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政策是什么
❶ 国家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国家股票市场是政策式的市场,因此国家政策对市场影响是较大的。不同的政策方向会对股票市场造成不同的影响,可以分为非股票市场政策和股票市场政策。
股市政策就是国家针对股市实行的政策。例如:国家降低股票市场印花税的政策。这种政策会刺激市场的投资积极性,使股市的活跃性和市场价格出现增高,属于推进市场发展的利好。反之,如果国家提高股票市场印花税的政策,就属于股票市场利空消息。
非股票市场政策就是国家并不是直接针对股票市场的政策。例如:雄安新区的开设,导致涉及雄安板块的股票出现疯涨,带动了一系列的板块市场。还例如:前期因为长生生物的疫苗事件,使国家出台政策审查国家涉及疫苗的公司,使疫苗概念持续下跌,也影响了一系列市场。所以这种国家针对概念行业以及地区的政策也会对于股票市场有部分的影响。或者是一些国家金融调控政策,例如:降息、降准等等。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大多数股票的交易时间是:
交易时间4小时,分两个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开始,投资人就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9:25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9:25时撮合,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9:25到9:30之间委托的单子,在9:30才开始处理。
如果你委托的价格无法在当个交易日成交的话,隔一个交易日则必须重新挂单。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证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春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
股票买进和卖出都要收佣金(手续费),买进和卖出的佣金由各证券商自定(最高为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三,最低没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为:成交金额的0.05%,佣金不足5元按5元收。卖出股票时收印花税: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以前为3‰,2008年印花税下调,单边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沪市股票的买进和卖出都要照成交金额0.02‰收取过户费。
以上费用,小于1分钱的部分,按四舍五入收取。
还有一个很少时间发生的费用:批量利息归本。相当于股民把钱交给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时间内,返回给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
❷ 什么是利空政策
利空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利空政策指有利于股市中空头的政策,即可导致股市下跌的政策。
什么是股市利空?
股市利空是股市用语。利空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利空往往会导致股市大盘的整体下跌,不断的利空消息会造成股市价格不断下跌,形成“熊市”。
例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股市中存在的利空消息有哪些
股市中的利空消息一般分为政策性利空、系统性利空及经营性利空三大类。政策性利空与政府出台的相关调控政策息息相关,譬如加息及降息,以及增减税等相关财政手顿。系统性利空主要系统风险,譬如因行业特点产生的风险系数增加或投资回报率变化等等,主要跟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状况相关。经营性利空则主要指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所带来的不良消息,譬如企业财务造假、企业涉嫌偷税漏税等等。
什么是利多?
利空就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利多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转、银行利率降低、社会资金充足、银行信贷资金放宽、市场繁荣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股价上涨有利的信息。
❸ 中国股市政策
目前政策:当天买的只能第二天卖出,也就是T+1
T+0:是在自己手上有股的情况下,当天买进同一只股,可卖出手上原持有的股数,感觉是当天买当天卖,实际还是按T+1操作的
T+0经常用在股价大幅波动,又能判断出高低点的个股上,可当天锁定利润或降低持仓成本
❹ 中国出台 股市政策
除了股改,还有什么政策能与之相比?05年开始的股改,让不少已经翻了10翻。只是他们公司内部知道,老百姓看到的时候已经上百圆了
❺ 中国股市为什么是政策股市
这么跟你说吧 2008年 当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 中国有了自己的对策 对策之一为: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内需 国人自救。 当这场风暴 接近尾声的时候2009年下半年, 国家又出台了:“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已针对于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这里注意的是加引号的那两个字 适当 )
就这两个字 体现在股市上就是游资热钱的纷纷离场,换句话说就是08---09月份近50天的惨跌和低迷。我当时手里有一万股佛塑股份,成本8元一个月就损失了接近30%。
如果换成是你 你不用别人解释 也就能深深的体会出来 什么是政策市场了吧?
❻ 什么样的政策会影响到股市
在中国,非常奇怪,本土政府咨询机构、民间智囊机构的意见很难真正得到应有重视,反倒是大量外资投行的经济学家经常被奉为各大宏观部委政策咨询会的座上宾。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影响力很大的财经媒体上,外资投行的经济学家们在那儿高谈阔论,要求中国政府大幅提高利率,要求中国政府将人民币大幅升值。长期旅美的北大的陈平教授说,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见有利益冲突国家的投行人士有资格在一个国家的电视媒体对其他国家的宏观政策加以评论。美国从来没有这样的“新闻自由”!本国的投资银行也无权力在公共媒体上干预宏观政策,别说外国的投资银行了——因为你的政策建议究竟代表中国的国民利益还是外国的商业利益?
❼ 在股市中,政策面的因素都有哪些
基本面:比如大的政策,加息降息,税收等
股票的基本面,股票的题材,板块,话题,营收能力,营业额等等
还有管理层的变动,公司大的商业行为都会造成股价波动
❽ 国家政策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国家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如下:
直接针对股市的政策影响,国家对待股市的态度是决定股市发展前景的根本。建立股市当初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实现国企脱贫的目标。为国企提供融资场所成为股市的使命,一直贯穿中国股市十几年。随着国企脱贫目标的实现,国家对待股市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十六大定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国有经济在竞争性行业中逐渐退出,健全的资本市场成为政府有效管理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场所。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得到了国资委的支持。
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一方面企业融资成本相对降低,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资金,为市场行情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减少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与宽松货币政策相反,紧缩政策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并减少了市场中的活跃资金总量,对行情发展不利。另外,货币政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又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问题。虽然理论上投资水平与利率直接相关,但是实际上,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投资反而与利率相关度并不大,所以就限制了央行通过利率调整控制投资增长的能力。但是利率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还是巨大的,利率的变动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迅速。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除银行股)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