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美宝莲市值多少

美宝莲市值多少

发布时间: 2025-03-28 13:47:15

❶ 市值蒸发27亿,妻子微博“寻夫”,丽人丽妆老板“后院起火”

3月8日女神节当天,丽人丽妆翁淑华在微博公开喊话:“你的笑脸都给了别人,你的生活圈子都在家门外……”

喊话人正是丽人丽妆董事长黄韬的太太,曾经的丽人丽妆创始人及销售行政总监。夫妻两人共同创业,打下丽人丽妆这片江山,而如今,丽人丽妆却成了黄韬一个人的天下。

据翁淑华所说,十几年前,家中比较困难,她一边在家照顾生病的黄韬,一边经营着一家淘宝店(也就是现在的丽人丽妆)。公司有了起色后,她便被丈夫劝说,成了一名全职太太。

谁曾想,昔日一切美好与承诺都成为遥远的回忆与空头支票,翁淑华被逼无奈,公开控诉黄韬多年不回家,打电话无人接,孩子生病见不着人影。

该消息一出,便引起公愤,丽人丽妆股票大跌,市值蒸发27亿元。

伴随着舆论风波,丽人丽妆的董事长黄韬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曾经被当作楷模的“新时代商业领袖”,如今却因“不回家”惨遭网友吐槽,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黄韬从小便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1973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便在清华大学任教三年。2000年8月,黄韬从清华大学离职,担任了美国通用无线通信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兼上海公司总经理。

2002年11月,黄韬联合通信行业的伙伴开始创业,将市场目标定在了广告宣传业务上;2003年,黄韬出资45万元,联合申川、陈昶创立飞拓无限,与中国移动共同开展无线互联网广告营销;2005年,搭建红筹架构,为境外上市做准备。

2007年,黄韬因病在家休养,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将妻子的服装店转型成化妆品店,也就是现在的丽人丽妆。在“上交创业汇”上,黄韬曾提到“趋势生意”这个词。其中,他提到两大竞争力——效率提升和稀缺性。

每种产品的“效率”都不一样,而化妆品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识别真假,“消费者的退货都退给品牌,不敢二次销售,因为有些人会在淘宝上以最低价买一个再退给我,我无法识别真假。”为了解决问题,黄韬只能在网上重新建立授权的链路模式。但如果坚持拿专柜证书才开店,就会形成一个稀缺性,并且过程缓慢。

但凭借他的“前瞻性”,他知道电商的生意会越做越大,成为主力市场。因此,他没有退缩,反而愈战愈勇。仅用一年的时间,丽人丽妆就因与相宜本草合作而名声大噪,至今合作品牌已超60个,其中不乏兰芝、美宝莲、施华蔻等国际品牌。

2010年5月,上海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黄韬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2012年,丽人丽妆成立下属子公司——上海丽人美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同年6月份,丽人丽妆以2.25亿元拿下阿里创投4500万元的投资;2015年,丽人丽妆营业收入已高达12亿元,净利润4036万元。

2016年,丽人丽妆以2200万元拍下papi酱的首个单次视频贴片广告。当时,许多网友分析,这是一个亏本买卖。但黄韬却声称,这是占了papi酱的便宜:“当时预期是2000万元拍下,实际价格也没有多大区别。”他相信,与papi酱合作,必能带来巨大收益。

黄韬对此次广告提出两种玩法:

一、网上征集评选活动,让所有有才华的设计师都参与进来。

二、给其他网红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

除此以外,丽人丽妆每年都会与几千个网红合作,黄韬认为:“现在消费者越来越不喜欢说教式或者自上而下的冷冰冰式的传播,更希望亲切互动式的交流方式。”

以这种网红变现的方式,丽人丽妆曾获得短暂的辉煌。2017年,丽人丽妆收入34.29亿,净利润2.26亿元;2018年,营收36.15亿,净利润2.52亿元;2019年,营收38.74亿,净利润2.84亿元。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自2018年起,丽人丽妆营收额增长缓慢。而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曾扬言以“高成本”、“高标准”保障美妆线上专柜正品的丽人丽妆却事故频发。

在2017年,丽人丽妆就因违法有奖销售和销售标识问题化妆品被警告处罚,客户信息也大量泄漏,被前员工进行倒卖。即便是背靠阿里这颗大树,也弥补不了丽人丽妆存在的隐患。

同样在2016年,丽人丽妆首次冲刺IPO,历经两年,却意外地以失败告终。

而黄韬并不认为这是失败,“投资人、业界人士都知晓丽人丽妆是一家好公司,丽人丽妆也有义务对监管部门讲清楚为什么丽人丽妆是一家好公司。所以,我们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尽量加强沟通,尽量解释清楚丽人丽妆为什么是一家好公司,把这件事解释清楚就好了,就是再等一等,没有成败一说。”经过不懈地努力,丽人丽妆终于在2020年9月29日正式上市。

丽人丽妆的“女王节”促销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曾经的“创始人”却在家中备受冷落。无数网友替翁淑华抱不平,作为丈夫与父亲的他却没有一丁点回应。

3月11日,渴望回复而不得的翁淑华再度微博发声:“既然你@丽人丽妆黄韬眼里只有@丽人丽妆和副总,没有这个家,那请注意查收文件,换个地方见吧!”

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丽人丽妆就相关媒体报道事项发出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为上市公司、董事、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黄韬。

翁淑华多次向黄韬提出回公司上班被拒,网传“小三”是否是真?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尚未得知。但一个才华横溢、身价过亿的人,却没有一点作为丈夫与父亲的责任感,由“新时代领袖”落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局面,不禁让人惋惜。

若事情按我们预想的发展,一旦翁淑华与黄韬离婚,就避免不了分割股权的情况,丽人丽妆是否会为此雪上加霜?

注:

①每日经济新闻,《丽人丽妆董事长黄韬首发声:我不相信舆论能干预司法 妻翁淑华:已走司法程序》2021年03月11日

②平台思维与策略,《专访丽人丽妆CEO黄韬:这真不是阿里的局》2016年4月23日

③化妆品报,《丽人丽妆IPO首发未过会 黄韬发声:无成败之说,只是缓一缓》2018年5月4日

④新京报,《“晚上从不回家”,被妻子公开手撕的丽人丽妆老板:30岁创业,身家近40亿》2021年3月12日

⑤丽人丽妆,《上交创业汇丽人丽妆黄韬:两大竞争力和如何做“趋势生意”》2019年9月5日

❷ 国产美妆“大逃杀”

文/钟微

编辑/叶丽丽

2020年9月28日,国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的线下门店已达200家。

自第1家门店在广州正佳广场开出,到第200家店落成,完美日记仅用了20个月。另一个惊人的速度是,在成立的第4年,完美日记将要赴美IPO。

据报道,完美日记近期完成了新一轮1.4亿美元融资,如果以40亿美元(约为268.4亿人民币)的投后估值比照,完美日记的市值已经超过丸美、接近珀莱雅。

后两者是如今国产美妆行业的双巨头,截止发稿前,珀莱雅市值居A股美妆行业第一,为291.08亿元人民币,丸美为262.21亿元。

从2018年开始,完美日记、UNNY、橘朵等国产美妆品牌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他们身上有着同样的特点:抓住了小红书、KOL等新渠道带来的流量红利,擅长营销玩法,从线上起家。

扎根线上的中国美妆品牌们渐渐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野蛮人”。

韩国化妆品上市公司科丝美诗有着近30年 历史 ,并于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其总经理助理申英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中国线上渠道和平价品牌的崛起改变了供应链的整体逻辑, 线上模式导致了行业里充斥着“门口的野蛮人”

以完美日记为代表的、走线上模式的品牌们改变了供应链的整体逻辑,影响了整个美妆市场,而对于传统美妆品牌而言,这些变化也许是致命的。

中国美妆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阶段,挑战无处不在。

国产品牌也曾经历过“畅销时代”,产品不愁销量,随着欧美美妆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竞争,不同品牌的产品功能、价位等变得更细分。

从2010年左右开始的线上渠道变革,更是给美妆行业增添了不少新玩家,这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来临。

一边是诞生于淘宝的美妆淘品牌,当时雅诗兰黛等欧美品牌大多定位高端,迟迟不入驻淘宝,给了国产美妆淘品牌崛起的空间。另一边则是传统国产美妆品牌,扎根线下的它们,对线上渠道的尝试也显得过慢。

当传统美妆品牌反应过来,布局线上,将淘品牌作为不能忽视的对手时,前面又有新的伏兵在等着它们——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锐品牌,通过互联网化营销带来的流量红利,掌握了线上市场的话语权。

中国美妆市场的各方势力,如今已经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混战局面。

回溯以往,每一场变革中,必定有许多企业在走下坡路,但其中也必定有新兴强者与存活者。

在这场国产美妆“大逃杀”中,谁活了下来,谁又最终消失了?

曾经A股化妆品市值第一的上海家化,已经先后被丸美、珀莱雅超越,截止目前仍未翻盘。

今年年初,前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发送了一条微博,他写道:“今天珀莱雅的股票市值206.6亿,超过上海家化206.4亿。”末尾还附上了三个流泪的表情。


很难相信,这个打造了美加净、佰草集、六神等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公司,打过不少胜仗,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革,但最终掉队了。

许多国产美妆品牌有着类似遭遇: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普兰娜”,在2010年因为原料等问题被经销商举报后,逐渐消失在消费者视野中;曾是中国本草护肤第一品牌、KA渠道第一的相宜本草,因为品牌老化,业绩下滑严重。

上海家化的掉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美妆行业兴起,大量创业者涌入,通过生产技术、营销、线下等多个环节的学习与调整,让国产美妆品牌得以遍布中国,美加净、大宝、欧珀莱、雅芳等品牌,都曾是无人不知的国产美妆品牌。

这一时期被称为“畅销时代”,怕的不是卖不掉,怕的是生产不出来。很多国产品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顶。

随着全球美妆巨头加速开拓中国市场,国产美妆品牌的地位被冲击,它们的产品定位被挤压在中低端市场,许多品牌还需要通过中外合资才能存活。

人们发现,像上海家化这样的企业,尽管创造了不少成功的品牌和产品,但销售体系、营销能力、企业现金流等方面都与欧美巨头有着很难赶超的差距。

来自欧美巨头的刀剑已经架在了国产品牌的脖子上,后者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2009年前后,欧美巨头几乎占领了这个行业,丁家宜被科蒂集团收购,大宝被强生收购,小护士和羽西被欧莱雅收购。收购不断发生,不少“国货”渐渐变成了“洋货”。

同时,当时美妆行业的市场虽然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来自欧美或本土的头部企业,已经垄断了市场,市场上略有名气的品牌,实际上都被抓在少部分企业手上。小型初创公司想要开辟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无疑是艰难的。

但依然有一大批国产美妆公司成立并孵化新的国货产品。

上海家化成立于1989年,但2000年之后,才是国产美妆的爆发期。丸美、韩束成立于2002年,珀莱雅诞生于2006年,卡姿兰则成立于2009年。

中国美妆品牌的成长和活跃变得更剧烈,丸美“弹弹弹,弹走鱼尾纹”、自然堂“你本来就很美”及韩束“释放你的美”等广告被投放在卫视等渠道。

上海家化已经随着佰草集跌出头部品牌阵营,而走上了下坡路。珀莱雅和丸美成为如今国产美妆行业的双巨头。

年轻的女性消费者,大多走入过它们的线下专卖店,专柜售卖模式一度是它们主要销售渠道。它们的营收,100%来自化妆品自有品牌运营的核心业务,这一因素让它们更被投资者看好,市值也在不断升高。

20年间,行业起伏,玩家更迭,有人刚刚坐稳位置,便又有新的黑马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打破格局。

在新的阶段,竞争加剧了。

此时的美妆行业,欧美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依然强劲,它们不再犹豫、加速融入电商平台。传统国产美妆品牌也一样,线上渠道甚至成为了主要营收来源。

新的玩家也开始跃跃欲试,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锐品牌,带着不同的模式走来,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

格局早有变化的征兆。在 科技 领域,技术的更迭背后往往孕育着机遇,而在消费领域,渠道的变革也是同理,这一轮变革围绕着线上。

2010年以前,美妆品牌大多是经销商模式,每年的美博会是企业招揽代理商、提升销量的重要方式,但美妆行业的销售渠道一直在变化。

关于中国美妆品牌的销售渠道变革,伽蓝集团执行总裁刘玉亮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27年前,中国化妆品产品的销售渠道大多是在百货商场柜台销售。

后来超市大卖场大举进入中国,紧跟超市大卖场的化妆品品牌快速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再之后便是CS渠道——由化妆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统所构成的销售终端网络系统开始盛行。

如今又到了电商渠道崛起的时代。随着2010年淘宝商城美容馆正式上线,美妆类淘品牌成为行业里的新生力量,其中诞生了御泥坊、膜法世家、阿芙、芳草集等知名国产美妆品牌,它们都是抓住渠道变革的先行者。

之后佰草集、自然堂等扎根线下的国产美妆品牌涌入电商,展开了一场传统品牌与淘品牌的激烈竞争。

新的搅局者又开始出现。2017年,黄景峰经历了数份工作,他曾在宝洁工作,又加入御泥坊担任副总裁,最后离开御泥坊,成立了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

逸仙电商是一个区别于宝洁、御泥坊的美妆公司,完美日记的模式也不同于很多传统品牌和淘品牌。

2017年,完美日记正式推出,并开设天猫旗舰店,它并不像淘品牌一般依赖阿里的流量扶持。 完美日记有了更广泛的营销阵地——小红书、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备受追捧,消费者往往通过这些平台先“种草”再买单。同年8月,完美日记开设了小红书店。

据艾瑞咨询统计,90后、00后了解新品牌的方式主要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以及电商平台。

而美妆的三大社交媒体是微博、小红书和微信。其中小红书已经与淘宝在内容上已成功打通,商家在编辑某个商品介绍时,可选择引用小红书相关“笔记”。

黄景峰曾提到,完美日记起初的销量并不好,直到开设了小红书店,天猫的销售业绩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除了完美日记、花西子,新锐国产美妆品牌的名单上还有玛丽黛佳、HFP、橘朵等。

随着这份名单变长,竞争也逐渐激烈,行业变得拥挤,有投资人为错过完美日记们而懊悔,也有新的创业者不断加入这一行业。

中国美妆行业的热度似乎不会降温,传统美妆品牌、新锐玩家、亦或是国外巨头都站在了这一分界点上。

进入2020年,美妆行业的变革还在持续。

实际上,在疫情驱使企业强化线上渠道之前,这场变革早已发生。

2019年到来的直播电商风口,“口红一哥”李佳琪用五分钟卖掉了1.5万支YSL口红, “直播+网红带货”的模式带动了不少美妆品牌的销售业绩。

这一年,国潮概念也开始风靡,食品、服装等各个领域的品牌开始主打中国元素,中国风、古风等风格的国货打动了年轻消费者,美妆品牌也借此实现了转型或崛起。

同时,品牌在挖掘线上流量之时,也不忘线下渠道依然有其价值。

传统美妆品牌大多依靠线下渠道起家。珀莱雅近年来大力发展线上渠道,但线下渠道依然贡献了大量营收。据珀莱雅财报,2019年,线下渠道营收14.62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46.91%。

扎根线上的新锐美妆品牌,也在重金布局线下。2019年1月,完美日记在广州开设首家体验店,截止今年9月底,完美日记已经有200家门店,并声称要在2022年开出600家门店。

完美日记突出重围的这些年,美妆已经成为中国零售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

过去,中国风靡的化妆品品牌中,大部分来自美国、韩国等国家,即使在珀莱雅、丸美崛起的时代,也没有打破被国外品牌统治的格局。

但如今,这一格局正在被改写。2020年,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了最新的美妆市场趋势报告,在护肤品类中,百雀羚、大宝、巴黎欧莱雅、Olay、妮维雅排名前五,虽仅有百雀羚是国产品牌,但位列第一。

而在彩妆品类中,唯一的国产选手完美日记也夺下了第一,美宝莲纽约、魅可、迪奥、卡姿兰排在其后。

放到线上,趋势则更加明显,国产品牌在美妆品牌榜单的席位越来越多。 2019年双十一,自然堂、百雀羚、完美日记、薇诺娜跻身榜单前十。

新锐品牌中,首次参加双十一的花西子1小时实现销量破亿,完美日记13分钟破亿,是首个登上天猫榜首的国货彩妆品牌。

不过,国产新锐美妆品牌低毛利、高营销的模式正在面临争议。

目前新锐美妆品牌的产品定位依然在中低端,产品价格大多在20到200元之间,是在压缩毛利率的背景下提升了销量。

与之对应的是品牌的营销费用高企。据时代周报今年5月报道,完美日记公关部人士表示公司毛利目前低于行业水平,更有报道称完美日记的营销费用就占到收入的40%-50%。

玩家最终走向的结局必将是提升定价,让投入产出比为正,何况目前完美日记们还在布局线下,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要到扭亏为盈,完美日记们才能迎来真正的胜利。

新锐美妆品牌尚有脆弱之处,老玩家亦在补齐短板。竞争远未到终局,而产品、营销、渠道都将成为这场战争的变量。

❸ 跪求雅诗兰黛资料事迹

雅诗兰黛家族不老传奇
Estee Lauder,一个跨世纪的佳人传说。
风华绝代的美容皇后,驾驭不曾停步后退的商业帝国战车,曾是美国梦的完美画面。
2004年雅诗兰黛逝世,雅诗兰黛家族的传奇,掀开了3.0版的序幕。这一次,雅诗兰黛之孙威廉从父亲莱纳德手中接过了权杖……
不老传奇 因“美”之名
基业长青,常常仅是一个愿景。
家族企业的长青,更是罕见,“富不过三代”的谚语,在全球通用。这并非仅是对于豪门的偏见。实际上,全球1000强企业中,仅有79家是家族企业,由家族继承人掌控;另外,仅有20%的家族企业,可以跨越60年后依然生存。
雅诗兰黛家族,要打破这一“魔咒”的盛衰规律,让1946年成立的雅诗兰黛,21世纪历久弥新。2005财年(截止至6月30日)雅诗兰黛净销售额突破至63.4亿美元,净盈利为4.06亿美元。雅诗兰黛,近60年的岁月后,光辉依旧。
雅诗兰黛(Estee Lauder),1907~2004年,97年的生命历程,成就了一个美丽传奇,更缔造了一个商业帝国。这位出生于纽约皇后区的“灰姑娘”,东欧移民的后代,凭借野心、热情与执著,撰写了一个美国梦式的传奇,聪明勤奋、坚韧不拔,换来财富、地位与尊敬,美国梦所涵盖的自由平等底蕴,在雅诗兰黛的人生故事中流转。在1998年《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20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天才中,雅诗兰黛为唯一的女性。
在自家厨房里,借助化学师叔叔调配出来的面霜,5万美元的创业资本,雅诗兰黛开始了美容事业的起点。这位外表美丽纤弱的女子,在创业之初,曾为自己立下“每天至少接触50张脸”的工作量底线,在人流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说服经过身边的女人,尝试自己的巧手护理。雅诗兰黛锲而不舍的说服能力,在1948年为她赢得进驻美国最高级的Saks Fifth Avenue百货公司的资格。雅诗兰黛的品牌,从这一年开始,赢得了高端美容用品领地的立足点。
在回首创业历程时,雅诗兰黛说:“我一生中工作的每一天,无不与推销有关。假如我相信一样东西,我推销它,不遗余力。” 雅诗兰黛,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推销天才之一,这个评价,或许平淡,却是对一个勇敢、创新,打出一片天下的时代女性的致敬。她,曾经只是一名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推销员,却把“美”当成一生的使命去完成。“美是一种态度。天下没有丑陋的女人。”雅诗兰黛的商业帝国,因“美”之名而起步并壮大。
走出美国 追寻愿景
莱纳德(Leonard Lauder),雅诗兰黛的长子。40多岁时的一次演讲上,他曾说:“人们常问我的职业是什么,我会告诉他们我的工作是做一个儿子。”出生于1933年的莱纳德今年已经72岁,而他深爱的母亲也已于去年4月24日去世。莱纳德把母亲的事业种子,在全球化版图上实现王朝般的全新规模和影响力。目前,雅诗兰黛集团旗下26个品牌几乎铺上了全球的货架,公司近一半的收入来自美国本土以外市场,采购生产销售环节也跨越了欧美亚三大洲。
1958年莱纳德加入雅诗兰黛时,年仅25岁,雅诗兰黛的销售额也仅有区区80万美元,依然是一个小型家族企业,雅诗兰黛与丈夫约瑟夫·兰黛(Joseph Lauder)分工 ,雅诗主管营销,而约瑟夫掌管财务与生产;1982年莱纳德在25年的历练后出任集团CEO,1995年兼任董事长,并于当年策划了雅诗兰黛一个重要的转折事件——上市;2004年当莱纳德将CEO一职由儿子威廉继承时,雅诗兰黛已是一家年销售额达57.9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市值78.2亿美元。
莱纳德,为雅诗兰黛带来了国际化开放色彩。莱纳德认为,自己继承了父亲的从容镇定以及母亲的洞察力。曾有人请他用一个词概括母亲的最大特点,莱纳德用了一个词——野心。而正是不逊于母亲的野心,让莱纳德引领集团实现脱胎换骨的改造,从上市到扩张,体现的是打造一家跨国巨企的野心。
虽已上市10年,目前雅诗兰黛家族还是持有集团82%的投票权股票,但毕竟,正是上市的决策让雅诗兰黛的运作更透明,更规范,也让其全球扩张有了更多的灵活选择。莱纳德说:“我们的信条是,我们不是家族生意,而是生意场里的一个家族。”
举贤不避亲,雅诗兰黛家族必须有足够的管理能人和创意高手,来运作这盘家族成员积极参与管理的“非家族生意”;另外,雅诗兰黛必须保持开放的任人唯贤思维,前任CEO(任期为1995-2004年)连翰墨并非家族成员,但这位1975年加盟的老将,莱纳德同样委以掌门重任。虽在2004年连翰墨的CEO一职由莱纳德之子威廉继任,这并不能否定莱纳德在任人唯贤与举贤不避亲之间,所作出的极好平衡。
莱纳德的另一大功劳,就是通过收购建立起雅诗兰黛的品牌阵容。上世纪90年代中期,雅诗兰黛开始重视多品牌组合及特许经营的重要作用。雅诗兰黛,从品牌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定位在最高端,开始一场面向富人的游戏。对比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年销售额3倍于雅诗兰黛)的欧莱雅以及巨人中的巨人——年销售额567.4亿美元(年销售额9倍于雅诗兰黛)的宝洁,雅诗兰黛有所不同。宝洁非常明显,旗下的玉兰油及CoverGirl等带有大众市场气息,整体品牌阵容也因其公司背景及企业品牌内涵,而更为大众化;欧莱雅,从大众化的美宝莲到高端的契尔氏,品牌阵容全面强势,不过对规模小了一半的雅诗兰黛,总体来讲后者的最高端定位较为纯粹。
尚在刚加入雅诗兰黛的1958年,莱纳德就意识到了产品单一的巨大风险。1968年,莱纳德推出了与原有的雅诗兰黛品牌一样高端定位的倩碧品牌,其他人可能会担心品牌的自相残杀,莱纳德却认为这可以是良性的同门竞争。作为两个儿子的父亲,他将家庭生活的心得体会应用到公司营运上来,和而不同的思路居然也行得通,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同门相煎情况。
不管是收购彩妆品牌M.A.C.也好,还是收购另一个彩妆品牌Bobbi Brown也好,莱纳德为雅诗兰黛企业文化带来的对良性竞争的包容,通过内部良性竞争,激发创新精神和品牌活力,以应对远为无情的外部竞争。不管是内部研发,还是外部收购,目的无非是为了激发雅诗兰黛文化中的创新精神。
在谈及卓越领导人的重要特质时,莱纳德曾经提过一点——“拥有清晰的愿景。知道你要往哪里去;如果人们认同你的愿景,他们会带你到那里。”莱纳德带领雅诗兰黛走出美国、走出家族企业的固步自封,走出高端品牌的单一产品阵容,或许正是因为他头脑中清晰愿景的指引。他曾说:“将美丽带给全世界所有女性是我母亲的梦想,也是雅诗兰黛公司的愿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美容品帝国,莱纳德与母亲一样,用毕生的热情去缔造。
世纪挑战 美的“传人”
踏入21世纪,雅诗兰黛面临新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的掌门人,名叫威廉(William Lauder)——莱纳德的长子,雅诗兰黛之孙。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均面临着品牌内涵的更新及品牌活力的重新激发难题,雅诗兰黛,也不例外。近60年的历史,经典的辉煌,面临现代的考验。防止雅诗兰黛品牌的老化,是2004年上台的威廉面临的挑战之一。
雅诗兰黛的收入中,依然有约40%来自于高级百货公司;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年龄较轻的客户却更加青睐个性化、时尚感较强的高端品牌专门店,至于宝洁这位巨头,则更是以其庞大强势的企业资源,意图取缔奢侈与大众美容用品的界限,从而模糊欧莱雅及雅诗兰黛的高端姿态,为自己这家产品上至美容品,下至洗涤用品的综合型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最高端的变数,中低端的劲敌,雅诗兰黛的经营思路,已到了自我更新的关口。只有这样,该企业的下一个里程碑式目标——突破100亿美元销售大关,才有可能实现。
拥有一个杰出的祖母,以及顶着“兰黛之子”的压力、却同样杰出的父亲,家族第三代传人威廉既需要强调自己是家族接班人,又需要在上一代的福荫下走出上一代的阴影,他坦诚地说:“我必须付出双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外界的一半认可。这是我内心深处的驱动力,我是雅诗兰黛的家族接班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工作已成功。”
祖母及父亲共有的对时代潮流及商机的洞察力,在威廉身上能否延承?对于威廉来说,21世纪是个关键的时间概念,假如说雅诗兰黛是个公认的质量狂,莱纳德是个不争的收购狂的话,威廉又将是个怎样的“21世纪”接班人?祖孙及父子的感情纽带是一回事,但在工作上威廉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我是我,我是威廉”。显然威廉并不想在工作角色中仅仅享受其祖母及父亲的奋斗成果,而是强烈追求自己有所建树。
风格稳重谨慎的威廉,似乎不像是那些精致的、中性化的美容业执行官,而更像是一个银行家。对比祖母及父亲,威廉似乎对于雅诗兰黛的商业模式有另外的认识,比如说大广告投入的营运方式,就成为威廉考虑调整的一个方向。之前雅诗兰黛的营运利润率为11.4%,这意味着市价100美元的产品,成本为25美元,但广告投入方面却高达63美元。
在威廉于2004年上台后的一年里,雅诗兰黛的营收增长了9%,而利润则提升了8%,“银行家”风格的威廉,对比祖母的信念,父亲的速度,在财务上更为精明,具有更强的利润意识,这也是雅诗兰黛在未来的管理风格方面,将会因人而异出现的调整。关于不惜代价打造伟大品牌的做法,威廉说:“我们不能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做法行得通,就认定可以在21世纪继续这种做法。”不同的并不仅仅是时尚潮流,商业运作手法亦在与时俱进,威廉并不想落入历史及前人的窠臼。在奢侈高端品牌的风光背后,客观的财务报表呈现的是一个让人惊奇的低利润商业模式。
威廉是否将在这方面为雅诗兰黛带来激进的变革?很明显,华尔街对此充满期待。威廉对于旗下26个品牌,将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和审视。业绩不理想的品牌,是否会被放弃?成本控制方面,又在何处存在何种空间?这些都是威廉在未来将继续思索的难题,或许他可以找到执行和解决方案。目前总部设在纽约市的雅诗兰黛生产设施分布在美国、比利时、瑞士、英国、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地,对比生产成本来讲,在广告营销方面雅诗兰黛可以实现的成本节约空间更大。
威廉更加重视的另一个方面是渠道。在过去,雅诗兰黛的渠道由高级百货公司主导,而现在其独立自有的专门店已达518家,覆盖Aveda、Origins和M.A.C.等品牌。对比各竞争品牌互相争妍斗艳的百货公司柜台,品牌专门店对于突出其个性及特色,当然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改变正在进行,这当然避免不了与旧有渠道的冲突和摩擦,威廉的创新和改革,面临的是新旧商业渠道相结合所带来的考验和压力,甚至莱纳德本人,就曾对品牌专门店的渠道方式表示质疑。
尽管如此,渠道的多样化已被列入雅诗兰黛的五大战略当中,其它的四大战略还有产品创新、产品类别全面开拓,以及从父亲莱纳德手中继承的全球扩张,寻找收购及特许经营商机等战略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威廉在产品类别全面开拓方面的又一次出乎意料的举动——对于Origins品牌的重视。该品牌产品强调纯天然植物配方的环保特性,从产品类别来说,其旗下的部分沐浴类及全身肌肤护理产品,更强调自然配方,而非雅诗兰黛集团一贯标榜的时尚特性,可以说在雅诗兰黛整体品牌阵容中是一个“另类”,但与全球环保潮流对应来讲,也是一种“另类”时尚。
现年45岁的威廉,与父亲一样毕业于全球最顶尖的沃顿商学院,或许他深得该学院“只创造新规则”理念的熏陶,能够创造出雅诗兰黛的商业运营新规则?雅诗兰黛的21世纪全新挑战,已来临。

热点内容
历史上哪只股票涨的倍数最厉害 发布:2025-03-28 13:50:53 浏览:863
美宝莲市值多少 发布:2025-03-28 13:47:15 浏览:891
16退市的有哪些股票 发布:2025-03-28 13:41:55 浏览:833
什么是后市股市 发布:2025-03-28 13:34:28 浏览:817
股权回购条款怎么规定 发布:2025-03-28 13:30:53 浏览:206
期货交易中为什么会平仓 发布:2025-03-28 13:27:20 浏览:716
603368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5-03-28 13:27:03 浏览:660
数字货币创业是什么 发布:2025-03-28 13:24:58 浏览:46
股权增资款什么时候到位 发布:2025-03-28 13:22:33 浏览:545
五粮液理财目标存在什么问题 发布:2025-03-28 13:11:38 浏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