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市值多少亿
㈠ 马斯克跻身全球第四大富豪,旗下都有哪些公司
1、SpaceX
2020 年 5 月 30 日,有史以来第一次,一家私人商业航空航天公司将宇航员送入地球太空轨道。将 NASA 宇航员 Robert Behnken 和 Douglas Hurley 送入太空的火箭就是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的猎鹰 9 号,搭载宇航员的"龙"飞船也是出自 spaceX。这是马斯克火星殖民野心的一部分。
2、The Boring Company
该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在主要城市建立隧道网络,以缓解地面交通。该公司在其网站上辩称,隧道是城市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3、Neuralink
你能想象有一天,电影《黑客帝国》中的脑接口仪器会实现,马斯克曾宣称,脑链接口可以让人的大脑类似电脑硬件一样,扩展人的神经系统。
4、OpenAI
OpenAI 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以及脑链接口的扩展。
5、特斯拉
特斯拉甚至超过了丰田,成为市值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新世纪以来成长最快的制造业公司;也许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德国柏林等都已经有新的超级工厂的规划,旗下电动汽车也成为了世界各地的明星汽车产品。
㈡ 越有钱越会过日子了 身价超3000亿却只开这些车
[汽车之家名人座驾]?本周,特斯拉再次登上热搜。在上市十周年之际,特斯拉股价再创新高、市值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特斯拉在市值上抛离排名第二的丰田汽车近300亿美元,体量相当于5.5个通用汽车、8.3个福特汽车。
结语:马斯克的汽车收藏列表涵盖了从普通家用车到顶级跑车的各种车型,当然还有部分特斯拉车型。不过,对于他来说,最好的汽车仍然在未来。特斯拉的下一款新车将是纯电动皮卡——Cybertruck。据悉,这款车身外壳采用了Ultra-Hard30X冷轧不锈钢结构和装甲玻璃的电动皮卡,目前的订单量已突破65万辆,定金总金额达6500万美元,该车预计最早将于2022年投产。(文/汽车之家李伊文素材:GQ英国官网)
㈢ 史上最混乱181天!复盘2020中国车市上半场|驾仕派观察
另一个值得期待的地方,是中国汽车企业能否借助这一轮A股的“牛市”有所作为。
今年大部分中国车企都遇到了资金链的困难,那些快垮掉的新势力不言自明,而就算是领军的一二线自主车企也并不好过。如果资本市场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那么对于身处一线的中国车企来说这些资金将确保在新能源研发上的投入持续性,这将可能是真正实现对那些合资车企超越的机会。不过,资本对于车企也是有选择性的——只有承受住了这波暴跌“洗礼”的企业才有资格拿到那些丰厚的资金。
2020年接下来的184天,注定会是一个新格局的开篇,或许我们已经开始见证这个新篇章了。
文|JackieLXX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马斯克的资本江湖
或许正因如此,CNN做出了“马斯克有可能超越贝索斯成为新首富”的判断。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贝索斯背后也有一家航天公司BlueOrigin,尽管不如SpaceX那样出名,但却同样具有想象空间。
马斯克和贝索斯最终是否会化干戈为玉帛?特斯拉和亚马逊又能否展开合作应对挑战?SpaceX和BlueOrigin又是否会强强联合缔造神话?这一切还都是未知数。在刀头舔血的资本江湖中行走,既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对手,有的只是永恒的商业利益。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马斯克也能在推文中盛赞如今被他骂得狗血喷头的世界首富贝索斯。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神十四成功出征,航天概念股迎来了怎样的巅峰
载有神州14号载人飞船的长征2F姚-14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此次载人飞行任务不仅得到了全民的关注和祝福,也得到了A股投资者的关注。在相关股票的股票栏中,投资者正在讨论上帝14号成功离开的消息。6月6日也是端午节后a股的第一个交易日。随着神舟十四号的成功离场,航天概念股能否与火同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东方财富选择统计,目前A股市场有78只航天概念股,其中中航光电、中国卫通、中航控等25只股票总市值超过100亿元。
㈥ 马斯克的生意经:让梦想赚钱
如同自己置顶推特里的歌词:“张开眼睛,仰望天空”(Open your eyes, look up to the skies)一样,当地时间5月30日,美国SpaceX公司“掌门人”马斯克促成了全球首次商业载人试航的成功,书写了又一项传奇。
当天,美国宇航局(NASA)与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联手的商业载人航空计划(CPP)的首次载人试航成功,SpaceX 最新的载人龙飞船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发射台成功发射,在全球观众的注视下,载着两名宇航员还有一只恐龙玩偶前往国际空间站。
试航成功后,马斯克将拿到美国宇航局的订单。
“这哪是飞船,这是上了天的印钞机啊!”这是业内人士对马斯克商业试航的评价,而这份评价,来源于马斯克的生意。他的生意,就是上太空——不是那种没有商业回报的“营销星”。
至此,那个爱冒险、爱想像的马斯克,终于实现了他的毕生追求:让梦想赚钱。
马斯克无疑是冒险、创新的代言人。PayPal、SpaceX、Tesla、Hyperloop……马斯克手下的产品无一不超乎人们的想象。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人们最缺乏的实际上就是想象力。拥有想象力的人从不畏惧变化,甚至能够引领变化。
“梦想的终末目标就是要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马斯克是这一信条的践行者。
如今,马斯克已经实现。在美国国防部之后,SpaceX目前手上有几个大单子,包括一家沙特阿拉伯公司需要发射的通讯卫星、美国空军、和行星协会(The Planetary Society)的太空帆船技术测试。随着重型猎鹰的成功发射,可以预计的是会有更多客户纷至沓来。
马斯克已经看到大把的银子争先恐后向他砸来。
羡慕、嫉妒,还是无奈?
对比一下国内的商业航天公司,甚至是立志发射卫星的其他企业,无一不是在打“改变世界”的噱头,只是将其当作营销的工具,至于能不能转化为商业盈利能力,不重要,只要靠着“上天”两个字,让市场对其赞誉有加就够了。
“马斯克是在美国的国家支持下,被选中的一个人。美国出了一个马斯克,但是中国是不可能出现马斯克的。美国和中国的国情不一样,没有可比性。”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说道,“马斯克做火箭用的是NASA的图纸、技术人员、方案、实验,SpaceX是这么被扶植起来的。除了给技术,火箭没做出来,还给钱——NASA给了他合同。中国不可能出现马斯克。”
是不可能出现,还是根本没有人愿意成为?不得而知。
成功者为自己书写各种第一,失利者、或暂无发射动作者则强调,这不是奥林匹克,谁先冲过终点就永远第一。
但你们,倒是先完成比赛再说。
商人无论把自己标榜的多么高尚,赚钱能力仍是第一衡量要素,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中国的商业航天领域,如果继续这样谈梦想,谈世界,那确实是永远都出不了马斯克。
不可否认,马斯克有很多争议,但他就是有赚钱能力,他的产品就是能成为行业的标杆。
在汽车行业,特斯拉公司市值已经冲到了48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大车企,最近几年业内诞生了多家电动车新创公司,它们的假想敌都是特斯拉。
随之而来的就是马斯克个人资产的增加。
据5月28日消息,马斯克已经获得169万股特斯拉股票。这些股票总价值约为13.6亿美元。根据协议,马斯克只需支付每股350.02美元的行权价,总共约5.91亿美元,就可以获得这些股票。这意味着他可以净赚约7.7亿美元。
这是必然的结果。从2003年走到这一天,马斯克用了整整十年。一件优秀的产品绝对不是忽然出现,它背后必然秉承了大量前期的实验和技术更新,无数次濒临崩溃的危机考验其是否有资格成为强者。
所以,在事实面前,可以在商言商,只要愿意付出,愿意坚持,没有违反商业规则的前提下,世界多出几个马斯克,不是更好了。
“把钱赚了,顺便把梦想实现。”这样的想法,别说中国企业家没有想过。(采写?|汽车有智慧 王得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