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市值多少亿美元
⑴ 美团2020年净利润才40多亿,为什么市值有1.6万亿
你可以参考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观点。
价值与估值的本质差距。
美团的PE接近300倍。如果按今天估值来讲确实是严重高估。但是市场是非理性的。高估也可以持续很久。低估也可以持续更久。
但是通常看问题的关键不在这。而是要计算美团的年化复合成长率。
2018年以前都是一直亏损状态。2019年2020年爆发增长。美团已经垄断了外卖市场。而且客户黏性越来越高。如果未来年华增长率持续大幅增加,那么过几年看现在的价格就不算高了。
也就是说估值的变化会随着企业成长率越高而变得合理或者低估。以现在的价位看肯定是高估。至于要不要投资看你怎么给它估值和看它的前景。
我个人是不会投资美团。理由是比它好的标的大把。
⑵ 美团点评,真的值300亿美元吗
对互联网“网红公司”的估值,须有脑洞大开的想象力。
10月19日,美团点评估值300亿美元、融资40亿美元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这标志着全球未上市科技公司估值榜前五位中,带有“中国概念”的已经“五占其三”,滴滴、小米和美团点评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和第五位。
300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目前网络的市值逾920亿美元、京东的市值近560亿美元,美团点评的最新估值,已经占到网络市值的33%、京东市值的54%,而后二者分别位居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探花和传胪宝座。
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公司估值历来存在多个核算方法、且涉及到多个参照维度。而对于非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而言,现在流行的是,言必称“用户数”和“赛道”,只要“用户数”足够庞大,只要“赛道”足够宽阔,如何估值,那就看投资人的想象力了。
至于“用户数”,美团点评貌似对得起300亿美元的估值。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美团点评的活跃买家为2.4亿,京东的活跃用户数近2.6亿(6月30日之前的12个月),网络的移动搜索月活跃用户数则为6.65亿(2016年12月)。
但是,与美团点评相比,京东已经筑起供应链的防护墙,这使得它具备在电商红海中拼杀的能力,此外,内生于电商属性的互联网金融(京东金融),未来也具备一定的想象空间。
而至于网络,近几年虽说赢利能力下滑,但其净利润却还是年年为正的,何况,网络现在还有国内AI(人工智能)一哥的想象力加持。
在王兴“无边界”的理念下,近两年美团点评的赛道,好像变得开阔了——其业务的主战场,已从外卖、团购,进军到电影票、酒旅、移动出行、短租等等。
美团点评的口号也变成“吃得更好,活得更好”,试图构建起全频道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如此一来,美团点评的未来估值想象力,不要说300亿美元,就是3000亿美元也不过分,因为仅以其目前试水的移动出行为例,这一领域的对标公司滴滴,最新一轮的估值已经超过500亿美元。
这样的想法,有没有可能实现?短期徒有其表,是有可能的,依靠强大的执行力。
这样的想法,到底好不好?不好,因为规模并不等于经济,长期应该也很难有成功的可能。
在“内存如金”的手机体验时代,如果一款APP能够更多地满足用户需求,用户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这样可以更少地下载APP,手机页面也可以变得更为简洁。但是,美团点评这一拓宽赛道的逻辑,事实上,可能经不起严谨的推敲。
其一,多点作战的实力值得商榷。无论是外卖、团购,还是电影票、酒旅、移动出行和短租,这些业务的核心拓展手段是“竞价模式”,也就是说,在取得一家独大的地位之前,你可能要用持续的补贴,以保留并抢夺活跃用户的数量。
如果仅是在单一领域通过补贴手段打垮(或合并)对手,比如外卖领域,美团点评有没有可能,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但是,多领域同时作战,有没有可能,显然是绝无可能的,仅专注于移动出行的滴滴,其资本实力就已经远超美团点评,此外,专注于酒旅业务的携程,其目前市值也高达260亿美元,几乎与美团点评的最新估值保持同一身位。
其二,不同业务领域的业务逻辑存在冲突。美团点评的外卖和在线票务属于O2O模式,而移动出行和短租则属于共享经济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内在逻辑是存在一定的冲突的。
O2O的用户粘性弱,极容易发生迁移,属于终极价格PK性质,既要PK线上、又要PK线下,而共享经济则是闲置资源优化配置性质,只要能够形成一定的市场垄断,则用户就会具有较强的的粘性。
其三,美团点评缺乏生态构建的支付支撑。姑且不论当下美团点评的生态构建是不是伪命题,起码有一点是其硬伤,即缺乏自有支付平台的支撑,尽管当下美团点评已经拥有支付牌照,但是,欲想真正打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说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者,现有用户已经形成使用惯性;二者,支付宝与投资理财及阿里电商平台之间已经构建起生态体系,微信支付与微信社交之间也已构建起生态体系,这二者的支付功能均具有一定的自我强化功能。
当然,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美团点评的全频道本地生活服务功能,难道与自有支付平台之间不能建立自我强化功能吗?对不起,很难具备,本地生活服务功能的用户粘性,上文已经讲到,其对用户的粘性相对要弱许多。
互联网公司的VC和PE投资人,绝大多数是理性的,但是,其间也存在早期投资人身不由己被裹挟、以及产业投资人出于整合并购等因素而后期出手的可能。
毕竟,对于早期投资人而言,如果不能力顶投资项目等到较佳的市场预期时IPO,那么其早期投资极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亏损。从这个角度讲,众多已经融资六、七轮却依然未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均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没有哪个投资人是不希望所投项目早日上市套现的,但是在什么样的市场预期下上市,这才是关健,否则,宁愿被裹挟着继续力顶,也不愿中途收手认亏。
美团点评,真的值300亿美元吗?
未来或难预料。但是,我还是有一句劝告:在树根尚浅之下,还是不要盲目往众多枝叶上喷洒营养液为好,相反,裁剪枝叶、突出重点业务反而更为重要。
⑶ 美团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接下来王兴该如何破局
经过数据显示,美团点评暴涨近8%,自获得内资不断买入,今年股值呈现空前态势,王兴的身价随之增加,跻身于内地十二大富豪榜位。那王兴是怎样一步步到现在这样的姿态的呢?
现在的社会5G时代也到来了,王兴无疑是有远见的,大多数人都是对短期的生活持有乐观态度,而王兴却觉得,现在的社会就像股价一样,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也无法对中间跌宕起伏的过程表示出援助之手。而且一直有消息AI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各种以此为基础的行业也越来越吃香,并且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耐心等待的,你对未来越有信心,并且为之努力,那你成功的机率也是更大的,把握住你的机遇,你也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以上仅代表个人发言,如有不当之处,欢迎留言批评。
⑷ 美团市值多少亿2021
“8月30日,美团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美团二季度经调整净亏损环比减少至22.2亿元。目前,美团市值为1.40万亿港元,今天上涨1.51%。”
⑸ 年亏损1100亿,市值却高达4200多亿,是什么支撑了美团没有倒下
外卖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说,堪称是“救命”的存在。现在的年轻人,几乎很少会自己做饭,即便是有时间,也会为了省事而去点外卖。外卖成为了年轻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外卖的存在的确方便了很多上班族。如今国内外卖行业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是美团外卖了!然而,你知道吗?用户量超高的美团外卖至今却依旧是亏损的!
在众多的上市公司中,也并非只有美团是这样的亏损,还有国内第三大电商巨头拼多多,其亏损程度和美团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然而在美股上市的拼多多也并未受到亏损的影响,反而市值大涨,已经高达390.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793.5亿元,已经超越了中信银行以及民生银行的市值。
尤其是美团的酒店业务毛利润,在整个商业界也算是较高水平的了!拿我们所熟知的五粮液来做对比,五粮液的毛利率也不过才75%,严格来说美团的酒店业务赚的钱比五粮液都多,但是公司的整体利润却依旧亏损。原因其实就是在于新增业务上面,新增业务的亏损拖了美团大数据的后腿,才导致了美团的亏损
国内两大科技巨头企业阿里巴巴以及腾讯都是美团的投资人之一,有如此强大的背景支持,美团的资金自然充足,加上之前上市融资的资金,美团有足够的钱去“烧”!
⑹ 美团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
美团今年是资产市场的宠儿,股价不断创新高,而几乎在同时上市的小米却备受冷落,股价跌得只剩一个零头,笔者写过关于两者的文章,对美团的比较看好,但是美团近期如此后的股价表现,笔者是很诧异的,认为是好的“过头”了。1、美团确实好美团最新的股价是98港元,市值5700亿港元,换算成人民币是5127亿人民币,相当于730亿美元,已经是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中的第三高,看起来市值冲击千亿美元也是可以期待的。
餐饮外卖贡献的收入占平台总收入比例的56.7%,餐饮的增速和毛利率就决定了平台收入和净利润的未来,平台成交额在放缓,第三季度完成了275亿元的收入,净利润是13亿元,净利润率是4.7%,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盈利表现。如果未来的媒体我们要按照盈利的互联网企业来估值,起码要有100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也就是说,如果今年990亿元的收入,要完成100亿的净利润,净利润率要达到10%,那么毛利润率至少整体要提高5个百分点,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平台的商家会答应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