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货币指什么
❶ 货币是什么
一、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二、货币的形式
货币从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商品,包含价值量,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
(1)宏观经济学中货币指什么扩展阅读:
货币的产生: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为商品交易最初是用现金支付的。但是,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是不同的,销售时间也是不同的。
生产和销售时间上的差别,使某些商品生产者在自己的商品没有生产出来或尚未销售之前,就需要向其他商品生产者赊购一部分商品。商品的让渡同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即出现赊购的现象。赊购以后到约定的日期清偿债务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开始是由商品的赊购、预付引起的,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在商品交换和信用事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就日益成为普遍的交易方式。
❷ 货币是什么经济学概念
西方经济学的货币定义: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易媒介、支付工具、价值储藏和计算单位的物品。货币就是货币行使的职能。
注意:这里特别强调的普遍接受是指能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也就是说,这里的标准不是国家的批准与否,而是大众是否接受、承认.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国家规定的货币的普遍接受性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国家的规定仍然可能是行不通的,相反,有一些信用工具,如银行支票存款最初在法律上并没有地位,但是在经济中普遍被企业界承认和接受,类似的例子很多。
❸ 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是什么
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因为 居民、企业和单位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居民、企业和单位持有的货币是执行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如居民用货币来购买商品或者支付服务费用,购买股票和债券,偿还债务,以及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等;企业以货币支付生产费用,支付股票、债券的息金,以货币形式持有资本等。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 交易性货币需求: 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水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预防性货币需求:指为了应付意外的事件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凯恩斯在凯恩斯总模型中指货币是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货币的“投机需求”(ls)并非是为了投机的资产,而是为了降低损失风险而以货币形式保值的资产。货币的“投机需求”有机会成本。 安全需求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这是必须的,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状况是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越大。另一方面,必须的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独立的,一般被简化归入了“交易需求”。
希望采纳
❹ 货币是什么意思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各国对基础货币的定义及统计不尽相同,即使是在一个国家之内,根据基础货币的分析用途不同,可能有几种基础货币的定义。我国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统计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
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基础货币统计。当时对基础货币的统计定义为:基础货币=金融机构库存现金+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特种存款+邮政储蓄转存款+机关团体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其中,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乡信用社、财务公司所持有的现金;金融机构特种存款是人民银行为了吸收农村信用社多余的流动性设立的特别账户,通常账户余额很小,并且不活跃。
基础货币这一概念可分别从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在现代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基础货币都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其中以公开市场业务为最主要)。由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4)财政部发行通货;(5)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7)政府持有的通货;(8)政府存款;(9)外国存款;(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在以上这11个因素中,前6个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个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均集中地反映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我们不难看出,在以上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中央银行所能直接控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开市场买卖;而有些则是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的。但是,对于这些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中央银行可通过运用其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这些因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因此,一般认为,基础货币在相当程度上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
❺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一、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那内容有重叠,但是这几个概念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1.钱、货币、通货、现金各自的定义:
①钱是人们对货币的统称。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
东西,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②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
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③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
币;
④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
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现金是货币
的一部分,这部分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
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指由银行发行,供客
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
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
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
支付。现在,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
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
付工具。因为,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拓展资料
现在已经没有纸币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纸币”其实
是银行券,不信你可以拿出一张票子看看上面印的
是“中国人民银行”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各国发行货币即指各国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
❻ 政治经济学中货币的概念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个定义是建立在金属货币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认为纸币是货币金属的代表,是一种价值符号,间接发挥货币的职能。问题是现在流通中的货币已经与贵金属脱离了关系,这一解释就落后了。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说明了,货币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交换价值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
三点理由:第一,货币是一种商品,这是商品世界经过千百年进化选择的结果,与其他商品在形式上具有一致性,即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第二,货币具有以自身的使用价值形态表现商品价值的能力,即一般等价物;第三,交换领域之所以接受货币,首先因货币是一种商品(注意,马克思的理论是建立在(1)劳动价值论;(2)马克思的时代是金属本位制流通时期)。
货币共有五个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一、价值尺度 . 定义: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或多少.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以价值为基 础。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特点:观念中的或想象中的。价格标准: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 二、流通手段 定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货币流通规律: (1)影响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 (2)一定时期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即: G=P*Q/V
❼ 货币和资本的区别
货币,是一种交换其他商品的有固定价值的特殊商品。
而资本(可以包括货币),是提供以生产的生产要素的总称。
货币与资本的联系是:货币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拓展资料:
货币: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既然是一种商品,它就具有商品的属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它是特殊的商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原始社会末期,货币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自发地从商品界分离出来。
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固定于何种商品,一般带有偶然性。
最初充当货币的是某些主要消费品、外来物品或某种装饰品,例如牲畜、兽皮、布阜、玉贝和金属都充当过货币。
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就逐渐代替其它商品充当货币。
资本:
资本的定义按《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以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均是资本。
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一般来说,我们把那些作为获得财货手段的产品叫做资本”。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资本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的产出的耐用投入品”。
资本(资本商品,资本设备):capital(capital goods, capital equipment),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财富或生产的社会关系。
(l)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资本是投入(生产资料)的一部分,投入包括:劳务、土地、资本。
资本是指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它是耐用品。根据现今主流宏观经济学观点,资本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 物质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人力资本是经济学家用来指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一个术语。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
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由剩余劳动堆叠形成的社会权力,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资本并不完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然而今天我们来单独研究宏观经济存量核算时,"资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而作为投资活动的沉淀或者累计结果,资本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
资产=资本+其他积累+负债
即:资本+其他积累=资产-负债=资本权益
价值规律告诉人们,资本总是流向高利润行业。
(2)从企业会计学理论来讲,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生产经营,能产生效益的资金。
资本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项基本要素,是企业创建、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企业创建需要具备必要的资本条件,企业生存需要保持一定的资本规模;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筹集资本。
商业银行的资本通常指会计资本,也就是账面资本,等于金融机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优先股等。
资本在商业银行的作用:
1.资本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
2.吸收和消化损失;
3.限制商业银行过渡业务扩张和风险承担;
4.维持市场信心;
5.为商业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
❽ 货币 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金钱。
关于货币的本质,学术界仍存在大量的争论。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专业术语为通货,主指“流通中的货币”。传统上,货币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货币,就其本质而言,是所有者之间关于交换权的契约,不同形式的货币在本质上统一的。过去,由于人们对货币的本质认识不清,错误地从不同角度来将货币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分为债务货币与非债务货币两大类, 根据是否约定贵金属的兑换比例分为可兑换货币和不可兑换货币等等。
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包含价值量,比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它的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两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都被约定作为交换媒介,都存在契约价值。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于货币的契约价值,但实物货币的购买力也会受到自身商品价值的影响,通常实物货币的商品价值小于其作为货币的契约价值。
高中教科书当中,货币的本质被解释为一般等价物。 这个定义仅仅从职能出发,实际上并没有说明货币的本质,也无法回答内在的逻辑问题,即货币为什么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