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现阶段我国货币操作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货币操作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4-20 02:42:58

①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现行的货币流通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纸币流通侧度.人民币是惟·法定通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人民币作了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而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刷、发许代币琪券.以代稗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我国的货币制度

    2.人民币的单位、主币和辅币

    人民币的主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是.角’、.分一。它们之间的兑换比例是: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3.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

    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明、统一发行。中国人民银行是04家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货币管理。我国的货币制度

    4我国的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包括黄金、外币汇票和本票、外国有价证券以及国外短期存歌等。它是国家经济后备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有时也用于急需商品的进口。我国的外汇储备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掌握.统一份理。我国的货币制度

    5,人民币的对外关系

    我国人民币仍是非完全自由兑换货币。可自由兑换货币是指持有者可以自由将其兑换为另一老兄种货币,政府不对这种兑换设宜任何限制。人民币的兑换目前是受到限制的。从某种惫义上说.这可以使我国经济免受或少受外国经济的影响.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独立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对外经拆含或济关系的发展.这种状况已越来越不适应日益紧密联系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旅伍我国在与周边因家进行贸易时已突破了人民币不可兑换的限制.由于人民币币值较毯定.人民币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被周边国家所接受。我国从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将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的货币制度

②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1.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2.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
3.再贴现
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
拓展资料: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政策、汇率政策、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
货币政策概述
为实现其最终目标有一个传导机制,并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监控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监测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窗口指导、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等。2013年11月6日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并正式发布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

③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什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呀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是以比较平稳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来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求. 包括增加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

坚持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主要为支持供给侧改革与经济增长。而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可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拓展资料: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着维护其超经济的剥削关系。当其统治者处于上升时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财政政策。但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会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网络_货币政策网络_财政政策

④ 评价我国的当前货币政策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积极或者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增贷款数量较大,基本满足了当前企业运转的需要,货币政策是基本恰当的。但资金周转率低,需要不停增加大货币供应量,长此以往,有通货膨胀之虞。
1、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是1998年以后逐渐形成的。
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含义是指: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2、中央提出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一是经过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到1997、1998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已相当突出,当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面临化解金融风险和防范出现新的更严重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二是当时尽管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三是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实行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企业高负债经营,自有资金比例很低,再继续大幅度增加贷款,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突出;
四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对货币政策的运用,财政增发国债,银行参与购买,其本身就包含了运用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容。
3、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1998~200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基本控制在14%~15%之间,与过去一些年代货币和信贷大起大落相比,近几年我们终于把货币信贷的增长调控得比较平稳了。二是信贷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在一系列信贷政策的推动下,个人住房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农业贷款比重大幅度上升,在当年贷款新增额中上述三项贷款大体占七成,信贷结构的这种调整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保持了国内金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1997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开始出现支付问题,近几年利用通货紧缩时机增加再贷款,帮助地方政府关闭了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保持了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不仅对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作出了贡献,也符合我国国家利益,这几年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四是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1998年1月1日取消贷款限额控制后的这几年,公开市场操作实际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几年来,国民经济成功实现了低通胀、高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基本保持在 7%~8%,物价基本控制在零上下波动。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精确估计经济的低通胀、高增长,货币政策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但是,这几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物价的持续平稳,的确是与货币和信贷的持续平稳增长同时出现的。回顾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我国经济多次出现过较大幅度的波动,虽然每次原因都比较复杂,但每次经济波动都同时伴随着货币信贷的大幅度波动,货币信贷的大幅度波动无疑是经济大幅度波动的重要条件。近几年,贯彻稳健货币政策方针,我们坚定地将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作为重要目标,在具体操作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⑤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什么

主要以实现以下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1、保持适度的流液模动性: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经济的资金流动。
2、控制通货膨胀:通过调控货币信贷规模和价格水平,控制通货膨胀,保障货币的稳定与购买力的稳健。
3、维护金融稳升备定:通过灵活使用货币工具,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预防风险扩散闹笑缓,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⑥ 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现宽枝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旦巧滚币,是指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能力模余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通货和吸收的金融机构存款构成。

⑦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是什么

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对我们国家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三大货币政策对于我们国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三个工具是我们国家的中央银行最常使用到的三个工具,而且也是效果最为明显的工具。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的调节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

公开市场业务是最常用到的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是我们国家最常使用到的工具,中央银行在每一次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都会向市场释放一定的流动性,基本上就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来释放流动性的。在市场上的资金量比较大的情况之下,也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抽取一定的流动性。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货币政策工具对我们国家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我们国家的每一个行业所受到货币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三大货币工具就是在影响我们国家货币量的基础之上,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进行一定的调节。

⑧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

基础货币——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

货币政策的操作首要目标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裂亩闭量。它介于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之间,是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消极影响的传导桥梁。通常被采用的操作目标主要装配有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

三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

四是在实行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的结果,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热点内容
江财金融学硕士就业情况怎么样 发布:2025-02-11 21:27:16 浏览:784
重庆水务股票历史价 发布:2025-02-11 21:26:06 浏览:332
炒股如何了解股市行情 发布:2025-02-11 21:05:02 浏览:594
引导基金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11 20:49:43 浏览:934
基金补仓为什么降成本 发布:2025-02-11 20:48:06 浏览:780
炒股如何只做对的交易 发布:2025-02-11 20:32:55 浏览:916
银川市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5-02-11 20:25:56 浏览:523
晶方科技半导体股票行情 发布:2025-02-11 20:20:12 浏览:940
计划战略配售蚂蚁股票基金选哪个 发布:2025-02-11 20:19:23 浏览:121
建设金融怎么样 发布:2025-02-11 20:18:45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