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如何才能做到胜于易胜者
⑴ “买入不急,卖出不贪,止损不拖,品种不散”口诀仅16字,价值千金
上涨如抽丝,下跌如山崩
散户总喜欢把上涨和下跌按同等机率对待。比如:臆测会上涨,就认为上涨的可能是 50%、下跌的可能也是 50%;这其实是一种赌徒心理!
一定要改变这种思维,上涨和下跌的机率是不成比例的! 如果你觉得可能上涨或上跌的机率各占一半时,你应该改变为 30%:70%或 20%:80%,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你,什么意思呢! 就是,只有你的分析或感觉认为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大,且大于下跌的可能性 1 倍以上时,你才能认为机率各占一半,好好理解这一点!
在股市中,大概率的情况是:“上涨如抽丝,下跌如山崩” 。大家通常都会感受到这种情况,上涨非常慢,就像挤牙膏,挤了两个多月上涨 10 来个点!结果一下跌,这 10 来个点二天就跌没了。所以,深刻认识“上涨如抽丝,下跌如山崩”这个跌,这 10来个点二天就跌没了。所以,深刻认识“上涨如抽丝,下跌如山崩”这个现象是非常重要的,这会让你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建立起自我保护的防火墙,改变各占一半的错误思维模式。
这里尤其要提醒的是:在熊市与震荡市之中,要特别重视在关键位置的操盘。什么是关键位置,比如大盘上涨到一个压力位,在此位置区间内横盘反复突破不了,上不来下不去,而多数人都抱有向上突破的期望时,这时的市场就很容易麻痹。这种情况大概率大盘会选择方向向下,会让你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深套住,而且就发生在几分钟时间内。
这一天的常见情况:大盘低开,个股也低开 2 个点左右,感觉与往常区别不是很大,前 1 个小时,个股随大盘在线下 2‐3 点这区域内横盘震荡,但走得很嚰叽。一个小时后,大盘突然向下一跌,个股也随之向下跌,上午一跌就跌到线下 5‐6%点收盘,而下午收盘几乎在线下 7%点以下,甚至跌停收盘!次日后,受恐慌情绪影响,大盘将继续下跌!上午如果犹豫,不能在开盘前一个小时内卖出,就是这一天,多数人将被套数周或数月,异常痛苦!
这一天将让所有人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什么叫“下跌如山崩” 。 所以,炒股必须关注“关键位置”的问题,要深刻认识“下跌如山崩”的特点,切切不可麻痹。 小结一下:大盘在熊市与震荡市的环境中,在有一段上涨后,在某位置区间内横盘反复突破不了,散户思涨心切,媒体推波助澜认为要突破,这个时候就要非常小心了。一旦某天大盘出现低开滞涨(或有一个可能性的黑天鹅事件临近),开盘前一小时在线下横盘嚰嚰叽叽,就是危险的信号!散户在这天被深套的概率非常高,因为散户都会高估自己遇到危险时的逃生能力!
无数的例证告诉我们,在股市中,千万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随机应变与逃生能力! 好的办法是什么?提前避开危险区,不参与!不考验自己的应变能力,在拐点来临前,提前下车。在思想上想清楚,如果真实现了小概率的突破,其实大盘真正的突破后是不存在踏空的,通常都会有回调买入的机会。但是,如果是假突破,将把你深套进去!
实事上,让自己提前出局是股市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存能力! 这种能力体现出了对贪念的控制、对自我的把控和对风险的敬畏、对惧怕踏空的理解,是个人在市场中成熟的一种标志!
资本是嗜血的,吃的是六神无主的羊群。
在《孙子兵法·军形》里,有一段话:“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意思就是说,善战的人,要挑容易打赢的仗去打,就像举起秋毫、看见日月、听见雷霆那样举重若轻。
兵法指挥的是军队,投资指挥的是金钱。
两千多年以后,在投资的世界中,那些善于投资的人做出的总结,居然和两千多年前的孙武,完完全全一样。
沃伦·巴菲特曾经不止一次的表示,他投资的奥秘之一,就是找那些容易做的事情:“我并不试图超过七英尺高的栏杆,我到处寻找的,是我能跨过的一英尺高的栏杆。”
为什么兵圣孙武和股神巴菲特,他们做出的结论,居然如此一致呢?
这是因为,在真实的世界中,变量是如此众多,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更是数不胜数。在这样多变的世界里,如果需要取得确定性的胜利,就需要极端确定性的把握。
但是,等一下,这种寻找显而易见的机会的投资方法,难道不是看起来太过简单吗?这么简单的方法,岂不是谁都能学会吗?谁都能学会的东西,难道还能赚到钱吗?
对于这样的疑问,老子早在《道德经》里做出了解释:“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正是因为这样的投资方法看起来过于简单,才被许多将军、许多投资者所不屑一顾,才被2,500年前的兵圣和今天的股神奉为必胜之道。
不过,这样一直等待敌人和市场出现大的纰漏才行动、从而轻松获得巨大回报的作战、投资方法,也不是像它看上去那么简单。其中最难的关键点,就在一个“等”字。
为了获取绝对的作战优势,有经验的将领必须以极强的意志力等待时机的出现。
《吕氏春秋》曾载武王伐纣之前,武王曾三次派遣间谍刺探商朝国都的情况,使者分别报告说商场“谗慝胜良”、“贤者出走”、“百姓不敢诽怨”,而太公一直等到第三次间谍回报,才告诉武王商朝已然大乱,可以讨伐了。
同样,为了得到最佳的投资机会,有经验的投资者也必须耐心隐忍,等待最合适的时机出现。
买入不急:就是在看好一只股票后,先不要急于买进。因为有75%的股票,在上升趋势确立后,也就是第一次冲破重要的均线系统后,都要回头确认一下,当它冲破以后再回调到均线的时候,正是买入的良机。你可以提前挂单在均线价位,守株待兔,一般都能买到比你追高买进的价位低2%的筹码。一次节约2%,十次就是20%啦。所以,买入不急是炒股赢钱的第一步。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卖出不贪:在股市中,“贪”则“贫”。也就是说,在你的股票市值上涨了20%或30%的时候,你要先卖出一半,先保住利润。如果继续上涨,则继续持有另一半。一旦股票上涨无力,回落到10日均线时,要果断清仓出局,卖出另一半股票,绝不能犹豫。买之前设好目标位,到达目标位看是否还有新的催化,以及势道的强弱,是强驽之末,还是仍有余力,不管如何先卖出一部分。
止损不拖:止损在炒股的过程中是重中之重。你不懂得止损,你最好不要炒股!因为股市里的风险比你想象的要大的多,它能让你变成富翁,也同样能让你变成穷光蛋!“止损不拖”才能让你留住青山,还怕无财吗?很多股民血本无归,就是没有认识到止损的重要性,一拖再拖,越套越深,最后挥泪斩仓,损失惨重。大多数股民都抱有一种侥幸的心理,这只是一次回调,马上就会反转,听信传言和机构及“股评家”们的忽悠,最后是后悔莫及。当发现年所买的股票不涨反跌时,当你的股票缩水5%时,最好是立马止损出局,另寻黑马。大家都知道,当你的资金从10万跌到5万的时候,你的资金是损失了50%,而当你要想使你的资金从5万再增加到10万,那就要上涨100%了,这有多么地困难,可以说是相当困难!也许股市里有,但那也是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如果当初下跌5%就出局,那么再找一只上涨10%的股票是相当的容易。所以,科学果断的止损是相当重要的。
品种不散:俗话说:“贪多嚼不烂”。首先是我们中小散户的资金有限,能力有限。虽然是分散投资风险小,但是一旦市场有变,给你来个措手不及,你将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一般的中小股民手中以一到两只股票为好。
“买入不急,卖出不贪,止损不拖,品种不散”八技巧
技巧一:止损和止赢的问题。短线忌讳的是贪多嚼不烂,死撑不割肉,我个人一般设立止损位5-9%,止赢20%,又云"会买是银会卖是金"。当跑不跑,当割不割就会被套,此所谓止损不拖!
技巧二:不要奢望买入最低点,不要妄想卖出最高价,很多时候买会犹豫再跌点,再跌1点就买,结果坐看拉升,没有买到,想卖时,再涨点,再涨点,又跌下来,让到口的肉跑了,这样的人会在犹豫中错过很多。
技巧三:量能的搭配问题,连续上涨没什么量的反而是安全系数大的而不断放量的股票大家应该警惕很可能就是又回调需要你要切记挣钱的永远是少数人当大家都说好时大量买入就是你悄悄撤退之时当大跌抛售时正是操底良机看清量能判断是跳水还是吸筹。
技巧四:空仓与半仓没有选好的就不要动,很多新股民忙忙叨叨,杀进杀出,好像不做买卖就不是炒股错!钱是自己的,没有选好的股票绝对不要出手,正所谓买入不急,随时保持40%左右仓位进行补仓或者T+0操作。
技巧五:品种不散,不要多面出击,要精选个股,同时操作个股不要超过5只以上,以免操作频繁和交易费用增加,选择好板块如:有钢铁股,那就选旅游股,再持个地产股,让每个品种不重叠,做到每天有涨,只只有涨,方可笑傲江湖。
技巧六:保住胜利果实,想清楚自己是做长线还是中短线,如选择了短线参照第一条的止损和止赢,不要涨了不舍得,跌了不甘心.保住胜利果实,别涨了指数,跌了钞票
技巧七:等待机会,把握机会,注意仓位,注意自律,宁静致远,防范风险。
技巧八:需做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
⑵ 请问在股市上高手常说要做自己熟悉的版块。不是说要抓热点板块吗版块会轮动吗
一,捕捉板块的趋势成为市场的一种习惯
1.行业的发展带动国家经济的整合,日渐融入国民经济的发展轨迹。
2.板块轮动变成中国股市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
3.板块投资的理念日益鲜明且不断深入人心。
4.板块轮动的频率渐次加快使走势预测更具不确定性。
5.板块龙头企业逐渐成为引导板块发展的原动力。
二,什么因素影响市场热点板块?
1.国家政策因素与股市板块轮动的关联性分析。
2.公司自身运行状况对股市板块轮动的影响。
3.科技进步与行业成长周期对股市板块轮御昌动的影响。
4.投资者投资理念变化对股市板块轮动的影响。
三,中国股市板块的类别及如何捕捉?
五大类(工业类、商业类、地产类、综合类及公共事业类)46个板块,这个并不是最重要的,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叉性,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影响。
一家上市公司可能会属于两到三个板块,四个概念,分清主营与副营。
每个人精力有限,所以,关注板块最好集中在自己所好方面。
1、读新闻2、做好盘后分析和盘前计划3、选择个股4、关于热点的炒作时间问题
四,板块热点出现的特征:
一个主题股或一个两个热点板块形成过程中,盘面上会形成下列特征:
1、个股或整个板块成交量明显连续增加.
2、股价波动连续增大,收盘时经常拉尾市或打尾市;开盘、中盘时也有此现象出现。
3、某一板块的股价走势配合换手率的增加开始由弱转强。大盘下跌时,个股和板块不跌,大盘涨,板块涨势超大盘,该板块可能成为市场热点。
在判断是否为热点板纤迹块时,还要注意几点:
1、热点形成的过程就是主力资金介入的过程,热点形成时间越长,持续时间也较长,或持续时间不长但板块股价上升幅度较大。
2、股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热点过多板块,如果出现市场同时疯狂炒做的情况,注意大盘是否出现一浪见顶信号。当新热点板块形成时,旧板块热点将进行调整。
3、热点板块转移过程中,盘往往有一次较大调整,主力资金机构调整持仓结构,换股和板块操作。
五,捕捉主流热点是我们炒股的核心技术
(一)、准确判断主流热点是捕捉的最关键环节。
准确判断谁是主流热点,是捕捉它的最关键、也是决定胜负的核心之处。一般来说,在一波行情中,基本面好、技术面支持、消息面配合的板块最小不下三,五个,甚至有十个,八个。到底谁能成为真命天子呢?从主力以往选择主流热点的战例分析:
其一、基本面不是决定主流热点的主要因素。有基本面配合固然最好,没有也无关紧要。基本面不是决定主热点的决定性因素,像03年底的大行情,第一波主流热点是科技股,当时的科技股业绩也并不好,炒作的题材是中国的科网股在纳斯达克升幅很好。05年7、8月的中级行情,其主流热点是上海本地股,炒作的理由是:其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较小,预计股改补偿的数量比较大。
可见,题材与业绩都是主力选择主热点的两大理由。所以光从业绩的角度毁拆并上分析,未必能把握住主流热点。这是历史的经验
其二、要注意主流热点的隐蔽性。市场人人都千方百计寻找主流热点,谁准确判断了主流热点就意味着谁能获得巨大的财富。而主力也会想方设法隐蔽主热点,不让市场把握到。这里的斗争是十分尖锐和激烈的。
因此一般来说,主流热点媒体上都很少推荐到。反过头来说,很多人推荐的板块一般都不会成为主流热点。即使主力原来有意炒作,也会因为太多人注意而改变其作战方案。所以我们在寻找主流热点的时候,一般都应该找很少人关注的板块。
其三,要注意寻找主流热点的龙头股。捕捉主流热点,最成功的就是能捕捉到其龙头股。因为龙头股的升幅是主流热点中最巨大的,通常它可以比主流热点板块平均升幅高三、四成。发现主流热点龙头股的关键是:要对整个板块的个股进行全面分析,不要只注意自己熟悉的一、两只个股。同时要注意主流热点龙头股的切换时机。5月份时600547的山东黄金是有色金属板块的龙头股,但近几周有色金属板块的上升中,600489的中金黄金又成了它的龙头股。这种转换时机,我们一定要很好地把握。
(二)、把握主流热点的介入时机与手法。
介入主流热点的时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要等主力正式开始大幅拉升,主流热点的性质已经暴露无遗的时候,(注:孙子曰:胜于易胜者)就是最好的介入时机。而这时一般股价都有相当的升幅,所以入市的手法是要追高,甚至是较大幅度的追高。这就决定了其风险较大,只有以准确的判断力为基础,才能实行这种操作。当然,由于主流热点的上升有相当的持续性,即使是升幅一定之后再介入仍可获得较好的利润。
(三)、必须注意的问题。
其一、要特别小心主力的佯攻。主力也十分清楚地知道,市场在千方百计地寻找主流热点,为了挫败市场寻找主热点的努力,主力经常采取的手法与战术是:先拉一、两个小板块,“冒充”是主流热点,把市场追逐主热点的资金全面吸引进去,再套住他们。然后才让主流热点真正露头。
其二,分清主流热点与小热点的不同。主流热点就是能持续、大幅上升的,板块规模比较大的热点板块。而小热点则是板块规模很小,上升持续性很差,的热点板块。如果把小热点板块错误判断为主流热点板块,仍采取大幅追高、甚至是较大幅度追高的手法去操作,就有可能带来重大的亏损。
股票操作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选时问题,二是选股问题。选时解决赚不赚钱的问题;而选股则解决赚多赚少的问题。因为一年之中不同板块涨幅差异很大。
选对热点多赚,选不对少赚。常用的选股的技术方法是先选强势板块,再从该板块中选择强势个股。
板块监测功能,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根据市场联动性原理将全部股票划分成33个行业板块和50个概念板块,每个板块都有综合指数。这个综合指数是我们判断强弱板块的重要指标。
2.在大盘进入上升趋势的前提下,寻找出全部进入上升趋势的板块,然后点击5日换手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第一名板块就是相对放量上涨的板块,意味着市场主流资金在重点买入这个板块。
3.再选5日换手或量比指标,依然作降序排列。前三名的股票就是目前最活跃或增量启动的的股票。这样选出的股票未来走势会远强于大市。
4.选出的股票再进行买卖操作,效果会令人吃惊。但此前提还是:坚定执行既定操作纪律,不要东想西想、随便更改方案。
在判断是否为热点板块时,还要注意几点:
1、热点形成的过程就是主力资金介入的过程,热点形成时间越长,持续时间也较长,或持续时间不长但板块股价上升幅度较大。
2、由于市场资金相对有限,股市不可能同时出现热点过多板块,如果出现市场同时疯狂炒做的情况,注意大盘是否出现一浪见顶信号。当新热点板块形成时,旧板块热点将进行调整。
3、热点板块转移过程中,盘往往有一次较大调整,主力资金机构调整持仓结构,换股和板块操作。(注:市场主力往往在市场大调整中得以切换热点)
⑶ 大盘与个股孰轻孰重
大盘与个股孰轻孰重?与高手探讨大盘重要还是个股重要?
我是一个7年股龄的老股民,因为资金量比较大,他们一般称我超级大户。其实我只能在这个营业部里算超级大户,放在整个厦门就见笑了。
这几天有两件事情对我刺激比较大,所以邀你来写这篇文章。其实那类事情见过很多,以前都很麻木,最近却很有些接受不了。说我良心发现也罢,说我心生恻隐也罢,文字上面怎么表达,那是你的事。
那两件事情都发生在我所在的营业部。一天,散户厅里有一个中年妇女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听人说,她7月17日用半辈子积蓄买进了3000股大唐电信(600198,股吧),第二天就跌5.03%,第三天再跌3.66%,她打电话问广播电台的坐诊专家,专家叫她赶紧止损,她就在7月22日集合竞价时卖出去了,加上佣金、税费,帐内资金一下子被抹去10%。谁知道,货一清空,股票就企稳了,7月25还差点冲到涨停板。那妇女又悔又恨,神经就有些不正常。看到那妇女在大庭广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营业部里有人同情,也有人嘲笑。老实说,在以前,我是不同情这种人的,我往往会在心里说:这点心理因素都没有,来股市混什么?后来赚的钱多了,却渐渐有些内疚,虽然她的钱不是被我赚了,可是我赚的钱里肯定有不少也是别人的养老钱、治病钱、保命钱。我当然不可能还给他们,也没有理由说我赚了那些钱就人格怎么坏,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偶尔夜深人静时,我还真有些于心不忍。
另外一件事也在前几天,一个老人在散户厅里心脏病发作,幸好抢得快,不然命就没了。那老人是看厦新电子看出病来的,报纸上股评家说厦新要改名了,主业将从手机转到IT产品和家庭视听产品,肯定又会创造一个手机神话那样的神话,股票也肯定再接再厉,至少眼下会有一番改名行情。老人信以为真,就在还权后的第五天、也就是6月6日买进5000股。谁知买进就套,6月24日干脆两度跌停板,老人损失实在太大,哪里受得了?
说句实在话,我是真不主张中老年人把治病养老的钱拿来炒股票的,股市风险这么大,陷阱这么多,一不留神就赔个精光。年轻人还好,输了钱可以上班赚回来;中老年人抗风险的能力差多了,很可能万劫不复。
当然,叫你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劝人回家,而是教人看大盘的,我们言归正传吧。我不知道中国几千万股民中,有多少人关心大盘,至少我认识的人里头,没有几个。我经常看到散户朋友(包括中户甚至大户)在电脑前研究日线、分时线,看MACD、KDJ、RSI,什么M顶、W底、三浪四浪、资金密集,1000多支股票筛一遍又滤一遍,无微不至,其诚可嘉,却很少有人用这样的耐心去分析大盘,散户朋友总是等买了股票被套后,才临时抱佛脚加一厢情愿地盼望大盘上涨,好把他解放出来。
脱开大盘分析个股,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呢?我见过某些电视台的操盘比赛,里面的选手往往豪情万丈,动不动宣称不重大盘重个股,大盘下跌时也从不停止操作,到头来死得有多难看,你可想而知了。
老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老话还说覆巢之下,焉得完卵,你想,大盘都下跌了,个股能有多少侥幸的希望呢?我做过一些统计,报纸上也有过类似的统计,大盘上涨时,十之八九的股票要么上涨,要么横盘,反正不会让你吃亏;同样,大盘下跌时,能逆市上扬的股票不会超过5%。以我的经验,蛰伏在股票里的主力只要有基本智商,一般都不会逆市拉升,因为逆市拉升会遭遇顽强抛压,成本很高不说,还树大招风,无异自找监控;而等到大盘上涨时借力使力,就省事多了,股民热情高,抬轿的人多,坐轿的人少,既容易拉到高位,又容易高位出货,别说事半功倍,精彩时四两拨千金都不止。我奉劝绝大部分散户朋友,大盘下跌时不要操作,你必须承认你不是高手,更不是超人,你不可能买到那5%。20支才选一支,你敢自诩有那本事?
反正我是没有那本事的,从我开始赚钱的时候起,我就没有逆市操作过;反过来说,从我不逆市操作起,我就开始赚钱了。股市比的是谋略,不靠斗狠逞能,有些人,比如电视操盘比赛里的悍将,勇则勇矣,却往往虑事不周。他们很推崇无限风光在险峰,也很膜拜福贵险中求,似乎只有刀口舔血才是真本事,其实,《孙子兵法》里说: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段文章的意思是,真正会打仗的英雄,不见得很聪明,也不见得很勇猛,因为他每一次打仗都处于必胜地位,还没开打,敌人已经必败无疑了,一场战争下来,赢得很轻松,既没有血腥惨烈的镜头,也不见指挥官有什么精彩表演,所以说真正会打仗的人,总是先赢定了再打;而不会打仗的人,却是先打起来再求天保佑。
《孙子兵法》还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处在不可能被敌人打败的位置,再等待敌人露出破绽被我打败。股市里,真正的炒家从不追涨杀跌,他们总是埋伏在低位,而且是大盘的低位,主力要么走平,要么抬轿,反正不可能走低;而他要么小赚,要么大赚,反正不会亏损。与此正好相反,大多数散户朋友却往往很勇敢地高位买进,输赢的几率各占50%,一买进去就靠祈祷过日子。
巴菲特够厉害吧?买股票赚成世界第二首富。我却经常听到有人嗤之以鼻,说老巴那是死闷,不叫炒股,他没有炒股票的技巧。我想不明白,大智若愚不叫技巧,到底什么才叫技巧?你们写文章的不也说:真正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一昧追求所谓技巧很容易走火入魔,整天琢磨着十八般武艺样样学会,恨不得全天候操作,结果是轻率买进,轻率卖出,积小亏成大亏,天天赔钱,天天盼明天再来5?19。巴菲特在行情不好时宁愿休息几年,我们的大多数散户朋友却休息几天都不舍得,争分夺秒的,一天不下单就手痒。难怪报纸上说,绝大部分股民在行情好时能赚一点钱,行情变坏就悉数归公,还得搭上老本。有几个人能超脱到大盘好时稳赚一把,行情坏时捂紧口袋呢?
经常听人说:我怎么判断行情好坏呢?我怎么能预测行情会怎么走?明明看着像底,买进,那股票却一如继往飞流直下,害我深度套牢;或者好不容易买对一次,明明看着像到顶了,赶紧小富即安获利出局,谁知它快马加鞭势如破竹,害我眼看着黑马奔腾却只闻到马腥。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对预测股价走势是很不感冒的,我虽然炒短线,我也认为预测走势没有意义,因为明天(下周、下月)会发生什么事情,会有什么突发事件,你根本不可能未卜先知。作为散户,只需在该买进时买进,该卖出时卖出就够了,没有必要预测。
我们刚才已经谈到,大盘上涨时,十之八九的股票会跟着涨,区别只在涨幅大小而已。你看我手上这三张表格,从2002年10月29日起到今天7月31日,9个月,185个工作日,8次行情,行情时间82天,大盘累计涨幅超过40,而在实际操作中,基数会越来越大,累计涨幅甚至超过70%!刚才已经讲过,大盘上涨时,十之八九的股票会上涨,我既然看准了大盘,选一只与大盘同步的股票就太容易了,具体地说,只要买到近期比较活跃的股票,一轮行情下来,它的涨幅往往大于大盘。
也由于十之八九的股票与大盘同步,所以只要大盘没有出现卖出信号,个股在上涨过程中不论怎么上窜下跳,我都心安理得,冷眼旁观;等大盘出现卖出信号时,我再毫不犹豫地卖出。我可能早卖一天,也可能晚卖一天,但我中途不会心惊肉跳,不会被摔下马,也不会温水煮蛙,死到临头还做美梦。
很抱歉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可能公布我的选股方法,如果真想了解我怎么选股,那就是:我长年累月只观察和分析八支股票。1000多支股票好比一个团的编制,如果你把自己当团长,你就不可能预知哪个士兵明天会开小差;而只把自己当班长,手下只有区区几个兵,哪个士兵会开小差就心中有数了。选股时间与持股时间常常成正比的,用三秒钟发热的头脑选中的股票,上涨时间往往也只有三秒钟;而用一个月时间选出的股票,上涨的时间可能长达一年。还有个故事说,某人画一幅画只需一天,卖出它却要一年;后来倒过来,画一幅画用一年,卖出它就只需一天。同样道理。
选中股票后怎么交易呢?我的做法是:建仓时,多花一点钱主动买进;出货时,少赚一点钱主动卖出。一句话,永远掌握主动权。
杨百万说:在这个市场,成功不是看最近赚了多少钱,而是看能活多久。股市人员流动频率是很高的,一茬一茬,你现在认一认大户室里这些面孔,隔一段时间再来,很多人就不见了。7年间,我见过太多大户变中户、中户变散户、散户变销户的悲剧,我是追求稳健和长久的,经日积月累,账上资金小由变大,炒股才有意义;天天忙进忙出过手瘾,为伊消得人憔悴,有什么意思呢?
有一句股谚:识大方向赚大钱,识小方向赚小钱,想在股市里长久地活下去就必须识别大方向,所以我把自己看盘的方法命名为999大方向。我今天拿出来给你看,是希望尽可能多的朋友学会看大盘,从此心平气和,顺势而为,大赚也可,小赚也可,不赚也可,反正不要再赔钱了。
⑷ 如何才能在股票市场中做到利益最大化
股市里,只有赚钱和赔钱。如果你说还是“不盈不亏”,那其实是你浪费了时间,或者说这种运营模式不如把银行目前的财务管理放在一边靠谱。投资者之所以会考虑赚钱投资,挑战中高风险理财产品,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股票交易中,如何锁定利润,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在股票投资市场中,为了从手中的资本中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投资者有必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股票交易问题。骑牛看熊认为股票交易的理想状态是在最低点买入,在最高点卖出。
⑸ 如何理解 胜于易胜
意思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够创造出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而不能迫使敌人一定会为我所战胜。
这句话出于《孙子兵法》
一、原文:
孙子兵法军行第四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吵枝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二、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首先创造出不可被战胜的条件,然后去等待敌人可被我战胜的条件的出现。不可被战胜的条件,其创造在于我方自身;而可以为我所战胜的条件或可乘之隙的是否出现,那就在敌人方面了。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够创造出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而不能迫使敌人一定会为我所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努力就会实现。创造不可被战胜的条件,是我方在防御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旦敌方出现可以被战胜的条件,那么我方就需采取攻势动作了。采取防御,是由于敌人的力量比我强大;而采取攻势,则是由于敌人的力量较我弱小。善于防御的人,能深密隐蔽兵形,犹如藏在极深的地下,敌莫知所在;善于进攻的人,能高度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犹如动作于九霄云外,敌莫知所御。所以,这样既能保存自己而又能取得完全胜利预见胜利不超过常人的见识,就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激烈的战斗而夺取胜利,并博得天下人的称赞,也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比能举秋毫之重算不上多力,能见日月之光算不上眼明,能闻雷霆之声算不上耳聪一样。古时所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都是在敌人已经处于可能为我战胜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
三、[原文]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四、[译文]古时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取胜于容易战胜的敌人
"胜于易胜"在实际的战争中可以最简单地演化为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如何创造条件,发现敌人最容易战胜的一面(即最弱的一面)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五、解放战争时期的宿北战役就是个先打弱敌、胜于易胜的好战例。
1946年12月,国民党军集中25个半旅,分兵四路,从东北台、淮阴、宿迁和峰县向我进犯,企图占领苏北,消灭华东解放军主力。敌军来势汹汹,单从兵力对比来看,敌军显然是强者。但它有弱点,其最大的弱点是进攻面过宽,各路间隙太大,很难互相策应支持,战役上协同配合不力,这一弱点有利于我军在内线实行机动应战,有利于我军各个歼灭敌人。
拣弱的来打,哪一路较弱就先打哪一路,陈毅,粟裕经过分析认为:从宿迁进攻沐阳、新安镇的这一路,由徐州绥署副主任吴奇伟指挥,辖整编师第11师和第69师,和其他几路相比,这一路比较好打,而这一路中,11师是强者,是蒋军的"五大衫侍主力"之一,但这一路第69师突出冒进,所辖3个半旅也是拼凑起来的"插花"班子,战斗力不强,内部矛盾亦多,该师师长戴之奇是特务出身,虽属反共死硬分子,但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在战役部署上,他的3个旅在东西一线展开,师部只带一个团,位于最右翼,翼侧暴露,便于我南北对进,首先从敌之左翼打开缺口,而后实行两面夹击。经过战略合围和战术分割,使敌首尾不能相顾,无法互相支援。
所以陈毅、粟裕决定集中兵力打戴之奇的整编69师。结果,在宿北全歼戴的69师3个半旅共约2万余人。戴之奇无路可走,自杀身亡。
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拣弱的先打,无异于变整体弱势为局部强势,变战略防御为战役战斗的局部反攻。我兵力就整体来说与敌相差甚远,但集或碰吵中力量对付一支弱敌,就显得绰绰有余。把弱敌消灭了,强敌必将受到威慑和削弱,就比较容易对付了。
再强大的敌人也有其软弱的一面,而善战的将领,必须先使自己立于不败,再调动自己较为有力的部分,击溃敌人弱的力量,抓住机会,取得胜利,这就是"胜子易胜"计谋的精髓之处。
比例中,陈粟二位大将正是运用这一思想,果断地攻打敌人"易胜"的69师,既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又使整体局势向利于我方的情况发展。他们可以称为"善战者"了。
所以孙子说:“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他们打了胜仗,没有令人惊奇之处,也没有料敌制胜的名声和勇武威猛的战功。他们获取战争胜利而不出任何差错;其所以不出差错,是由于他们所采取的制胜措施都是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是战胜那早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敌人可能被击败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总是首先创造必胜的条件而后才去寻求与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则往往是先贸然与敌交战,然后再在交战过程中去争取侥幸的胜利。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必须修明政治而为不可胜之道,并同时确保法制通行无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战争命运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