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联科技最高市值是多少
① 数字孪生国内十大企业
数字孪生国内十大企业如下:
1、延华智能(002178)
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批创业板上市企业,是城市大脑运营服务商。银江技术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国家战略部署,致力于城市大脑建设运营和服务。
公司以“推动城市进步,保障百姓安康”为己任,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行业应用,为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打造跨领域、跨区域的城市大脑数据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推动城市文明发展的新浪潮。
② 互联网发展趋势
互联网核心产业定义
前瞻提出:互联网核心产业主要指随互联网技术诞生而衍生的产业业态,主要包含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数字娱乐三大板块。不包括其他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对原有产业业态进行升级改造,甚至衍生出新业态的部分。详细分析如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③ 坐拥千亿资产的徐航:妻子年轻貌美,巅峰日赚三亿,如今再创奇迹
从清华天才学霸到医疗设备巨头,再到地产大亨,从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的理工男进化成为怀抱白富美妻子的富豪,他的 人生真如开挂一般 。
2019年疫情爆发人人自危,而 徐航的身价却飞涨到470亿元人民币 ,到了2021年时他的 财富翻了三倍有余 ,传说巅峰时期的他每天资产增长1.4亿元,在此之前,他 最高峰时日赚三亿 。
徐航的成功秘诀到底是什么?
1962年,徐航在广州出生,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徐航在最好的教育条件下迅速成长。
极佳的天赋加上刻苦努力地需学习,徐航从小就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父母给徐航定下的目标就是 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徐航果然不负众望,恢复高考的第二年, 17岁的他就考入了清华大学 ,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如此年少就能进入 全国最高等的学府读书 ,真可谓是难得的天才。
考入清华大学后,徐航果断选择了当时最前沿、最热门的 计算机专业 ,在计算机系学习两年之后,徐航羽翼渐丰,想要看看更高的天空是什么样。于是在父母和老师的推荐下,徐航又进入 生物科学专业学习 。
四年的学习,让徐航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让他意识到原来知识的浩瀚海洋无边无际, 计算机与生物科学的双学士学位也为他日后的开挂人生埋下了伏笔 。
本科毕业后,不满足现状的徐航又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1984年,他成功 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
在生物学加计算机的双重知识加持下,徐航毕业后成功 进入了国内相关领域最厉害的公司入职 。
此时的徐航可以说是绝对的技术派理工男,本以为能在全国顶尖公司一心钻研技术的他,却没想到事情 并没有他想得那么顺利 。
1986年,徐航从清华大学 拿到硕士学位毕业 ,从北京来到深圳,顺利入职刚刚成立一年的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科是由中国科学院与美国公司联合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当时国内最早建设起来、 科技 化水平最高、 处于 科技 最前沿的医疗器械公司 。
来到安科的 徐航如蛟龙入海 ,相比在学校呆板地啃书本里的知识,徐航更喜欢直接动手研究实践。安科为徐航配备了专门的实验室和科研小组,徐航也没有辜负安科的信任,很快就有了成果。
在安科,年纪尚轻的徐航带领团队以 打破国外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垄断为目 标,逐项攻克 科技 难题, 终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医用彩色超声仪 ,并因此 获得国家 科技 进步奖 。然而,看似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的他也有自己的苦恼。
徐航科研能力极强,使命感和责任心更强,他一心想要 攻克更高难度的 科技 难关 ,挑战世界领先水平, 彻底打破国外在医疗器械上高新技术的垄断 。
当时市场上九成的医疗器械依赖进口,高昂的器械价格注定会分摊到每一名就医的患者手里。
为此, 徐航曾多次向公司申请科研经费和专项拨款 ,可是公司却迟迟没有批准。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数额太高就削减设备人员配置。
尽管徐航已经再三减少了科研经费的额度和软硬件配置,但是公司还是在考虑到收益因素后 第三次拒绝了徐航的申请 。
据徐航自己回忆,如果自己只需要公司提供五百万的经费,自己就可以带着团队在攻克一项技术难关。无奈,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心灰意冷的徐航做出了一个 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面对国内医疗器械被国外垄断的现状和国产医疗设备空缺的巨大市场前景,徐航决定辞职创业,打破现有的医疗产业情况。
1991年, 徐航联合自己的同事李西廷一起创办了迈瑞医疗 。徐航的懂得生物医疗专业知识,李西廷熟知企业管理和产业链,二人一拍即合。
从创业之初,徐航就与李西廷达成一致,坚决走自主研发的道路,然而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刚过十年,自身 科技 力量薄弱,再加上国外的技术封锁,想过要凭自己的力量搞自主创新谈何容易。
国家 科技 实力尚在发展, 科技 教育资源稀缺 ,想要发展医疗 科技 产业却没有 科技 人才支持;医疗器械行业源起国外, 国内企业既无相关生产运营经验 、又无完整的产业链供给,还要面临着国外老牌 科技 公司打压, 迈瑞医疗起步十分困难 。
无奈,为了长远的发展目标,徐航只能接受公司先做国外医疗器械产品的代理,先攒下科研资金和公司运转经验,然后厚积薄发。
经过三年的运作,徐航通过代理国外医疗产品,已经将公司规模拓展到 每年千万级的规模 。眼看着 公司运营流程日渐成熟 , 产业链也被打通打顺 , 销售渠道也已经健全 ,徐航觉得是时候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了 。
时间来到1995年,徐航试探性地向市场推出公司自主研制的监护仪,在质量与国外大品牌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徐航公司研制的监护仪 价格降低了30% ,推出不到半年的时间就 斩获了大量订单 。
监护仪的成功给了徐航信心,但是事情总是出乎意料的。
紧接着后面两年996年和1997年,徐航将大量资金使用到公司的技术研发,但是由于资金投入太大、加上误判了 产品研发周期和资金流转周期 ,科研上投入的成本来不及转化为利润,徐航的 公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
到了1997年夏天, 公司的资金链濒临断裂 ,公司里的许多人都都选择离开,其中还包括许高管,他们离开之后成立了 新的公司又成为徐航的竞争对手 。
迈瑞医疗即将崩溃之际,徐航的合伙人李西廷去到华尔街寻求帮助。
危难之际,李西廷只身前往美国,找到了 华登基金的经理 ,向华登基金紧急求援。最终, 李西廷带着200万美元的投资回到深圳 ,为濒死的迈瑞医疗重新注入生命力。
转眼这一年就要结束,虽然在 破产的边缘走了一遭 ,但是徐航心里却很开心,经过前期的苦苦支撑,公司终于实现了此前自己制定的目标。这一年,迈瑞医疗的营销总收入里, 代理收入和自主产品的收入各占一半 。
时间来到1998年,前两年在科研上的投入开始转化为产品生产力,迈瑞医疗研制的PM9000系列监护仪投入市场。
该系列产品综合各种监护指标于一体,功能强大、质量可靠、又恰恰 满足了医院的刚需 ,更关键是价格实惠, 很快抢占了市场 。
强悍的PM9000系列各种产品取得巨大成功 ,成为迈瑞医疗的明星产品。又经过一年的运营,徐航 公司实现自主产品营收破亿元大关 ,迈瑞医疗正在从代理型企业向自主研发型企业转变。
随后的时间里,徐航的公司在以医疗器材领域势如破竹, 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 ,许多领域 甚至实现了超越 。 2006年,公司在纽约上市,市值约二百亿 。
迈瑞在纽交所上市的那一年 ,徐航44岁,凭借三十亿的身价 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第七十位 。
医疗领域所向披靡的徐航并没有满足,他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已经 发展到了瓶颈 ,想要继续有所突破就要改变自己。
跳出以医疗产业后,徐航尝试过各种类型的产业, 传媒、 娱乐 、材料、甚至 游戏 都有涉猎 ,他好像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想在不同领域多做尝试。
2007年,那段时间房地产行业一片大好, 徐航也成立了鹏瑞地产 ,但最初他并没有向发房地产转型的想法,但是这 不经意的举动却实实在在影响了他的下半生 。
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 徐航开始慢慢注重生活品质 ,说到生活,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徐航 首先不满意的就是住 。
自己住的地方毕竟是别人设计的商品房,任其再大再现代,徐航总是觉得不满意,于是他在深圳湾买下一片地,想着自己盖一栋楼住。于是,徐航将自己的理想住宅命名为“ 深圳湾一号 ”,带领着鹏瑞地产开始了自己的地产战役。
徐航选中的位置几乎可以说是 整个深圳最好的位置 ,附近都是高档小区,徐航的目标也很简单,要打造 最豪华的现代化公寓 。
为了打造理想公寓,徐航还提出 两个特殊要求 。第一,公寓院区内要打造具 有宫殿般布景莱弗士酒店 ;其次,公寓内 要有直升机停机坪 ,而且要是 全球最高的直升机停机坪 。
不仅如此,徐航还 亲自担任该项目的设计总监 ,自己亲自从意大利挑选瓷砖、从德国挑选浴缸、各种配套及家具都来自国际一线大品牌。公寓内音乐厅、咖啡厅、健身房应有尽有,徐航真的把自己 所有的理想都搬进了深圳湾一号 。
设计要求和建筑标准都如此之高的深圳湾一号,价格自然也是高高在上, 开盘时价格就为一平十七万,如今的售价达到了一平三十万,一套中等户型公寓的面积大概一百多平米,至少几千万。
很快, 深圳湾一号就云集了一批中国最富有的企业家 ,很快徐航就依赖这里了打造了深圳富豪圈,住在这里的人,真的可以说是非富即贵,都是 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和富 豪。
马太效应使得深圳湾一号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富豪入住,传说截止到2017年,该项目直接 营收超过三十亿 。
深圳湾一号的成功给了徐航巨大的信心,鹏瑞地产也成了当时 全国最红的房地产公司 。之后,徐航有了新的梦想,他想把深圳湾一号的成功 复制到全世界各地 。
于是徐航就慢慢放手迈瑞医疗,最终在2012年辞去迈瑞医疗首席执行官的职务,专心发展鹏瑞地产。
时间来到2019年,徐航已经将深圳湾一号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广东省各大城市,接连落地了十多个项目,他准备放手一搏,将目标瞄准全中国,大干一场。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换谁也不会想到,2019年底会成为一个 社会 巨变的分水岭,那个春节,所有人在电视机前看到的不再是全国各地喜气洋洋庆祝新年的画面,而是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集结待命、 准备奔赴抗议前线 。
2020年,对 无数企业来说都是极其困难的一年 , 无数企业停工停产真是倒闭 ,许多人都的财产大幅缩水,然而此时的 徐航却悄悄实现了资产翻倍 。
让徐航身价暴涨的不是他眼下最关注的鹏瑞地产,而是 迈瑞医疗的一款普通产品——呼吸机 。
呼吸机是一种代替人体腹部呼吸功能的医疗设备,主要应用于因受伤或者疾病而导致腹部呼吸功能减弱或丧失的患者。呼吸机可以用稳定患者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减轻患者肺部负担,维持患者的基本供氧代谢。
新冠疫情爆发后 ,前线的医生很快发现该病毒主要针对人的肺部,患者的肺内会产生大量液体阻碍氧气进入身体循环,因此患者血液含氧量降低长期意外将会对全身器官 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
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维持血氧指标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给医生抢救重症患者争取时间, 呼吸机成为拯救新冠患者必不可少的仪器 。
在众多呼吸机品牌中,迈瑞医疗生产的呼吸机 性能可靠 、 产量又有保证 ,很快成为国内各大医院抢购的首选。随着疫情发展, 国外也开始爆发新冠疫情 ,有因为没有及时有效的隔离手段,国外疫情要远比国内疫情 更加严重 。
很快,国外医院的呼吸机告急,世界各国都在紧急采购呼吸机,国外许多一线医生在社交媒体上求援。保证内需之后, 迈瑞医疗瞄准了国际市场 。
世界各国都急需呼吸机,单单是美国纽约州就从中国订购了近两万台,其他各州订单量也都相仿;英国更是早早耗尽了呼吸机库存,满世界寻找买家;
西班牙医生在社交平台哭诉呼吸机紧缺,不得不放弃一切重症患者。
据 财经 媒体报道,疫情期间国产呼吸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订单量,其中过半的呼吸机出口订单属于迈瑞医疗。为了保障国内外产品供给,迈瑞医疗不得不 紧急扩大产能 、增加生产线,尽管生产规模 扩大了五倍 ,却 依然不能满足市场 。
此时的徐航虽然已经从迈瑞医疗辞职,但依然是迈瑞医疗第二大股东,从疫情开始到2020年4月,迈瑞医疗 单股上涨84.39元 ,涨幅接近一半, 总市值突破三千三百亿 。
到了2020年底,迈瑞医疗 总市值突破五千亿 ,徐航持股27.68%,身价将近一千五百亿,如果再加上鹏瑞集团, 他的总资产超过两千亿 。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周济天下 。疫情当前,财富迅速增长的徐航并没有往常那般兴奋激动,他深知此刻中国需要的腰缠完全的企业家,而是 身先士卒的志愿者 。
2019年, 徐航向清华大学捐款3.3亿 ,用来建立助学基金和科研基金;疫情爆发后,陆续向国内各地医院捐献医疗设备无数;2021年,他又 向上海的 科技 基金捐款十亿 。
2021年,他又向上海的 科技 基金捐款十亿。捐款现场,徐航携夫人谷芬一起出席,这是徐航妻子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年轻貌美的妻子也是羡煞旁人,连徐航多年的合作伙伴都打趣说他金屋藏娇。
从天才学霸进化到如今的跨界大佬,已经年近花甲的徐航身价千亿,又有娇妻陪伴左右,真算得上是人生赢家,让人羡慕不已。
④ 全球车企市值前十丨特斯拉超越大众跃升至第二
上述研究认为,特斯拉受益于其在电动车和车联网领域上的创新,得到了投资者和股市的信心,而戴姆勒和宝马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知名汽车制造商市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及时向未来变革转型。他们的未来将取决于五到十年内是否能够及时转型,以及转型是否够好。”汽车管理中心负责人斯蒂芬·布拉泽尔(StefanBratzel)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2022市值最高的公司排行榜(世界公司市值排名前十最新)
截至2021年12月,全球100家最大公司的市值同比增长 48%,达到创纪录的31.7 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20年中美两国GDP总和(35.7 万亿美元)。
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前十名:
苹果 排名1 市值21000亿美元
除了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还在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占据第一,2021年苹果品牌价值2633.75 亿美元。
截至2021年,全球有超过16.5活跃的苹果设备(如果一台设备在过去 90 天内使用过 Apple 服务,则该设备将被视为活跃设备),其中包括10亿部活跃的iPhone。
沙特阿美 排名2 市值19000亿美元
沙特阿美公司(前身为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和世界第六大石油炼制商,现有员工7.9万人。
尽管市值排名第二,但是在2021年以前,沙特阿美一直是最能赚钱的公司,净利润远远领先于其他公司,但从2020开始受全球疫情影响能源需求降低,净利润持续下滑, 2021 年 3 月,沙特阿美宣布 2020 年的收益与 2019 年相比下降了近 45%。
微软 排名3 市值18000亿美元
2019年4月,微软市值突破万亿美元 ,成为继苹果和亚马逊之后第三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微软拥有全球第三高的品牌估值,1629亿美元。
微软占有全球操作系统73%的市场份额,几乎是第二名macOS的五倍,全球有超过13亿台设备在运行Windows10, 6月24日微软将发布其下一代 Windows。
亚马逊 排名4 市值16000亿美元
作为美国信息技术行业的五巨头之一,亚马逊以其技术创新和打破成熟行业规则而闻名。它是全球最大的线上市场、人工智能助手提供商、直播平台和云计算平台,同时也是美国第二大私营雇主。
Alphabet 排名5 市值14000亿美元
Alphabet是谷歌重组后的“伞形公司”(Umbrella Company)名字,Alphabet采取控股公司结构,把旗下搜索、YouTube、其它网络子公司与研发投资部门分离开来。Alphabet将取代GOOGLE INC成为上市实体公司,所有谷歌的股票都会自动转换为相同数量的Alphabet股票,并享有同等权利。谷歌是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也在云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Alphabet 涉足技术、生命科学、投资资本和研究领域。
脸书 排名6 市值8390亿美元
Facebook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Facebook每月约有 28.5亿活跃用户,海量用户造成的结果就是2020年Facebook占据了美国数字广告收入的四分之一。
腾讯 排名7 市值7530亿美元
腾讯全球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特斯拉 排名8 市值6410亿美元
特斯拉于2003年7月创立,公司的名字是对发明家和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的致敬。伊隆·马斯克自2008年以来一直担任首席执行官。特斯拉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为499,550辆,比上年增长35.8%。2020年,公司电动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阿里巴巴 排名9 市值6150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 排名10 市值5880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由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多元控股公司,经营核心为保险事业,包括物业、意外险、再保险、及特殊类保险,并拥有上市公司卡夫亨氏公司、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公司、美国银行和苹果公司的重要少数股权。
除了以上,还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
台积电 排名11 市值 5340亿美元
贵州茅台排名16 市值3850亿美元
美团排名39 市值2260亿美元
五粮液排名73 市值1590亿美元
在名单中,公司之间的价值差异也在不断加大,排名首位的苹果市值2万亿美元,是第100名百威英博 (AB InBev) 的16倍多。
百强中有59家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占百强总市值的65%。中国有 14 家公司上榜。
涨幅最大的公司?
特斯拉的市值飙升了565%,一时让埃隆·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外卖平台美团和PayPal受益于电子商务日益普及,其市值分别增长了 221% 和 151%。
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和需求不断增长,台积电和阿斯麦控股(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也跻身涨幅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