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率下降两倍货币乘数怎么算
① 存款准备金率为,货币乘数为,计算现金提取率。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到,现金提取
货币乘数应该是个倍数,在这里以5计算
货币乘数=1/(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存款准备金率为15%,货币乘数为5,提现率为5%
新货币乘数=1/(10%+5%)=6.67
② 1.当法定准备金率为0.10时,货币乘数等于多少如果法定准备金率增加到0.1250,货币乘数将发
摘要 您好,存款准备金和货币乘数是倒数关系,准备金是0.1,货币乘数就是10,准备金上涨了百分之25,那么货币乘数下降百分之25,就是7.5
③ 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要计算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理解货币创造和准备金率的关系。
准备金率就是央行给商业银行规定的存贷之差的比率。比如准备金率10%时,A银行100的存款只能贷出90,贷款人拿了90还要存进其他银行B银行,那么B银行又可以贷出81,一次类推,此时100的货币实际上便成了1000,货币创造了900.货币创造与准备金率的关系就是1÷准备金率。
1. 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reserve requirement,也译作存款准备金比率、现金准备比例、准备金比例、准备金要求、存款准备率),指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中不能用于放贷的部分的比例。为保障存款人的利益,银行机构不能将吸纳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缴存在中央银行,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这部分的存款就叫做存款准备金。而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
2.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3.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准备金增加是指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增加了,例如央行增加100元存款,按准备金率20%,贷80元给下层银行,下层银行依次类推,最终派生出500元的货币供给量,其中400元是贷款,而另100元既是增加的存款,也是整个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因而创造货币的就是全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准备金增多货币供给量增多。
你所说的贷款越多,准备金越少是相对于单个银行而言,1银行的准备金减少,贷款增多了,2银行的存款就增多了,接着2银行的准备金增加,放到银行总体而言会有一个稳定的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现金存款比率有关。最终还是得出相同的结论,准备金越多,货币供给越多。
④ 请问此题中货币乘数如何计算
给你这个,看看能不能帮到 你。货币乘数=1 / (r+e+c) 其中: 法定准备金率——r 超额准备金率——e现金漏损率——c 正确答案是: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如M1、M2对应有不同的货币乘数有关数据可以在人民银行网站上找到 ;或你可以参考一本书,刘秀光的宏观经济学,很详细阐述了这方面的计算和知识 。货币乘数=1 / (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 货币乘数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而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1)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2)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现金,这样就加大了现金比率。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现金比率越高,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就越小。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总之,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比率 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而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还有财政性存款、信贷计划管理两个特殊因素。
⑤ 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怎么影响,是如何影响的
增加准备金率,银行的可借贷资金就少,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就自然就少,反之,货币供应量会增多。但准备金率只是调节货币量的一个手段
⑥ 已知存款准备金率从10%下调到8%,请问货币创造乘数将变化多少
原乘数:1/10%=10
现乘数:1/8%=12.5
货币乘数增加了2.5
⑦ 存款准备金率怎么算的
你的概念理解有点模糊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⑧ 关于 利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乘数 三者之间的关系
利率与货币乘数正比关系你在哪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