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靠什么支撑市值
1. 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巴菲特带来的一些投资理财建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到更多投资理财的漏洞,让自己的理财更加顺畅。
1973年,巴菲特以不到企业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入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计算价格/价值比不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大部分证券分析师,媒体经纪人,媒体管理员应该是一样的。可以估算《华盛顿邮报》的内在价值在4-5亿美元之间。而且大家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它当时在股市上的市值只有1亿美元,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巴菲特的优势在于,他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成功投资的关键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场价格远低于其价值时买入该公司。
这就是著名的“安全边际原理”。该理举裤论认为,在一项投资中,如果支付的价格不能明显低于提供的价值,那么就不应该进行投资。
所有真正的投资都必须建立在对价格和价值关系的评估之上。那些不比较价格和价值的策略,根本不是投资,而是投机。投机只是希望股价上涨,而不是建立在“付出的价格低于得到的价值”的想法上。
圆圈原则也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智慧投资思维的三大支柱之一。原则是投资者只需要关注自己能了解的公司和你了解的公司。
其实这是在告诉我们:不懂的东西不要碰,先学再碰。没有人生来就是专家。今天的专家和昨天的你一样平凡。
巴菲特曾说,“低迷的股市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一方面,它使我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收购整个公司;
其次,低迷的市场使我们的保险公司更容易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一些优秀公司的股票,包括我们已经持有一些股份的公司;
再次,一些优秀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会继续回购自己的股票,所以他们和我们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股票。"
巴菲特注意到了他的导师费希尔的建议,即一家公司应该提供像餐馆一样的菜单,以吸引具有某种口味的顾客。伯克希尔提供的长期“菜单”强调日交易活动的成本会损害长期投资结果。
巴菲特曾说,“我们非常愿意持有任何股票,持有期是永远的,只要公司的资产回报前景令人满意,管理层有能力、诚实,市场没有被高估。”
回忆1988年伯克希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巴菲特对公司指定的交易经纪人吉米麦奎尔(Jimmy McGuire)说,“如果你买了股票之后还要等两年才能卖出,我想你会取得巨大的成正升简功。”
第五,对于普通投资者,巴菲特曾建议:“很简单。投资指数基金。这是一条阳光大道,允许你投资伟大的美国公司。你不必像购买公募基金那样向基金经理支付高额管理费。你一直持有这些伟大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你会赢。”
是真的。从1950年到200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标普指数只有12年亏损,其余38年均盈利。以先锋基金为例。它发行于1928年。尽管形势跌宕起伏,但75年来其年均收益一直保持在12%左右。
选取1970年到1980年最赚钱的200家公司,做个表,看看从那以后有多少家公司能够保持15%的每股收益增长率。你会发现很少有公司能达到这个标准。
综上所述,要遵循“安全边际效用理论”和能力圈的原则,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买入,坚持长期投资理财,买入费率较低的指数基金。
相关问答:
相关问答:巴菲特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进行理财投资的?
巴菲特股东大会向私募股权基金开炮
长期以来一直抨击对冲基金行业收取高额费用的沃伦?巴菲特 ,加大了对私募股权公司的批评力度,因为这些公司近年来筹集了创纪录的原始资金。
在周六的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巴菲特说:"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来自私募股权基金的失败教训,它们的回报率实际上并没有按笑高照我认为诚实的方式计算。"
他还表示如果他管理的是一家养老基金,会非常谨慎地对待提供给自己的资金。
巴菲特一贯抨击资产管理公司收取高昂的管理费,并收取表现费,而这些收益有时并不优于整个市场。 私募股权公司寻找杠杆收购公司的存在,也使巴菲特近年来更难为伯克希尔寻找大型收购。
他还表示自己的公司永远不会接触私募基金。
内部回报率是衡量大多数基金业绩的指标
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副董事长查尔斯 · 芒格批评了一些私募股权公司的表现。巴菲特表示,公司收取管理费时,将把存放在短期国库券中等待动用的资金包括在内,但在计算所谓的内部回报率时,又故意不包括在内。
企查查:巴菲特在香港的公司
巴菲特表示:"如果你长期持有美国国债,它们的回报看上去会更好。但实际上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芒格将这种做法描述为"撒一点谎来赚钱"。他补充称,许多养老基金选择私募基金,是因为它们不必像经济低迷时期那样大幅降低资产价值。他表示,这是"一个愚蠢的购买理由"。
巴菲特此前曾批评过私募股权基金背负债务的做法,他在2014年致股东的信中表示,当人们希望出售自己的业务时,伯克希尔会提供另一个更为永久的买家。他上周六承认,杠杆投资在良好环境下的表现将优于其它投资,但他以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产为例,说明了这种下行趋势。
尽管一些人认为,伯克希尔通过利用保险业务的现金流进行收购,已经植入了杠杆作用,但巴菲特表示,他不会在追逐交易中增加债务。
"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契约确实恶化了,"巴菲特表示,"我不会对所谓的另类投资感到兴奋。"
旗下基金万亿规模狂常做空,酷爱股票回购操作
坐拥超过1140亿美元现金储备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基金会,在第一季度购买了更多的自己的股票。
这家总部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企业集团回购了价值17亿美元的股票,该公司股价在第一季度出现下跌。这比伯克希尔公司去年放松回购政策后花费的13亿美元还要多。伯克希尔公司历来倾向于将现金用于股票收购。
巴菲特一直在为更多股票回购的可能性做准备,在他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基本上都避免回购股票。随着伯克希尔成长为一个市值739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这位亿万富翁投资者发现很难找到能够推动公司发展的有吸引力的交易。
巴菲特越老越谨慎
巴菲特在公司年会上说,按照目前的股价,"我们觉得可以买下它,但我们不会偏执于买下它。"如果巴菲特认为股票的售价比实际价值低25%或30%,他就会花费大量资金买入。
由于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伯克希尔庞大的制造和服务公司网络产生了更多的利润,即使有了回购,现金回报和美国国债在第一季度也攀升了2%,达到1142亿美元。
尽管过多的现金是一个问题,但它也影响了巴菲特超越大盘的努力。过去10年,伯克希尔股票的总回报率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
不断增长的现金储备可能会在股东大会上引发对巴菲特交易前景的质疑。这场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举行的年度盛会上,这位亿万富翁花了数小时回答投资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公司战略、接班问题到政治和人生课。
巴菲特在会议上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说,公司现金储备的规模不会改变他的股票回购方式。
巴菲特表示:“当我们认为该公司的内在价值低于保守估计时,我们就会买入。现在内在价值不是一个具体的点,它可能是我脑海中的一个范围,可能有10%的区间。"
巴菲特本周表明,他仍然可以找到独特的机会。
在美国银行的帮助下,伯克希尔同意向西方石油公司投资100亿美元。这笔交易取决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能否赢得收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的战斗,它将为伯克希尔提供优先股和认股权证。
除了自己的股票,伯克希尔在第一季度是股票净卖家,销售和赎回总额为20.6亿美元,而购买总额为15.3亿美元。
该公司在苹果公司的股份价值攀升至485亿美元,这家科技巨头的股价在第一季度上涨了20%。
苹果公司是巴菲特投资的为数不多的科技公司
该季度营业利润增长5% ,达到55.6亿美元,得益于其铁路、能源、制造业和零售业务的收益。受到严冬天气和洪水的严重影响,铁路公司的收入仍然增长了9.4% ,部分原因是车的价格上涨。
尽管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报告了更好的投资业绩,但承保收入下滑了4.4% 。 这是由于再保险业务的净亏损所造成的,这些亏损是由于预计负债的增加和伯克希尔集团的暴跌所造成的。
后巴菲特时代,无人接班?
伯克希尔的年度股东大会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关于接替首席执行官巴菲特的人选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今年,投资者看到了潜在的候选人。
当被问及有关继承人的问题时,巴菲特指出,副手格雷格?阿贝尔和阿吉特?贾恩在场,可以回答问题。两人最终回答了许多关于能源投资和保险的问题。
88岁的巴菲特和95岁的副董事长查理 · 芒格在超过5个小时的提问和回答中仍然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发言时间,而且两人都没有表现出想要退出他们在这个庞大的企业集团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意思。
但这些副手的露面让股东们对去年直接监管公司主要运营部门的两位高管有了一些了解。
巴菲特告诉股东:“事实上,查理和我都害怕自己看起来很糟糕,那些家伙比我们强。他们对企业更加了解,迄今为止他们的工作更加努力,在这次会议上,你绝对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
巴菲特和芒格经常回答他们在投资和管理公司方面的核心哲学,而阿贝尔和贾恩则提供了一些更实际的细节。56岁的阿贝尔列出了公司清洁能源计划的时间表,以及公司在爱荷华州的竞争力,而67岁的贾恩则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伯克希尔与其主要竞争对手进步公司在利润指标上的比较。
阿贝尔掌管着伯克希尔所有的非保险业务,由于他年纪较轻,职权范围更广,人们认为他更有可能成为 CEO 的继任者。 巴菲特曾多次表示,贾恩为股东赚到的钱可能比他自己还多。
巴菲特周六表示,投资副手特德?韦斯切勒和托德?库姆斯不会回答提问,因为他不希望这两人泄露任何秘密。有意思的是,一位股东向这两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巴菲特反而回答了。
智客君认为巴菲特能够干到100岁,你们怎么看?
2. 巴菲特持股苹果7个月赚30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市值蒸发900亿美元。然而,大家没想到,靠着苹果这只股票,巴菲特完成了业绩翻身。真的没人会想到,“股神”巴菲特靠着一只股票,悄然完成了“业绩救赎”。随着苹果股价迭创新高且市值站上1.89万亿美元,巴菲特持有的苹果股票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这意味着过去7个月巴菲特在“苹果”身上净赚逾300亿美元,一扫市场对他提前清空航空股错失股价反弹机会的诟病。目前,伯克希尔公司持有苹果5.6%股份,占伯克希尔哈撒韦美股投资组合市值的约20%。一直以来,巴菲特都十分看好苹果公司。此前,他曾表示苹果是他所知道的“全球最好生意”,并直言想要百分百拥有苹果公司股票。
3. 巴菲特公司现金储备达1466亿美元,他是怎么做到的
受美股反弹影响,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大增 。与此前的减持动作有关 。回购规模创新高
一、受美股反弹影响,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大增伯克希尔第二季度回购了超过46亿美元的B类股票和大约4.866亿美元的A类股票。该回购是该集团在巴菲特历史上近2019年四分之一的最高回购数量。第四季度翻了一番,达到22亿美元,相当于2019年的年度赎回支出。 巴菲特表示,在回购方面,他希望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如果股价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折让扩大,则赎回将变得更加活跃,但这是为了支撑股价。巴菲特在5月初的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回购的吸引力不如从前,但最近的数据改变了他的想法。
巴菲特公司现金储备达1466亿美元,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她手底下的精英人才为他撑起的。
4. 巴菲特持股苹果7个月赚300亿美元,他怎么做到的
股神巴菲特的大名相信大家都听过,苹果持股7个月赚了300亿,当然这个数字是一个理论上的数字,精确的数字肯定不是这样,到底赚了多少钱只有人家自己知道,但是通过他所持的股份以及股份价格的上涨,大家能够推测出来他大致赚了多少。
股神巴菲特也不是所有的投资都会赚钱的,就单纯的半年之前吧,美国的股市发生过多次熔断,在那次熔断的过程中,巴菲特以及美国的一些大的资本家损失的金额平均都在300亿以上,这是美元,人家本来就有很多的钱,损失一点也不算什么,至少赔得起,我们普通人就不行了。
5. 苹果公司市值这么高为什么没有首富
截至2017年9月30日,苹果公司前20大股东皆为机构持股,前20名机构持股比例之和仅为34.76%,股权比较分散。截至11月3日,持股第一的美国领航集团持股为6.45%,对应市值为564.96亿美元。美国领航集团是全球第二大基金公司。持股第二的是贝莱德集团,又名黑岩集团,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集团持有苹果公司4.29%的股权,对应市值375.76亿美元。持股排在第三的是SSGA道富投资管理公司,持有的苹果公司股份比例为4.11%,对应市值约为360亿美元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是苹果公司第五大股东,持有2.52%的股权,对应市值约为220.72亿美元苹果这样的上市科技公司,一般能成为首富的都是公司的创始人或者CEO,
为我们所熟知的如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以及腾讯的马化腾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但是像苹果这样创始人被自己公司炒掉就比较特殊了。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三人一起创立了苹果公司,罗韦恩有10%的股份,但是公司成立不久罗韦恩就把股份卖掉退出了苹果公司。1980年,苹果电脑股份价值一路水涨船高,沃兹尼亚克有感于公司同事的付出,将自己名下将近三分之一大概8万股的股票低价卖给了同事,后来苹果公司于12月份上市,460万发行流通股一夜售罄。到了1985年,苹果公司因为好几代产品的失败,董事会将责任归咎于乔布斯并将他逐出了公司,乔布斯一怒之下卖掉了所有苹果公司的股份(象征性的留了一股)。后来苹果因为乔布斯再度崛起,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和市值。沃兹尼亚克也于同一年离开苹果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苹果公司发展历程中,CEO换了好多任,加上融资和股权变更,苹果公司的股权变得很分散,乔布斯去世之前,他所占有的苹果股份也只有0.6%,是苹果最大的个人股东,所以苹果没有出现首富。
苹果公司作为世界上最高市值的公司,之所以没能产出一个首富的主要原因是:苹果公司的股权过于分散。
根据通达信软件显示的苹果十大股东持股情况来看,苹果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美国领航集团,持股比例为6.50%;第二大股东是贝莱德基金管理公司,持股比例4.33%;第三大股东为SSgA财富管理公司,持股比例4.00%;第四大股东为富达管理研究公司,持股比例为2.64%;第五大股东为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持股占比2.60%。
前五大股东的总持股占比为20.07%,很明显苹果公司的股权较为分散,且公司并没有控股股东。
此外,苹果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均为机构投资者,并无个人持股。拿“股神”巴菲特举例,当我们计算巴菲特的个人财富的时候,他所持有的苹果的股份市值我们需要这样计算:苹果市值x伯克希尔所持苹果股份的比例x巴菲特所持有的伯克希尔的比例。也就是说苹果虽然市值高,但是也架不住一直乘以小的百分比。
那除了机构之外,个人持股呢?
数据显示,苹果公司的最大的个人股东是亚瑟莱文森,2011年接替乔布斯成为了苹果的董事长,持股比例为0.03%,第二大个人股东是CEO库克,他的持股占比为0.02%。我们按照目前苹果的9025亿的市值分别算一下这二位的身价,莱文森的是2.7亿美元,库克的是1.8亿美元,按照目前的汇率计算,莱文森所持苹果的股份市值是17.85亿元,库克的是11.90亿元。而目前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的首富比尔盖茨的个人财富是8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5685.46亿元。
所以说苹果公司的市值虽然高,但因为其股权比较分散的缘故,并没能造出一位世界首富
6. 比亚迪涨成了巴菲特十大重仓股,去年美股熔断时有没有找到心仪的大象
巴菲特在十几年前就成为了比亚迪的第二大股东,只是这段时间比亚迪市值暴涨,才让比亚迪出现在巴菲特的十大重仓股之中。媒体报道,巴菲特日前公布其投资公司的业绩和十大重仓股。从数据上来看,去年伯克希尔的市值增幅只有2.4%,远远低于标普的18%,连巴菲特也在股东信中,表示出遗憾的语气。去年,伯克希尔的净利润实现425亿美元,这个业绩远远低于同期。但在其公布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比亚迪的名字确让不少中国投资者感到眼前一亮。要知道巴菲特对股票的投资一直都是很谨慎的,他看中的股票一般都会重仓,比亚迪已经巴菲特买入十几年了。
7. 巴菲特去年大赚900亿美元,他的商业嗅觉有多灵敏
巴菲特去年大赚900亿美元,他的商业嗅觉有多灵敏?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BNSF铁路线,是第三大持仓,2021年的盈利实现了创纪录的60亿美金。BHE在2021年赚了创纪录的40亿美金。这比2000年的盈利1.22亿美金增加了30几倍,那一年伯克希尔第一次选购了BHE的个股。如今,伯克希尔持有该企业91.1%的股权。
8. 巴菲特关于伯克希尔的15条原则
1983年,巴菲特总计了15条与所有者相关的企业原则,以帮助伯克希尔的新股东了解他的管理思路。我们一起来学习。
1.以合伙人的态度来行事。
伯克希尔不同于一般的私募基金,从组织形式上,是一家公司制企业,但巴菲特和芒格仍以合伙人的态度来行事。也就是说,作为公司的股东,不需要支付管理费,也不需要支付收益分成,就能享受到巴菲特和芒格的高超投资业绩。
2.吃自己做的饭。
很多公司的管理者其实并不拥有公司的股份,只是帮股东打工而已,换言之,帮别人做饭,但自己不吃,但伯克希尔不同,巴菲特和芒格的绝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存放在伯克希尔的股份上,欢颜着,他们做饭,跟大伙一块吃,亏了一起亏。
3.长期目标是伯克希尔公司每股内在价值的平均年回报率最大化。
很多管理者以公司市值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市值越高说明自己经营得越好,美其名曰“市值管理”,但巴菲特完全不一样,不关心市值变化,而是专注在公司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增长至少要超过美国大型企业的平均增长率。
4.第一选择是樱尘闷直接持有一系列多元化的企业,获取稳定的现金流和高资本回报,次选是通过保险公司,持有一些股票。
从这个角度考虑,巴菲特更加期待一个低迷的股市,这样才能以低的价格买入好公司股票,伯克希尔从下跌的股市中获益,就像我们从下跌的物价中获益一样,所以,作为投资者,我们不应该害怕熊市,而是充满期待。
5.不同于传统会计报表,向股东报告所控制企业所产生的收益和其它重要数字。
伯克希尔是一家投资公司,不同于实体企业,仅从其会计报表上,是很难衡量它的真正价值的,所以巴菲特和芒格会告诉股东那些真正重要的数字,以了解伯克希尔的真正价值,而非简单的报表数字。
6.在收购兄档时忽略账面资产,专注未来可带来收益的资产。
账面的结果不会影响到巴菲特的运作和资本分配的决策,宁可购买那些未在账面体现,但实际可以到来2美元盈利的资产,而不愿购买可以在账面体现,但仅能获得1美元盈利的资产。未来现金流才是关键。
7.非常谨慎地使用债务。
当进行借款时,尽量将长期利率固定下来,宁愿拒绝一些诱人的机会,也不愿过分负债,保守的策略虽然会影响收益,但必须为投资者负责,这样才安心。
所以,谨慎使用杠杆,别因为失去一些机会就寝食难安,机会常有,但本金丧失了就失去一切。如巴菲特所说,不会用家人、朋友所拥有和所需要的东西去冒险,为了得到他们原来没有和不需要的东西。
巴菲特实际使用的债务,即保险浮存金,几乎无成本,而是期限很长,而我们大多数人的杠杆,成本很高,期限很短,非常危险。
8.管理层的愿景不会让股东花冤枉钱。
很多公司的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顾长期的经济结果,花高价格收购以追求多元化,规模化,太高自身的地位和权力。巴菲特和芒格使用股东的钱就像用自己的钱一样,会权衡收购后得到的价值,只关心能否增加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
9.定期根据结果反思决策。
会考察留存在公司的利益,长期而言,每留存1美元的利润,至少创造不少于1美元的市值。巴菲特会衡量这1美元到底是留在伯克希尔更有价值还是分给股东更有价值,伯克希尔长期不分红,就是说明这1美元还是留在伯克希尔更有价值。
10.只有在物有所值的情况下才会以发行新股的方式收购。
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因为伯克希尔的股票太值钱了,如果以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收购,会损伤伯克希尔股东的利益,不如直接现金收购来得更划算。除非伯克希尔的股票严重高估。
11.不太有兴趣卖掉伯克希尔拥有的优质资产,哪怕价格比较高了。
即使对于那些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企业,只要它们还能产生哪怕微薄的现金流,只要管理层和劳资关系还不错,巴菲特和芒格斗不会卖掉。不轻易放弃,这也是巴菲特的风格吧,所以才造就了原来的平庸的纺织企业,如今伟大的伯克希尔。
12.会坦诚、如实地汇报好与不好的地方。
巴菲特会换位思考,如果处在对方的位置,希望了解哪些内容。在信息披露上,不会双重标准,确保每个股东都能知晓所有其它人知道的内容。
伯克希尔和巴菲特总是这么另类,我一脊弯直奇怪,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唯一的伯克希尔。
13.只在法规监管的范围内讨论证券市场行为。
既然是上市公司,自然要遵守规则,同时,巴菲特显然也不会讨论具体的投资活动,甚至那些已经出售的投资,毕竟,有些人人尽皆知就没办法玩了。
14.希望股东在持有期间能获得与公司每股内在价值损益同步的收益。
巴菲特既不希望股票价格涨幅超过内在价值,也不希望低于内在价值,保持同步,最好,这样对新老股东最有力。
15.希望长期超越大盘指数
即标普500指数,如果超不了,就失去帮股东打理投资的意义了,不如大家都去买指数。巴菲特确实做到了。
9.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做什么的
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简介
伯克希尔哈撒韦由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世界著名的保险和多元化投资集团,总部在美国。该公司主要通过国民保障公司和GEICO以及再保险巨头通用科隆再保险公司等附属机构从事财产/伤亡保险、再保险业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珠宝经销连锁店Helzberb Diamonds、糖果公司See's Candies,Inc.、从事飞行培训业务的飞安国际公司、鞋业公司(H.H.Brown and Dexter)等拥有股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还持有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富国银行以及中美洲能源公司的部分股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一家主营保险业务,在其他许多领域也有商业活动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业务是以直接的保险金和再保险金额为基础财产及灾害保险。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设有许多分公司,其中包括:GEICO公司,是美国第六大汽车保险公司;General R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家再保险公司之一。
1996年收购的全资子公司GEICO是美国最大的直销保险商,也是美国第六大私人乘用汽车保险公司和美国第十大财产/伤亡保险公司,拥有470多万投保人和730万辆投保汽车。1998年7月,国际王后奶品公司(International Dairy Queen,Inc.)成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国家运营着6000家特许商店,经营特色汉堡、热狗、各种牛奶甜点和饮料等。
[编辑]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历史
如果你在1956年把1万美圆交给华伦·爱德华·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它今天就变成了大约2.7亿美圆。这仅仅是税后收入!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0年前,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在华伦·巴菲特的精心运作下,公司净资产从1964年的2288.7万美圆,增长到2001年底的1620亿美圆;股价从每股7美圆一度上涨到9万美圆。
[编辑]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状
今天,伯克希尔公司是一家具有深远影响的投资控股公司,在全世界所有保险公司中,股东净资产名列第一;在《财富》500强中,伯克希尔的账面价值排名第四。伯克希尔公司是一家拥有股票、债券、现金和白银的保险王国,同时它还有许多实业公司。
任何一种划分公司种类的做法都不适合伯克希尔公司,伯克希尔的经营范围包括保险业、糖果业、媒体、多种经营、非银行性金融、投资、不同性质的公司或是联合大企业。伯克希尔公司是一家混合型公司,这从经营范围上不难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