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本国货币升值竞争力下降
Ⅰ 货币升值贬值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如果货币的供应供大于求(发行量过大),那么货币(纸币)就贬值,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货币的供应供不应求(发行量过小),那么货币(纸币)就升值,会引起通货紧缩。
货币能够增值,首要的原因在于它是资本的一种形式,可以作为资本投放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本循环后,会产生利润。
这种利润就是货币的增值。因此,如果货币不参与生产经营而是像海盗的宝藏一样被藏匿于某个孤岛上,显然不会发生增值。
(1)为什么本国货币升值竞争力下降扩展阅读:
货币贬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从国内角度看,货币贬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是指减少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属量,降低其对金属的比价,以降低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
货币贬值在现代纸币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即货币膨胀)时,纸币价值下降。
从国际角度看,货币价值表示为与外国货币的兑换能力,它具体反映在汇率的变动上,这时货币贬值就是指一单位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能力的降低,而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兑换300元人民币,今年兑换400元人民币,则人民币贬值了。
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具体表现为:
(1)出口有所限制。某国的货币升值了,那相对来说,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了,那出口的利润就会减少。这样的话,出口商就可能减少一定程度的出口商品。
(2)一定量的外汇“人间蒸发”。某国的货币升值了,其他国家的货币就贬值。这样一来,以前所赚的外汇就不那么值钱。
例如,以前的美元是:1美元=8元人民币,若是:1美元=6元人民币,那么以前所赚的8000亿人民币就会变成6000亿人民币。即使货币数量还是8000亿,但价值却下降了。这样,每8000亿人民币中,就会有2000亿人民币“人间蒸发”、“凭空消失”。
如果是“货币贬值”,那表现和以上的相反。事实上,无论是货币升值还是贬值,通常不是一件好事。前面说了,货币汇率(货币升值或贬值的数量)较大的变动,可能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国家都力图使自己国家的货币汇率保持稳定。
Ⅱ 为什么某国的货币升值,汇率却下降
可以先了解这两者的概念,受什么因素影响。
1、货币升值(Currency Appreciation)也叫“货币增值”,是指国家通过增加本国货币的含金量,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
2、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被转换成其他货币的价格。汇率可以理解为价格,汇率上升则价格上升。
3、两者共同点以及区别。
当货币升值时,外销产品竞争力变弱,出口企业利润下降,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经济增长通常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增加,也意味着制造业和其它行业的产量增加。不仅在国内,国际间的商贸往来也日渐频繁,外币兑换活动十分活跃,其中不仅仅有公司参与,个人消费者也需要兑换外汇,例如旅游和购物。而汇率就显示了本国货币相对于其它国家货币的价值,其中包括购买力。
汇率和经济增长之间似乎存在明显的不同步,货币价值一般尾随在经济增长之后而上升。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货币价值伴随着更大的需求而增长,可用国际贸易来衡量。由于海外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强大需求,会促使产量的增加。贸易活动的增加也会导致更强的生产力,而产量或者说生产力略高的国家的财政地位也相对更高。
汇率变动是国际市场中商品和货币供求关系的综合反映。汇率上升表示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汇率下降表示本币升值,外币贬值。汇率变动方向是由两国综合实力比较后确定的。
Ⅲ 为什么本币升值会导致国内总需求下降,引起通货紧缩
本币升值会让物价水平变高,物价水平高了,那么就是说商品卖贵了,从而出口下降,净出口下降了。所以,物价高了,净出口就会少了,也就是说,总需求少了。(投资=消费=净出口=总需求,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