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货币长什么样
㈠ 中国古代的黄金货币
http://www.gold-zhaoyuan.cn/museum/news_view.asp?newsid=2209
㈡ 金货币是什么
他们是不同时期的俄国,德国,法国发行的货币。和黄金不是1:1关系。
1.卢布分为硬币和纸币。金卢布就是卢布硬币。
2.金马克:黄金马克是德意志帝国在1873年到1914年期间发行流通的货币。以取代德意志帝国统一前,各邦国自己发行的货币。自1876年1月1日起,黄金马克成为德意志帝国内唯一虚如的合法货币。
3. 金法郎(法文franc,英文gold franc)是历史悠久的一种货币单位。法郎诞誉誉败生于14世纪,1795年法郎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货币。 1803年3月28日(法国共和11年芽月7日),法国制定金币法郎法律,因此又庆颤称“芽月法郎”。1834年法郎真正成为法国唯一的货币。
㈢ 清朝的金块是什么样子
一、清朝金块
(1)是指清朝时期,国家财富储备、或投资的特殊通货;清朝金块样式见文后附图;
(2)一块真版“一面写的有大清金库一面写的有光绪十年”的金块,既具有历史收藏价值,也具有实用价值;
(3)一般情况,人们是不舍得把这样一块具有收藏价值的金块融化而用于民用、工业等其他用处的;
(3)在民间来说,因为及其少见,因此其价格是不可估量的;
二、金块与黄金
(1)金块,一种对黄金的储备方式,也是对黄金的便于堆放、携带、交换、交易、投资、财富兑换等应用的简捷方式。金块,也中国古代,包括清朝、明朝等朝代,对黄金的一种简单明了的度量、交易、交换、投资等便捷简易方式;
(2)黄金,从化学与物质视角看,是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
(3)黄金国际单位,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
三、黄金社会价值及其需求与市场
(1)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黄金的珍贵特点,及其物理性、化学性,使得黄金的拥有量,在国民日常生活,国家工业、国防业,国际地位等诸多方面,更显重要;
(2)市场上的黄金制品成色标识有两种:一种是百分比,如G999等;另一种是K金,如G24K、G22K和G14K等。我国对黄金制品印记和标识牌有规定,一般要求有生产企业代号、材料名称、含量印记等,无印记为不合格产品。国际上也是如此。但对于一些特别细小的制品也允许不打标记。
(3)国际金价进入2015年后大幅飙升,纽约市场金价从每盎司1200美元一路上行,不到一个月已升至1300美元关口;统计显示,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价格今年来已累计上涨9.3%;
(4)黄金的需求,数据显示,2014年印度超过中国,再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需求国。汤森路透GFMS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黄金需求下跌超过三分之一至866吨,而中国的废料黄金供应量上涨21%至前所未有的182吨。数据还显示,2014年中国的金饰需求为698吨,同比下降33%;金条需求下降53%至171吨,为五年最低水平。印度金饰需求上涨了14%至690吨,创下记录。全球实物黄金需求在2014年减少了19%,除了央行的买票,其它方面都在减少,金饰需求下降11%。GFMS报告称,2015年上半年金价可能跌至平均1180美元/盎司,但这不足以推动零售需求。GFMS还预期2015年全年金价平均1170美元/盎司。报告称,预计201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新的买票需求,支撑金价并且开始逆转熊市。供应方面,2014年全年全球黄金矿产上升2%至3109吨,废料黄金供应下降11%。
四、黄金的历史牛市
(1)拥有黄金就是拥有财富的象征,黄金数量较少,不易出现人为数量膨胀(纸币可以轻易印刷导致人为性数量随意增加),黄金生产需花较多劳动,黄金单位价值昂贵;
(2)黄金,是人类商品社会中最适宜充当货币的商品,是用来给其他物品衡量价值的标准。这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古罗马时代,近现代,均被作为通行货币衡量商品价值标准,在16—19世纪初期被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的金银本位制或复本位制是比较成熟完善的体制;
(3)复本位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两币按其各自实际价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如英国的金币“基尼”与银币“先令”,就同时按市场比价流通;另一种是两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两币位制”也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曾采用这种制度;
(4)黄金与美元价格稳定期后的第一次小牛市1792年,美国政府规定了纸币和黄金的固定兑换率,在本国货币体制内引入了金复本位制。当时的黄金兑换官价约为20美元/盎司,在随后的100多年里这个比例关系总体变化不大。同期英国也开始实行金本位制,标准规格和成色的金币和金条可以同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自由兑换。美英两国的带头作用,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相继采用金本位制,于是黄金逐渐发展为公认的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当时黄金与美元的兑换价格在每盎司黄金兑换18--20美元之间窄幅波动,这一价格区间维系了约100多年;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之间产生了大量战争赔款以及欧洲各国几乎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18年至30年代初,绝大多数国家被迫放弃了政府发行的纸币可兑换黄金的货币体制,在这些国家内都出现了纸币狂贬和金价暴涨的局面。到了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得世界“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于是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这些重大变故导致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世界各地的黄金市场相继倒闭和被关闭。到1939年当时世界仅剩的唯一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被迫关闭,伦敦黄金市场这一关闭就是持续了15年,直至1954年才重新开张。在这个期间一些国家实行“金块本位”或“金汇兑本位制”,大大压缩了黄金的流通货币功能,使之退出了国内流通支付领域。但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仍受到各国政府的严格管制。
五、清朝等古代金块附图
㈣ 皇帝“赏金千两”,真的就是100斤黄金吗
黄金被誉为永不贬值的货币,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推崇。然而,今人对于黄金的认识似乎过于朦胧,多半停留在影视剧的层面,比如对于古代黄金的计量单位“两”就不甚了解,特别是对皇帝赏赐的“黄金万两”或是“千两”更为不解。
秦灭六国后,在使用铜币的同时,也曾铸造黄金货币,并将其视兆瞎激为“上币”。秦王后,汉代又进行货币改革,对黄金的计量单位也进行了调整,称为“斤”,1斤相当于250克,形制有马蹄金、金饼、麟趾金和五铢金等。在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中,曾出土了大量黄金,其中尤其以马蹄金最为引人注目。
不过,古代的度量衡同样是不断变化调整的,所以当皇帝赏赐“黄金万两”时,到底会有多重,还是需要视朝代而定 。而且,元代和明初还曾禁止使用金银,尽管金银货币在小范围内流通过,但毕竟范围有限。这是需要尤为注意的。
自明英宗开始,金银再次松动,得以流通,其一两折合成现代度量衡约为32.25克。这一情况,基本被清代继承。
因神渗此,大体可以认为,古代的黄金计量单位“两”,相当于32.25克,而万两则是322500克,折合成现代计量单位为322.5千克,也就是俗称的645斤,千两则是64.5斤。
㈤ 中国银行发布的黄金钞票是什么样的
如上图。
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谨核体现在:
对抗通货膨胀:几十年来,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普遍国家都受此问题的困扰。货币价值贬值,货币的购买力日渐降低,钱变得不值钱了。在一些极端的情况,国家的货币通货膨胀严重,钞票就会变得如同废纸一般。黄金本身属于贵重商品,金价会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也就是黄金抵消了通货膨胀的损失,保证了投资者的资产不会被通货膨胀侵蚀。
卓越的避险功能:当世界政局和经济不稳,尤其是发生战争或经济危机时,各种普遍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时黄金就体现了很好的避险属性。即使遭遇经济危机,黄金的价格仍能维持不变甚至稳步上升,保持了资产的价值。而随着黄金矿藏的不断开采和需求的不断增加,黄金变得更加稀有,增强了自身的避险属性。
市场难以被操控:地区性的股票市场,人为操纵大市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黄金市场属于全球性市场,没有任何个人或财团有足够的资金能够操控全球黄金市场,因此黄金价格能够一直保持在反映实际供求关系的水平。
世界通行:古代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视黄金为出远门的最佳盘缠,时至今日,黄金仍然是世界通行的货币。只要手中拥有真正的黄金,在世界各地的银行,首饰商,金商都能够把黄金兑换为当地陆晌袭的货币,黄金可以全世界通行无阻,它的货币地位比美元还要稳固。另外黄金也是全世界都认可的资产,所有国家的人们对黄金的贵重价值都有共识。
没有折旧问题:几乎所有的奢侈品都会遇到折旧的问题,比如名包,名表,名车等等。崭新买回来时已经无法原价出售,用过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价值更是贬值得厉害,可能连原价的一半都不值。但黄金不存在折旧的问题,其光辉和价值是永久的。当金饰久经佩戴变得失色之时,黄金本身的价值并没有消减,市场上没有价格打了折扣的二手黄金,黄金只要重新清洗就可以恢复原来的光泽,可以随时熔炼制造全新的金饰或金条。
价值早兄稳定恒久:奢侈品不能保值,房屋和地皮是否能永久保值呢?且不说中国内地施行的70年房屋使用权,时间长了之后房屋的维护和保养都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如今人们已很难见到年代稍久的房屋,那些房屋已经全部都不存在了。地皮同样无法永久保值,万一出现天灾人祸,都会令地皮的价值大幅下降。
㈥ 宋黄金是什么金
宋黄金纯金。宋代黄金主要有金铤和金叶子两种形状,金铤是束腰形状,中间窄,两头宽且呈圆形,四角戳印标明重量和制造方。金叶子,称为“金页子”更合适,用纯金打造和纸张形状一样,又薄又大,是南宋时很受欢迎的黄金货币。
可以夹在书里或者折叠后放在衣服里,携带方便,因为质地柔软能够轻松剪切,支付方便。现在杭州多家博物馆内都有保存南宋时期的金铤和金叶子。
宋代黄金与现代黄金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应该就体现在黄金纯度上。古代黄金由于冶炼加工技艺不够成熟,黄金里还还有一定量的其他金属,纯度达不到99%及以上;现代的黄金制品,除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100%纯金,可以最大限度的让黄金纯度更高。
古代黄金和现代的黄金制品在制作工艺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古代,加工制作黄金更多的是由手工一道道工序打磨,没有复杂且高科技的加工制作设备。古代黄金每一件都特别考验工匠的技艺。现代黄金制品的制作工艺十分成熟,很多都是有机器加工而成。
㈦ 古代中国的钱币,特别是黄金,都是铸造成什么样子
最早的金子是泛指“五金”,即指:金、银、铜、铁、锡。因为产量太少,所以泛指货币概念。
其实我国从未使用过金本位的货币制度,我国古代黄金一般都是用做装饰或作为有价保值的贵重物品进行储藏,其中大部分流入民间。
在中国古代只有秦和西汉时期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出现过,而西汉是有记载的黄金使用最多的时代。那时黄金一般被做成饼状、麟趾或马蹄的形状,每斤约值一万钱,主要用于大额交易、储藏、赏赐、赎罪等,发生量相当的大。此处一斤万钱仅为大致比价,实际价格是以当年各郡守(两千石的官好象就是郡守一级的吧)所治理的郡县内十月份的平价黄金为标准换算的。因此每年的价格应该有所波动,而且各地的价格也可能有所不同。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汉武帝时期发行的白金三品货币并不含黄金,这只不过是银锡的合金,很快就贬值废止使用了。
到了王莽时期,从公元8年到公元23年,王莽以币制改革的方式大量的搜刮民间的黄金。例如一刀平五千每枚当五铢钱五千枚,以当时黄金一斤价值一万钱算,两枚一刀平五千可兑换黄金一斤。王莽用一两多的铜,就可强行收兑百姓一斤的黄金。有记载王莽灭亡时宫中藏有黄金达七十万斤之多,虽然我对这个数字存有疑虑,但是我觉得可以把这个作为自东汉开始民间黄金使用量减少的一个原因。另外自东汉起,我国就停止了将黄金作为机制货币的使用,这是为什么以后各时期的黄金使用量都没有西汉多的原因。而且另一种贵金属白银,开始在东汉以货币的形式流通。这使得在赏赐功臣或贿赂权贵时,黄金有了其他的替代品,此类事情在史料上可以找到相关记载。自东汉起直到魏晋六朝时期,时常的战乱以及政局的不稳定性都严重影响了黄金的开采,这也是此段时期黄金使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黄金使用量的减少是指大规模的使用减少了,而民间小量的流通仍然是没有间断过。
黄金的低迷状况到了唐朝得到了改善,稳定的政局和旺盛巧尘的国力使黄金的使用又得到了增强。在大量的对外贸易中,黄金和白银成了主要的支付手段。由于唐朝实行的币制是钱帛本位制,因此黄金仍然主要充作保值手段,而白银也已开始作为流通货币使用,只不过使用范围很狭窄,使用量也不大。在这种情况下金、银、钱相互之间的兑换就必不可少,兑换业务便由此产生,而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就是金银铺。
两宋时期,白银已具有货币的各项职能,使用量进一步的增大,商品也开始出现以白银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的状况。这种状况到了元朝则全面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女真族和蒙古族的影响,因为这些少数民族一直是以白银作为货币来进行流通的。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不久,便铸了一批每个重五十两的元宝。元宝的名称虽然早在铜钱上用过,但白银的元宝,却是元朝宝货的意思。而此段时期黄金在使用上并没有什么变动。
明代的货币制度归纳起来可以分为:钞、钱、银。明朝早期用钞不用钱,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后来改为以纸币为主,铜钱为辅,钱钞并用。到了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流通更加广泛,尽管禁用金银交易,但民间一直在使用白银。到英宗正统年间,明对这种状况先是默认,后是被迫承认。由于在法律上允许了银的使用,白银的流通便公开化,朝野上下都使用白银,白银取得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成了正式通货,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白银流通制度,此时铜钱仍为辅币。与之相对应的是,随着白银的普遍使用,黄金渐渐退出了流通货币的范围,主要作为贮藏和装饰用了。
清朝基本上继承了明朝的货币制度,实行银钱孝凳禅平行本位,大数用银,小数用钱,且银钱之间比价大体维持在一千文一两上下。的重点在用银,尤其不主张用钞。此时的各种交易中,已经极难再见到黄金的影子了。
白银在民国币制改革后就不再铸造发行,当然因为国民党货币贬值,实际上粗悔一直到建国后才真正退出历史舞台。
㈧ 古代钱币有哪几种
古代钱币的种类都有哪些:
1、实物货币。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而最初的交易媒介是实物货币。在殷周时期,除了称量的铜币外,还有很多实物货币:农具、珠玉、布帛、龟甲等,当然主要是贝。贝也有骨、石、陶、蚌、金等仿贝。宋代以后由于经济发展,白银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货币。
2、铅质货币。铅质的钱,早在汉代就有了,但未在市场上作为通货。五代王审知铸“开元通宝”铅钱,开始在市场上流通。南汉刘龚铸有“乾亨重宝”铅钱,这种钱后来在广东一带常有出土。
3、铁质货币。铁钱最早于西汉,考古曾出土过四株半两铁钱实物。宋代时铁钱种类极多,有年号和大小的复杂区分。自清咸丰年间下令停铸铁钱后,政府便不再用铁铸钱了。
4、古代黄金货币。古籍记载商周时就有黄金货币了。秦、西汉都一直延用黄金币,东汉时黄金大为减少,从此黄金逐渐失去其法定的货币地位,由于黄金价值上涨,人们多以黄金做成装饰品或其他艺术品,使之贮藏功能获得重要地位。唐宋时代一直没有恢复黄金的法定货币地位。
5、古代白银货币。春秋战国时代最早使用银币,那时的银货币有布状、版状和圆饼状。秦始皇统一货币后,下令不许以白银为货币。魏晋、隋唐有少量银币,到了宋代白银使用范围和数量大大增加,白银在流通领域地位超过黄金。宋后期又下令废止,元代以纸币为普遍,明代之后白银又渐渐成为普通用的货币。清代货币以银为主,以铜为辅。清末至民国,各地还多有银币发行,品种繁杂。
6、古代的纸币。北宋的“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朝以使用纸币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我国最大的纸币。清初不印纸币,后由于国家困难,印发“户部银票”,简称“官票”。以后又发行“大清宝钞”,简称“宝钞”,面额复杂,很快就急剧贬值。到咸丰末年、官票已成废纸,宝钞一贯仅值二三文。同治以后,停止使用纸钞货币,仍行铜钱。
㈨ 秦朝钱币分为上币和下币,上币为黄金,下币为铜,为什么网上找不到上币图片
秦朝黄金货币统称上币,出土的秦代半两肯定属于上币。图激派片友铅斗如下:好磨
㈩ 黄金长什么样
回答:金(Aurum)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是Au,原子序数是79。
金的单质(游离态形式)通称黄金搭消,是一种贵金属,很多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作货币、保值物及珠宝。在自然界中,金以单质的形式出现于岩石中的金块或金粒、地下矿脉及冲积层中。金亦是货币金属之一。
金在室温下为固体,密度高、柔软、光亮、抗腐蚀,是展性最好的金属,延性仅次于铂,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属之一。
延伸:
金是一羡庆种过渡金属,被溶解后可以形成三价及一价知派知正离子。金与大部分物质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但可以被氯、氟、王水及氰化物腐蚀。金能被汞溶解,形成金汞齐(这并非化学反应);能够溶解银的硝酸不能溶解金。
以上两个性质成为黄金精炼技术的基础,分别称为“加银分金法”(inquartation)及“金银分离法”(par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