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市值为什么比快手
❶ 快手上市了吗
快手现在已经上市了,快手全称为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快手具体的上市时间为2021年2月5日,并且是在港交所登录上市的。根据上市当天的大盘情况来看,快手上市当天开盘股价大涨194%,市值1.39万亿港元;截至收盘时间,快手股价上涨160.8%,市值为12325亿港元。
根据快手公司的招股书显示,IPO前,快手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宿华,首席产品官程一笑、银鑫、杨远熙等管理层合计持股达25.093%;IPO后,宿华持股11.8%,程一笑持股9.36%。
拓展资料: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上市要求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上市公司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4]
上市程序
公司上市程序
根据《证券法》与《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程序如下:
一、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出股票上市申请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必须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授权证券交易所根据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核准公司股票上市申请。
二、接受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核准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报送的申请股票上市的材料,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审查,符合条件的,对申请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予以驳回;缺少所要求的文件的,可以限期要求补交;预期不补交的,驳回申请。
三、向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提出上市申请
股票上市申请经过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后,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提交核准文件以及下列文件:
1.上市报告书;
2.申请上市的股东大会决定;
3.公司章程;
4.公司营业执照;
5.经法定验证机构验证的公司最近三年的或公司成立以来的财务会计报告;
6.法律意见书和证券公司的推荐书;
7.最近一次的招股说明书;
8.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证券交易所应当自接到的该股票发行人提交的上述文件之日起六个月内安排该股票上市交易。 《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还规定,被批准股票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应当与证券交易所签订上市契约,确定具体的上市日期并向证券交易所交纳有关费用。《证券法》对此未作规定。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❷ 陌陌改名Hello,却甩不掉“涉黄诈骗”包袱
变更Logo、slogan,是品牌们时常发生的事,毕竟有升级需求。
而最近,10岁的社交平台陌陌,不仅换了Logo,就连公司名称也改为“Hello”, 同时企业价值观也更新为“善良、坦诚、进取”。
为何突然改名?
官方说法是,陌陌这个词无法涵盖现在陌陌、探探、陌陌影业酷博特(音乐、综艺)等业务,需要有个全新的名称统筹。
而很多业内人士认为, 陌陌改名更多是想要撕掉“约炮”软色情标签,重塑品牌形象,那么陌陌能华丽转身吗?
01
陌生人社交开创者
收割流量红利
陌陌,是陌生人社交领域的开创者。
2011年3月,以陌生人社交为核心卖点的陌陌“出世”。彼时,中国移动的飞聊刚“出生”,微信还羽翼未丰,市场空间很大。
在陌陌上,用户可以基于地理位置发现附近的人,通过视频、文字、语音、图旅正慎片来展示自己,并建立真实、有效、 健康 的社交关系 。
在现代 社会 里,越来越多人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找亲密关系。 而陌陌的定位,看起来比征婚网站更自由随意,比即时通讯的好友更有 探索 新鲜感,比贴吧微博更即时与私密。
铁打的市场刚需求,给予了陌陌爆发式成长的土壤,让陌陌收获了一大波社交流量红利。
数据显示,成立三个月后,陌陌iOS版用户就突破了30万,不到3年时间,达到了7000万日月活,并在2014年成功登录美股纳斯达克,同年陌陌宣布用户数过亿。
但,流量有时并不意味着盈利,这是互联网企业的通病。
在尝试过会员付费、广告转化等模式无果后,陌陌于2015抓住了直播风口,找到了差异化的直播业务。 即主打性感美女秀场,靠美女吸引眼球,获得流量,靠观众打赏盈利,这种模式也被称“刀锋舔血”了。
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陌陌,靠直播赚得真金白银,直播版块占据整体业务的50%以上。
2015年,陌陌转型直播后第一年,公司盈利为1370万元,2019年盈利居然达到了近30亿元(同年陌陌市值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近五个财年,年符合增长率竟然达到了300%。
风光正盛的陌陌,还干掉了赛道中的其他竞争对手,最后收购了探探。
02
被贴上“约炮”标签
形象崩塌,陷入两难境地
在收割流清虚量及实现盈利的同时,“约炮神器”的标签也被长久地贴在了陌陌身上。
用毁誉参半形容陌陌,再恰当不过。
“找小姐加左上角字母”、“找小姐加左上拼音”、“附近哥哥加微信,让你感受天上的快感”……这些都是现在还存在于部分陌陌直播间背景上的文字。
这些软色情、约炮等负面标签,应该并不是陌陌的初衷,但有些道路,走着走着就不受控了。
不仅这些。
陌陌还频频陷入性侵刑事案件。
2015年到2020年期间,几乎每年陌陌都在和涉黄负面缠斗,仅仅在2020年上半年,陌陌就被曝出和12宗性侵案件有关,其中还有几宗案件涉及未满14周岁的幼女。
“灰色地带”“软色情”,使得陌陌品牌形象崩塌,用户也在快速流失。
特别是女性用户纷纷逃离:陌陌的用户比例开始失调,男女比例达到了四比一。
负面新闻让其口碑不断下滑,严重影响了其客户市场的开拓。陌陌股价,也从最高点狂跌百分之七十,如今甚至已然跌破了发拆敬行价。
对于“软色情”,陌陌是明确禁止的,在用户注册成功后能看到的《陌陌平台行为规范》里,提到不得传播价值观扭曲、审美低级的低俗内容。甚至对直播着装也有一定要求。
但实际上很难禁住收割流量红利的诱惑, 毕竟,陌陌做的就是荷尔蒙生意,如果加强严管,那可能影响了一些陌生人交友的用户体验。
而如果不加强严管,那就很难撕掉不雅标签,似乎进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此外,陌陌本身用户增长也遇到瓶颈,截至3月底,陌陌APP的月活用户为1.15亿,创下 历史 新高;但对比2020年第一季度的1.08亿,仅增长了0.09%,增长速度缓慢。
可以说,陌陌正急需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拉动新的营收业务增长, 但显然顶着“陌陌”的名号,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印象。
03
改名Hello集团
重塑品牌,能否重获新生?
随着监管力度加强、短视频崛起,社交类APP近年来明显“降温”。属于陌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品牌形象受涉黄负面拖累的陌陌,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传统直播业务正在放缓,即使加入“新鲜血液”探探,也并没能缓解困局。
这一点也体现在最近的财报里。
2021年陌陌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收为 34.706 亿元,与去年相比同比下滑了3.4%,一季度净利润为 4.617 亿元,与去年相比同比下滑15%。
面对困局,陌陌并非没有想过改变。
这几年里,不断通过打造新的品牌,想想取代用户对陌陌的固有形象,比如视频社交工具“对眼”和“对对”;美妆类社交软件“芒西”;地理位置交友软件“陌多多”和颜值社交软件“哇偶”,还有最近的“咔咔”。
但显然这些产品依然在社交场景打转转, 而陌陌社交的品牌形象始终与荷尔蒙生意挂钩,本身“约炮”标签,已经在用户心智中根深蒂固了,很难脱离开来。
因此,这次,陌陌干脆将集团名称改了。
改名字,态度出发点是好事,但其全新形象尚未铺开市场,业务也并未任何变动。单纯改名,并不能帮助Hello Group甩不掉“涉黄诈骗”包袱。
再者,在迭代迅速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十岁的APP似乎已经老了。正在崛起的Z世代不再青睐于陌陌,他们更倾向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很显然,在营收上患有“美女直播依赖症”的陌陌,更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来拉到新用户。 这个品牌内核问题解决不了,陌陌很难与陌陌App分割以重获新生。
陌陌接班人王力,将自己定位为陌陌的“破壁人”,他称,陌陌现在正在做的,或许是在从新业务里寻求机会破圈,并且提到人机交互和硬件。而未来以何种形式“破壁”?行业在等答案。
❸ 快手市值多少亿2023
由于快手是一家未上市、没有公开财务数据的公司,因此无咐慧法确定其未来市值。
不过根据2021年6月底快手发布的财报,快手的DAU已经超过1.23亿,总营收为154.04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快,因此基尘具有一定的投搏简禅资价值。未来快手的市值可能会受到公司自身发展、行业竞争状况、宏观经济情况等因素影响。
❹ 昔日的社交软件“陌陌”,日活跃人数过亿,为何跌落“神坛”
社交软件
线上繁荣间接表明了 人们交流喜爱从线下成为线上,成为不少资本博弈的新战场 。社交类软件不得不提腾讯,无论是流量还是客户粘度都是行业之最, 旗下QQ月活越人数达8亿,微信月活跃人口超10亿,根据人口普查可知中国14亿人口 ,达到如此规模不可置信。
与熟悉人建立社交网络是腾讯旗下APP的主要范迅乎橘围 ,但如果说想与陌生人建立社交必须提到陌陌, 18年默默市值超800万但与腾讯相比,月活越人数、客户粘度、流量是不可匹敌的。 但 陌陌的成功在于,给陌生人之间建立了沟通平台 ,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路吸引不少人的在意和关注。
陌陌倒塌
陌陌诞生以来凭借其让你与 陌生人进行沟通,吸引超1亿人次下载量,鼎盛时期的陌陌紧跟QQ之后,甚至微信都被压下 ,可惜的是公司决策失误,没及时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反而朝着“三俗”发展,从此名声一落千丈,70%的市值已经流失 。陌陌的倒塌是它自己造成的。
市场的消失呈螺旋式衰落,这与“三俗”的发展方向有关。经常在河边散步的陌陌也不例外 。
跌至下流陌陌
从2 016年开始陌陌一直努力转型,软件界面增加直播和短视频,直播几乎成了支柱产业,但是陌陌监管不严,任由直播打起擦边球提供“灰色服务” ,“变味”的陌陌让长期使用者不再有耐心。在网民的举报下顷返, 国家有关部门引起关注,一再要求限期整改,事件发生后陌陌的声誉一落千丈 ,用户的负面反馈也不少。
现亩团在陌陌的主要业务不再是社交网络,而是直播app推出陌生人聊天窗口后, 对方可能很快发出带有“色情服务”的文字,如此糟糕的用户体验让陌陌的活跃用户数在几年内呈现下降趋势,而且用户黏性也没有巅峰时期那么高 。甚至有报道称,董事会想出售陌陌,阿里系公司的人与之联系并谈判。
❺ 你们觉得现在的陌陌体验好么
就在29号当晚,陌陌于美股盘前公布了2018Q1的财报后,美股盘前直接暴涨10%,而最终收盘时,其股价从39元左右暴涨到了45元,在一天时间内增长了15%。
在多数投资者的直觉中,更倾向于认为在当前短视频风口之下,陌陌受到了抖音快手的双重挤压,天花板正在逐渐到来,不过这次2018Q1的财报却给出了意外的答案。
其Q1净营收4.351亿美元,同比增长64%,超出华尔街所预期的3.9亿美元,当然收入不是重点,重点是陌陌所公开的月活用户达到了1.033亿,高于去年Q4的9910万,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这也让所有人又开始重新开始思考陌陌内在的真实价值,15%的股价强势增长,也反映了市场信心所在。
唐岩在本次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中重点强调,抖音这类的短视频平台,对于陌陌的增长并没有带来任何负面影响,由于人群诉求不同,因此表面上有所重合,但是背后却并非同质化竞争的关系,陌陌未来还将持续增长。
可以重新思考的是,陌陌、抖音、快手,三者到底重合的是什么?是否真的属于差异化竞争,以及陌陌可否还能持续增长的能力?
一、陌陌、抖音、快手,确实存在竞争关系
唐岩之所以强调抖音,正是因为确实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不可回避的是,用户每天用户消费的时间固定,而短视频又占据了用户大量的时间,陌陌、抖音、快手三家,必有大量的重合用户,因此三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竞争关系。
不过陌陌却依然能够在月活用户上保持增长,这反过来说明,其与对手差异化程度,远吵模远大于其同质化的程度,这才保持了增长势头,而陌陌也这两者的差异化到底有哪些?
二、陌陌、抖音、快手,三者定位有着根本的不同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其作为内容发布者,内容观看者,在三家平台进行内容的发布或者观看,都会有明显不同的体验与感受,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对比。
第一,平台定位的根本不同
任何产品调性,都不会脱离产品创世之初的使命以及调性。
陌陌一直都是“社交平台”,而短视频和直播一样,只是隶属于用户社交中的方式之一,短视频对于陌陌而言,最大的作用是促进陌陌社交关系的沉淀,同时,陌陌也永远不会反过来,通过社交关系的沉淀,全面转型短视频。
唐岩在电话会议中表示:
“即使是短视频和直播这样的内容消费场景也会和个人资料页、动态群组、IM这些社交基础功能发生强结合,来满足用户互动和社交沉淀的需求。”
快手的核心是”记录工具”,由一款2011年创立的“GIF快手”工具产品演变而来段燃。对于快手而言,其最早的核心首先是一款个人使用的工具产品,并不带有媒体属性,而是一款记录工具。
直到今天,快手的Slogan为“记录世界,记录你”,其中“记录”这个关键对于快手来说,有着很大的比重,CEO宿华曾经表示:快手更喜欢成为一个真实的记录平台,不是必须修饰过升燃缓自己的生活,才能拍成视频上传快手。
因此,直到今天,快手依然采用者纯粹的算法推荐分发,而并没有像抖音那样采取强运营的方式。
抖音的核心是“传播平台”,虽然其表面上已经将Slogan改为“记录美好生活”,但原“让崇拜从这里开始”的Slogan才更符合其真实样貌。
对于抖音而言,其从诞生之初就是一款强运营产品,其早期就邀请了大量网红KOL入住,并邀请明星进行冷启动,此后更是花费重金邀请周冬雨入住。
而张一鸣表示极为看好短视频,并很早就表示要投入10亿资金来用于短视频内容的补贴。
而有趣的是,抖音也是三家平台中,唯一有补贴的平台,而这也和其作为“传播平台”的定位有关,当然因此,其也面对着更强势的对手竞争,腾讯与网络纷纷入场,而前者已宣布要用30亿资金用于短视频补贴。
第二,发布者的深层次需求不同
陌陌发布财报前几天,我正好同时在陌陌、快手、抖音三个平台发布同一短视频内容进行测试,将近两天的时间过去,我发现了以下差别。
陌陌短视频,交友属性更强,陌陌首页为我推荐的都是附近人的动态,而其中短视频与图文一样并列其中,这让我感受到陌陌并没有特意强调短视频,而是将其作为社交互动的一种形式。
最终这一短视频在陌陌获得了300个阅读,7个点赞,以及5个互动留言,以及2条消息。我根据留言又点开了留言者的个人资料,感觉陌陌的身份ID信息更为丰富,这些用户都是有交友需求的用户。
快手短视频,生活记录属性更强,快手首页为我推荐的都是周围普通人的生活,一些场景对于我而言并不陌生,例如一些常去的商区再熟悉不过,而我看到的都是基本不加滤镜和美化的普通人生活,因此更有存在感,也有记录的冲动。
这一短视频在快手获得了265个阅读,10个点赞,以及3条留言,虽然点赞数量上超过了陌陌,但是当我点开用户个人资料时,却发现没有任何相关资料,即使知道其或许就在附近,但真实感有所欠缺。
抖音的发布者则希望创作爆款内容, 令人意外的是,我在抖音上获得的阅读以及点赞数反而最低,仅为160个阅读和3个赞以及0条留言。不过考虑到我发的只是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吸引眼球的亮点,因此,没有获得抖音流量的照顾,也在情理之中。
在抖音,我更乐于去观看他人的内容,而不是自己去发布。
第三,观看者与发布者的心理距离,由近到远
对于观看者而言,从与内容发布者的心理距离层面来说,陌陌、快手、抖音,正好也是一个由近到远的关系。
陌陌,心理距离最近,对于观看者而言,通常来说内容发布者一般距离自身一般只有10KM的范围距离,同时又可以看到发布者的具体个人资料,仿佛真实可触,近在咫尺,因此心理距离最近。因此,在陌陌中,发布者所获得的点赞、评论,为其带来的心理亲近感受,远远对于其他平台。快手,心理距离次之,绝大多数快手忠实用户,更乐于将快手作为一个缩小版的本地视频新闻来观看,都是本地内容同时不加美化以及修饰,因此也更平易近人,不过相比于陌陌更为真实的个人ID,快手依然有所欠缺。抖音,心理距离最远,绝大多数抖音观看者,都是冲着平台的优质内容而来,而对于能够生产优质内容的KOL,很明显与自身有着明显的距离,和微博一样,观看者即使有着与KOL的大量互动,但是在心理距离层面,远远大于陌陌与快手,这里本质上是视频版的微博。
三、用户需求的不可替代性,构成各自的护城河
表面上所有用户时间固定,各平台短视频内容都在争夺用户时间,但实际上用户背后的真实需求不可替代,而用户感受也不可替代。
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阶段,都可能有着不同的需求需要被满足。例如有时其需要在陌生城市建立社交关系的需求更强,有时需要记录,再有时想要浪费时间观看爆款内容。
任何一个平台,都不可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而这也意味着,即使抖音拥有再多达人、再多爆款内容,始终无法解决用户的社交需求,但陌陌却可以解决这一点,这也成为陌陌增长的核心。
产业会变,但需求永生,解决用户不同需求,正是三家自身护城河所在。
我们回过头来看陌陌本次财报,最大的价值并非财报数据,而是其用户月活的稳定增长,其向外界展示了,陌陌的成功依然来自对社交需求的深度挖掘。
因此,未来陌陌的增长,必将来自于对用户社交场景更多的拓展与深挖,短视频这一形式,只是为用户提供的诸多社交场景之一。
在月活破亿的基础上,陌陌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在未来还有更大增长空间。
#专栏作家#
❻ 快手股价为什么跌这么多
买量成本太高以及行业内卷严重。
1、买量成本太高了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都是积累用户,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变现。快手也不例外,快手的主要商业模式是通过视频号积累用户,然后通过打赏、电商和广告变现。
很多人说快手是老铁经济,原因就是快手过去的变现方式是靠粉丝打赏变现,而二季度的数据告诉我们,老铁们已经赏不动了。
二季度,直播业务收入71.9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3.8%,上年同期为谈腔慧83.40亿元。
二圆好季度,线上营销业务收入99.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2%,主要是广告收入增长。
二季度,其他服务收入19.83亿元,比上年同期含答增长212.9%,主要是电商业务增长。
2、行业内卷严重
短视频发展到今天其渗透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身边依然很少看到有人在用快手。
对于快手来说,更加现实的策略是要吸引更多的用户,同时把月活用户转化成日活用户。但月活用户的增速也就5.8%,说明流量池已经到天花板了。
❼ 目前快手最主要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目前,快手最主要的商业模式为直播,其为快手最大的收入来源,此外还包括信息流广告、游戏等。
❽ 快手抖音跟陌陌有关系吗
三个是三个不同公司的短视频社交平台
陌陌、抖音、快手三家,必有大量的重合用户,因此三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竞争关系。
抖音,是由字节跳动孵化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 [92] 该软圆纯闷件于2016年9月20日上线,是一个面向全年龄的短视频社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音乐作品形成裤槐自己的作品。
快手是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快手 的前身,叫“GIF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来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用橘弯于用户记录和分享生产、生活的平台。后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和移动流量成本的下降,快手在2015年以后迎来市场。
陌陌是挚文集团(NASDAQ:MOMO)于2011年8月推出的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开放式移动视频社交应用,是中国的开放式社交平台。 在陌陌,可以通过视频、文字、语音、图片来展示自己,基于地理位置发现附近的人 ,建立真实、有效、健康的社交关系
❾ 腾讯市值比阿里巴巴高1.4万亿,阿里“差”在哪里
当前阿里巴巴的市值为5.49万亿港元,腾讯的市值为6.88万亿港元,阿里市值不仅被腾讯反超, 而且还落后腾讯1.4万亿港元 ,市值仅相当于腾讯的80%。但是有意思的是,最近的四个季度业绩来看,阿里巴巴比腾讯要强不少,最近四个季度阿里的营收为5846亿人民币,腾讯同期营收为4542亿人民币;同期阿里和腾讯的净利润分别为1318亿人民币和1221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在营收上阿里比腾讯要高出1304亿人民币,净利润也高出近100亿,为何阿里的市值却比腾讯低1.4万亿港元?
腾讯拥有QQ和微信两大终极武器,QQ是PC互联网社交龙头,而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社交龙头,微信的独立设备数量是11.5亿台,稳居第一位,QQ为6.9亿台,位居第四位;手机淘宝和支付宝分别为7.06亿台和7.05亿台。微信的设备数量是要远远高于手机淘宝和支付宝的。
微信不仅在绝对数量上高于阿里的淘宝和支付宝, 更关键的是微信的市场地位更为稳固,微信说到底是熟人社交,用户之间是强关联关系,我不可能用一个别人不用的社交软件来进行沟通,用户迁移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因为你的同事、朋友、家人、同学、合作伙伴等 社会 关系都在微信上 ,微信不是单纯的一款沟通软件,而是我们个人的整张 社会 关系网络。
所以,一旦成型后必然是绝对的垄断地位 ,不会存在所谓的还有老二、老三的生存空间,陌陌曾经要挑战微信,但是最后还是不能撼动微信,只能在陌生社交关系里面寻找生存空间,哪怕后面的探探等社交软件也同样是在陌生社交关系里面做差异化竞争,最后都会被陌陌收购。
而反过来淘宝却强敌环伺,中高端有京东在和天猫正面竞争 ,而且京东在物流上有独特的竞争力,因为是自营为主,在供应链上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虽然多样性不如阿里,但是用户体验一般是要强于天猫和淘宝的。在2015年才成立的拼多多更是后来居上,目前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京东直追淘宝了。拼多多代表中低端,京东代表中高端,两者从两个层面分别和阿里的天猫和淘宝进行竞争。
单纯从市值上来看,目前拼多多市值达到了2200亿美元 , 京东市值达到了1500亿美元 ,两者相加为3700亿美元,而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为7000亿美元,也就是说拼多多和京东的市值总和已经超过阿里巴巴集团的一般以上了。而微信的状态是“独孤求败”,陌陌的市值也不过是34亿美元。一边是独孤求败,一边是被老二和老三追赶,市场地位完全不同。
市场地位的稳固程度不同,那么就注定了未来的预期也不同 ,电商用户之间是不需要有链接的,他们仅仅需要和商户有链接就可以了,谁的体验和性价比更高,那么用户就会去哪里。用户忠诚度低是因为迁移成本低,熟人社交软件的用户忠诚度高是因为迁移成本高,只要微信自己不作死将用户体验做得天怒人怨,那么是很难有社交工具能够挑战它的。
笔者一两年前就写过一篇文章分析电商和社交领域的市场空间 ,单纯从行业来看,电商能够产生更大的营收,所以阿里巴巴的营收规模超过腾讯是很正常的,如果再加上京东和拼多多那么规模还要大得多,现在光阿里一家的营收就超过了腾讯一千多亿。
阿里巴巴市值的巅峰是在2020年10月28日 ,当时阿里巴巴市值最高达到了6.69万亿港元,基本相当于现在腾讯的市值,而那个时候腾讯的市值才5.79万亿港元,和今天的阿里巴巴市值相当,三个月时间过去了,两者的市值互换了一下。
阿里巴巴有京东和拼多多的竞争不是现在才有了 ,之前就有,为何市场对其估值在最近两三个月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其实这不得不说是因为支付宝, 因为支付宝是阿里的另一个“金矿”,支付宝拥有众多的 社会 服务功能,比如各种生活缴费和支付功能等等,这些服务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对用户产生了极强的黏性,有了用户的黏性之后就可以做金融业务,比如“信用卡”业务和“贷款”业务,还有基金、保险等理财通道业务,在这些综合领域,支付宝几乎没有对手,微信也只能在支付这一单个领域和支付宝竞争。
但是随着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以及后面的整改方 向是要回归支付业务,那么蚂蚁集团未来在金融领域的作为就小多了,竞争力一下子就下来了,蚂蚁集团的估值或许要降低一大半,而阿里是持有蚂蚁集团三分之一的股份的,如果没有最近两个月的限制,蚂蚁集团已经被看成是可以和阿里和腾讯媲美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阿里在蚂蚁集团上的想象力已经穷尽了 ,剩下的就是其他业务领域,比如云计算、比如人工智能领域、比如智能电动车领域,这些领域也极具想象力,但是目前的规模小、发展阶段并不高,而且目前并未获得行业龙头的地位,短时间内也难以达到龙头的地位,只能说是行业具有想象力,但是阿里有机会。
从长期来看,阿里的淘宝和天猫,会和京东以及拼多多长期共存,谁也无法吃掉谁,因为都是差异化竞争,各自有胜点,而电商本身的属性就决定了难以形成绝对垄断的,只能是寡头并存的格局。
❿ Soul、陌陌和Blued:资本热情难挡 现实问题难逃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
文 | 王恩浩
编 | 全 卓
一个月前,向纳斯达克递交上市材料的Soul很快又暂停了上市动作。
《今日财富》发现,目前市场热度较高的社交公司有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主打“兴趣及年轻人”的Soul和在LGBT同性社交的Blued。在Soul暂停IPO之外,陌陌和Blued尽管已上市,但仍难逃股价下跌和市值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新社交平台均面临盈利的难题,或亏损,或增长下滑。
企查查显示,截至6月28日,国内共有关键词为“社交”的现存企业2003家,其中2011年以来获得融资的社交类项目共325个,融资金额超过519.35亿元。随着社交市场的发展,赛道也逐渐细分。
陌生人社交赛道上市公司陌陌 科技 (MOMO)于2011年成立,2014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从2011年成立到上市,陌陌三年内完成7轮融资。2011年8月,天使轮由经纬中国和紫色辉创投资250万美元,彼时估值1000万美元。随后一年内,陌陌先后完成经纬中国投资的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经纬中国、DST Global、阿里巴巴和普华资本在2012年8月投资2870万美元的B轮融资。B轮之后,估值1亿美元,较天使轮增长了9倍。
上市首日,陌陌股价报收17.02美元/股,市值达31.74亿美元。2018年5月,陌陌完成对探探100%股权收购。
Frost & Sullivan报告显示,全球LGBTQ(性少数群体)人口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5.91亿,占总人口的7.4%,2023年全球在线LGBTQ市场规模将达580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7.3%。Blued(BLCT.NASDAQ)作为一款LGBTQ垂直线上社区,无疑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从2013年成立到2020年,Blued共获7轮融资,包括2013年天翼资本和中路资本投资的3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天翼资本、清流资本1000万人民币的A轮,DCM资本3000万美元的B轮、嘉御基金和银泰资本领投的1亿美元的C轮,山水从容1000万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和鼎晖投资、UG资本1亿美元的D轮以及2020年7月的IPO。
据招股书,蓝城兄弟传媒持股比例为37%(持股方为蓝城兄弟管理层),顺为资本持股为12.3%,鼎晖投资持股为9.4%,天泽金牛持股为7.6%,清流资本持股为5.7%,新程资本持股为5.1%、嘉御资本持股为4.4%。2020年7月8日晚,Blued母公司蓝城兄弟正式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16美元/股,成为全球粉红经济第一股。
市场上多将Soul也归入陌生人社交赛道,但接近Soul人士表示,相较传统离不开上传真实照片要求的“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特点,Soul的定位更倾向于“兴趣社交”和“年轻人社交”。
传统的陌生人社交追求高效、目的性较强,多以“左滑右滑”进行好友匹配,而Soul与传统陌生人社交特点不同的是,软件不主打以真人照片进行相关选择和被选择,Soul用户需要做一个灵魂测试(性格测试),基于测试及用户给自己定义的标签,来做一个大数据的匹配。有用户表示初期会将Soul作为一个树洞,后期更倾向于将其看做一个聚合的部落。
当前越来越多平台涌入社交市场,产品同质化逐渐显现,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和Soul完全对标的产品,在该方面,Soul无疑在“陌生人社交”赛道外展开了另一赛道。
Soul的CFO Shirly Xue近日公开表示:“我们在 2015 年创业的时候发现,一些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其实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比如,现在很多社交产品跟现实身份是紧密连接的。这种紧密性给用户在表达上带来了挺大压力。因为大家在生活中可能是一种人设,在工作当中又是另一种人设,这些人设如果跟社交媒体紧密相连,有些表达会有顾虑。去除了表达上、人设上的压力后,我们发现年轻人非常愿意表达。在这层表达欲背后,这些年轻人也非常有创造力,也更在意是不是能从人群中找到认同感。”
5月10日,Soul正式向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递交上市招股书,随后6月23日宣布暂停上市。 有消息称本次Soul暂停上市是由于与社交软件UkiApp的民事诉讼有关。
事实上,2020年12月30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曾对该案已作出了一审判决,法庭一审认定被告的犯罪行为属于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且涉事员工李某职称为审核经理,范某为运营人员,与媒体报道中的“合伙人”及“前董事”表述不符。而就市场猜测的Soul暂停上市是因为6月29日与社交UkiApp的民事诉讼有关,《今日财富》发现,该案并未有新的实际后续诉讼进展。
就暂停IPO一事,Soul公告表示“在更新定价区间后得到了非常火爆的市场反馈, 在这一过程中公司也收到了其他资本运作的可能性 ,经过慎重思考,管理层先暂停IPO的定价流程,并且大股东腾讯也支持这一决定,Soul目前运营一切正常。” 但截至7月22日发稿,Soul暂未公布资本层面的战略。
当前三个赛道目标都对准了Z世代,却面临不同的困境。有的赛道平台营收增长,却增收不增利,难逃亏损;有的赛道平台已实现盈利,却面临营利双下滑的难题。
Soul招股书显示,公司2020年营收4.98亿元,同比2019年的7071万元,增长率达604.29%。 但增收不增利,亏损也在持续扩大。 2019年净亏损为3亿元,2020年净亏损同比扩大62.67%至4.88亿元。上市进程并未止亏,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已达3.83亿元。
亏损同样出现在Blued。 6月10日,Blued母公司全球LGBTQ社区蓝城兄弟发布了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公司2020年总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35.9%;2021年一季度实现2.711亿元的营收,较上年同期的2.075亿元,增长30.7%,但亏损已达5210万元,相较2020年亏损的760万元,幅度同比增加585%。
与Soul和Blued不同的是,抢占先机的陌陌已实现盈利。6月8日,陌陌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实现净营收34.706亿元,归属于陌陌母公司的净利润为6.337亿元。
但尽管盈利,陌陌却面临着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困境。 2020年度陌陌净营收为150.24亿元,同比减少11.7%;净利润为21.03亿元,同比减少29.21%。2021年第一季度,陌陌净营收也同比减少3.4%,净利润也同比减少14.33%。
数据显示,陌陌当前不仅月度活跃用户下滑,且直播营收减少。
2020年12月,陌陌主App月度活跃用户1.138亿,相比2019年年底的1.145亿有所下滑。去年Q4,公司直播服务与增值服务付费用户去重后总数达1280万(其中包括探探付费用户380万),而2019年同期是1380万。陌陌2020年直播服务营收达23.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84亿元减少了31.2%。
2018年陌陌收购探探,2021年5月探探创始人兼CEO王宇卸任,不再参与探探的日常运营,由王力暂时兼任探探CEO。对此华泰证券曾表示管理层的变动可能会导致探探的收入面临扰动。
对Blued而言,收入来源单一是其面临的难题。招股书显示,Blued四大主营业务为直播 娱乐 、会员服务、 健康 服务、辅助生殖,其中直播业务是其最大的收入来源。 2018、2019年、2020年Q1,Blued直播收入分别为4.6 亿元、6.7 亿元、2.17亿元,分别占总营收91.3%、88.5%、81.2%。
自成立以来,Blued频陷质疑。2018年,著名防艾专家、青岛大学教授张北川研究指出Blued平台中相当数量的用户是未成年,并指出相当数量未成年人和青年使用者感染艾滋病与使用Blued软件结识的性伴有关。
2020年9月,由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组成的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通告,通告显示,Blued未经用户同意将用户数据发送至境外服务器,并在申请打开电话、存储等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时,未同步告知用户其目的。对于上述问题,《今日财富》求证了蓝城兄弟,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相关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已上市的社交平台仍难逃股价下跌和市值缩水。 截至2021年7月21日,陌陌最新收盘价为13.2美元/股,总市值为27.21亿美元,较上市首日市值缩水14.3%。Blued上市首日开盘价为20.45美元/股,较发行价16美元高开28%,但截至7月21日,Blued最新股价仅7.29美元/股,总市值为2.61亿美元。
近年来,市场多有声音认为Soul已“陌陌化”,质疑其虽主打灵魂,却仍可上传照片和视频聊天,与其主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的理念冲突。但接近Soul人士表示,Soul对发帖自拍的用户,系统并不会给其引流,因为官方并不鼓励这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