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发行量是如何影响到物价的
㈠ 货币发行量增加为什么会导致物价上涨
货币发行量增加后,虽然钱没立刻到老百姓手里,但是市场预期物价会上涨,物价然后就震荡上涨了。这就是所谓的“通胀预期”。央行一直说要管理通胀预期,一旦形成这样的预期,那么离真正的通胀就不远了。
至于 货币发行量增加为什么会导致物价上涨?主要有以下传导途径。
货币发行量增加主要用于政府投资项目(铁公基项目居多)——原材料(煤炭、矿石等)价格上涨——中上游其他产品(钢铁、有色金属)因为成本上升涨价——中下游产品(汽车、家电)涨价——下游其他产品(日用品)因为比价效应涨价==============通胀形成
以通货膨胀的解释,那涨工资不就加快了物价上涨了吗?涨工资有被动的和和主动的,被动的是因为货币发行量增加/物价等因素导致,主动的涨工资主要是政府主导(这个很少见)……工资上涨,只要全社会货币供应量没有增加,是不会加快物价上涨的。
㈡ 国家发行大量货币 为什么会物价上涨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原因 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 ,没有价值 ,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因此 ,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特点 ①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100%例如 ,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
②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物价上涨率=(-1)×100%例如 ,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1)×100%=100%。
类型 ①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③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一是国内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只涨不跌,进而扩散到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二是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 ,引起价格上涨,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三是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会波及到非开放型经济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④输入型通货膨胀。由于输入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国内物价的普遍上涨。这种类型一般出现在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并通过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开放型经济部门等途径在国际间传播。⑤抑制性通货膨胀。在市场上存在着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或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国家通过控制物价和商品定额配给的办法,强制性地抑制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这是一种实际上存在,但没有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
后果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通货膨胀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有: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 ,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③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西方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一般是通货紧缩和收入政策。通货紧缩就是从流通中回笼一部分过多的纸币,通常采用的办法是:①增加税收。②提高贴现率和减少信贷总额。通过这些办法抑制总需求,使之接近于总供给,从而抑制通货膨胀。收入政策主要是通过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来抑制通货膨胀,采用的办法主要是 :
①颁布价格指导线。
②以减税等手段刺激企业实行低价。
③对工资、物价实行强制性的控制或管理。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措施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措施的目的不在于从根本上抑制或消除通货膨胀,而只是把它作为对通货膨胀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的一种手段;因此,其结果不但不能真正抑制或消除通货膨胀,相反却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
㈢ 为什么货币印多了 就会导致物价上涨 人们怎么知道货币多就回提升物价 这是还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吗
这位同学的疑惑应该是在于,这个由货币到物价的传导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也有类似的疑惑,尽管有PY=MV这样的货币恒等式诠释了价格、产出、货币量与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但仍然难以从切身体会中去理解,当市场上货币量增加时,是如何一步步传导到物价上的?市场上第一个价格的上涨是如何发生的?作为一个个微观个体,交易中的人们如何得知整个市场的货币量提高了呢?
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有个思路供你参考。
首先,价格是如何决定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需求供给曲线决定了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即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决定了价格,这个规律贯穿其中。
其次,再看货币供给的来源,市场的货币供给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完成,比如,中央银行通过逆回购(向商业银行等机构购买有价证券)的方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在货币乘数效应下,商业银行可供借贷的货币多了,贷款的利息自然就会低了。
再次,从商业银行到实体投资,贷款利率降低时,资金成本下降变相提高了投资收益,于是就会刺激企业主贷款进行投资,所谓实业投资就是购买劳动力和原料、设备等,以劳动力为例,当各企业主增大投资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市场上劳动力供给不变,于是形成用工短缺,商人提高工资以招到更多的工人。其他原料类似。这样,成本上涨了,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也相应上涨。
最后,从个人再到消费品市场。每个人工资提高了,根据消费方程,于是也会提高消费档次,消费更多商品,增加商品消费需求,也会引起消费品商品价格上升,刺激厂商扩大生产。
当然,现实中的传递过程要比这个复杂的多,而且并非单一的链式因果,而是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个人觉得,价格传导通常是从工人工资和生产性资料开始。仅供参考!
㈣ 为什么货币发行量多,会使通货膨胀,;发行量少,会通货紧缩
货币发行量增多,货币最终流向实体经济,那么大量货币在某个行业的(首先就是房地产和股市)流动会推高这个行业,使之快速发展,但是大家的工资却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导致通货膨胀,也就是钱不值钱了。
从宏观上讲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因此 ,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㈤ 为什么货币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
不上涨不是大家都有钱了,只是你手上的货币购买力强了。打个比方,10年前200块能买一条很好的牛仔裤。现在由于通胀的影响,你要出1000块才能买到相同牌子的牛仔裤。但你的工资收入跟十年前比才涨了500块,这远远追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所以你感觉钱少了。
㈥ 货币超发是怎么引起物价上涨的
货币是信用符号,理想状态下,发行的货币数量和生产的产品数量有一个固定的对应关系,货币超发将这个对应关系破坏了,形成了新的对应关系,于是物价发生变化。
假定整个市场只有两个部门,一个是生产部门,一个是货币发行部门,生产部门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货币发行部门根据产品的数量来确定货币发行量。比如,100个产品对应100元
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是有限的,而货币发行部门发行货币的能力是无限的,如果,货币发行部门严格按照 100个产品对应100元钱的比例发行货币,那么物价就保持稳定状态,这个市场上的物价就是 1个产品1元,但是如果货币发行单位超发了货币,使100个产品对应的货币超过了100元,,比如超发20元,则原先的对应关系就被破坏了,新的对应关系就成了100个产品对应120元,于是,市场的价格就成了1个产品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