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必须是什么货币
㈠ 为什么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货币,且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价值尺度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货币本身作为一种商品,可以以自己为标准,与其他商品进行量的比较,而此时商品的价值形式就转化为价格形式,商品通过货币进行表达的价值形式即为价格。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货币只需要以想象中的或是观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然而他的单位则必须依赖于现实中流通的货币。正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转化为货币的价格形式,然后再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货币本身作为商品也存在不同货币之间量的差别,因此人们为货币也制定了一个量的标准,即规定价格标准(有时亦称价格标度)。指的是含有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
在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之后,使得商品的交换有了可能。而流通手段则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由商品—商品(W—W)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W—G—W)。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形式上的区别,也存在着性质上的区别。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使用现实货币,不能使用观念上的货币。
㈡ 货币的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只能用现实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贮藏手段:作为储藏手段的的货币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支付手段:可以是现实货币,也可以是转帐手段。
国际货币: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只有贵金属金银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种纸币,如美元也用世界货币职能。
拓展资料: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键带称金钱。
通货(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包含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
基本含义
关于货币的本质仍然存在大量的争论。经济学的货币概缓册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传统上,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购买力的暂栖处;
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实际上,上述6条都属货币的职能定义。
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稿哪芦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
货币本质的逻辑推理和证明:
当市场处于物物交换阶段时,交换能否发生取决于交换双方的供给与需求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并不总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双方,那么交换就无法进行。
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么在某个约定下,交换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间以双方交换的形式发生。 这个约定就是:乙与丙约定可以用A来换取D,这样他就可以用B来和甲交换A,尽管A并不是他最终需要的,它充当了交换媒介的角色。
我们把在这个事例中的角色延伸开来,把甲指代成买家,乙指代成卖家,丙指代成市场,它既可以是某个丙,也可以是内部存在交换的组合。这样A就充当了通货的角色,即甲用A来向乙购买他所需的B,而乙则持有A并用它来和丙交换D。
㈢ 为什么货币价值尺度要足值的货币,流通手段要却可以用不足值的货币呢。。
价值尺度是一切商品都可以拥有的职能,因为商品具有价值。最初货币都是指足值货币,其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后来由于使用磨损,逐渐使用不足值货币,其价值是减少了的,但是可以代替货币(足值)行使各种职能(如流通手段),所以照理说不足值货币也可代替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纸币也是如此。
拓展资料:
一、价值尺度职能
价值尺度职能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于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货币是一种尺度,一种单位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都可用货币来表示。这就是价格。
二、流通手段职能
当货币在商品交易中起媒介作用时是流通手段。即货币充当交换媒介。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有两个特点:
1.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或想象中的货币,价值尺度职能中可以。由该特点引出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货币用来媒介商品交换,所以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由于货币可多次媒介,所以商品价格总额是货币量的倍数,所以:M=P*Q/V。
2.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足值的也可以是不足值的。因此仅代表货币符号的纸币可以充当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商品要求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尺度,用该尺度表现并交换,商品需要等价交换,所以需要一个被社会公众所公认的交换媒介,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由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时就是货币。
㈣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贮藏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各有什么特点
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只能用现实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贮藏手段:作为储藏手段的的货币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如金银条块等)。支付手段:可以是现实货币,也可以是转帐手段。国际货币: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只有贵金属金银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种纸币,如美元也用世界货币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