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人均持股市值多少合适
A.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流通盘多少为好
你好:1、通念宏常,缓陵前十大股东持有流通股30%,就基本可以达到控盘的目的2、但是,也不是占流通盘越多越好,因为占比太大,就存在操作空间、出货难的问题3、所以,前十大流通股仔哪册股东的持有数量,一般在30%——50%为好,利于炒作,股价活跃祝:好!
B. 股市股东数多少比较合适
一只股票股东数是多是少都属正常。只是一只股票如果股东数较多,说明该股票散户较多,股票筹码就分散,股票就很难上张。如果一只股票股东数减少,或越来越少,说明持股的散户越来越少,筹码都集中到了主力手中,这样的股票容易上涨。所以耍买这样的股票。
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在二级市场股票是可以自由的买卖的股东的,户数,随时都是在变动的,但是如果股东的户数相对比较集中,那么说明筹码都是集中在机构或者专家的手中。对股价的操控比较明显。但如果股东的户数偏多,那么说明散户在不断的增加。这个时候股价的变动相对就会比较小,因为没有一支绝对的力量可以去做引导。
股票里股东由大股东和小股股东构成,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三十,才算正常。
C. 人均持有市值越高越好吗
人均持有市值越高越好,人均持股市值,每股股价乘以人均持股数量即得到人均持股市值这一数据。
一、人均持有自由流通市值排行榜:
泛微网络,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2017年上市,股东3160人,人均自由流通市值82万元/人。从上市到今年的投资回报率为28.6%,股东质押率为1.17%。财务数据: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46.8%,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1.5%,净利润率为12%,销售费用率为71%,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8%,投入资本收益率RIOC为18%。
比音勒芬,主要从事服装和配饰。2016年上市,股东4423人,人均自由流通市值75万元/人。从上市到今年的投资回报率为10.4%,股东质押比例为0.28%。财务数据: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25.1%,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3.4%,净利润率为17%,销售费用率为29.6%,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5.3%,投入资本回报率RIOC为14.2%。现金周转天数CCC持续增加,净现金比(净经营现金流/净利润)持续小于1。
二、什么叫股票市值
市值是指你目前买入的股票的价值,也是包括浮动损益在内的价值,这就是市值——你的投资。股票市值以当日收盘价为准,即:当日收盘价总股本=总市值。正常情况下,股价越高,市值越大,公司原股东赚钱就越多。
最后人均是指是每股股价乘以人均持股数量即得到人均持股市值,人均持股市值越高,股份越集中,人均持股市值越低,股份越分散,总市值越高,人均持股市值相应的升高。
D. 中小投资者持股比例
1)持股比例:原则上来讲,联合创始人持股比例最好是10%-25%之间(上线浮动2%)。创始人持股比例应该是合伙人人均持股比例的2-4倍(联合创始人早期最好控制在2-5人,后面加入的便是合伙人)。(2)持股模式有三种:直接持有、创始人代持、持股平台直接持有:表示要进行工商登记的部分是各自持有的全部股权,直接登记部分的股权是指各自派樱(已经成熟的股权+未成熟的股权)创始人代持:表示该部分股权不显名,该部分是指未成熟部分股权。创始人工商登记的股权(未成熟的全部股份【包括自己+其他联合创始人】+自己尘唤丛已经成熟股份)持股平台:设立一个有限合伙(基本上就是一个壳),创始人做为有限合伙的GP,被激励对象作为LP,基于有限合伙的特殊性,GP是法定的绝对控制人。这种方式比较稳定,也是大多数做股权激励时采用的方式。(3)进入机制即成熟机制参见【动态】(4)退出机制:主要分过错退出和无过错退出;过错退出处理方式是采用法律允许的最低价格(零对价/1元人名币)回购其所有股权(不论成熟与否);无过错(成熟股权)退出一般有两种补偿模式,其一,按照净资产的1.5-2.5倍之间结算;其二,则是按照对应估值的10%-20%。无过错(未成熟部分股权)按照获得时对应股权的出资额返回/对应出资额按照银行利率的一个倍数进行补偿(控制在3倍以内)。核心员工期权池(1)期权池比例的确定:一般有种三个方式:其一,投资人要求的比例确定;其二,根据创始团队的情况确定,其二,基于已有的方向/商业模式设计确定。(2)期权池的来源:通常情况下建议是创始团队之间确定好股权比例后,同比例稀释一个(前面三种方式确定的比例)期权池,然后把期权池设计成10,000,000股(自由约定,以方便计算和统计为主)。有的创始团队早期期权池预留特别大(一般是指在30%以上),这样也有一定道理,一方面避免再次增发带来麻烦,另一方面对于创始人集中投票权操作方式的也是不错选择,后期再做期权池的切割,形成一个小的资源型期权池,用于以小博大的商业操作模式,如果真的是这么做的话,最好记住的一点是,要约定好在某个阶段/事件前,期权池剩余没有发完的部分要按照最开始参与同比稀释的创始团队成员的比例(第一次稀释时的比例链扒)返回到各自名下,但是预留较大期权池也是有一定的隐患和后期的纠纷。对于期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可能会造成不恰当的操作,也就是说就是很可能发多了,反过来,损失的是创始团队成员的利益。
E. 股东最少持股多少
法律分析:股东最低持股比例没有规定,有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大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股本总额4亿元以下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75%,股本总额4亿元以上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90%。股权姿历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它决定了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进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换句话说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直接发生作用同时,股权结构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反过来,股权结构也对外部治理机制产生间接作用。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拦册激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二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简袜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F. 股票中前十大股东占股多少最好
你好:
1、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是流通股,多好些;二是若是非流通股,则越少越好,没有解禁压力
2、其次,如果是大股东持股,相对少些好,利于重组或者没有减持的要求
3、如果是机构、基金等持有的股份,则相对多些为好,至少没有基本面方面的顾虑
4、一般非大股东的流通股(机构、基金、个人)前十名持股,能占10%——20%就已经够多的了
5、机构的持股多少,有个延迟性,通常能够看到持股情况的时间是在报表公布的时候,所以要根据盘面股价走势、成交量的情况进行判断,避免误判
6、总的来说,前十大股东的持股越少,显示该股没有主力、没有机构,走势会弱很多
7、更主要的,是看持股的股东总人数、和人均持股的数量,股东越少越好,人均持股则越多越好,虽然不反映在前十大股东中,但说明筹码集中度高,主力往往潜伏其中
祝:好!
G. 股东人均持股多好还是少好有什么标准吗
成反比,股东人数越少越好,说明控盘程度高。股东人数持续变少,代表有特定主力从散户手里吸收筹码,所以股东人数会变少,这样对股票的筹码面是好事情,代表筹码越来越集中。
股东会,每个公司都会召开,一般情况下,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当然了,例外情况是,公司可以通过章程对表决权的行使作出特别约定,也就是说,作为股东,你出资比较多,但是表决权可能较小。公司股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些约定。
(7)股东人均持股市值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1、持股比例50%对50%的情况。
好多公司在设立时出于公平或者无私考虑,把持股比例设定为50%对50%。好处是,对于表决事项股东都有发言权,大家一致通过的事情,谁也没有意见;不好的是,一个股东不通过表决事项,公司就无法形成有效决议,出现僵持。
2、持股比例51%对49%的情况。
也有公司股东把持股比例设置成这样。名义上两个股东地位差不多,就差那1%,可实际上,根据公司法规定,很多事项是持半数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就可以办的。差不多就是,持股49%的股东自己什么都决定不了,持股51%的股东几乎是什么事情都能做。
H. 个人持股比例一般为多少会对企业经营决策重大影响
不一定。看董事会设多少成员。你的持股数能不能排的进去。
I. 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少最合适
这要看公司的性质了。。不是持股比例多少就能决定公司好坏的。。高持掘亏或股比例(50%以上)会导致一股独大,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低持股比例(小于20%)可能会因为分散控制权而使得公司经营成本大大增加。。相近持股比例(两个大股东持股比例相近,比如都是30%左右)会发生控制权之争,民判伍企上市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所空运以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少合适要看公司的性质和公司未来发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