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层次怎么讲
A. 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货币层次划分,即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按照不同的统计口径进行划分。通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如下方式划分货币层次:
M0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包括各种面值的纸币和辅币。
M1则是在M0的基础上,再加上活期存款。
M2则是M1再加上准货币。准货币包括银行存款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
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助于政府和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货币供应和调控经济。通过分析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量,可以更精确地评估经济活动、预测通货膨胀趋势,以及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简单来说,M0代表了流通中的实物货币,M1包含了M0以及一部分可以随时提取的存款,而M2则进一步包含了M1以及各种形式的准货币。这些层次的划分有助于理解货币的流动性和经济活动的广度。
货币层次的划分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和分析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与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B. 我国的货币层次如何划分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划分具体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应答时间:2020-12-2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C. 什么是货币层次划分
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指中央银行为了统计、分析和管理需要,将货币供应量按照流动性大小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这种划分有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控和控制,以便更好地实施货币政策。
第一层次:
流通中的现金(M0)
第一层次的货币通常被称为流通中的现金,也就是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和硬币的总和。这部分货币是中央银行直接发行的,具有最高的流动性和即时支付能力。
第二层次:
准货币(M1)
第二层次的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可随时转换为现金的存款,如活期存款和其他支票存款。这一层次的货币流动性较高,可以直接用于日常交易。
第三层次:
广义货币(M2)
第三层次的货币是在M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期限内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相对较低,但仍然是货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层次:
准广义货币(M3)
第四层次的货币包括了M2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短期和长期金融资产,如回购协议、定期存款等。这一层次的货币流动性更低,但仍具有一定的购买力。
第五层次:
更广泛的货币(M4)
第五层次的货币则包含了M3以及其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短期和长期金融工具。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最低,但其总量往往反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规模和深度。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中央银行监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控制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风险。通过调整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市场利率和经济活动,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最后,货币层次的划分还有助于评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货币层次划分的挑战
尽管货币层次的划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支付方式不断涌现,这给货币层次的划分带来了复杂性。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也使得货币供应量的测量和分析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中央银行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以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D.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怎样的
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E. 货币层次怎么划分
第一层次:M0,即各个单位(企业、机关、学校等)的库存现金和我们普通老百姓手持现金之和;
第二层次:M1(狭义货币)即M0+企业在银行里面的活期存款;
第三层次:M2(广义货币)即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是有期限的,不能马上取现,所以被称为准货币,意思就是说期限一旦过去就是真正的货币啦!
M2可以理解为市场上所有的钱,如果M2增加,那么意味着央行印钞增加,反之则降低!
供参考。
F.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
关于货币层次划分,各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而且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划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别。
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的。
1、西方国家货币层次的划分及其依据
货币的流动性在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眼里实质上就是货币的变现能力。根据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层次的归纳,货币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一下几个层次: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
M3=M2+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M4=M3+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2、美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目前,美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大致如下: M1=通货+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议+隔日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M3=M2+大面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机构所有)+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L=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
3、我国的货币划分依据
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 , 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 , 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 , 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若是按流动性划分,其依据是:
(1)相对能更准确地把握在流通领域中货币各种具体形态的流通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
(2)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3)央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划分具体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回到流动性这个划分标准,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流动性标准是局限于该金融资产的国内流动性为基础的。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市场,实现对经济的干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一是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
二是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三是客观上促进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
G. 如何划分货币的层次不同的货币层次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用符合M0表3示),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2)狭义货币供应量(用符号M1表示),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供应量(用符号M2表示),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其中,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为准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