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伪满货币怎么办
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何在东北发行一种特殊的货币“流通券”
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军撤离东北,国民政府着手接收东北的各项工作,在经济方面,除对日军留下的工厂等各部门进行整顿接收外,还对金融行业进行专门的整顿,专门成立东北行辕经济委员会。在通货方面,并没有在东北各省使用法币,而是发行东北流通券,以取代伪满洲国统治时期日军发行的满洲银行券。
最后,关内利率较高,游资数量大,而东北利率较低,且抗战胜利后,东北急需大量资金恢复发展生产,扶助工商业者复原工作,如果此时东北资金因关内高利率的吸引,大量资金入关,这样的话,对于关内、关外的经济均为不利。发行东北流通券,使关内货币体系与关外不同,国民政府当局便可以通过汇兑管制,限制资金流向关内,来达到收拢资金,恢复生产的目的。
㈡ 抗战时沦陷区和国民政府控制区各自用的货币是什么
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至一九四五年日军投降的这段时间里,日本在中国大陆扶持的伪政府共成立了满洲中央银行、中央储备银行、冀东银行等七家伪政权银行,每家银行都发行纸币和硬币,同时,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发行的货币和日本军用票也大量涌入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批货币流通在中国各沦陷区,成为日本侵略者与其扶持的伪政府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工具。所以说日占区使用的货币太杂,国民政府控制区使用法币,共产党控制区使用的是边钞。银圆在那时候一直都是所有人认可的流通货币。
㈢ 抗日期间敌占区用的日伪货币什么样
抗日期间敌占区用的日伪货币主要有:
1、日本军票
二战时期,日本疯狂发行军票,日本军民的一切公私经济的收支,完全使用“军用手票”,更逼令占领地居民兑换军票作为货币。由于军票发行时不会有保证金作为兑换支持,也没有特定的发行所,所以军票不能兑换日圆。基于这个缘故,日本政府以此作为支配占领地经济的一种手段。战后,军票沦为废纸,给日占区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