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外贸企业如何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外贸企业如何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发布时间: 2023-03-30 03:33:34

『壹』 外贸企业如何应对汇率波动风险.science

当前汇率制度下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妥善选择交易中的计价货币
在对外出口交易中,尽可能采用本币作为悄侍计价货币;在必须使用外币交易的条件下,要选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如欧元、英镑等;在自由兑换货币中,应避“软”就“硬”,选择硬货币。
随着我国货币与单一美元脱钩,实行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浮动汇率制度,选择非美元货币计价,这本身就是规避汇率风险的一种办法。价格谈判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通过与贸易伙伴的协商方式,选择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由此锁定成本。但有些出口商品由于国际竞争激烈,企业不可能在贸易谈判中取得主导地位,从优选择记价货币。如双方对计价货币不能达成一致,则可考虑双方提出的计价货币在货物总值中各占一半,使得利益风险双方共担。 (二)在合同中增加保值条款及汇率风险分摊条款
签订合同时掘祥,增加保值条款,把汇率定下来,以后无论汇率发生什么变化,仍按合同规定的汇率付款。外汇风险分摊的方式就是在主约上附一个价格调整条款,允许汇率在某一上下的区域内调整,若真正的汇率波动超过此上下限,则超过部分所引起的差额由买卖双力平均分担。 为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应在合同中设立相应条款来规避这一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价格条款上增加汇率变动损失分担的约定。金额较大的贸易订单可以在签订合同时设立相应条款,协议当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时,相应地提高或降低出口价格。
(三)采取提前付款或延迟收款策略
企业若有以外币计价的应付帐款或借款,如果这货币是强势货币,即该外币预期会升值,则公司可采取提前付款策略减少或避免外汇损失;若该外币是弱势货币,情况则反之。 外贸企业提前偿付债务。比如,一个外贸企业在6个月后将偿付进口货款100万美元,同时该企预计在3个月后将收到一笔出口货款100万美元,由于6个月后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规避汇率风险,该外贸企业可以在3个月后用收到的100万美元货款提前偿付债务。 外贸企业推迟收取货款。比如,一个外贸企业预计3个月后将收到100万美元的进口货款,而6个月后将支付100万美元的出口货款,该企业可以在6个月后收取出口货款以抵偿进口货款,这样企业在3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净现金流量都为零,自然就不会因为汇率的不确定性而遭受经济损失。
(四)远期结汇锁定汇率
远期结汇业务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的外币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发生时,即按照该远期结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期限、汇率办理结汇的业务。因为一旦合约签订就得按时、按价和按量进行交割。它可以锁定汇兑成本,防止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跌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比如,某企业顶计3个月后将收到一笔美元货款,为规避人民币汇率上升的风险,企业可与银行提前签订远期结汇合同,锁定结汇汇率。3个月后企业可按照约定的汇率将美元货款结汇成人民币,降低汇率风险。 (五)办理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
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掉期协议,分别约定即期外汇买卖汇率和起息日、远期外汇买卖汇率和起息日。客户按约定的即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人民币和外汇的转换,并按约定的远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反方向转换的业务。 根据央行2005年8月2日《关于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掉期业务通知》,经常项目下业务,企业按时提供所需相关凭证,即可办理掉期业务。外贸企业通过掉期业务可按约定的即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人民币和外汇的转换,并按约定的远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反方向转换,进行汇率风险防范,货币保值。
(六)充分利用结算方式中的融资便利
1.出口押汇。在托收和信用证的结算方式下,出口企业将合同(或信用证)项下全套的货权单据作抵押,向银行融通资金。该业务下,外贸企业可以在国外债务人付款之前从银行得到预扣利息后的且保留追索权的垫款,加速资金周转。
2.票据贴现。出口企业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启散吵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出口企业。当前人民币汇率不稳,升值倾向较大,若出口企业担心出口收汇受损失,可以通过票据贴现予以适当弥补。
3.保付代理。出口企业向银行授让其应收账款,银行向出口企业提供坏帐担保、货款催收、销售分类账管理以及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一般用在赊销等信用方式出口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中。该方式下锁定了进口商的信用风险,外贸企业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银行后即可获得资金融通,提前获得应收外汇账款,再根据现行国家到汇管理规定办理结汇手续,从而既达到规避汇率风阶的目的。

『贰』 在国际贸易中企业选用某种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是的一般原则是

国际贸易中企业选用某种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原则是: 出口时采用硬币种、进口时选用软币种。

『叁』 如何规避外汇风险

外汇交易风险的内部防范
1、交易风险防范的内部技术是指内部用于防范和降低外汇风险的方法。在签订交易合同前,就采取措施防范风险,如选择有利计价货币、适当调整商品价格等。
2、资产债务调整法
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及债务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币值的变化可能会造成利润下降或者折算成本币后债务增加。资产和债务管理是将这些帐户进行重新安排或者转换成最有可能维持自身价值甚至增值的货币。
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尽量持有硬货币资产或软货币债务。硬货币的价值相对于本币或另一种基础货币而言趋于不变或上升,软货币则恰恰相反,它们的价值趋于下降。作为正常业务的一部分,实施资产债务调整策略有利于企业对交易风险进行自然防范。如借贷法,当拥有以外币表示的应收账款时,可借入一笔与应收账款等额的外币资金,以达到防范交易风险的目的。
3、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外汇风险的大小与外币币种有着密切的联系,交易中收付货币币种的不同,所承受的外汇风险会有所不同。在外汇收支中,原则上应争取用硬货币收汇,用软货币付汇。
例如,在进出口贸易中,进口支付争取用软货币,出口收汇争取用硬货币;在借用外资时,争取借软货币,所承受的风险就比较小。
4、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
在交易谈判时,经过双方协商,在合同中订立适当的保值条款,以防止汇率多变的风险。货币保值条款的种类很多,并无固定模式,但无论采用何种保值方式,只要合同双方同意,并可达到保值目的即可。
主要有黄金保值、硬货币保值、“一篮子”货币保值。目前合同中采用的一般是硬货币保值条款。订立这种保值条款时,需注意三点:
首先,要明确规定货款到期应支付的货币。
其次,选定另一种硬货币保值。
最后,在合同中标明结算货币与保值货币在签订合同时的即期汇率。
收付货款时,如果结算货币贬值超过合同规定幅度,则按结算货币与保值货币的新汇率将货款加以调整,使其仍等于合同中原折算的保值货币金额。
5、适当调整商品的价值
在进出口贸易中,一般应坚持出口收硬货币,进口付软货币的原则,但有时由于某些原因使出口不得不用软货币成交,进口不得不用硬货币成交,这样就存在外汇风险。为了防范风险,可采取调整价格法,主要有加价保值法和压价保值法两种。
6、通过风险分摊防范交易风险
指交易双方按签订的协议分摊因汇率变化造成的风险。其主要过程是:确定产品的基价和基本汇率,确定调整基本汇率的方法和时间,确定以基本汇率为基数的汇率变化幅度,确定交易双方分摊汇率变化风险的比率,根据情况协商调整产品的基价。
7、灵活掌握收付时间防范外汇交易风险
在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提前或推迟收款、付款,对外贸企业来说会产生不同的利益效果。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收付时间。作为出口商,当计价货币坚挺,即汇率呈上升趋势时,由于收款日期越向后推就越能收到汇率收益,故应在合同规定的履约期限内尽可能推迟出运货物,或向外方提供信用,以延长出口汇票期限。若汇率呈下跌趋势时,应争取提前结汇,即加速履行合同,如以预收货款的方式在货物装运前就收汇。当然,这要在双方协商同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反之,当作为进口商时,则做出相应调整。由于使用这种方法,所受利益,便是外方的损失,故不易为外方所接受。但企业应对此有所了解,一方面在有条件时可藉此避免收汇风险,另一方面则可以防止外方向我方转嫁风险。
外汇交易风险的外部管理技术
1、除内部管理技术外,还有很多外部套期保值工具可供选用,如远期外汇合同、外汇期权交易等。开展外汇交易是一种实用、直接而科学的方法。
2、通过远期外汇交易防范交易风险
在进行远期外汇交易时,签订合同,在合同中规定买人卖出货币的名称、金额、远期汇率、交割日期等。从签订合同到交割这段时间内汇率不变,可防范日后汇率变动的风险。远期外汇交易的一个变种是具有日期选择权的远期合约,其允许在一个预先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的任何一天执行外汇交易。当然,远期外汇交易本身是存在风险的,能否避免损失和获得好处,关键在于汇率预测是否正确。同时,远期外汇交易在避免了汇率不利变动风险的同时,也丧失了汇率有利变动而带来的获利机会。
3、以外汇期权交易防范交易风险
所谓外汇期权,是外汇期权交易双方按照协定的汇率,就将来是否购买某种货币,或是否出售某种货币的选择权,预先签订的一个合约。外汇期权合约给期权买方的是权利,而没有义务,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对套期保值者来说,外汇期权有三个其它保值方法无法相比的优点。
其一,将外汇风险局限于期权保险费。
其二,保留获利的机会。
其三,增强了风险管理的灵活性。
4、根据目标定做期权,防范交易风险。

『肆』 国际贸易中 制定价格掌握哪些原则

制定价格条款应注意的事项
价格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交易条件,价格条款是合同的主要条款。为了使价格条款规定得明确合理,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1、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基础,合理确定商品的单价,防止偏高偏低。
2、结合经营意图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一般而言,出口尽可能用CIF,进口尽可能用FOB。
3、尽可能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以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如果为了交易的达成而不得已采用不利的货币时,应在合同中订立保值条款。
4、根据商品的性质和交货期,选择合适的作价方法(如固定价格、不固定价格、滑动价格),以避免价格变动的风险。
5、根据谨哪缺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合理运用佣金和折扣。

(4)外贸企业如何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祥辩地掌握经济学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 能运用计量、缓则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5. 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6.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伍』 国际企业交易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交易风险管理方法包括:
1、远期市场套期保值(Forward Market Hedge):利用远期外汇市场,通过签订具有抵消性质的远期外汇合约来防范由于汇率变动而可能蒙受的损失,以达到保值的目的。
2、货币市场套期保值(Money Market Hedge):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短期借贷,建立配比性质或抵消性质的债权、债务,从而达成抵补外币应收应付款项所涉及的汇率变动风险的目的。
3、期权市场套期保值(Option Market Hedge):根据对外汇汇率变化趋势的预测,在外汇期权市场上,购买看涨或看跌期权,坐观外汇市场变化,决定行使或放弃期权,以达到既能保值又有盈利机会的目的。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陆』 出口企业该怎么防范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的防范措施

1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外汇风险的大小与外币币种有着密切的联系,交易中收付货币币种的不同,所承受的外汇风险会有所不同。计价的货币及其金额将直接成为风险的弥补对象,因此进出口商品用何种货币计价是弥补外汇风险的关键。企业在签订合同时,资金的收付以“收硬付软”为基本原则,即争取出口合同以硬货币计值,进口合同以软货币计值。对外借款选择将来还本付息时趋软的货币,对外投资选择将来收取本息时趋硬的货币,一般来说,外贸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
2运用合理的贸易手段 在贸易过程中。如何运用贸易的手段来弥补风险是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弥补风险的成本低。
(1)适当调整商品的价格。外贸企业自营出口业务在向外商报价过程中应适当调整价格,要考虑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尽可能弥补预期收汇时可能出现的损失。在代理出口业务中,改变按固定换汇成本结算的方式,协议按固定代理费率收取代理费,从而规避汇率风险。
(2)提前或延期结汇。进出口企业在进出口合同生效后,企业应当密切跟踪预期应收、应付货币
对本币的汇率变化,通过对外汇汇价变动趋势的预测,改变外汇资金的收付日期,防范外汇风险。在出口业务中。当计价货币汇率呈上升趋势时,企业应在合同规定的履约期限内延迟出运货物,或向外方提供信用,以延长出口汇票期限,若汇率呈下跌趋势时,应争取提前结汇,比如以预收货款的方式在货物装运前就收汇。而在进口业务中,应反向操作。此外,出口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
3利用灵活的金融衍生工具、保险服务
(1)贸易融资。贸易融资可以较方便地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通过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方式,获得外币贷款并立即结汇,既满足了出口发货与收汇期间的现金流需要,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又规避了汇率风险。在贸易融资方式构成中,进出口押汇使用比重较高(约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汇期限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可以较好地缓解外贸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另外,还可使用福费廷等期限较长的贸易融资方式。
(2)贴现。在延期付款的出口业务中,出口商可考虑将承兑的远期汇票向银行贴现,这种方法除了可提前取得货款加速出口商资金周转外,还可消除外汇风险。一是出口企业将票据向进口企业所在国的银行贴现,再将收到的外币票款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兑换成本国货币后汇回国内;二是将票据向我国银行贴现,直接收到本币资金,转移外汇风险的费用包括在银行收取的贴息里面。但是,一旦承兑人到期不能支付票据,出口企业要承担被追索的风险。
(3)利用保险制度。一些国家专门设有一种为经营外贸服务的保险机构以及外汇保险制度,其提供的保险服务就是汇率波动保险。外贸企业按照保险规定投保,若因汇价变动造成了损失,则可根据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将按保险合同的规定赔付。如中国信保的“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产品。“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产品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专门为年出口额在2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设计的,特别适合那些刚刚步入国际市场、业务规模较小的外贸企业。
(4)远期结售汇。一般由银行与客户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币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在到期日外汇收支发生时,按照远期结售汇合约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或售汇。
(5)远期外汇交易。指企业与银行达成协议,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远期汇率办理外汇收付业务的交易行为。它是当今国内外回避汇率风险普遍的做法之一。当然。远期外汇交易本身是存在风险的,企业能否避免损失和获得好处,关键在于汇率预测是否正确。采用这种交易方式,要求外贸企业在签订外汇买卖合同时。必须确定企业未来收付的外汇金额、收付期限和交割日等。由于外贸企业外汇收付期限和交割日一般很难确定,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择期外汇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方式相比极为方便。增加了企业的活动余地,但在采用这一方式进行交易时,企业应注意国内外各银行对择期的时间范围的不同规定。如中国银行开办的择期外汇交易时间范围是3个月,在成交后的第3天起到3个月的到期日止的任何一天,客户都有权要求银行进行交割,但必须提前5个工作日通知银行。
外贸企业除通过合理运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外,还可运用掉期交易、外汇期货和外汇期权以及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工具,来减少和消除外汇风险及其潜在影响。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近期内,我国的外贸企业还不能完全利用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方式来回避汇率风险,比较切合实际的选择应该是远期外汇交易方式。另外,应看到风险控制是相对的,与企业的各种基本条件、现实环境、业务能力等各种不同因素紧密相关。因此,企业应当灵活掌握与运用各种汇率风险防范措施,有时还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柒』 国际商务活动中,如何选择有利的计价结算货币

计较货币的选择,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使用卖方国家货币、使用买方国家货币和使用第三国货币。对任何一方来说,使用本国货币,承担的风险较小,但如果使用外币则可能要承担外汇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因为当今国际金融市场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上下浮动是必然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因汇率浮动造成损失。 如果我国与对方国家之间有贸易支付协定,则应使用协定中的货币。如果我国与一些发展中法国家订有贸易支付协定,协定货币为瑞士法郎。如果我国与对方国家无支付协定,一般应选用“可兑换性货币”,即可以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货币,也称自由外汇。可兑换性货币根据币值是否稳定,也有软、硬之分。所谓硬货币,是指币值比较稳定且呈上浮趋势;软货币是指币值比较疲软且呈下浮趋势。我国出口商品原则上应选用硬货币,而进口商原则上应争取用软货币支付。当然在选用货币问题上,我国还是应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双方协商,按照促进出口或进口交易的实际情况,全盘考虑,灵活机动。

选择何种货币计价和结算是产生外汇风险的开始,我们应在选择货币时就尽量避免产生外汇风险。
(1)争取以本币作为结算货币。
(2)进口选择软货币,出口选择硬货币。
理论上进口选择软货币,出口选择硬货币,经营者可以从中获利,但应注意的是,货币的软硬是相对而言的,且有一定的时间性。在某一时期是软货币,而过一时期可能会变成硬货币,这种变化是难以预料的,因此,经营者在正确选择了货币之后还应在有利时机通过金融交易将汇率固定下来,才能达到最终避免外汇风险的目的。
(3)如果出口时使用了软货币,应相应提高报价;进口时使用硬货币,应相应压价。
(4)进口选择高利率货币,出口选择低利率货币。
(5)以多种外币软硬搭配报价。

望采纳!

『捌』 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都倾向于采用什么方式作为结算货币

美元 , 欧元 ,英镑 。
人民币相对美元持续升值。所以建议用欧元如果是从事外贸业务的话,要看人民币的兑换汇率,如果你是进口商品,那么应该用软货币,也就是比较容易贬值或者是有贬值倾向的货币,如果是出口商品,则应该用硬货币成交,避免你遭受外汇损失.
再说人民币最近的汇率走势还是有升值的可能性,那么人民币就属于硬货币了,相对而言美元属于软货币.
国际结算方式多元化趋势分析一:国际贸易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要求买方出具信用证的方式逐渐落伍。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较之于国际贸易的其它两种传统方式--汇款和托收,信用证方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其一,汇款方式和托收方式中买卖双方凭借的是商业信用,授信方在提供信用后能否顺利收回货款或收到符合规定的货物,完全取散此行决于对方的资信;信用证则是一种银行信用,出口商只要提供符合信用证规定条款的单据,开证银行就必须承担第一付款的责任,由于有了银行的介入,信用证方式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国际贸易中身处不同国家的进出口商互不了解、互不信任的问题,起到了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其二,汇款方式和托收方式中资金占压和结算风险全部集中于信用的提供者--托收方式中的出口商、汇款方式中预付货款下的进口商、货到付款下的出口商,而在信用证方式下,出口商发运货物和提交单据后可通过议付很快收回货款,进口商在申请开证时只需交付一定比例的押金,其余货款要到开证行交单索汇时才支付,因此,资金负担和风险的承担比较分散。但是自90年代以来,信用证方式在国际结算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国际贸易结算领域出现了结算方式多元化的趋势。
二:买方市场使得结算方式的选择比较迁就于买方。当今国际商品市场处于典型的买方市场状态扒吵,出口商品的竞争异常激烈冲哗,对买方相对有利。买方越来越倾向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支付方式,而不大愿意采用信用证这种相对有利于卖方,不利于买方的方式进行结算。因为信用证方式中,买方申请开证需向开证行缴纳开证保证金,而造成资金被占压,在这种情况下,卖方若一味要求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只会贻误商机,削弱自身的竞争力。

热点内容
最近申购什么基金 发布:2025-02-13 01:12:25 浏览:306
通达信金融终端怎么加入自选 发布:2025-02-13 01:04:55 浏览:705
苏大维格股票是科技股吗 发布:2025-02-13 01:04:55 浏览:296
金融消费争议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13 00:37:46 浏览:554
怎样导入股票软件 发布:2025-02-13 00:26:57 浏览:298
尚荣医疗股票历史最高价 发布:2025-02-13 00:21:14 浏览:922
股票累计收益率影响因素 发布:2025-02-13 00:19:05 浏览:694
产值1亿净利润15市值多少 发布:2025-02-12 23:56:59 浏览:151
怎么看哪些基金是跟着打新股走的 发布:2025-02-12 23:54:17 浏览:203
如何投资罗老爹螺蛳粉股权 发布:2025-02-12 23:46:01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