0(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且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实现数字化的必要性与日俱增。”
提起现行纸币制度,人们通常诟病的是货币超发。数字人民币是否会让货币超发变得更加不易察觉?
穆长春多次在公开演讲中谈到,数字人民币在发行上也采取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运行体系,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需要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央行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
的确,纸币制度下,货币超发往往是由商业银行完成的,但央行本身也有超发的可能性。如美联储为提振经济,曾实施威力巨大的量化宽松,使美联储的总资产规模从2008年8月末的(雷曼倒闭前夜)约0.9万亿美元,急剧膨胀至2016年9月末的4.47万亿美元,增长了396.7%。
知名 财经 评论人格隆在其微博写道,一切法定货币会罹患的疾病,如借发行征收铸币税、政府天然的超发冲动、通货膨胀等,都会(与数字货币)如影随形。某种程度上,数字货币更方便了央行的货币发行:资产负债表上记个账就好了,印刷都省了。
对M0进行数字化替代,长远来看,还有更多潜在功能,例如为央行实施负利率提供条件。
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全球迈入负利率时代的步伐。中国央行虽然没有实施负利率政策,但利率已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2017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就曾表示,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处于通缩时,各国往往都会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负利率政策。
所谓负利率政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期内,国家央行降低存款利率,让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缩水”。实施该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银行囤积现金的成本,变相鼓励银行积极向企业放贷,鼓励居民消费和借贷,引导资金重新流进市场,带动经济发展为经济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但周小川也表示,现实中负利率政策往往效果有限,这是因为相较存钱进银行,人们会选择持有现金。
同时,当央行不断下调基准利率接近零时,这样的货币政策将遇到“零利率下限”的约束,容易落入“流动性陷阱”。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流动性陷阱会导致货币政策失效,无论是降低利率还是增加货币供应量均无法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但如果发行了数字货币,使得流通中现金的数量大幅减少,人们的钱都在账户中。在这样的条件下,负利率就可以在刺激经济和消费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周小川说。
疫情的到来也让全球货币政策陷入多重困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以来,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持续升温。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截至2020年7月,全球至少有36家中央银行发布了零售型或批发型的央行数字货币工作。其中,厄瓜多尔、乌克兰和乌拉圭都完成了零售型试点;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则仍在零售试点过程中;还有18个国家中央银行发表了关于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
各国加速研发数字货币被视作一种“防御”措施。中金公司研报显示,自天秤币Libra白皮书发布以来,全球数字货币出现加速发展趋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国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字货币对于“无接触” 社会 发展的助力;也进一步担心,Libra一旦流通,或有望率先成为数字货币中的强势货币,与各国货币产生兑换关系,并侵蚀法定货币。
实际上,尽管Libra声称与一揽子主权货币挂钩,但是一半的储备金仍来自于美元,并不能撼动美元的霸权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提升在金融层面的映射,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提质增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薛洪言说,但央行数字货币,能提升人民币在跨境交易层面的体验,“也许就走出了第一步”。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亦认为,一种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该国综合国力和经济稳健程度,而不在于货币本身的存在形式。央行数字货币能较大程度提升人民币在电子支付领域的便利性。但也不应忽视,便利性只是人们使用某种货币所考虑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币值本身的稳定性,交易对手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同样重要。
对于数字人民币,央行实际上筹备已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0年两会期间答媒体问时透露,早在2014年起,央行就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究。
“但目前的试点测试,还只是研发过程中的常规性工作,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易纲说。
『伍』 数字货币如何开户
1.打开币安的app(https://www . binance zh . pro/cn),进入币安首页,点击左上角的【登录/注册】按钮。
2.点击并跳转到登录/注册页面。...
3.点击注册后,会弹出一个谜题验证码。请拖动滑块来完成拼图。
4.图片验证后,系统会自动将验证邮件发送到注册邮箱。请登录查看验证邮件并输入验证码。
资料:数字货币简称DC,是英文“数字货币”的缩写,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加密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一种不受监管的数字货币,通常由开发者发行和管理,并由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接受和使用。欧洲银行管理局将虚拟货币定义为:价值的数字表示,不是由中央银行或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定货币挂钩,而是因为被公众接受,可以作为支付手段,或以电子方式转移、储存或交易。
数字货币可以认为是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由于一些开放的算法,数字货币不存在发行方,因此任何人或组织都无法控制其发行;②由于算法解的数量是确定的,数字货币的总量是固定的,从根本上消除了虚拟货币滥发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性;③由于交易过程需要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批准,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足够安全[3]。
比特币的出现对现有的货币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虽然属于广义的虚拟货币,但与网络企业发行的虚拟货币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被称为数字货币。从发行主体、适用范围、发行数量、存储形式、流通方式、信用担保、交易成本、交易安全等方面对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虚拟货币进行了比较。
『陆』 dcep数字货币怎么买
DCEP现在还处于内测的阶段,现在还不能进行购买。
一、数字货币(英文全称为DCEP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可以简称为DC/EP)是中国用区块链和密码技术构建的一种国家级数字货币。DCEP现在还处于内测的阶段,现在还不能进行购买。央行数字货币是需要通过现金或硬币去进行购买,现在央行购买的数字货币是不能再转变成人民币的。根绝中国人民银行的介绍,央行的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根据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央行发行出来的数字货币会兑换给银行或者其他运营机构,然后再通过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央行其实就是是一层管理人,商业机构是另一层管理人。
二、央行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单层运营体系是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而双层运营体系则是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因此到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去商业机构买,也可以直接去央行买,至于这些商业机构都有哪些,还得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数字货币是需要通过现金或硬币去进行购买,而且很有可能是不可逆的,也即是说只能将纸币或硬币兑换成数字货币,但不能反过来,将数字货币兑换成纸币或硬币。
CBDC,全称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译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三、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在其关于CBDC的研究报告中给出这样的定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货币的电子形式,家庭和企业都可以使用它来进行付款和储值。
中国版CBDC被描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而我们所说的DC/EP是中国版的央行数字货币,译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国际清算中心(BIS)与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两个权威国际组织联手在2018年和2019年对全球60多家中央银行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各国央行在数字货币上的工作进展、研究数字货币的动机以及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70%的央行都表示正在参与(或将要参与)数字货币的研究。
『柒』 央行数字货币如何使用
从近日农业银行数字货币的测试页所获取到的信息来看,央行所发行的数字货币使用方式基本上,可以说与国内广大居民目前所使用的移动支付产品,相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如: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移动支付产品) 。
央行数字货币其实也就是,央行不再使用纸张而使用一串数字所发行的货币(简称电子版人民币),与我们目前国内所只用的纸质版人民币区别在于首付款方式不用,其他方面均是相同的,因为有国家背书央行数字货币是按照,纸质版人民币的发行总量进行发行,并不是无限量的发行,升值率与贬值率与纸质版人民币相同,不会因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人民币发生贬值与增值 (据了解,为了保障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银行或其他兑换机构需要向央行100%全额缴纳准备金,也就是说等价兑换) 。 个人认为数字货币正式上线后,各类移动支付机构均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广大居民在使用数字货币的时候不会产生任何手续费,而是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均是会产生一定的手续费转账与体现。
综上:从目前所了解的央行所发行的数字货币来看,使用方式与目前的移动支付基本上类似,没有太大的变化,不据相关资料显示,央行所发行的数字货币在网络信号不佳的情况下,依然是可以使用数字货币进行交易(与使用纸币交易相同)。
4月17日,央行数字人民币(DCEP)正在内测,但并不等于正式落地发行。
(图:DC/EP钱包的双离线功能)
总之,所谓的央行数字化人民币其本质就是纸质人民币的数字化形式, 纸质人民币所具有的一切(法偿性、稳定性、国家信用背书),DCEP同时具有。
而另一方面, 央行数字货币搭配上DC/EP钱包又具有“扫一扫”、“转账”、“碰一碰”等功能,完全不亚于两大传统支付工具 ,而最重要的是DC/EP钱包摆脱了对网络的依赖。
央行数字货币如何使用?下面我就说说我个人看法。
(1)数字货币相当于把现在手里的纸币换了一种看不见的形态,即数字化形态。它是可以在任何需要支付的场景下使用的,它与微信和支付宝不一样,微信和支付宝有些场景可能并不支持使用。
(2)未来数字货币开始使用流通,会需要一个“载体”数字货币的数字钱包,等到需要使用时,只要手机上有这个载体,两个手机碰一下就能实现相互之间转账,很有可能连网络都不需要。
(3)数字货币是可以跨行、跨App使用的。
(4)根据报道央行采用的是“双层运营”机制,初期,央行将会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阿里、腾讯、工行、中行、建行、农行、银联,再由他们直接向大众发行,等数字货币真正发行后,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App直接兑换。
综上所述:数字货币是一种数字化形态的货币,它可以在任何场景下使用,连网络都不需要,只需要一个数字钱包这样的载体就可以实现相互转账。数字货币发行后,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APP等多种渠道兑换数字货币。
货币分大概有6种,具体的时段以及功效也不太一样,我就简单说一下。
1.自然货币。自然货币也就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货币,类似石头贝壳之类的。从我们的汉字也可以看得出,只要带被子的基本就跟钱有关。
2.金属货币。金属货币属于人工制成的货币,像黄金、白银这种贵金属。由于白金黄银的一个稀缺,所以古代经常用来购买商品使用,充当着一个货币的一个功能。
3.信用货币。纸币,铜钱,银票等等这种标示好了账面价值的货币就是信用货币。像我们古时候经常看电视,看到那个用银票或者铜板来进行交易日常交易活动。
4.电子货币。最普遍的就是微信,支付宝。这应该是属于现在用的最普遍的一种货币了。随身一个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进行日常的一个交易活动。
5.数字货币。央行通过政府背书的信用担保发行的数字货币。就是你的银行卡里面有多少存款,你就可以兑换成多少数字货币。
6.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近年来争议比较大的一个货币,最典型的就是比特币。
虚拟货币跟数字货币好多人可能有点歧义,觉得都是属于一个程序计算的一种货币。实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数字货币背后是强大的一个政府信用担保,国家信用担保。而虚拟货币它本身的一个周转周转情况,流通程度,包括它的一个信用担保能力也是差距非常大的。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替代的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人民币现金。平日里我们使用纸币支付款项,而央行数字货币采用电子化形式,大概率将使用电子钱包的方式进行使用。
从最近测试的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界面可以看出,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的界面和我们熟悉的支付宝、微信差不多,主要功能也包括“ 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 ,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使用手机登录电子钱包APP,点击相关模块即可激活相关功能。如:“扫码支付”功能大概率就是由我们的手机扫他人的电子钱包二维码进行支付,使用习惯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而“碰一碰”功能可以实现电子钱包在无网络离线状态下的资金转移,可以说彻底摆脱了网络信号的束缚,使资金的流通变得更加高效。
另一方面,欣奇猜测该功能也是为老年人等不习惯电子支付的人群特意设计的,尽最大可能模拟现金支付的行为,可以说是非常的人性化。
综上,我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与传统的支付宝、微信APP软件相比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基本上还是登陆APP进行各项操作,唯一的区别在于支付宝、微信上的资金为M1,而数字货币钱包里的资金为M0。
当然,大家大可放心,毕竟 科技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央行数字货币也不例外, 社会 会给予公众充分的时间来适应数字货币,逐步从“纸币与数字货币共存”过渡到“数字货币”的阶段。
央行的数字货币还没有正式落地发行,最近确实进行了相关的信息测试,从下面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这就是测试中的央行数字货币,这是从银行的系统中截取的测试图。数字货币对应的就是人民币,发行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
数字货币是一种全新的货币,采用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不可伪造等多种特点,这意味着未来的数字货币会极为安全,比如说你的数字货币被盗了,完全可以跟踪数字货币流向哪里了,甚至可以直接将该货币冻结或作废,那么骗子骗到钱也没有什么用了。
至于说央行的数字货币怎么用?现在还没有正式落地发行,自然还没有详细又准确的的指引方案出来。不过其实就算是未来发行了数字货币,使用也不是什么问题。
数字货币与我们用的纸币是对等的,都代表了法币,货币货币会代替一部分纸币发行,使得货币发行更高效,与经济活动更加匹配。那么我们既可以选择将纸币换成数字货币,也可以选择将存款换为数字货币。
使用数字货币就是在手机上安装一个数字货币钱包,兑换到数字货币后,就进入到钱包,成为自己的资产,可以像现在的支付宝、微信等支付一样,通过扫描支付、收款码支付,或者通过碰一碰等方式支付,使用流程会无限趋同于大家的使用习惯。同时,数字货币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不需要网络,就算是跑到没有信号塔的山沟沟里,或者在没信号的电梯里,也可以随时进行支付,将会更另方便快捷。
『捌』 我国数字货币什么时候落地纸币会被取代吗
近期有关央行发布数字货币的消息在各大媒体竞相发布,其主要原因是网上透露出了一张数字货币在农行内测的截图,看的这一消息后,不少小伙伴都在问,我国数字货币什么时候落地?数字货币发行后纸币会被取代吗?
4月14日,网上流传在一张截图,截图内容是数字货币DCEP在农行账户内测,从截图来看,央行数字货币DCEP主要包含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四项功能,这些功能和大家平时使用的银行电子账户功能基本类似,之所以受到了官方的关注是亮绝因为在截图中有“数字货币”的显示,看到这一消息后,不少朋友都猜测央行数字货币要来了。
2020年4月16日,央行正式官宣,法定数字货币率先在苏州相城区落地应用,苏州相城各区级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行、农行、建行,以及中国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敬肆姿,将在4月份暗处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的安装工作,并且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央行数字货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它和他们投资的 比特币 等数字货币是完全不一样的,央行发行的是法币,并没有投资价值,央行之所以发行数字货币并不是讲现有的货币数字化,而是属于央行负责,是用来代替流通中的现金的,它的功能和纸币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是一种数字化的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就是将传统的货币进行了数字化,它的锚定资产就是我们现有的纸币,具备国际信用,所以大家完雹闭全不用担心,有了数字货币后,会更加便利,且安全性会更高,并且还有利于国家对国币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