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挂牌货币是什么
❶ RMB是什么币种
RMB是人民币的缩写,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于1948年12月1日首次发行的货币,建国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至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为止共发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纸币、硬币和塑料钞、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基本资料:
中文名:人民币
外文名:Renminbi(RMB)
别 称:人民币元
货币代码:CNY/CNH(离岸)(ISO 4217)
货币缩写:RMB
货币符号:¥
货币单位:元(圆)、角(1/10)、分(1/100)
主 币:元
辅 币:角、分
货币进制:10(元→角→分)
货币类型:纸币、硬币
货币发行:中国人民银行
首次发行:1948年12月1日
使用地区:中国大陆地区
法定货币:中国大陆地区
通货膨胀率:4.9%
❷ 各国货币名称及符号是什么
各国货币名称及符号:
1、中国:人民币,符号是“¥”。
2、美国:美元,符号是“$”。
3、日本:日元,符号是“¥”。
4、欧盟:欧元,符号是“€”。
5、俄罗斯:卢布,符号是“₽”。
6、加拿大:加元,符号是“C$”
7、英国:英镑符号是“£”
人民币
人民币(RMB)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
2015年11月12日,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发行。
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
2020年11月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
❸ 中国的本位币是什么辅币是什么
中国的本位币是人民币,辅币是角、分。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6条规定:“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
人民币有主币和辅币之分。
主币,又称本位币,是一国货币制度中的基本通货,它是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单位。主币具有无限清偿能力,主要用于大宗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的需要。主币在一国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指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它的特点是面额小,流通频繁,磨损快,故多用铜、镍及其合金等贱金属铸造,也有些辅币是纸制的。辅币一般是有限清偿货币,即每次交付的辅币数量有一定限制,超过限额,收方可以拒收。不少国家规定辅币和主币一样具有无限清偿的能力,我国采取了这种做法。
人民币除了有主币和辅币之分外,还有一种为纪念币。所谓纪念币,是国家为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或根据特殊需要,有选择、有控制地发行的铸币。
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所谓基本通货,是指一个国家的计价标准单位。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❹ 人民币的标识是什么
人民币标识符号是¥,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人民币纸币、硬币均等价流通,且均具无限法偿性,即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拓展资料
一、发行历史
第一套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陆续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券4种、50000元券2种(1949年发行的正面万寿山图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车图景50元券各有两种版别)。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当日即发行了10元、20元、50元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均为华北银行第一印刷局在南峪村印刷的。
第一套人民币刚发行时还没有全国解放,因此第一套人民币中早期制版发行的品种仍用“中华民国XX年”的纪年方式,而后期制版发行的版本均只采用公元纪年。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