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府投多少亿救股市
1. 7000亿救市计划被众议院否决,美国股市已崩盘了. 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布什的7000亿救市议案,遭到美国国会否决,宣告布什的第一个救市计划的破产。很有意思的是,布什是共和党人的总统,他提出的议案竟然有三分之二的共和党议员予以否决,再加上部分民主党议员的否决案,最终导致了计划的流产。提出否决案的动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如果注入救市资金,那就是在用纳税人的钱为错误买单,美国政府替他买单,一旦美国政府垮了倒了,那么,还有谁会再为美国政府买单呢。
美国政府如果不为金融危机伸出援手,这对美国的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将产生一系列的多米若骨牌效应,其后果将不可设想。在这种情况下,百爪挠心的美国总统,只得另寻它途。只是,黔驴技穷的美国总统,在捉襟见肘的正要危及到美国经济的金融危机面前,至今仍未找到可实施的有效方案。
但是,中国股市,有中国股市的运行规律,不是美国任何诸如金融危机什么不利的负面信息所能左右的,就像他不能也无法拉抬或者打压中国的股市一样。美国的救市计划未被通过,这对于中国股市而言,仅仅是负面的不利信息,他实质上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并不会很大。【附《股市股评、近期股市走势及后市预测》】(望能从中你能得到需要的信息,或可作为你投资时的参考):
节前的上周五没有延续上一个交易日继续上涨的态势,全天交易个股分化严重,各类股票涨跌不一,基本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奇幻景观.大的主力机构从净流出为多,到流入流出相当,再到流入为多,从中可以看出做多的潜伏力量。只是他们的选择有所侧重不同罢了。其中,有后继利好消息支持的中信证券、国金证券等证券类券商板块的表现最为抢眼。另有部分大盘股和小盘股轮番表现,终盘以微跌3.72点的2293.78点报收.但敬请注意:股指仍然还在三条均线上方运行,波段上升的走势行情,短期有回调蓄势压力,但不虞破位。
预计长假节后的几个交易日,尽管还有强势整理的回调动能,但是从基金主力悄悄地大幅增仓、并以空翻多的动作来看,后市将有动能重回反弹之途。而那种强者恒强的个股表现,及某些价位不高、触底反弹不多的个股活跃行情,将会再一轮展开。个股方面,券商板块将会继续成为领军品种,号召一方。另外,大单净流入高的个股、基金增仓重仓股、有回购增持题材的个股,当尤为值得多加留意。
技术形态上看,今日沪指正好调整至五日均线就获得了支撑,大盘经过两个交易日的脉冲式的上涨之后,连续两个交易日在五日均线上方的震荡属强势整理行情,成交量未见异常。上档面临30日均线2250点的反压,股指的五日、十日、三十日的三条均线,均处于拐头向上的位置,不虞破位。因此,本人认为反弹仍在进行中,大家不要太过担忧,长假节后的市场虽然短时间有个回调蓄势过程,但是后市仍有振荡上行的做多动能。
经过接近一年的漫漫回归之路,股指已从6124点下跌至1802点,共有90多只个股的市盈率处于十倍以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个股跌进价值投资之内,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已经缩水将近百分之七十,初步地挤空气泡,榨干了水分。央行9月15日宣布下调双率,反映了在现行经济可能出现下行的风险面前,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松动的可能。这对于当时下滑而又颓靡的中国股市,是个输氧般的危倒挽救。
国家管理高层为了应对越演越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为了表示对颓靡的股市没有坐视不管,联手央行和国资委纷纷出手救市。国内管理层于18日晚间发布了“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以及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三项利好。对挽救国内投资者颓靡的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多重救市组合拳的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托市力量,消弭了股市的下滑颓势,起振了入市人的信心。终于让股市迎来一次强劲的中级反弹行情。
这轮中级反弹行情,就是大盘在极度超跌后的、遇到综合政策利好出现的上涨行情,是一个深幅超跌后的反弹行情,先是急升急拉的、后为进二退一式的波段上涨,是这段反弹行情运行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802点,将成为中国股市的中期底部。
9.19以来,两天的时间上涨了300多点之后,节前最后一周的周二和周三前半段的强势回调整理走势,属于淘沙般的、洗去浮筹的强势整理行情。股市在有了一定的涨幅之后,如要它不换一种步伐歇歇脚,那是不现实的。人在爬台阶时,每隔十几、二十个台阶,都要缓缓脚步,何况这个有着上百万个利益纠葛体的、洋洋大观的中国股市?!这周的周二开始进行的回调整理,就是这种换换脚步的股市走势,一俟洗去做空浮筹,股市便可重回升势。
下一个反弹高点在2292点附近,再经过回调整理后的上涨位置将会在2441点附近,构筑一个今后震荡整理的厢型顶部。因此,在这种多重利好因素未有得到充分释放之前,这轮极度超跌后的、恰遇多重利好而唤来的反弹行情,还远未结束。各位股民不要被短时间的股市回调所惊恐,要看到股市的中期向好。尽管如此,一些短期炒家的期望值乃不可过高矣,要注意风险控制。一旦这些利好措施得到初步消化,后市没有新的利好措施出台,大盘将会再一次转弱走软。对此,各位入市人也要保持一个清晰的投资思路 。
2. 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有哪些救市政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年10月4日,布什签署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
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当天表示,将尽快开始实施这项方案。
2008年10月3日,富国银行从花旗手中抢购美联
美国富国银行3日宣布将以总价1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联银行
为应对金融危机,全球大裁员,IT企业转战新兴市场。(IT公司裁员数据)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这一个多月来“裁员”运动很猛很暴烈。从9月中旬起,仅美国IT公司总计宣布裁去19683个工作职位,而且还不包括惠普与IT外包服务提供商EDS合并后即将裁剪的24.6万人。但是在所有的裁员中,5家大公司占了90%的比例。
越南金融危机,重蹈11年前覆辙:高达25.2%的通货膨胀、持续扩大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过多的外债规模,这个国家的货币体系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中。
新华网纽约10月24日电,由于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恐慌抵消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减产消息的影响,国际油价24日开盘后大幅下挫超过7%。
10月17日,已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加州百货连锁集团Mervyn's宣布将在年底前关闭所有剩余的149家商店,其店铺开始清仓销售商品。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国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欧盟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大利亚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还有最近22G的英国金融大会
3. 中国救市资金的来源去向
资金来源:来源一,发放国债募集大量的民间的闲散资金;(直接的方式)
来源二,财政直接拨款;(直接的方式)
来源三,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刺激消费,增加税收;(间接的方式)
来源四,地方债券的发放;(直接的方式)
资金去向;去向一,向国有大型企业直接注资(像航空公司等);
去向二,用于投资大规模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
去向三,用于购买大量的廉价的原材料,能源资源等,用于战略储备;
去向四,向各个国家部门(农业,工业等部门)的拨款以用于稳定国家经济,刺激经济;
抛砖引玉......
4. 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向香港资助了多少钱救市
横扫东南亚后,索罗斯将目光投向了香港。“香港基本面当时没泰国那么糟,但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也不少。”1994至1997年,香港的主要物价上涨12倍,由此造成的经济过热又导致工资水平和股市飙升。恒指在1997年上半年由12000点升至16800多点,而在7月,恒指更是在一个月内,11次创历史新高,香港出现“全民皆股”的狂热。
琼斯认为,“香港股市,房地产公司和银行的股票占到很重要地位,一旦这两方面泡沫破灭,股市随时会出现危险。”事实上,房地产泡沫还造成经济环境恶化,使生产和销售成本上升,通胀压力累积,“而且我们认为维持住联系汇率制度的成本高昂,我们认定香港特区政府挺不过去,”
随后,对冲基金开始了对港币长达十几个月的持续进攻,在汇市、股市、期市联动造市,发动了对港元的立体式袭击:首先大量沽空港元现汇换美元,同时卖空港元期货,然后在股市抛空港股现货,并于此前后在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量沽售期指合约。1998年1月和6月,趁印尼盾和日元暴跌时,对冲基金又分别沽售港元,但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抵抗下,三次进攻均未摧毁港元。
香港金融市场惊魂八月
不过,进入1998年8月,情势发生转变,外汇市场对港币的炒卖气氛积聚,各种谣言四起,市场信心岌岌可危。到了8月5日,在美国股市大跌、日元汇率重挫的配合下,对冲基金发起对港元的第四次冲击。
这一次,港府通过出手干预市场令对冲基金铩羽而归,不过也招致外界的批评,认为其破坏了“自由市场的原则”。时隔多年后,谈论其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因港府出手干预而泡汤的这段经历时,琼斯反为对手辩解,“对香港特区政府干预市场做法的指责是不恰当的,”他表示,“在市场信心面临全面崩溃的时候,政府的干预提振了市场信心,避免更大危机的发生,也使得市场免于最终的崩溃。”
那场几乎使香港金融市场陷于崩溃的战役在8月5日打响,对冲基金持续在汇市抛售港元,香港金管局奋起抗击,动用外汇储备接下240亿港元,其他银行接下46亿港元。与此同时,对冲基金在股市上也燃起战火,恒生指数8月6日开市一路走低。随后几日,对冲基金借机猛砸股市,至8月13日跌到6600点,对冲基金借市场恐慌之际从资本市场牟取暴利。但这一阶段,表面看起来疲于应付的香港政府却正在计划着一场大反击之战。
特区政府绝地反击
准备拿出来反击对冲基金的是960亿美元的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这是全体香港人多年辛勤劳作积攒的家产,被看作是保住香港经济的最后屏障,所以特区政府不得不反复衡量。股市开市前半小时,时任香港证监会主席梁定邦才接到时任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的郑重通知:为捍卫联系汇率,打击国际炒家,港府决定对股、期两市进行干预。
14日是周五,市场极度沉闷;但至午间,市场传出“政府外汇基金将入市”;下午,在恒指跌到6500点瞬间,特区政府巨资入市,通过中银等三家券商,不问价格地吸纳大蓝筹和期货,恒指全天上升564点。与此同时,金管局大幅提高银行间拆借利率,使对冲基金无法短期融资补充血液。港府14日出手的时机恰到好处,因为接下来3天是周末和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休市安排。再开市时,美国股市已大幅回升,日元汇率在日本政府干预下趋稳,亚洲股市开始反弹。在诸多外围利好因素刺激下,香港股市展开强劲反弹,港元汇率恢复稳定。
“香港特区政府的决定非常坚定,他们的时机选择得很好。”琼斯总结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战时称,“我们当时犯了错误。
5. 关于国务院扩大内需计划和对股市的问题,谢谢!
国家为什么要扩大内需,刺激经济。主要是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出口增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只有把扩展国外市场转向扩大国内的市场,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刺激经济的方案主要涉及2点
1,宽松的货币政策。
对利率敏感性行业相应收益,如地产,机械,银行等。
2,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政府加大投入,直接投入8000亿左右,4万亿是带动的社会投资
铁路,基建,港口,机场,医药类收益
另外增值税转型,1200亿,减免,收益最大的就是机械
对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个人认为短期内的效果还不会很大,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由于行地产暴力行业,起炒作期间的房价涨幅远远大于现在的跌幅,很多人都抱着继续观望的态度,没有购买房屋的意愿,间接的影响到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专家预测,房地产的低迷期会持续到2009年底左右,所以短期内银行,房地产受到这种实惠是很小的,意义不大。
相反,对于第二点刺激内需的作用意义会很大。第一是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历来一直对农业是十分的重视,所以农业板块获得的利益是相当可观的,而且每年的两会都会有相关的政策利好扶植农业的发展。第二,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铁路公路的建设,国家预期投资一共是7万亿的巨额资金,在铁路公路建设中需求最大的莫过于钢铁,水泥,机械和建材,而且都是直接受益者,从最近陆续开工的很多重点铁路项目来看,国家已经开始行动了。第三,灾后重建,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周期是3年,投资数万亿,直接收益的是建材,钢铁,水泥以及四川的一些建设企业,比如中铁二局,四川路桥等,都有很大的获利面。第四,医药改革,医疗和农业一样,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加大在医药上的投资,就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得起病,这是国家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
总体来说,国家扩大内需就是为了缓减经济危机为国民经济的影响,国民经济是股市的基础,只要基础不倒,股市就不会有根本上的危险。同时拉动国内企业的发展,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现在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尤其要关注国企和央企,所以楼主要是投资股票的话,建议多关注钢铁,水泥,医药等等板块的国家重点上市企业,龙头企业。
6. 美国7000亿救市计划具体是怎么回事
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一场关于“史上最大政府救援计划”的激辩终于在美国当地时间9月28日凌晨敲定结果。美国政府将得到7000亿美元,用于收购深陷危机的华尔街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而新的条款将使原救援计划变得更易于让公众接受,包括作为股东的政府(最终是纳税人)也将获得分红、华尔街金融高管薪酬水平受限制等。
美国东部时间28日凌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已就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总体上达成共识。
佩洛西在国会连夜就该计划进行讨论后于昨日凌晨对媒体说:“我们还需就计划的最后文本做更多的努力,但我认为已经达成了共识”。
布什政府提出的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在提交国会后引起了激烈的辩论,但面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形势,包括佩洛西在内的重要国会议员都表示应在本周末就该计划达成一致。
美救援计划柳暗花明
白宫连续两日的闭门会议后,一场关于“史上最大政府救援计划”的激辩终于在当地时间9月28日凌晨敲定结果。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将得到他提出的7000亿美元,用于收购深陷危机的华尔街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在其他条款被加入原计划的情况下。
国会议员与政府达成一致的该方案书面正式版本,将在美国当地时间9月29日前公布——曾保证将在下周一前拿出解决方案的总统布什和其他几位国会关键人物总算没有食言。
据当地媒体报道,比原计划增加的内容可能包括:政府在收购不良资产的同时获得被援公司股权——政府将不仅限于作为不良资产的接盘人,还可能成为部分被援公司的股东。此条款是为“公平起见”——政府救援计划的最终出款人是美国1亿多纳税人,救援对象却是华尔街那些由于自身经营不善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因此救援计划应使纳税人也有机会从中获利。将来那些被援公司状况改善后,作为股东的政府(最终是纳税人)也将获得分红。
另一事关“公平”的附加条款是对华尔街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水平施以上限。
此外,原计划中授予财政部的“绝对”权力也受到了约束。国会可能将任命一个专家组对财政部的执行情况加以监督,且财政部并在决定聘请协助执行该计划的公司时需遵循“利益冲突”原则,从而避免利益相关者从中渔利。
经济学家仍各执一词
对于这份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能否挽救金融危机,经济学家依然各执一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撰文反对美国的救援计划。他说,美国的金融系统存在四个根本性的问题,保尔森的援救计划只解决了一个。首先,金融机构拥有大量自己制造的“有毒”产品,由于不信任这些产品的价值,他们之间无法相互借贷,保尔森的办法就是把这些风险转嫁给广大纳税人。第二,银行系统本身存在问题,他们把钱借给那些无力偿还的人,没有一个金融方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第三,美国高涨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专家们认为房价还会下落,在这个情况改善之前,救援计划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个问题是信任缺失。令人遗憾的是,整个金融危机的演变使这种信任鸿沟更加巨大。
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洪平凡回顾了美国历史上两次大的金融救助行动。他说,算上之前的一系列政府救助方案,美国联邦赤字规模可能将增加1.5万亿美元,债务总额将占美国GDP的总额70%,这将直接导致美元贬值、通货膨胀和长期利率上升。700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如何实施将面临新的问题,包括以何种价格购买银行系统的坏账以及纳税人和金融企业如何分摊风险等等。它可能稳定信贷市场,但由于金融系统遭受巨大损失,很多金融机构需要重新筹措资本,因此金融市场完全恢复需要一段时间。
新闻背景
7000亿金融援助计划的来由
9月19日,为应对由次贷金融危机而来的越演越烈的金融风暴?熏美国政府要求国会批准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以阻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当日?熏在白宫,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经济方面的讲话说,为了结束目前这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联邦政府干预金融市场不仅有正当理由,而且必要。
根据该救援方案?熏美政府拟动用7000亿美元,购入“不流动”按揭证券,并将国债法定上限提升至11.3万亿美元,从而成为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最大型的救市方案,有专家估计救市成本更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美国总统布什表示,“我认为这个进取的做法对美国家庭造成的代价,相比其他方案下远低”。纳税人虽承担巨额金钱,但总比大规模失业、退休金尽失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