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股市值得投机
A. 中国的股民太难了,中国股市真的有价值投资吗
我觉得能在中国股市实行价值投资,但真正想要在中国股市实行价值投资确实非常困难;因为中国股市是融资市场,是投机市场,并非是价值投资市场。
股民投资者真正想要走价值投资,最好的就是去投资美国股市,美国股市是最具有价值投资的市场。
因为美股成熟,美股制度完善,而且美股投资者已经养成了价值投资思维,内心已经接受了价值投资,包括机构投资者也是追求价值投资。
根据目前中国股市的特征,想要在中国股市炒股变轻松,最佳方法就是提高投机能力,只要投机能力强,才能吃香,才能把股市当作提款机。
但真正想要在中国股市走价值投资不是不可能,只是风险再次增加,股票没选对很容易被收割了,成了接盘侠,成了机构的下酒菜。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每个国家的股民都难,每个国家的股市都是赚钱的是少数,多数人都是亏钱的,这是股市的规律。假如股市这么容易赚钱,各个都炒股,各个都会成为富翁了,体现不出股市是高风险投资了。
所以大家要认清事实,接受事实,只有认清和接受了事实,才能真正成为股市的强者。
B. 中国股市为什么适合短线投机
中国股市要看你是喜欢短线偷袭还是喜欢长线投资。因为长线投资的股票一些蓝筹股也是非常不错的,你感觉也短线投机,但是长期以往。你赚的钱没有长线投资赚的钱多。比如如果选择蓝筹股。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说。机器人。或是迈瑞医疗这一类的股票,如果长线持有。还是比你短线投资投机要赚的多。
C. 中国股市有投资价值吗
中国股市最有投资价值,因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股票涨了很多,而我国股票处在低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D. 为什么中国股市投机者多
因为中国股市透明度不高,监管不够,波动比较大,成熟度不高。但哪个股市投机者都很多。
E. 为什么股市不是投资市场而是投机市场
1、投机是因为参与股市的都抱着要赚钱的目的而来,所以就有了投机的土壤。2、因为中国股市的监管漏洞多,内部消息满天飞,知道内幕的人赚的盆满钵满,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投机的泛滥。3、中国大部分人或机构炒股的理念更多追求的理念是喜欢中短线操作,对业绩稳定,涨势缓慢的优质大盘股采取抛弃的态度,更喜欢成长股的一飞冲天的刺激,培养了投机环境。4、股市政策市的整体氛围造成暴涨暴跌,熊长牛短的基本现状不利于长期持股,进一步助长了投机的氛围。
F. 中国股市为什么会投机盛行
是因为监管制度的缺陷。目前的T1制度,是20年前的轻率之举,涨跌停板制度,是19年前的那次上涨之后的人为拍脑袋的结果,是高层无法容忍股市上涨的纯粹临时性措施。但是,实施T1的时候,股市总市值才6000亿元,实施涨跌停板的时候,总市值才1.5万亿元,当时的流通市值其实也就是3000-5000亿元,股市占GDP的比重不到3%。而现在,股市总市值最高已经达到60万亿元,占到GDP的比重接近100%,即使目前出现大幅下跌,股市总市值还超过40万亿元,流通市值更有20万亿元以上。那么,请问监管者,股市规模扩大了50-100倍,股市涨跌关系到千家万户、各种企业的时候,还去实施人为限制流动性的T1和涨跌停板制度,真的还能起到抑制投机的作用吗?这次荒谬的熔断机制不到一周就被叫停,为什么不借此反思整个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呢
G. 我为什么坚持认为中国股市值得长期投资
我为什么坚持认为中国股市值得长期投资?在A股,好的投资标的会“说话”
第三,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证监会通过对内幕、坐庄、爆炒等非法行为加重处罚,完善监管制度,重塑机构投资者理念和行为,即重视企业本身的内在价值,平衡风险与收益,与企业共同成长;而个人投资者很少具备全面的企业价值分析能力,由专业机构统一分析并配置将成为趋势,个股分化也许不会结束,而可能成为常态。
2
转型与去杠杆下的宏观环境
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以后开始放缓,并在
结构上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特征有二:
1、总量增速放缓
,2010前十年,GDP平均增速达到10%,供应不足、资本开放及劳动力红利,成为经济腾飞的推动力,2011年开始,实业结构型过剩,总量增速放缓,存量竞争成为很多行业的共同点,但于全球角度,依然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2、增长结构转变
2010前十年,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主力,物质基础薄弱刺激实业投资,但2011年开始,出口优势缩小,投资费效比下降,消费及内生增长成为经济最重要拉动力,行业分化成为趋势。
对于经济总量,我们认同L型企稳的增长路径,高层重视经济质量而非数量,消费增长会提供主要拉动;对于经济结构,过剩产能在供给侧改革下企稳,新增长点更多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及消费升级展开。
同时,在2010年之前,企业间规模差异不大,各企业均能从经济腾飞中获得超额收益,但在经济降速期,市场竞争加剧,大中型企业凭借资本、管理、人才、渠道、品牌等优势,能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并实现并购整合,实现行业内的强者越强,由3-5家核心企业瓜分行业多数利润,是大部分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行业核心企业的研究尤为重要。
价格现象从来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2010年之前,央行的外汇资产是货币创造的发动机,银行依靠存贷差即可获取暴利,自身加杠杆动力不强,商业银行总负债/央行总负债一直保持在3-4倍以内;但2010年开始,外汇资产下降缩减了商业银行存贷差收益,商业银行转为发展主动负债,大幅放大经营杠杆,来维持高额收益,商业银行总负债/央行总负债在今年达到7倍,随后遭到监管层强力的降杠杆措施。
在2011-2012年的第一轮金融创新中,非标资产成为商业银行加杠杆对象,并蔓延至其他资产,但很快被监管严控并纳入表内,造成股债双灾,“钱荒”效应即是在此阶段产生;在2014年开始的第二轮金融创新中,加杠杆对象直接作用于股债,并蔓延至房地产,形成股债房三牛,随后迎来了监管层暴力去杠杆,股票及债券分别在2015、2016年被刺破泡沫。
本轮商业银行的去杠杆仍在深入,唯一高高在上的资产只有房价,股市杠杆已基本清理完毕,在流动性层面上,
目前更多是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状态,对企业本身价值更为关注。
3
好行业、好企业、好生意
在投资中,股票价格围绕价值会有较大波动,但对于企业经营本身,应是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因此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我们通常围绕好行业、好企业、好生意的三个标准进行抉择。
1、好行业。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特点,大多数行业从诞生开始,都会陆续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经历大量竞争和并购后,最终形成行业内的寡头垄断,由3-5家主导企业分享多数收益,如果丧失创新机遇或被替代,甚至可能遭遇衰退期,如柯达、诺基亚等。
对成长期行业的投资,更关注行业规模增长的持续性,以及企业本身能从行业增长中获得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对成熟期行业的投资,更关注企业在竞争中构建的独特优势,并依靠优势获取盈利和成长的能力。
2、好企业。
在行业高速成长期,单独企业的优劣并不明显,但随着行业发展成熟,竞争压力增加,好企业的价值将放大。在我们评判企业本身优劣的过程中,着重分析其管理团队、竞争优势、财务状况三个方面。
优秀的管理团队,具备对企业战略战术的坚决执行和反馈能力,能灵敏地捕捉市场趋势的变化并作出针对性决策。
独特的竞争优势,能帮助企业树立竞争壁垒,维护自身收益水平,降低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影响。
清晰的财务状况,既有利于评估管理团队措施执行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在行业间进行比较分析,明晰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对企业进行定量化的价值评估。
3、好生意。
商业模式对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其表现为盈利与增长模式、核心竞争力、市场壁垒等,同时商业模式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如2010年之前,批量化、低成本、分销式带来的规模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满足市场需求,获取高额收益,但随着竞争加剧和消费升级,个性化、高品质、直销式可能成为企业突破竞争的重要方向。
例如,在2011年时,宜华生活与索菲亚均为家居行业重点品牌,且宜华生活市值与市场规模均高于索菲亚,但随着消费者对家居品质及定制化需求的提升,以及对直销门店渠道的把控,索菲亚从竞争中突破,其市值从36亿增长至360亿,而宜华生活市值从94亿增长至146亿,两者增速差距巨大。
作者 王建辉
H. 我国证券市场中投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1,因为投资渠道较少!
2,因为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较少!
3,市场透明度少,不公开,不公正,信息得到的不均等也会促使投值价值观念难以深入人心
4,中国股市历史遗留问题太多
5,长线持有没有赚钱效应,许多长期被套者的现身说法使长线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