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货币怎么看双离线
A. 关于数字货币,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出品)
4月14日,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Coinbase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成功上市。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第一次站上了纳斯达克的舞台。
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透露: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在全国多地渐次推开,而且试点范围还将继续有序扩大。
数字货币的消息频频出圈,使人们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事物产生了些许期待!
虽然业界对于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问题仍有不同意见,比如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保护金融体制稳定性等,但毋庸置疑的是,发展数字货币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那么到底何为数字货币?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又是什么情况呢?
什么是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指以数字形式呈现的货币。从本质上说,它是货币,只是没有以实体纸币、硬币等实体方式呈现而已。
什么是DCEP央行数字货币?
DC=digital currency,就是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则是电子支付。
它的本质,和我们手中的纸币一模一样,只不过是现金数字化了、上网了!原来咱们兜里的100元纸币,变成了手机里的100元数字货币。它的本体,是一串数字代码,可以存在手机里,也可以存在硬件钱包里。
数字货币与微信/支付宝有何区别?
看图:
数字货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DC/EP支持“双离线支付”。也就是说,交易的双方不用联网,哪怕手机打开飞行模式,碰一碰也可以交易。最大的便利之处是不受网络环境的影响,随时随地,随心交易。
数字货币,说到底是一串代码。在“双离线”条件下,如果,有人破解了“数字钱包”。把这串“数字文件”复制了一下,那就等于成功“印“了一张假币。这就是数字货币中经典的“双花”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数字货币是推动不下去的。因此,谁能给解决这个技术问题,让数字货币落地,谁就能高度受益。
在防“双花”这个关键问题上,目前有两个主要方向:
1. 依赖特殊物理载体
比如用各种智能卡、手机的NFC作为“数字现金”的载体。出现了“双花”问题,就直接锁硬件,限制交易。
2. 央行认证的数字钱包App
在纯软件环境下,“双花”的风险始终存在。解决办法就是把数字货币放在央行认证的数字钱包里,实现对每个人的个体钱包的控制。由于数字钱包的软件安全技术需要不停迭代,数字钱包软件和硬件服务商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数字货币到底有哪些优点呢?
数字币的核心技术是“区块链”。“区块链”在数学和计算机上是一种基于算法密码学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而央行倾向于推行数字货币恰恰是看上了这个技术的优点:
1、数字货币可以降低纸质印钞、押运存储等成本。
2、数字货币将很大程度上提高货币的安全性和防伪水平,强力抵御假币。
3、数字货币即是现金,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要向银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所以数字货币不会产生通胀。
4、数字货币改变了第三方中介参与交易的传统方式,只要拥有实体电子钱包并且有电,不通过互联网也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5、我国发行数字货币可有效平衡便携、匿名、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
我国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进程如何?
我国的数字人民币目前主要用于国内零售支付领域,目前已在多个城市推出使用场景试点测试,但大规模正式推出还没有明确时间表。
其他国家/经济体的数字货币进展如何?
欧盟:数字欧元箭在弦上
多年来,欧洲一直在使用和推广电子支付方面犹豫不决,对于数字化货币更是慎之又慎。2018年,欧盟认识到发展数字货币是必然趋势,颁布了《第五版反洗钱令》。日前欧洲央行行长表示,希望在5年内使数字欧元成为现实。这一表态相当于欧洲央行的“政策宣示”,数字欧元的推出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日本:实证实验春季启动
日本央行计划于2021年春季开始数字货币的实证实验,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基本功能。第二阶段是开展更加复杂条件下的功能测试。第三阶段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弥补漏洞,不断完善。
南非:小试牛刀审慎 探索
南非数字货币应用潜力巨大。2018年6月,南非央行发布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Khokha”数字货币支付项目试验报告。这一项目的试验成功为各金融机构未来的高效协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韩国:积极测试慎重使用
韩国于2020年初正式开始推进数字货币的实质性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一经启动,韩国便立即开启了“加速度”模式。目前,大部分准备工作环节已经完成。
说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对数字货币越来越期待了呢?反正我是挺期待的!因为数字货币普及了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别人看到我那空空的钱包了,那时我就可以自豪地说:“我的钱都在数字钱包里了!”好了,我去搬砖了,不然等数字货币真的普及了,银行该发现我没有钱可以数字化了!
B. 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DCEP如何实现双离线支付
这几天,微信群里就被下面这张图刷屏了。据说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导开发的数字货币DCEP(英文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缩写)已在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内部测试。
上面就是内测钱包的截图,DCEP钱包将支持数字资产兑换、数字钱包管理、数字货币交易记录查询、钱包挂靠等功能。也支持了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手机芯片支付等基础功能。
此次农行数字货币钱包的内测截图,确证了外界央行数字货币将在四大行首先测试推出的猜测。
有小伙伴说,一直在等待有人出来辟谣,但等了两天也没有动静,看来是真的可能性比较大了。
又听说央行数字货币(DC/EP)将作为交通费补贴的形式,在5月发放给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直属企业员工。苏州市相城区要求区属行政单位员工在4月份安装数字钱包,5月将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看来,央行数字货币真的是离我们越来越近,呼之欲出了!
不过,有很多小伙伴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 DCEP支持双离线支付,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那什么叫做“双离线支付呢”?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科技金融前沿: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课程中提到:
按照上图所示,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像纸钞一样实现“双离线支付”,御判即在收支双方都离线的情况下仍能进行支付,未来只要两个人都安装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钱包,不需要网络,也不需要信号,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相互碰一碰就能实现实时转账。
听起来真的很神奇!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除了地震这种极端情况,还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双离线支付”呢?
一是去地下超市买东西,手机没有信号,的确微信和支付宝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这的确是我遇到的真实情况,那时只好尽量连接公共的Wifi,但不可否认,随意连接这种公共Wifi,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与之类似的是地下停车场缴纳停车费,有时网络信号不好,的确不方便。
二是在飞机上。如果乘坐的是廉价航空公司的航班,吃饭需要花钱,这种场景原先只能使用信用卡支付,以后就可以使用央行的数字货币支付了。
与之类似的是乘坐高铁,笔者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一次去餐车买吃的,当时经过的地方手机信号不好,支付时折腾了好半天才搞定。
如果以后有了DCEP,不论是在火车、飞机,还是在地下超市、地下停车场等场景,支付会变得更加方便。梁拆带
双离线支付听起来很神奇,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实际用过,那橡芦就是——公交卡!
公交卡是采用典型的双离线支付,数据是在卡里和服务器都有。
每次刷卡都是将新数据立即回写卡中,同时读卡器也会记录。
公交车会隔一段时间将读卡器的数据回传到服务器上。想做坏事还是可以在对账清算的时候被揪出来。
关于“双离线支付”具体如何实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说法,不过还是可以从某些公开的文献中一探究竟。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的专利《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交易及方法》,DCEP可以通过数字货币芯片卡实现离线支付:
此专利可以在 国家知识产权局 等网站查询到,离线支付的具体流程在正文中有详细描述,让我们来看一下数研所在2016年提出的这项专利:
看起来好像有些晦涩,没办法,专利都是这样子的写法,笔者尝试用白话翻译一下:
例如 A 用户的电子钱包中有 D100,现在 A、B 用户都离线的情况下需要支付 D100 给 B 用户。
1、A 用户打开 APP 后,选择离线支付功能,输入付款金额和接收方信息后点击支付。
2、A 用户对上述信息利用自己的私钥进行签名,并用收款人的手机号或者其他标识收款人的信息通过 NFC 等近场通讯的方式进行加密传输。
3、B 用户 APP 接收到加密信息后,解密并验证 D 币的合法性,以及金额是否等值。此时对于 A、B 用户来说已经完成了双离线支付,但是此时 B 其实并没有真正收到 A 转给他的 D 币,在 APP 界面上来说,接受到的 D 币应该是出于不正常状态(不可用)。接下来,B 用户的 APP 会在联机状态后,将支付信息发送给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
4、商业银行收到这个支付信息后,在校验了合法性后,会将这个信息发送给央行数字货币系统。
5、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收到支付信息后,在完成与在线支付一样的校验后,就会更改属主,将原本属于 A 的 D 币,变更为 B 用户,最后将结果返回给商业银行。
6、商业银行收到成功信息后,通知 A、B 用户 APP 发送交易成功的消息,此时 B 用户接收到的 D 币状态才会变成可用状态。
因此,如果 A 转给 B,那么 B 在联网之前,A 转给 B 的 D 币无法转给 C 的,这个双离线支付并不能完成链式的支付。
总的来说,该过程可以类比为付款方现场开具支票,收款方事后凭支票去银行兑现。
在上述双离线支付场景中,电子支付对离线支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复支付的检查是滞后的,即只能在支付完成后实施。
若用户利用某些漏洞实施了双花,从专利来看,是通过事后追责的形式来处理的,即对不良记录将录入征信系统以作惩戒。
当然,系统在具体实现时,也可设定离线支付的最大支付额度(如1000元),以规避风险。
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DCEP并不比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方便。
不过笔者相信推行DCEP,会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DCEP 可以降低国际友人的使用门槛,随着中国消费者走出国门进行境外的消费,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际友人通过手机号注册一个钱包,就可以直接收款,而不必再通过开通银行账号。
相信随着DCEP的正式落地,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即将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的数字货币时代即将到来。
C. 数字人民币来了,数字人民币是什么怎么实现双离线支付技术的
“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数字人民币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是不是很神奇?我们习惯了各种网络联通的时代,这种离线支付技术是不是感觉挺高级的?
最近 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 。作为技术人员就想知道怎么样实现双离线支付的,也想了解一下这个数字人民币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数字人民币是什么?
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有国家信用背书、有法偿能力的法定货币。
与比特币等虚拟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是法币,与法定货币等值,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而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资产,没有任何价值基础,也不享受任何主权信用担保,无法保证价值稳定。这是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最根本区别。
1.双离线支付。 像纸钞一样实现满足飞机、邮轮、地下停车场等网络信号不佳场所的电子支付需求;
2.安全性更高。如果真的发生了盗用等行为,对于实名钱包,数字人民币可提供挂失功能;
3.多终端选择。不愿意用或者没有能力用智能手机的人群, 可以选择IC卡、功能机或者其他的硬件;
4.多信息强度。根据掌握客户信息的强度不同,把数字人民币钱包分成几个等级。如大额支付或转账,则必须通过信息强度高的实名钱包;
5.点对点交付。通过数字货币智能合约的方式,可以实现定点到人交付。民生资金,可以发放到群众的数字钱包上,从而杜绝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可能性;
二、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微信等电子钱包有什么区别?
第一点,数字人民币法定货币,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拒收,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只是一种支付方式。
比如,如果你在商场购物付款的时候,你说能用微信付款吗?店主告诉你不行,我这里只支持支付宝,你也无可奈何。但你用数字人民币付款就不一样了,如果店主不收,你可以直接报警。
第二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需要设备连接网络才可以结算,但数字人民币可以双离线。也就是说,只要手机有电,哪怕整个网络都断了数字人民币也可以实现支付。
PS:现在支付宝等技术,其实可以实现单离线技术,就是说手机没有网络信号,消费终端联网的时候,其实是可以进行消费,等消费完成以后,会进行延期结算,等联网以后,会有短信消息等通知你消费成功。但是这种务必保证的是消费终端是联网的。
第三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属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而数字人民币属于流通中的现金。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支付,花出去的是数字化的人民币,跟花现金一样;而支付宝、微信支付只是一个支付工具,通过这两种渠道,花的是你银行卡里的余额、或者刷的是信用卡。
三、数字人民币最终实现的双离线支付技术原理是什么?有什么高大上的技术?
这是我觉得最神奇的地方,通过双离线技术,如何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安全的?
其实离线支付的功能并不新鲜,微信和支付宝都已经实现了,这可以让我们在一些场景“先享后付”。但这种离线支付一般只能让付款方离线,而收款方必须在线,并将离线的付款信息传到平台服务器端进行校验。那 DC/EP 的“双离线支付”是怎么实现的?据参与DC/EP 的支付宝透露, 在收付双方都离线的场景下,就先记账,等能做安全验证时再扣款。
不过“双离线支付”也面临更高的安全风险,有人可能利用当中的时间差作恶,比如将同一笔数字货币重复花几次,在现实中这是克隆的假币,而在线上世界只要复制数字货币的核心数据,这就行业中所说的 “双花问题”(DoubleSpending)。这就是我们最担心的安全问题。
为了防止“双花”,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对每一笔交易进行验证,而“双离线支付”却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验证,因此一般只用于公交等小额支付的场景,以此来降低风险。
四、双离线支付应用场景和原理
双离线支付核心指的是介质和受理终端都离线的情况下完成业务的一个过程,最典型的就是支付业务和核实身份。对支付业务来说,它通过交易完成之后的延期请款来完成闭环交易的过程,核心是实现了快速的核身和支付的一种技术方案。
它的业务机制有两个核心要点。一个是业务机制上面有两个特征,包括了核身和支付;另外一个就是终端和介质之间有一个信任机制。在交易安全机制方面有三个维度:(1)一个是风控的额度,就是双离线之后的交易的额度;(2)第二个是会有垫付和追缴的机制;(3)第三个是信用体系。
五、数字人民币的碰一碰支付安全吗?会不会随便什么人拿个手机碰一碰我的手机就把我的钱偷走了呢?
答案是,肯定不会。
数字人民币的碰一碰支付背后的技术其实NFC技术,它比二维码扫码要安全得多。
NFC是一种近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NFC传输距离小于10厘米,采用点对点通信,无需第三方设备中转传输信号。NFC手机支持芯片硬件加密和软件加密,不到0.1秒就可以完成点对点的加密通信,保证了支付安全。
六、手机碰一碰就会直接付款吗?
当然不会手机碰一碰就直接付款,碰一碰之后,还要输入支付金额,以及输入支付密码或者指纹才能完成转账,步骤跟现在的扫码支付类似。毫无疑问,它要比扫码支付方便,扫码支付遇到网络不好或者光线不好,是无法完成支付的。它只要在10厘米范围以内,碰一碰,就可以完成支付。它的支付体验和安全要优于扫码支付。
七、双离线技术有没有类似的案例?
我们知道了, 收付双方都离线的场景下,就先记账,等能做安全验证时再扣款。
想一想,是不是公交系统也是这种情况?公交卡中就有钱,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刷卡上车。
类比一下,在网络条件好的情况下,先把金额充值到载体中,IC卡或者手机中,然后可以基于IC技术或者NFC技术实现在线或者离线刷卡。如果在线刷卡都比较好理解,离线刷卡,无非就是等网络通了以后,进一步跟中心进行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