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利息上升基础货币怎么变
A. 当美联储提高法定准备金时,货币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动)
我觉得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给出减少的答案,不过我想说说我的分析。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是有影响,它会降低货币乘数,但是这并不能说它就能减少货币供给。因为基础货币量有可能因为外来资本的流入而增加以完全抵消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带来的货币供给量减少。所以,这里还要去考察资本流入的问题,首先可以肯定美国的资本市场是相对开放的,资本流入要看利率水平与国际利率水平的差异,如果说美国的货币需求十分旺盛并且持续,贷款人愿意为获得资金而支付更高的利率,那么商业银行在面临法定准备金上升的时候将提高利率,这将引起外国资本的流入,会导致美元升值,如果美国政府想要稳定汇率的话,则会购买外币,向市场投入大量的基础货币,这一行为可能会抵消掉之前提高法定准备金的效果。
因此,提高法定准备金对货币供给的冲击是正的还是负的,要结合美联储制定政策市美国的经济环境,以及美国政府制定汇率政策的目的。(其实这反映了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
B. 在大萧条时期,超额准备金率急速上升,货币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超额准备金率上升,货币供给会降低。因为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超额准备金率上升,货币乘数减小,货币供给等于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的乘积,所以货币供给降低。
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并后来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这一危机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强的特点,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大萧条是现代社会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不仅导致了长期的大规模失业,也改变了社会关系,摧毁了执政政府,帮助纳粹党上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准备金利息上升基础货币怎么变扩展阅读
大萧条的普遍影响导致了:
1、提高了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参与性,即凯恩斯主义;
2、以关税的形式强化了经济的民族主义;
3、右翼思潮兴起。大萧条相对于其他单一原因来说是最能够解释为什么在1932年到1938年之间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各国政治逐渐右翼化。
4、使德国、日本为了摆脱大萧条开始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与法西斯主义道路。
5、阿道夫·希特勒、东条英机等独裁者的崛起,间接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值得注意的是,大萧条使希特勒的成功成为了可能,不过,这决不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是由于其他因素的结合,其中,包括希特勒本人的才能、各种既得利益集团提供的援助和他的对手们的缺乏远见——他们低估了希特勒,未能作为反对派联合起来。
6、为苏联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期。大萧条对苏联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对苏联来说,大萧条期间是其工业扩张的时期。苏联免受大萧条的影响似乎证明了其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并促使其邻近地区的政治运动兴起。
C. 若央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存于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这项政策将会使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的数量如何变动
首先答案,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都减少。解析:基础货币是由央行资产业务创造出来的,举个例子,央行购买外汇,增加资产,用什么来买,用人民币,这就是基础货币;在国内市场上的操作比如再贷款再贴现也是如此。买完之后资产负债表上就表现为资产的增加,外汇/对商业银行债权;同时负债也增加毕竟资产负债表要平衡的,负债就是基础货币。
所以说,基础货币是由央行资产业务创造出来的,表现为央行的负债就不难理解了。
原理知道后,就能理解结论:央行资产增加的业务使基础货币增加,负债增加的业务使基础货币减少。注意基础货币是被动产生的
题目中 央行支付利息,负债增加,也可以理解为对商业银行的净债权减少,就导致基础货币减少.
这里可能主要考这个知识点,先别管货币乘数的变动,就认为货币供给减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