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统一货币
⑴ 中国什么时候货币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的国家,铸币也往往不同。但是,铜币已成为当时流通领域里的主要货币,各国的铜币在形状、大小、轻重以及计算单位上却有很大差异。从形状上看,当时各国的铜币可以分为布币、刀币、圆钱、铜贝四类。布币的形状类似金属农具(布),主要在赵、魏、韩等国使用。刀币的形状象刀,主要在齐、燕、赵国流通。圆钱,分为外圆内有方孔和圆孔两种,主要是在秦、东周、西周以及赵、魏的黄河沿岸地区使用。铜贝,形状类似海贝,俗称"蚁鼻钱",主要是在楚国使用。
币制的不统一,严重阻碍着各地商品的流通及统一国家的财政收支。所以,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货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项:首先将铸币权收归国家,禁止地方和私人铸币,对于私自铸币者,不仅没收其所铸钱币,还要拘捕和严惩私自铸币者;其次,明确规定货币种类。秦朝的法定货币为黄金和铜钱,黄金属于上币,铜钱属于下币。铜钱为圆形方孔钱,上面铸有"半两"的字样,每钱重十二铢;再次是废除原来六国使用的布币、刀币、铜贝等各种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等充当货币。
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其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特别是价值不等,换算困难。
秦灭六国后,实行统一货币措施:货币分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这就克服了过去货币不统一的混乱状态,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了六国, 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国。为了消除诸侯割据留下的残迹,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同时,推行了统一货币的重大举措。统一货币,实际就是把秦国原有的货币推广到全国,废除六国诸侯的铸币。
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当时成熟的货币是铜铸币,即圆形方孔半两钱,在那时的交换经济中是最常用的一种货币。这种"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即币面价值与所含金属价值一致。这不是一句空话,秦始皇当时力图这样做。他在平六国后,控制了全国的铜资源,又有收缴六国货币等废铜,为了提高统一货币威信,为了把货币稳定在一个健全的基础上,为了使盗铸者无利可图,有条件和有必要使其所铸半两钱尽可能规范化、标准化。
关于秦代半两钱的重量,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古今注》云:"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据关汉亨推算,秦标准尺合今制0.231米,钱径一寸二分相当于2.8厘米,不够标准半两钱的钱径,属于中型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货币时铸的标准半两钱,根据目前出土资料可概括出以下特征:(1)钱重半两,即12铢,合今7.8克,一般在8克左右,钱径在3厘米以上;(2)钱文属秦小篆,字形宽博, 笔划方折规范;(3)制作较精整,周边流铜已经修磨。
秦朝统一度量衡的目的在于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但它对消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影响,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也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这种圆形方孔钱容易贯穿,携带方便,磨损率低,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王朝铜币的主要形式。
秦始皇统一货币,消除了各地区间的币制上的不统一状态,秦王朝制定的圆形方孔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的基本形制,沿用了二千多年。由于币制的统一,克服了以往因诸侯割据造成的货币杂乱,大大便利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促进了经济上统一局面的发展,这是巩固全国政治统一的重要条件;这一盛举开创了中国货币史的新纪元,废除了那些带有原始形态的刀币、布币、蚁鼻钱等诸侯杂币,选择了最先进的货币形式,使中国货币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⑵ 秦汉是怎样统一货币的
公元221年,秦军攻下齐都临淄,嬴政政治上统一六国,但当时秦帝国版图内六国遗留且仍在流通的货币,使秦始皇深感即使政治已统一,但仍不能掌控经济上的统一。遂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史记·平准书》谓:“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即币分二等,黄金为上币,以溢为单位(二十两为溢);以铜钱为下币,重为半两,文(货币标明重量)、重(货币实际重量)一致;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由国家垄断。原来形、质各异的战国货币至此退出流通领域。
秦始皇半两钱,是在先秦圆钱基础上后期演变而来的外圆内方形制,“半两”二字为小篆书写,秦统一六国后,下令将这种叫做小篆的字体,作为全国统一标准文字,即“书同文”的命令。因而“半两”二字书写得极其规范,相传为李斯所书,钱文线条匀细,刚中带柔,精熟奇绝,点画皆有法度。
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 五铢钱
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度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剪边半两很多,吕后发现问题后,积极主张币制改革,并且亲自参与了钱币的设计,为了防止剪边,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西汉时期的五铢钱,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王莽篡汉以后,改国号为新朝,王莽颁布一系列改变币制的法令,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的货币三十余种,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级庞杂,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额货币泛滥,苛法强制推行,导致经济的极大混乱,不久即告失败。由于王莽禁汉,导致大量的汉五铢被集中销毁,王莽下令,凡使用五铢或收藏五铢的,重则极刑轻则鞭刑,一度盛行的五铢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东汉建开十六年,光武帝刘秀重新推行为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断的五铢钱制,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期,隋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同时严禁私铸及其他旧币使用。至开皇五年隋五铢便成为国内统一的法定货币。唐朝开国以后,通行720年的五铢钱从此退出了钱币历史的舞台,改铸开元通宝。钱币从此向唐宋年号、宝文钱制转变。
⑶ 统一货币 汇率怎么解
世界统一货币的诞生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它有利于提升世界经济的综合实力,改善世界经济的总体环境,为全面实现全球利益一体化打下硬件和软件基础;有利于世界经济运作与全球发展协调进步,并带动各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世界统一货币的诞生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发展世界统一货币将极大地促进各领域利润化的最终实现,对于消除世界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统一货币的诞生是有史以来最主要的金融创新潮流,它使世界从金融一体化进入货币一体化,给我们带来了利益一体化,对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所有领域,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类比一下,亚洲统一货币也与上述差不多!
⑷ 原来东西德国的货币是什么后来怎样统一的货币
东德马克(德语:Mark der DDR)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的货币。辅币单位芬尼,1马克=100芬尼。东德马克的前身是1948年6月,苏联为了对抗西方货币计划而在其占领的德国东部和东柏林发行的D记马克。两德统一后,东德马克停止发行。东德民众手中的东德马克以2:1的比例兑换为西德发行的德国马克。东德100马克:德国马克(德语:Deutsche Mark)是前西德于1948年起至1990年两德统一前的法定货币,当时称为西德马克(最初称为B记马克)。德国统一后,继续使用马克至2002年欧元流通为止。1欧元相等于1.95583马克,1马克相等于100芬尼(Pfennig)。德国(西德)马克纸币:
⑸ 统一货币在什么时候
秦始皇在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⑹ 如何实现货币统一全世界的目标
讨论这个问题,不如讨论如何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来的实际一些。
人民币如何国际化(借用时寒冰老师的观点):
1. 与周边国家建立区域性的货币联盟;
2. 允许非公民(主要是银行)在中国的银行开设人民币结算账户;
3. 以国家法律形式规定,所有对外贸易,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一律以人民币来结算;
4. 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可以申请出口退税。
⑺ 秦始皇是如何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的
秦始皇以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秦始皇下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如尺寸、升斗、斤两等。这样各地经商,做买卖都没有困难,因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原六国的车辆和道路也都不同,这样不方便。于是秦始皇下令,规定车辆上两个子间的距离,一律都定为6尺。又修筑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个重要地方的大路。
⑻ 秦怎么统一货币
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