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怎么钱
1. 股市里的钱从哪来
股市想要上涨,要不断的有外部资金进入市场补充。现在在一级市上打新股的资金超过一万亿,还怕没有资金么
2. 在股市中上市公司怎么得到钱啊
1、在股市中,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得到股民的股票投资用于生产建设而得到钱的。
2、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3. 上市公司怎么拿到股市的钱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从股市拿钱:
1.股票质押
上市公司向一些金融公司进行股票质押操作,套取一定的现金流,股票质押一般用于业绩优良、流通股本规模适度、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一家商业银行接受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一家证券公司接受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并且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
2.减持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减持操作,上市公司大股东任意连续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3.增发
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增发股票,来获得一定的现金,其中定向增发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市价均价的80%。
【拓展资料】
中国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股市。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本着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
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国股市试点要停、股市要关门这类消息。后受“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这样股市才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交易规则:
T+1交割,T+1交收:交易双方在交易次日完成与交易有关的证券、款项收付,即买方收到证券、卖方收到款项。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A股均实行T+1交收。
涨跌幅限制:证券交易所为了抑制过度投机行为,防止市场出现过分的暴涨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规定当日的证券交易价格在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波动的幅度。如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10%的涨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涨跌幅限制为5%,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后涨跌幅限制为20%)
4. 股市是如何套钱的
1、在股市中,套钱即套现,指套取现金。 股票套现是指股民的股票现在卖掉值多少钱,只要把股票卖出去就是套现了。当然套现有赚钱的也有赔钱的。在赢利的条件下把股票抛售卖掉叫获利, 赔钱卖掉,那叫割肉。 当天买的股票只能第二个交易日卖出,卖出股票的钱,当天可以买股票。取现金的话要到第二个交易日才可以转到银行账户,转到银行后,马上就能取用。
2、炒股就是从事股票的买卖活动。炒股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入与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来获取利润。
5. 怎么赚股市的钱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赚差价
6. 股票怎么算钱
股市上经常流传的一句格言,叫做牛赚熊赔,就是说牛市中股民盈利、在熊市中亏损,但如果把股民作为一个投资整体来分析,牛市中股民未必能赢利。
1.如果一个牛市是可逆转的,股民只赔不赚。我国上海股市上证指数的中间点位约为600点,在1993年初的牛市中,沪市曾突破过1500点,后在1994年的7月跌回到300多点; 1994年9月,沪市又冲上1000点,但不久又跌到600点以下。从这几年的指数运行来看,上证指数总是从600点以下开始启动,形成一个牛市后又回到600点,可以说上海股市的所有牛市都是可逆的。
当上证指数从600点冲上1000点又回到原地,对于个别股民来说,可能有赚有赔,相互间进行了财富的转移。但对于股民这个群体而言,他们不但无所得且还有所失。
其一,不管是在那一个点位上交易,股民都需交纳交易税和手续费。股票指数从600点上扬再回到600点,对于股民这个整体来说,除了要开销交易成本外,没有任何投资回报。而上海股市在这个点位以上的成交量至少要占总成交量的一半以上,对于股民来说,量少一半以上的手续费和交易税的支出是图劳无功的,因为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企图在股票的上扬中得到收益。
其二,股民为配股和新股的发行付出了额外的代价。配股和新股的发行总是参照二级市场的价格进行的,二级市场的股价越高,发行价就越高,当指数又回到600点以下时,对于在此点位以上配股或购买新股的股民来说,就相当于套牢,而这种套牢又不同于二级市场的套牢,因为二级市场的套牢只是股民间的转手而已,资金并无损失。但高价配股或购买新股后,其资金就流向了上市公司,一级市场的这种套牢对股民这个整体就是巨大损失。如青岛啤酒的发行,每股的成本约为12.8元,但其净资产每股只有2元,也就是说股民花了12.8元只买到了2元的净资产,不管该只股票后来的上市开盘价如何,股民这个整体为每股青岛啤酒股票还是花了12.8元的代价。如果股民用买一股青岛啤酒的钱去投资国库券或存银行,每年至少能获得1.3元的收益,而不论青岛啤酒如何前程似锦,它每年的平均收益是难以达到如此之高水平的。所以对一个可逆的牛市,把股民作为一个投资整体来看,股民只赔不赚。
2.即使是大牛市,股民也不一定就能盈利。股票指数的涨跌幅度是股民的投资收益率,但这个投资收益率是名义上的,是没有扣除交易成本的。对于西方一些较为成熟的股市,因为其年换手率一般只有30%左右,其交易成本一般可忽略不计。而我国股市,由于股民的频繁倒手,最近两年的换手率一般都在700左右,如果将交易成本计入,我国股民的收益实际上是一个负数。
1994年,沪深股市流通股部分共为股民产出了近50亿元的税后利润,但这两股市这一年的总成交额却高达8200亿,按单位成交额买卖双方各需缴纳3I的交易税和近4.5I的手续费计算,股民累计将支出120亿元的交易成本,收益和支出相比,股民还将倒贴70亿元。
虽然沪深股市的综合指数比开始计点时的基数100点上扬了许多,但据初步估算,到 1995年止,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在5年中一共只为二级市场上的股民产出了100亿元的税后利润,而股民在该阶段支出的交易费、税却高达200亿元。
相对于1990年,虽然沪深股市现在也还是牛市,但股民这个整体却是亏损的,因为上市公司给予股民的回报难以抵消股票交易的开支。
3.如果一个牛市使股价偏离了它的投资价值,股民的盈利是虚拟的,且部分股民的盈利都是奠基在他人的亏损基础上的。在短期牛市中,股市可能造成一种错觉,即股民人人都是盈利者,其实这种盈利是虚拟的,因为股票的整体价值是以部分股票的成交价来计算的。当一支股票以较高的价格成交时,一些未交易的股票市值都将以成交价来计算,其结果是持有该种股票的股民帐面价值都升高了。如我国上市公司现在大概有70%以上的国家股或法人股未上市流通,一些人士却经常以股票的市场价格来计算国有资产的价值,股价上涨以后就认为国有资产增值了。但若上市公司的所有股票都进入流通,由于股票的供给量急剧增加,股票的价格就难以炒到现今股市这种高度。所以股市中的盈利不能以他人的成交价格来计算,而只能以卖出时实现的成交价来计算。另外,当股价脱离其投资价值时,某些股民的盈利是以其它股民的亏损为前提的。如某支股票的每年的税后利润为0.1元,现一年期储蓄利率为10%,故这支股票的理论价格应为1元。当一些股民将其价格狂炒至偏离其投资价值以后,比如说将其价格由1元炒至5元,1元买进 5元卖出的股民盈利了4元,但5元买进的股民却亏损了4元,因为该支股票的实际收益仅相当于1元的储蓄存款。所以在股票的炒作中,一般都是后买的回报了先买的,新股民回报了老股民。
7. 股市如何赚钱
股票是怎么赚钱的:
1、赚企业的钱。
上市公司会把一部分的利润去安排分红,但是也有公司选择不分红。而分红的部分就是我们的收益。
赚企业的钱是最坚实的方式,也就是通过企业经营为投资者创造新增价值,上市公司赚到了利润,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获得现金收益,这部分钱,它是真实的价值。投资者也可以把分红进行再投资,随着公司的业绩不断增长,股价也在缓慢上升,而估值水平并未明显增加,股票依然是安全的,与内在价值相符的。
赚企业的钱并不需要与其他投资者博弈,只要上市公司能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持续不断的通过经营赚取利润,公司就会越来越强,所有的股东都能获得回报,就不会出现零和博弈的结果,这也是股市中价值投资的精髓,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寻找到真正可以保持不断增长、盈利稳定的公司,对于一般股民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寻找需求稳定的行业,在行业里面寻找高ROE及利润增长率稳定的公司,并且需要及时关注公司基本面是否出现变化,并非长期持有就一定叫价值投资。
2、赚波动的钱。
买卖差价,也就是低买高卖。为什么同样的价格,你觉得30块可以卖出,但是却有人用30块去买它。无分歧不买卖。不同的投资者对这个股票的估价是不一样的。
真正进入股市的人,想通过上市公司分红,或者业绩缓慢推升股价而获利的,其实比例很少。大多数人进入股市,都是奔着赚快钱而来的,很多股民买入就想涨停,意味着股价一天要涨10%,而上市公司一年的净利润可能都只能增长10%,股民却一天就想赚到一年的钱,必然不可能是赚企业的钱,不可能是赚经营的钱。
那么就只能赚股价波动的钱,在投资者多空博弈中,股价会出现上涨和下跌,幅度有时候会远远超过业绩的变动幅度,意味着股价可能会涨太多偏离内在价值,之后又下跌进行修复,股民通过股价的涨跌波动赚取差价,就是赚波动的钱。那么这部分钱从哪里来,就是从对手的账户中来,有人赚必然就有人亏,你赚的钱就是别人亏的钱。
8. 怎么把钱转入股市
首先都要关联银行账户,股票的话在软件里打开银证转账中的银行转证券,如果是基金的话就要用网银,在网银页面中设置定投。
9. 股市里的钱怎么来去的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股市就像是一个大气球,可以继续吹涨,也可以继续变小。
假设:你10元卖给我一条鱼→现在市场价是20元,我又20元卖回给你→市场价升到了30元→你又30元卖给我。
你的现金出入:10-20+30 = 20
我的现金出入:-10+20-30 = -20
我们的现金对消了,但是鱼的价格从10元变成了30元。
再问一下楼主,如果猪肉涨价了,那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猪肉变好了?还是供求关系变化?
明白了吧!
一般规律:供过于求则跌,供不应求则涨。
记住:股市并不是对赌的场所,并不存在着谁赚了谁的钱。
10. 上市公司怎样用股市里的钱
上市公司通过IPO发行新股融到钱。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
公司确定融资额度额度,申请上市,之后证监会发审委进行审批,而后投资者申请认购该股票,申购成功之后,投资者持有股票,而这些资金统统到了公司的融资账户上。
投资者认购的股票和公司所需的资金额度是相等的。 通过这一过程,公司就获得了股票当中的钱款。
比如中石油的发行价为16.7元,发行了40亿股,那么中石油就拿到了40亿*16.7元的钱(还要扣除发行费用),至于二级市场把股价炒高或者压低都与IPO融资融到的钱无关(IPO的意思就是第一次在这个交易所发行股票)。
(10)股市怎么钱扩展阅读:
在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价格并不事先确定,而在固定价格方式下,主承销商根据估值结果及对投资者需求的预计,直接确定一个发行价格。固定价格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但效率较低。
过去中国一直采用固定价格发行方式,2004年12月7日证监会推出了新股询价机制,迈出了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发行方式确定以后,进入了正式发行阶段,此时如果有效认购数量超过了拟发行数量,即为超额认购,超额认购倍数越高,说明投资者的需求越为强烈。
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主承销商可能会拥有分配股份的权利,即配售权,也可能没有,依照交易所规则而定。通过行使配售权,发行人可以达到理想的股东结构。在中国,主承销商不具备配售股份的权利,必须按照认购比例配售。
当出现超额认购时,主承销商还可以使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又称“绿鞋”)增加发行数量。
“超额配售选择权”是指发行人赋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可以在股票上市后的一定期限内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一定比例的股份。
在此期间内,如果市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直接从市场购入这部分股票分配给提出申购的投资者,如果市价高于发行价,则直接由发行人增发。
这样可以在股票上市后一定期间内保持股价的相对稳定,同时有利于承销商抵御发行风险,每有分析行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