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是政府印的什么

货币是政府印的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25:41

A. 国家印刷钱印刷多少是根据什么来的

因为货币的发行量应该是生产力决定的。如果随意发行货币可能会导致货币的贬值或者是增值。就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从而给社会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危害。

货币只是政府控制国家的经济的一种形式,比如政府想充实国库,一种方法是正常的税收等等,另一种方法是印刷钱。第二种方法因为生产力没有相应发展(商品数量没相应增长),老百姓手上的钱就不值钱的。

意思就是第二种方法会使政府富了,老百姓穷了,之后老百姓买不起东西,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商品产量的增加)。

(1)货币是政府印的什么扩展阅读:

1、《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7条规定:“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第19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我国人民币发行的原则,主要有三条:坚持经济发行,坚持计划发行,坚持集中统一。

2、坚持经济发行,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这是人民币发行的最基本原则。与经济发行原则相对应的是财政发行,即根据财政收支情况发行货币。

3、财政发行能起到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但它破坏了币值稳定,是一种非理智的发行方法。所以,必须坚持经济发行原则。坚持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按计划办理,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4、坚持集中统一原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无论纸币还是硬币,无论主币还是辅币,均统一集中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除此之外,财政部、其他金融机构以及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发行货币和代用货币。

B. 钱是国家想印就印的吗

不是。正蔽
每个国家的钱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实际需要来举郑州印,一旦货币印多了,即社会上的流通货币大于需求,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普丛御遍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这样会导致老百姓手上的钱不值钱,购买力下降,人民的生活压力加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旦印少了,即社会上的流通货币小于需求,会导致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引起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市场上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就会减少,导致供过于求,物价下跌,进而影响企业利润,使得市场整体陷入通缩。同时,长期的物价、资产价格下滑,导致市场需求萎靡,企业亏损被迫降薪裁员,导致失业率增加,经济衰退。

C. 国家根据什么发行钞票

问题一:国家根据什么标准发行人民币 纸币的发行依据是什么呢?我认为,纸币的发行依据是国家或地方 *** ,或有实力和信誉的组织,凭借自己的权力、实力和信誉,发行的一种货币符号。纸币的首要功能是货币符号,这个货币符号可以代表国民劳动财富水平,满足货币发行组织管理和发展经济、获取利润的需要;满足交易的需要,便利、促进交易。如果我有一袋大米,需要用来换取一部手机,那么,我就必须把大米卖给中央银行,换回纸币,再用纸币去购买手机。中央银行给我的纸币量,是以标准劳动量来计算我的大米的劳动价值量的。在这样的机制下,全社会的商品就必须与中央银行进行商品―货币交易。中央银行收购全部商品,依此发行货币。持有货币的人,又可以用货币去换回所需要的非货币商品。这就是财富的货币化。

问题二:国家是如何发行货币的? 货币进入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借贷,钱就是债务。比如说国家要发行10亿货币,就在一张纸上写着10亿块,再盖点很官方的章,这叫国库券,然后送到央行;央行再印出一批自己的纸,叫做XX票据,央行再拿这个票据去买国债,这样 *** 就能拿到这10亿块的XX票据,然后把它存进银行,然后通过存款,这些票据就成为合法偿债的货币。 *** 债券就是债务合同,一旦有人拿钱(反正签个字的单子啥的)买了这个合同,那么钞票就被产生出来鸟。 而这新增货币的价值哪里来的呢,是谁赋予者新增的货币的价值呢? 是通过偷取以前发行的货币的价值,就是所谓货币贬值,自改革开放30年来,按可变物价比,人民币已经贬值超过100倍鸟。我们钱包里每张钞票都是从债务中产生的,都是某个人欠某个人的。货币只能从银行中得来,而回收到银行的每一张钞票都是带着利息的,但是代表着这利息的货币又是从哪来呢? 没有,他根本不存在!还到银行的货币量总是超过流通的货币量,这就是为何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不可避免(^_^资本主义制度自我颠覆),是因为总是需要发行新的钞票来补充整个货币系统中由于偿还利息所产生的钞票的长期固有不足。
而且可以通过借债无中生有的产生货币, 比如,一般国家都规定银行都有准备金率,就是防止挤兑啥的留着的,其他可以贷款出去,比如说10%. 以上大家在几张纸上盖盖张发过来发过去产生了10亿块钞票,现在这个10亿块钞票存在商业银行,其中9亿可以作为贷款发放。 其实这9亿块钞票贷款贷出去,并不是从那发行的10块钞票中来的,是无中生有来的。 银行只是通过记账的方式增加双方的账户余额。 发放贷款的同时,又增加了9亿的存款。 当然这9亿块存款其中的90%又可以作为存款储备贷款出去,可以贷款8.1个亿,当然这8.1个亿贷款出去,同时又增加了8.1亿的存款,这8.1个亿其中又有90%可以贷款出去。这样循环往复,每发行10亿块的国债,最多可以产生100亿的新增货币。
随便写写,个人见解,咱国家不好意思也搞起资本主义私有制银行的那一套货币体系了

问题三:国家一般是根据什么数据耒确定人民币货币的印刷发行数量 以下为转载:
货币由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央行无商业职能,管调控货币M0、M1、M2
在现代经济里,各个国家只有一个银行可以印钱,那就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 *** 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中央银行把印出来的钱贷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钱贷给企业或者个人收取利息。中央银行再从商业银行回笼货币,烧掉一部分现钞,又印一些新钞,维持心目中理想的现钞总数,即M0的数量。大部分贷款是用票据或者电子形势大额走账的,并没有对应的现钞,总数会大大高于M0的数量,就是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例如,支票、活期存款算M1。M2包括
M1,还多出了机构存款这样的大头。
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货币的国际兑换币值,由该国的实际经济容量以及中央银行操纵M0、M1、M2决定。中央银行对挣钱没兴趣,因为钱就是它印的,对它没有意义,它的任务是让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就是调控通货膨胀、货币币值之类的。一国经济增长了,中央银行就可以把M0、M1、M2的数值放大一些,老百姓外国人却仍然觉得你的货币与原来价值一样。这种无代价多印多贷出来的,就是 *** 搞经济的直接成果,相当于“铸币税”, *** 可以拿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中国 *** 最近真的是发了,中央银行印钱贷钱增长比GDP增长要快得多,却仍然没有通货膨胀,人民币还要升值。蒋介石没有多少本钱发动内战,就通过央行疯狂印M0、搞M1之类的捞钱打仗,于是恶性通货膨胀。
为了防止中央银行乱印钱,一般要求印钱的时候 *** 有对应的金银、合格票据、外汇、有价证券等等,作发行准备。不过这个很复杂,实际运行是个动态平衡,汇率、通货膨胀的变化怎幺调控太专业了。经常有国家调不过来,就经济危机了,其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该国的中央银行失败了,某些数据变得很坏,却没有办法阻止。
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不理这一套,全国就一个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印钱也是它,贷款给个人或者单位也是它。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它一家包搞,反正是计划经济,印出钞票来不是为挣钱,而是为了算账方便,不搞那么复杂。改革了,这样搞不行了。1984年,弄出“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理论上把人民银行的商业职能接过来了,人民银行专心干中央银行的事。理论上四大行应该是独立奔着利润去的,实际上仍然听命于中国 *** ,职能不清,乱得很,搞出坏账一堆。最近才包装得比较现代了,可以上市了,每年多少利润都可以象模象样的算出来。所以我们知道,四大行会陆续上市,但是人民银行却不会上市(也没法包装),因为它是中央银行,是 *** 机构。

问题四:人民币是根据什么,决定货币发行多少 LZ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想告诉你的是:
1.我国在1990年,总的货币发行量是1.53万亿人民币。今天,2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印钞机直接把我们的纸币变成了M2=90万亿。翻了59倍。
与此同时,我国的GDP=40万亿。通俗一点也就是钱货比是大于2:1
请问如何不通胀?
2.再拿美国比较,1990年美国的货币M2余量=3.28万亿美元。今天是9.8万亿美元。翻了3倍。不要忘记,美国的GDP是15万亿美元。M2/GDP钱货比=0.65
3.上面的数据你可以看出。我国是无节制的滥发。世界上任何一个民主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胀率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发达国家的通胀罕有超过3%的,超过这个数那是极不可想象的。
他们发行货币,一般都要国会批准,专门论证,他们的央行都是独立的,独立于 *** 的。其实民主国家什么单位基本都是独立的,法院一样批捕总统。因为权力受到制约监督。而我们滥发货币,你连听证会都没听到过,自然只是一个小圈子的人拍脑袋决定的。你以为是什么?
4.这里有一个悖论,发行货币是为了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一直会增长,需要更多个货币来支持,且不说这个结论是不是狗屁,就算是对的。我且问你,为何我国统计局数据每年GDP增长8%。而货币增发量是17%甚至20%??就算经济需要多发一点点货币,那么这个量应该是有限的。比如增发1元,可以满足4元5元的增长率。也就是说M2的增长率因该远远低于GDP的增长率。
5.美元是世界货币,被全球很多国家持有,连他的也不过才0.65美元可以满足1GDP,而我们却是2元满足1GDP。请注意我们还不是全球货币。按照道理我们应该低于0.65才对。
6.我们的外汇管制政策,的确多增发了很多货币,3万亿的美元外汇,至少增发20万亿人民币。德国同样是出口大国,人家没有实行外汇管制,企业的外汇自己持有,因此没有增发马克,国内通胀率非常低。同时又避免了其他国家拿外汇来逼迫你升值。
7.扣除20万亿,还有70万亿,GDP=40万亿,就算是1:1连固定资产也给你放上1块钱,我想问下多出来的30万亿哪儿去了?
8.中国真是亿万富翁的制造大国。多少人举家移民海外。多少上亿,几十亿,上千亿的人。我们不知道罢了。
9.你所说的什么根据GDP.根据黄金储备,根据商品外汇,固定资产投资,国债发行(发行回购后是不是应该销毁纸钞?)等等,都是课本上的,理论上的,有也只是占很少的因素。与实际脱节,不是根本原因。房价10年翻了10倍有木有,工资只是翻了2~3倍有木有?
----------------------------------------------------------
楼下有个哥们儿就我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反的看法。那么我就罗嗦几句:
1.货币增发跟经济增长的关系。
楼下的说法拿别人的思想再与我争论,我也是学经济的。人类学习的知识,是前人的经验的积累
,但是人类之所以发展,后人超过古人,那就在于后人要有质疑。一个完全照搬照抄别人思想的
人,如何创造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今天有1块钱,并且有1个苹果,那么这1元钱等价于一个苹果。如果社会继续发展,明天产出
了另一个苹果。那我想说的是,是不是1元钱可以买两个苹果?至于通货紧缩,是不是可以有方法
避免?暂且不去想这个问题。那么就来看看我们普遍的观念:
自从纸币代替了黄金,那么纸币就没有了实际价值,只剩下了使用价值,那就是用于商品的交换
。GDP里面,不可能全部商品和服务都在流通,这就出现了货币的流通量这个概念。既然如此,
那么货币增发率,必然要小于GPD的增长率。这是不争的事实。就算在某一个点......>>

问题五:国家发行的钞票是如何到老百姓手中的 但是这样交换存在着繁琐,而且有特定性,后来,人们逐渐用贝壳等物品作为介质,比如买一头羊需要10个贝壳,一头牛12个,用贝壳计算商品价值,也就是最初的用货币计算商品价值。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觉得贝壳有用,这就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了。在国家形成后,国家利用国家信用和国家强制力,使得贝壳作为货币职能得到法律化--用贝壳可以买到东西,这是国家规定的,由国家担保。那时候的贝壳就是现在货币的前身。1,最初货币的流入,是国家强制力来决定的。比如最早,当国家拿着贝壳找你购买东西时,你不愿意,国家依靠其强制力,强迫用贝壳买走你东西,并告诉你,这个贝壳,在这个国家,你也可以买东西。于是你用贝壳去买别人东西,别人当然也不愿意啦,这时候,国家依靠其强制力,要求另一个人也必须接受贝壳换物品。久而久之,贝壳可以换取商品深入人心,而大家在用贝壳和商品交换中,也渐渐感觉这样交易比原来的方式更加方便,也就接受了这种方式。当然,这是最初的一种方式,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都知道用货币来作为商品流通介质是非常方便的,也就普遍开了。2,现在货币流入市场,如何流入呢?第一种,和国家间交易,由国家提供货币,商人提供商品,如基础建设等,这样,国家用货币来换取商品,而商人得到货币,当然这个货币是国家依靠其信用和强制力来保证的。第二种,当货币从商品流通中,不断由国家流入社会时,社会中的货币交流也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就形成了一种货币流通,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可以这么说,货币由国家发行,然后通过商品交易(也就是国家与民间经济)流入社会,进而在社会中循环。还有一种,就是在国家, *** 任职的职员,其所服务的是国家,因此,国家也会给予其相应的报酬,而国家本身不具备商品生产和交换功能,因此,国家也会用货币作为报酬,然后由其雇员带入社会中。也就是说,货币由国家进入社会的方式包括:国家-商人-社会(商品贸易),国家-国家雇员-社会(报酬)钞票作为货币实体化的东西,一般贸易中,大额交易使用钞票并不方便,多数采取银行结算方式,当然,这本身已经包含大家所说的“钱”在里面,比如国家和商人交易,商人提供货物,国家不一定会直接提供实体钞票,而是在银行给商人一笔货币数据,由银行结算给商人,当然,商人可以用它在银行里继续做结算,也可以将其变成钞票取出,而国家给予雇员报酬也可以是两种方式的一种,但是无论怎样,货币数据和钞票可以等值兑换,这也是由国家保证的。理由很简单:在国际贸易中,最初的国与国贸易,对方并不一定采纳对方货币,一般都会以比较稀有的黄金,白银等作为货币介质,但是,黄金白银毕竟有限,对于越来越大的国际贸易,金银已经不能承担介质功能,因此,各国在结算时,往往采取国际货币结算方式,比如A国商人在B国购买商品,B国获得A国货币,当B国购买A国商品时,就可以用A国货币来结算,当然这一结算是两国银行间结算。后来,一些大国在国际上具有足够影响了和信用,其货币也可以作为国际货币或者区域货币来进行贸易结算。前面月长石也说了,货币发行是国家依据其强制力和国家信用来的,货币的发行,除了和金银储备有关外,还和国家经济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商品流通。当国内有100块钱货物流通时,国家如果发行100块钱货币,则是正好,如果只发行80块钱,那还有20块钱商品无法通过货币来流通,造成通货紧缩,钱更加值钱,但是有20块钱商品无法流通,不利于商品流通发展,而发行120块钱,会导致20块钱无法购买到商品,货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

问题六:国家纸币发行的依据?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随意矗行只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本人只知道这些,望能被采纳。谢谢…

问题七:纸币都是由国家发行的吗求解答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人教版高中一年级《思想政治》第20页)。我认为纸币仅仅由国家发行是不够准确的。从当今世界的现状看,纸币并非完全由国家发行,还存在着有发行权的特殊地区和有发行权的国家联盟发行的情况。一、国家发行从传统的纸币概念直接得知纸币必须是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国家发行的,就不能行使货币的职能;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如果是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二、有发行权的特殊地区发行从目前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来看,其港元、澳门元、台币均是纸币,但这些纸币难道是由国家发行的吗?如果用纸币的概念直接去判断,岂不是承认了上述这些地区是独立的国家。显然香港、澳门、台湾不是国家,它仅仅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域,按理应无权发行纸币。可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它们仍然有权发行纸币,而这种纸币也只能在港、澳、台强制使用。所以纸币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由有发行权的特殊地区发行。三、有发行权的国家联盟发行欧元目前在欧元区12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德国、希腊、法国、芬兰、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合法......(本文共计1页) [继续阅读本文]

问题八:纸币的发行量、发行面额和发行时间可以由国家决定的吗? 国家不能直接决定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的购买力是:
单位货币购买商品或换取劳务的能力。其大小决定础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对比关系;其变动与商品价格、服务费用水平的变动成反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正比。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服务收费降低时,单位货币购买力就提高;反之,则下降。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纸币发行过多,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就会下降,表现为物价上涨,这时单位纸币的购买力也就下降。所以,决定纸币购买力的基本因素是:①商品价值的变化;②纸币发行的数量。

问题九:国家发行钱币的根据是什么? 发行量应该是根据国家的黄金储备量的

D. 国家根据什么印发钞票

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应当将发行时间、面额、图案、式样、规格予以公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核准的货币发行计划,结合损伤货币销毁和发行基金库存变动等因素,制订货币需要量计划,由货币印制管理部门根据货币需要计划,编制货币印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原计划时,必须报经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货币印制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严格组织货币的生产,各种券别的印制数量也必须控制在货币印制计划允许的范围以内。货币印制单位按计划完成的所有合格货币,必须按规定全数解缴总行指定的发行库。

E. 钱是政府发行的吗

所谓的钱就是指流通领域中的纸哗此币。纸币是一种法定货币,称为闹脊法币,法币乱弯迅是政府强制流通的货币。纸币发行的基本权力为政府所有,具体由中央银行掌握。纸币和硬币的总和称为通货或现金。

F. 请问一个国家印货币以什么做为基础,可以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吗

最明显的例子,美联储其实是一个私有银行,美国每当出现经济危机货次贷危机时,如何把这些经济风险转移?答案就是增印钞票(美元)以此来降低美元的价值,但是美元是世界货币,也即是说在某种意义上讲,全世界人民共同承担了美元贬值的后果,我么也就侧面的为美国买单了,每个国家采用的本位制度是不同的,现在我国的货币制度为人民币本位制度,即人民币为唯一合法流通货币的一种制度。如果是金本位则以黄金为基础印发货币,并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如果盲目印钞势必印发通货膨胀,我是学这个专业的,希望解释你会明白。

G. 为什么一个国家不能随便印钱印的多少是根据什么定的

因为如果随意发行货币可能会导致货币的过分贬值或过分增值就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从而给社会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危害。货币的发行量应该是生产力决定的。

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超量发行货币,而生产力没有相应增加,即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相应增加,这样的话因供求关系,要用更多的钱买货物,这样货币在国际上看来就是贬值。

货币只是政府控制国家的经济的一种形式,比如政府想充实国库,一种方法是正常的税收等等,另一种方法是印刷钱。

第二种方法因为生产力没有相应发展(商品数量没相应增长),老百姓手上的钱就不值钱的,意思就是第二种方法会使政府富了,老百姓穷了,之后老百姓买不起东西,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商品产量的增加)。



(7)货币是政府印的什么扩展阅读:

我国货币发行的原则:

1、坚持经济发行,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这是人民币发行的最基本原则。

2、坚持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按计划办理,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具体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3、坚持集中统一原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无论纸币还是硬币,无论主币还是辅币,均统一集中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

H. 钱是政府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吗

不是的。

由于该种货币制度不与黄金挂钩,又由国家掌握发行,因此,它很容易根据国家财政的需要而不是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早亮要而发行,从而导致纸币发行过多,形成通货膨胀。

要保证纸币制度的稳定性,必须坚持纸币的经济发行原则,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适量发行;并根据客观经帆闭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由中央银行进行灵活的调节。

(8)货币是政府印的什么扩展阅读;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

纸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纸币是货币,只能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部分国家的纸币还可以陆轿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如美元、欧元等)。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I. 金钱不是国家自己印的吗那为什么国家会没有钱了呢当没钱的时候印一些出来不行吗

钱的确是印出来的,但是不能无正厅限制地随便乱用,为了利于经济发展允许适当的多印一举兆隐定比例的钞票,但是过多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也就是钱不值钱,原来的一个鸡蛋一块钱,钞票印多了鸡蛋就可能两块或者更多钱才能买到,钱变多了购买力却并没有实际增加,甚至变少。钱越来越不值钱就是前面说的政府一直在适当比例的多印货币,目前的经济整体还是在向好的发展,就是这个多猜顷印钞票比例是合适的

J. 央行印的钞票是如何进入社会的

第一:央行只负责发行纸币,但是实际印刷纸币并非由央行印制,而是专门有印钞厂。
第二:关于中央发行货币如何流入社会
这要从货币起源说起了,简单点说,什么是货币?国家依靠其强制力发行的,具有商品交换介质作用的一种特殊商品。
在最初的商品交换中,都是以物易物,你用羊换我的斧头,我用牛换你的食盐。但是这样交换存在着繁琐,而且有特定性,后来,人们逐渐用贝壳等物品作为介质,比如买一头羊需要10个贝壳,一头牛12个,用贝壳计算商品价值,也就是最初的用货币计算商品价值。
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觉得贝壳有用,这就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了。在国家形成后,国家利用国家信用和国家强制力,使得贝壳作为货币职能得到法律化--用贝壳可以买到东西,这是国家规定的,由国家担保。
那时候的贝壳就是现在货币的前身。

知道货币怎么来的后,就可以知道:钞票作为货币的实体化产物,其作用是作为商品交换的介质,那么,钱如何流入社会呢?
1,最初货币的流入,是国家强制力来决定的。比如最早,当国家拿着贝壳找你购买东西时,你不愿意,国家依靠其强制力,强迫用贝壳买走你东西,并告诉你,这个贝壳,在这个国家,你也可以买东西。于是你用贝壳去买别人东西,别人当然也不愿意啦,这时候,国家依靠其强制力,要求另一个人也必须接受贝壳换物品。久而久之,贝壳可以换取商品深入人心,而大家在用贝壳和商品交换中,也渐渐感觉这样交易比原来的方式更加方便,也就接受了这种方式。当然,这是最初的一种方式,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都知道用货币来作为商品流通介质是非常方便的,也就普遍开了。
2,现在货币流入市场,如何流入呢?第一种,和国家间交易,由国家提供货币,商人提供商品,如基础建设等,这样,国家用货币来换取商品,而商人得到货币,当然这个货币是国家依靠其信用和强制力来保证的。第二种,当货币从商品流通中,不断由国家流入社会时,社会中的货币交流也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就形成了一种货币流通,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可以这么说,货币由国家发行,然后通过商品交易(也就是国家与民间经济)流入社会,进而在社会中循环。
还有一种,就是在国家,政府任职的职员,其所服务的是国家,因此,国家也会给予其相应的报酬,而国家本身不具备商品生产和交换功能,因此,国家也会用货币作为报酬,然后由其雇员带入社会中。
也就是说,货币由国家进入社会的方式包括:国家-商人-社会(商品贸易),国家-国家雇员-社会(报酬)
钞票作为货币实体化的东西,一般贸易中,大额交易使用钞票并不方便,多数采取银行结算方式,当然,这本身已经包含大家所说的“钱”在里面,比如国家和商人交易,商人提供货物,国家不一定会直接提供实体钞票,而是在银行给商人一笔货币数据,由银行结算给商人,当然,商人可以用它在银行里继续做结算,也可以将其变成钞票取出,而国家给予雇员报酬也可以是两种方式的一种,但是无论怎样,货币数据和钞票可以等值兑换,这也是由国家保证的。

至于国家发行钞票的多少,该如何发行,是国家依靠其经济发展以及黄金等贵重金属储备来决定的,滥发纸币只会导致金融崩溃。
理由很简单:在国际贸易中,最初的国与国贸易,对方并不一定采纳对方货币,一般都会以比较稀有的黄金,白银等作为货币介质,但是,黄金白银毕竟有限,对于越来越大的国际贸易,金银已经不能承担介质功能,因此,各国在结算时,往往采取国际货币结算方式,比如A国商人在B国购买商品,B国获得A国货币,当B国购买A国商品时,就可以用A国货币来结算,当然这一结算是两国银行间结算。后来,一些大国在国际上具有足够影响了和信用,其货币也可以作为国际货币或者区域货币来进行贸易结算。
前面月长石也说了,货币发行是国家依据其强制力和国家信用来的,货币的发行,除了和金银储备有关外,还和国家经济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商品流通。当国内有100块钱货物流通时,国家如果发行100块钱货币,则是正好,如果只发行80块钱,那还有20块钱商品无法通过货币来流通,造成通货紧缩,钱更加值钱,但是有20块钱商品无法流通,不利于商品流通发展,而发行120块钱,会导致20块钱无法购买到商品,货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轻微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但是如果滥发纸币,如100元货物发行1000甚至10000纸币,只可能导致物价飞涨,钞票变得一文不名,如战后的伊拉克,短时间内买东西其货币甚至直接用磅秤称而不是计数,这样的货币已经超出其发行范畴。

PS:0分说了这么多,都是自己写的,算是回顾一下以前学习的货币发展历史吧

热点内容
买房要交些金融费都是哪些 发布:2025-02-09 10:02:46 浏览:35
做波段股票软件 发布:2025-02-09 10:02:43 浏览:509
中环股份为什么要买股权 发布:2025-02-09 10:01:58 浏览:628
股票溢价是指涨停吗 发布:2025-02-09 09:19:42 浏览:477
什么会导致货币乘数变大 发布:2025-02-09 09:00:59 浏览:570
诺安成长基金什么时候进场 发布:2025-02-09 08:53:55 浏览:856
如何量化自己的炒股方案 发布:2025-02-09 08:52:20 浏览:612
徐州新沂有多少家金融机构 发布:2025-02-09 08:25:28 浏览:95
为什么股票软件会显示方块 发布:2025-02-09 08:19:44 浏览:798
数字货币dgd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9 08:17:18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