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交货币价值
Ⅰ 掌握社交货币的6个纬度,会带来大的转化
社交货币源自社交媒体中经济学(Social Economy)的概念,它是用来衡量用户分享品牌相关内容的倾向性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人们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质塑造自己的产品或思想,从而达到口碑传播的目的。凡是能买到别人的关注、评论、赞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社交货币。
美国有个营销咨询公司,把社交货币分成了六个维度。
1. 归属感,品牌要给用户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场景,去建立用户的归属感。
2. 人际交流,你要让用户主动讨论你的品牌,比如两个人聊天,一个人提到了小米,两人聊了半小时小米的营销模式,在这里,小米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交货币。
3. 实用价值,你的品牌是不是大家在社交的时候必需的用到的?如果是,品牌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创造价值。比如啤酒就是很多人的社交必备产品。很多啤酒广告都是用亲朋好友一起喝酒的场景。
4. 拥护性,你有多少铁杆粉丝?这些人会不遗余力地向别人推荐你的品牌。
5. 知识信息,也就是知识型的社交货币。比如,一个餐馆上完菜之后,服务员会对每一道菜的食材啊,起源文化啊,烹饪方法什么的做介绍,顾客听了之后就获得了知识型的社交货币,下次和别人提起时,就能得到其他人的关注。
6. 身份识别度。身份识别度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就是品牌出现的频率、品牌使用的场景和品牌的识别度。只有当产品在三个方面都高的时候,身份识别度才会高。比如说,牙刷我们每天都用,使用频率很高,但使用的场景很私密,品牌的识别度也很低,没人能一眼看出来牙刷是什么牌子的。再比如很多那种包裹着耳朵的耳麦,外观都差不多,很少有人能看出来是什么牌子的。所以,有个厂商把耳麦的外观改成了很多种颜色,还印上了品牌的商标,识别度一下就提高了。
同样的,在抖音等短视频上也能够体现出社交货币,如果能在短视频上将社交货币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将会带来很大的流量。
Ⅱ 跟你做朋友,总得让我图你点什么吧
文丨平安里
1 .
上周一,三个小年轻相聚在深夜的麦当劳,哔哩吧啦地就聊了几个钟头。
忘记聊到了哪个点上,对面的那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玉树临风的Yellow(看到要记得给我发红包)说:你们觉得通常会因为什么而和对方成为朋友呢?
我想了想说,我觉得是资源交换。换句话就是有所图吧。
如果换做几年前的我,可能会觉得这也太势利了吧?!但如果客观理性的来说,确实如此。从最基础的行为心理学来分析,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所图的。这从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看得出。当我们还不懂得语言的时候,我们就通过“哭”、“闹”来表达我们的有所图。所以,我们每种行为或许看似没有目的性,但实则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都是有所图的。
2 .
看知乎上,有人问,我女朋友跟我说:和我在一起,总得图我点什么。怎么理解?我看到不少人说这个女孩太势利,目的性太强了。可是,两个人在一起,难得真不图对方任何东西?哪怕只是和对方在一起有安全感、相处的感觉舒服、对方很幽默、对方很懂得照顾人,难得这些理由就不算是有所图?
不过是大家没说出来罢了。爱情如此,友情也是如此。
有所图,似乎给人的感觉就是——和某某做朋友是因为他的钱或者是权力,但是,这未免太狭义了。我想说的这种“有所图”是广义的。包括但不限于金钱和权力。
比如,我们当时聊到自己交朋友就希望能够图他一点:资源交换。可能你要吐槽我说来说去不还是钱权?当然不,资源可以理解为简单的钱权,也可以理解为知识、审美、人格魅力等等。而拿我自己来说,想图对方的资源,就是有趣。
什么是有趣呢?说的直接点,就是你说的我愿意听,你做的我觉得有意思。 就这么简单,就图你这点东西而已。
想想你小学的好朋友,也许就是俩人都特顽皮,一个看别人抽烟觉得很酷,很想尝试但又不敢,另一个胆子大,在旁边怂恿你,然后俩人一拍即合,就躲厕所抽烟去了,从此,你俩就成好朋友了。(原谅这个例子不太正面哈哈)
反之,我喜欢打英雄联盟,你喜欢读古文学,我跟你讲上中下路、ADC、辅助、打野,你跟我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俩人根本聊不到一块去嘛?那咱俩还资源交换个毛线?那还交什么朋友?,尽管两人术业有专攻,看似充满了有交换的空间,但前提是两人是否对彼此的专业感兴趣。
3 .
比起钱权,有趣却是更重要的。我常听一位前辈感叹:如果我今天离开了这个职位,还有几个人会常与我联系呢?这问题很现实,也有点凄凉。所谓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三十年河东河西,任何东西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更何况是钱权呢?
因为什么走到一起,也必定因为什么而分开。如果两个人仅仅是因为钱权资源的互换而成为朋友,那么任何一方失势后,两人的“感情”就难以为继。但有趣却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东西。老人们常说读书,学到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谁也抢不走。有趣不就是这个理儿吗?融入你的人格中,怎么会无端失去呢?
4 .
前段时间,看过一个概念,叫做社交货币。
就是你必须先拥有了社交货币,才能去开展社交活动。社交货币是什么呢,可以是最浅显、粗暴、直接的钱和权,也可以是任何能够吸引对方的点,比如你LOL打得特别好、你诗词写得特别棒、你产品研究的比较深、你减肥有一套方法、你深谙护肤之道、你厨艺很精通等等。不管什么,只要它有吸引对方的价值,它就能成为社交货币。
所以,开展社交也就是交朋友的前提是,你本身有值得“对方来图你点什么”的地方。涉猎越多,你的社交货币就越多样化,你的社交跨界就越广。交朋友,实际上就是交换彼此的“社交货币”。
交朋友,起码咱俩在一起,总得说点、做点什么吧? 而你如果没有社交货币呢? 可能两个人就会陷入无限的尴尬,然后就不会有然后了。所以咯,跟你交朋友,我总得图你点什么吧?
Ⅲ 什么是社交货币
《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基腊样入侵》这本书里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告诉你让所有类型的产品、思想、行为疯狂传播的科学方法。
社会影响依赖于口头传播,而口头传播要达到疯传的效果需要具备强大感染力,作者乔纳·伯杰经过大量的实验论证,总结出了使传播具有感染力的六大原则: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和故事
就像人们使用货币能够购买商品和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能够获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
如何铸造社交货币
1.内在吸引力
比如,如果你告诉人们微笑时皱眉头能够消耗卡路里,人们就更愿意把这个消息传递下去,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社交货币。
2.杠杆原理
杠杆原好携理意味着需要帮助人们显示成就,以表明自己比别人做的更好。
3.使人们感觉像自己人
闺蜜们说“别告诉别人”,这样的消息传的最快。稀缺性和专用性是这个策略的核心。这种权利可以让会员感受到归属感。
4.调动人们的成就动机
为什么有时候义工工作比拿了钱的员工更卖力?因为金钱会腐蚀个人的成就动机。搏袜滑给他们道德感,而不是钱。
Ⅳ 社交货币是什么意思 秒懂百科
有个概念叫“社交货币”,意思是说,社交货币就像用钱买东西一样,能让你获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好评和好印象。你可能会说,那社交货币不就是谈资、共同话题的意思吗?有篇文章说,其实社交货币更全面地体现了人与人交往的特征,只要能是能让人关注、好评或者点赞的东西,都能叫做社交货币。比如说,你发个自拍,朋友点赞了,这个自拍的照片就是你的社交货币。
Ⅳ 常见的社交货币有五种,
分别是谈资币、表达币、价值币、形象币和炫耀币。
1.谈资币:
提供谈资产品或者活动能为用户提供谈资,那么就会产生广泛流通的社交货币——谈资币。
海底捞的新吃法、江小白鸡尾酒勾兑、奥利奥的辣味鸡翅及芥末味夹心饼干,给用户制造了“新鲜、情趣”的谈资币;
星光珠宝的“掌上明珠谢亲恩、老公老公疼疼你”的场景体验活动——用分娩体验仪让老公体验到老婆生孩子的痛苦(男人知道有多疼,才会理解女人,才会疼爱女人),从而给体验者和围观者制造了“感恩、感动、感同身受”的谈资币。
2.表达币:
借此表达想法、情趣、情谊和情绪看到一篇微信推文或者抖音上某个论点不错,觉得这些观点就是自己要表达的,用户就会立即转发出去,大众点评、电商和公众号后面的评论区,都是现代人的表达渠道。
年轻人为什么购买可口可乐的昵称瓶、歌词瓶?为什么购买江小白的表达瓶?就是因为产品变成了道具,替用户表达情趣、情谊或情绪。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在珠宝店的玉貔貅上摸一摸?因为它替用户表达了“马上发财”的愿望;用户看到商城里面金灿灿的龙椅也会坐上去体验一下,甚至拍照发朋友圈,
为什么?因为龙椅这个场景道具给用户提供了“我像不像皇上”的情趣。不管是产品上的场景文案还是品牌的场景体验或场景道具,只要能替目标用户表达,就能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新的表达币。
3.价值币:
被别人需要是一种价值每个人都想在别人面前体现自己的价值,那就是帮助别人。
如果我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就意味着我被更多的人需要,这几乎是最佳的赞美。我们希望在朋友圈体现价值,希望帮到别人,就会在社交媒体上向别人积极推荐产品、品牌、文章,或者应朋友的要求点赞、砍价。
推荐也好,帮忙点赞投票也好,都是帮助别人满足需求,同时体现自己被需要的价值。
双11,闺蜜把拼团或者砍价页面发过来,你一般都会参与,这是拼多多和其他电商常用的制造价值币玩法的体现。因此,产品要善于场景匹配,品牌要善于制造话题,要积极制造产品使用场景,发布场景消费指令(什么情况下选择我),这样你的产品才能被人积极推荐。
4.形象币:
展示良好形象人都有展示自己形象的需要,希望通过巧妙的动作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让别人觉得自己是睿智的、聪明的,这也是一种基本需求,从而促成了形象币的产生。
年轻人喝杯喜茶或体验摔碗酒、网红美食时都要拍照发朋友圈,就是为了展示自己“时尚、酷帅、新潮”的形象。
江小白开展“表达文案征集”、西贝莜面村开展“为月饼配诗文”、百事可乐开展“我要上罐”活动,就是品牌在制造社交形象币,满足用户展示自己有才华形象的需求。
品牌产品或者品牌活动,要善于制造形象币,如果能够帮助用户来展示他们良好的形象,帮助他们完成某种诉求,他们就有可能去转发相关内容,并疯狂参加相关活动。
5.炫耀币:
满足炫耀攀比心理。
2018年的“炫富摔”为什么引发跟风?短短几天有15亿次的传播量!这是其满足了炫耀的需求。
山东一家珠宝店为购买“金筷子金碗”的新人客户设置了特别的仪式:在婚礼大典上,由新郎赠送给新娘,寓意给她一辈子的金饭碗,给她一辈子衣食无忧的幸福。新娘给新郎赠送金筷子,寓意和他同创共享,一生成双成对。
这就是在制造炫耀币!围观者的议论、拍照发社交媒体,引发了人们的兴趣:“我家孩子结婚,也得买金筷子金碗,也要讨个好寓意”,无意间就促进了金筷子、金碗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