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上证和深证市值多少
㈠ 中国股市(上证和深证)现在大概共有多少只股票
1.中国股市有多少只股票:截止2015年8月1日,上交所有1029只上市公司;深交所有1606家上市公司,总计2635家。
2.中国股票市场是由三部分组成:A股市场、B股市场和H股市场。其中,1990年底创建的A股市场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市场的总市值,都是中国股票市场当之无愧的代表。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票。
3.截止2015年8月1日:
上交所:
上市公司:985家;
上市股票:1029只;
总市值:183876.67亿;
深交所:
上市公司(家):1606;
总市值(亿元) 119721.93亿;
㈡ 上证和深证哪个市值高
目前,上证指数是10.6万亿的市值,深成指是4.1万亿。
看图:
㈢ 上证和深成指数曾经最高分别是多少点
截至2019年7月14日。
上证指数 最低点1991年12月31日:95.79 最高点:
2007年10月31日:6124.04;
深证成指 最低点1991年09月29日:396.52 最高点:
2007年10月12日:19600.03 。
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十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叮_耻溉侪防抽狮处饯行、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中国平安和交通银行。
前十大公司总市值8.83万亿元,占两市总市值30.05%,堪称市场中的“巨无霸”。其中,中国石油总市值达2.026万亿元。
(3)s上证和深证市值多少扩展阅读
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这一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上证综合指数又称上证综指或沪综指,全称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该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综合指数,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新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
㈣ 各行业历史估值
1.各个行业的市盈率的平均水平是多少
航空运输55.5
环保31.9 毛纺80
磨具磨料62.6 水运63
仪器仪表59 石油天然气开采38
啤酒48.1 其他交通设备制造40.4
农药56.6 公共服务56
化纤216 酒店47 化学及原料药74.4
汽车零部件59.1 电力33 煤炭38
有色39.9 银行30.2 钢铁21
中小版55.3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希望是,我手都打的酸了。..
2.深交所凳键的各指数的历史估值对比图在什么位置
对指数来说,股价=盈利*市盈率。通过过去的历史估值走势很难预测未来的股价。别说股价了,就连盈利也很难说16年的增长率是多少。再加上一个不断变化的估值,谁也无法准确判断指数点数。
那历史估值有什么用呢?
虽然说短期走势无法从估值判断。但是如果指数运作时间足够长,我们可以统计出指数盈利的大致增长率区间、估值的大致分布规律。时间越长,市场越成熟,价值 发现的能力就越强,指数也会更集中于合理的估值中枢附近。统计出合理估值,一旦相对合理估值出现低估、高估,我们就可以利用。
一、上证系列指数
顾名思义,上证指数是针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分股。
上证系列指数最主要的指数如下
注意指数基准日期和指数成立日期是不一样的。例如上证综指,是1991年7月15日发布,实际基准日期是从1990年12月19日开始的。
1.上证综指
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
初始点数100点,目前3627点。不考虑分红情况下,24年36倍,年化16%也算不不错。历史估值走势如下:
2.上证50/180/380
上证综指虽然很重要,但是综指很难开发产品,所以上证50/180/380这种限定成分股数量的指数就很重要了。特别是上证50,几乎成了上证的代表指数,对应的指数基金等衍生品也非常丰富。
上证50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规模流动性最大的50家成分股,180是180家,380是380家,很好理解。
上证50历史估值走势
上证180历史估值走势。注意一下180的基准点数是3299.6,不是1000哦。
上证380历史估值走势
380的历史估值部分缺失,确实没找到,下面的指数也是如此。
3.上证按规模分类的三个指数:超大盘指数、中盘指数、小盘指数
这三个指数都是2003年12月31日成立,起始都是1000点。这三个指数是上面三个指数的辅助。
超大盘指数是上证交易所规模和流动性最大的20家企业,是比上证50更加蓝筹化的指数。中盘指数是从上证180中剔除上证50后的130家。小盘指数是上证指数剔除上证180后,再从剩下的成分股中挑选出规模和流动性最大的320只股票。
超大盘指数的历史估值没找到,可以直接参考上证50,估计差不多。
上证中盘指数走势
上证小盘指数走势
4.上证红利指数
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指数,对应的产品就是红利ETF。
红利策略(挑选股息率高的成分股)无论在美股、港股还是A股,都是长期行之有效的好策略。红利指数挑选的是过去两年平均税后股息率最高的50只股票。关于红利指数的分析,可以参考我这篇文章:/3079173340/54483701
红利指数的历史估值走势枣宏巧
二、深证系列指数
上证对应上交所,深证系列指数自然是对应深交所。
深证最主要的指数如下
大家在深证官网看到的是综指,反映相应版块的全部股票。实际上指数基金没法追踪综指,像创业板ETF,追踪的就是创业板指,选取了创业板有代表性的 100家公司。这两种指数是不同的,一般来说,A股的综指因为包括了更多的小盘股,估值一般会比指数基金追踪的指数估值更高。
1.深证综指
深证综指是深交所最具代表性的指数,包括深交所全部AB股,成立于1991年4月3日,起始100点。到目前为止不考虑分红是2359点。深证综指的基准日期略晚于于上证综指5个月,但是上证综指24年36倍,深证综指25年23.5倍,而且历史上上证低估值出现的机会更多。从指数投资角度,上证指数比深证指数绝搏要优秀一些。
3.公司如何估值
公司估值是指着眼于公司本身,对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
公司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的资产及其获利能力。进行公司估值的逻辑在于“价值决定价格”。
上市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如市盈率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等);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如股利折现模型估值、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估值等)。1)相对估值方法 相对估值法简单易懂,也是最为投资者广泛使用的估值方法。
在相对估值方法中,常用的指标有市盈率(PE)、市净率(PB)、EV/EBITDA倍数等,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 市净率=每股价格/每股净资产 EV/EBITDA=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其中:企业价值为公司股票总市值与有息债务价值之和减去现金及短期投资) 运用相对估值方法所得出的倍数,用于比较不同行业之间、行业内部公司之间的相对估值水平;不同行业公司的指标值并不能做直接比较,其差异可能会很大。相对估值法反映的是。
通过行业内不同公司的比较,可以找出在市场上相对低估的公司。但这也并不绝对,如市场赋予公司较高的市盈率说明市场对公司的增长前景较为看好,愿意给予行业内的优势公司一定的溢价。
因此采用相对估值指标对公司价值进行分析时,需要结合宏观经济、行业发展与公司基本面的情况,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与绝对估值法相比,相对估值法的优点在于比较简单,易于被普通投资者掌握,同时也揭示了市场对于公司价值的评价。
但是,在市场出现较 *** 动时,市盈率、市净率的变动幅度也比较大,有可能对公司的价值评估产生误导。2)绝对估值方法 股利折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采用了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股利或者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然后将其折现得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股利折现模型最一般的形式如下:其中,V代表股票的内在价值,D1代表第一年末可获得的股利,D2代表第二年末可获得的股利,以此类推……,k代表资本回报率/贴现率。如果将Dt定义为代表自由现金流,股利折现模型就变成了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自由现金流是指公司税后经营现金流扣除当年追加的投资金额后所剩余的资金。与相对估值法相比,绝对估值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较为精确的揭示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但是如何正确的选择参数则比较困难。
未来股利、现金流的预测偏差、贴现率的选择偏差,都有可能影响到估值的精确性。那价值投资者又该怎样解决估值的难题呢?也可以将公司估值的主要方法归纳起成三类:现金流量折现(DCF,Discounted Cash Flow) 将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到特定时点上以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 可比公司分析(parable panies Analysis) 利用同类公司的各种估值倍数对公司的价值进行推断 可比交易分析(parable Transactions Analysis) 利用同类交易的各种估值倍数对公司的价值进行推断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些定性的因素,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提供估值参考和确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围。
根据市场及公司情况,被广泛应用的有以下几种估值方法:1.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预测市盈率(Forward 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他们用P/E法估值就是: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公司未来12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
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P/E倍数。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中小企业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10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20%-35%。
对于有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P/E就没有意义,比如很多初创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实现正的预测利润,那么可以用P/S法来进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样。2.可比交易法 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中小企业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比如A公司刚刚获得中小企业融资,B公司在业务领域跟A公司相同,经营规。
㈤ 上证与深证的区别
一、交易市场不同,上证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深证是深圳证券交易所。
二、上市板块不同,上证上市的板块有主板、科创板、B股;深证上市的板块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B股。
三、股票代码不同,上证主板股票代码是60开头、科创板股票代码是688开头、B股代码900开头;深证主板股票代码是000开头、中小板股票代码002开头、创业板300开头、B股代码200开头;
四、B股标价不同,沪市的B股以美元计价,深市的B股以港元计价。
五、上市条件不同,上交所上市需满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净利润>3000万元,发行前三年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超过5,000万人民币或累计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等;而在深交所上市需满足: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等。
【拓展资料】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区别
一、编制机构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于1991年正式发布,于1992年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1993年增设上证分类指数。
深证成指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于1995年正式发布。
二、计算方式
上证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交所上市股票,无论是A股还是B股都计算在内。计算公式一般为:每日指数数值=本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
深证成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基本计算公式为:即日综合指数=即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计算方式也大致相同,但是对于新股,上证指数在其上市一个月以后才会列入计算范畴。
三、指数类型
上证指数属于综合指数,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平常所说的“大盘”就是指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是成份股指数,样本股是按一定标准筛选出来的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而非所有上市公司。
四、股票代码
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码以6开头,以大中盘股居多。深证成指主板股票以00开头,中小板以002开头,创业板以300开头。
㈥ 沪深股市今天的市值是多少
2015年3月24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和总市值情况:
上证指数流通市值247477亿元,总市值277128亿元。
深圳指数流通市值118565亿元,总市值164923亿元。
沪深股市综合市值情况:(全部品种)
上交所2015年3月23日综合总市值286510.52亿元。
深交所2015年3月23日综合总市值179007.30亿元。
上证指数是综合指数,假如今天以上证3000点为例,每只股票都是涨停,上证指数应该是3300点左右。(涨停不一定都是10%)上证从6000点跌进3000点,不能说上证市值正好跌了一半,因为这个下跌期间会有新股上市,老股增发或者配股,还有许多股票送股除权。
深圳成指是40只成分样本股指数,涨跌全看40只成分样本股,其他股票涨跌不计入深圳成指,全部股票涨跌要看深圳综指。(深圳综指代码399106)
㈦ 深证指数,与上证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上证综合指数:上证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准日, 基日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开始发布。该指数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价走势。其计算方法与深综合指数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新股的处理。上证综指的计算,当有新股上市时,一个月以后方列入计算范围。深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4月3日开始编制并公开发表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规定1991年4月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点。综合指数以所有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即日综合指数=(即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每当发行新股上市时,从第二天纳入成份股计算,这时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调整。新股票上市后“基日成分股总市值”=原来的基日成分股总市值+新股发行数量×上市第一天收盘价。
股市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如何能直观地知晓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呢?通过观察指数就可以。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事实上还是很繁琐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有针对性的分类,股票指数可以分为这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当中,规模指数是最经常见到的,举个例子,大家都很熟悉的“沪深300”指数,它反映的是沪深市场中股票的一个整体状况,说明的是交易比较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代表性和流动性都很不错。
另外,“上证50 ”指数从本质来说也是规模指数,代表的是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 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其实代表的就是某一行业的现在的一个整体情况。譬如“沪深300医药”的本质就是行业指数,由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组成,反映出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怎么样。
如果想要表示作为人工智能或者新能源汽车这样的那些主题的整体情况的话,就需要用主题指数来表示,相关指数是“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从上文可以了解到,指数一般选择了市场中的一些股票,而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义,因此通过指数,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市场整体涨跌情况,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的走势是怎么样的。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㈧ 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创业指数是什么意思
上证指数,上证指数是指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它的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中上市的全部股票,其中包含A股和B股,深证指数,深证指数指的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价指数,深证指数的计算方式和上证指数大概一样。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指数是将起始日作为一个基准点。
拓展资料: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这一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以上证综指、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指数,以及上证国债、企业债和上证基金指数为核心的上证指数体系,科学表征上海证券市场层次丰富、行业广泛、品种拓展的市场结构和变化特征,便于市场参与者的多维度分析,增强样本企业知名度,引导市场资金的合理配置。上证指数体系衍生出的大量行业、主题、风格、策略指数,为市场提供更多、更专业的交易品种和投资方式,提高市场流动性和有效性。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
“新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据统计,以2005年12月15日收盘价计算,“新综指”市价总值为3927亿元,流通市值为1425亿元,占市场的比重分别为18%及22%。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综指”占市场比重将逐渐增大。2005年12月15日,“新综指”市盈率为12.14倍,比上证综指低23.47%。新上证综指是中国证券市场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反映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概况的指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不断有新的样本股加入新上证综指;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股改,新上证综指将逐渐成为主导市场的核心指数。
㈨ 上证和深证各多少只股票
截止2014年11月20日,上交所有1029只上市公司;深交所有1606家上市公司,总计2635家。
上交所:
上市公司:985家;
上市股票:1029只;
总市值:183876.67亿;
深交所:
上市公司(家):1606;
上市股票:2898;
总市值(亿元) 119721.93亿;
㈩ 上证和深证各多少只股票
截止2014年11月20日,上交所有1029只上市公司;深交所有1606家上市公司,总计2635家。
上交所:
上市公司:985家;
上市股票:1029只;
总市值:183876.67亿;
深交所:
上市公司(家):1606;
上市股票:2898;
总市值(亿元) 119721.9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