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发展历程
⑴ 货币形式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五个阶段。
一、货币形式的发展历程是
自货币出现以来,货币的形态随着商品经济交换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充当货币的材料也有所不同,因此,货币的形态表现也不完全相同。 总的说来,货币的形态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五个阶段。
二、具体货币发展历史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在世界各国的货币发展史上,可以说除去信用货币、纸币和金属货币,其他担任过货币角色的各种商品,都可以称之为 “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货币之一。金属货币所以能在流通使用中逐渐取代了自然物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
3.纸币: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们最初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是货币。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5.电子货币:
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或者通过银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务,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途径将银行中的余额转移,从而能够进行交易。
⑵ 货币形式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自货币产生以来,其具体形式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变化,主要体现在货币材料的变化上。从货币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划分为:1、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3、信用货币。
1、实物货币
指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非货币用途的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如在中国历史上,龟壳、海贝、蚌珠、皮革、齿角、米粟、布帛、农具等都曾作为实物货币被使用过。但这些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货币,在交换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充当货币的物体,一般须具备普遍接受性、价值稳定性、统一性、可分性、耐久性、轻便性等特点,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为金属货币所取代。
2、金属货币
指以金属为材料并铸成一定形状的货币。金属货币较实物货币更具有充当货币物体的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早在殷商时代,金属货币就已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由于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会磨损减重,加上人为实行的铸币变质政策,以及随着商品交换规模不断扩大,金属货币特别是贵金属货币流通量的增长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贸易、金融等交易量巨大增长的需要,于是金属货币逐渐被纸币或信用货币所取代。
3、信用货币
广义指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各种信用凭证,包括银行券、汇票、期票、银行支票等。狭义指银行信用货币,即银行券和银行支票。信用货币以票
据流通为基础,直接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信用货币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制度日益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日益深化,各种形式的信用货币遂得以产生和发展。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被迫放弃金本位和银本位货币制度,纸币不再兑换金属货币,信用货币更有了长足发展。信用货币已成为当代几乎所有国家所采用的货币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