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怎么多发货币的
⑴ 通货膨胀是因为增发货币造成的,政府为什么要增发货币呢
增发货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供参考:
1.一定程度的通胀也对经济是有好处的,通货紧缩会抑制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高增长就会需要更多的钱,银行也就得多印点。
2.偿还债务的需要。在政府赤字严重的情况下,发债、发货币也算是一个办法吧。而且通货膨胀对于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来讲是有利的。因此,有人把政府铸币的权利作为一种铸币税来理解,因为它可以利用自己发行货币的权利,来使得社会财富的分配对它自己更有利。
3.人口的增长、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等因素,全社会的经济总量也会不断增大,而经济运行,是需要资金货币来支撑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的,当经济总量增加后,原有的货币资金就不够用了,必须要合理的增发一部分货币,才能确保经济运行的平稳。若不增发货币,全社会所有企业都会出现资金紧张的状况,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进而影响经济效益。
4.过度的通货膨胀是不可取的,政府工作人员是深知这个道理的,抑制通货膨胀不是宏观调控的唯一目标。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生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冲突的。
最典型的就是通货膨胀和就业,菲尔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存在着短期的替代关系,也就是在短期中,降低失业会对应通胀的高涨。中国的情况来讲,失业是很严重的问题,社会影响很坏,为了降低失业,有时通胀是不可避免的。
若不增发货币,全社会所有企业都会出现资金紧张的状况,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进而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合理增发货币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一定要防止过分发行货币。
⑵ 货币超发是怎么实现的
货币超发的过程其实很简单。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政府债券,把钱投入市场。
实际上就相当于政府跟央行打了个白条,然后进行政府投资。
⑶ 国家怎么发行货币,使国家货币增加
财政部通过金融机构发行国债,财政部拿到钱,金融机构的钱就变成了政府的钱,政府可以投资,转移支付。 那么金融机构包括你所说的商业银行的钱哪里来呢? 央行若是想增加货币供应量,一个办法就是通过金融机构购买国债,然后钱就到了金融机构,然后通过金融机构和政府,货币就慢慢到了市场上。 这些都是账面上数字的增减,其实没有真的印出钞票,当然如果央行无节制增发货币,势必导致市场上通货膨胀,势必要增印货币。增印的货币量并不等于购买的国债量,很多由于购买国债而增发的货币可能一直在某些行业内流动,不需要真的印出同等的钞票来。 第二个问题关于国债是不是会无限增加,这个要从源头去考虑,你好好想想货币的产生是为了什么? 每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所产生价值的关系? 市场上的产品和劳动所产生的产品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和国际劳动分工?
⑷ 请问:一国国民手中的货币总量是怎样增多的
你这个问题其实是信用货币的供给机制问题。
货币的供给机制中涉及到要涉及到三个主体,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
先说中央银行。简单的说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又叫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
1、国外资产业务:主要是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国外资产。
2、对政府债权: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向财政透支或直接贷款,变动对政府债权。
3、对金融机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
你提到的我国出口商品后,外国购买商要把外汇向中国政府换成人民币后再付款,也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一种方式,兑换多少就相当有多投放了多少人民币。
商业银行通过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也就是说将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进行扩大(具体能扩大多少和存款准备金有关系)。
举个例子:
银行首先吸收存款100元,向中央银行缴纳准备金10%后,用于发放贷款90元。企业或个人收到贷款后提取一部分作为现金或直接用于支付(假设是10元)(这部分比例我们称为客户提现率)没有提取的贷款部分80元又作为存款,计算入银行的可贷资金。银行针对这部分资金缴纳准备金10%后,剩下的72元又用于发放贷款。依此类推,最后我们会发现,银行的存款余额达到500元。这就是商业银行扩大货币的方式。
总之,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创造货币,中央银行创造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理论上中央银行根据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调整货币供给,如果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保持一致,则称为货币均衡,否则就是货币失衡。货币失衡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在给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央行购买国债也是一种投放货币,首先确认在国债是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务,本身不是货币,并不代表一定的价值,是一个“虚”的东西,但是当央行买了以后,就相当于央行把债券提前换成货币了,也就是把钱借给政府使用,政府充分利用借到的钱,投入生产,把钱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么这部分债卷就变成“实”的了,央行所投放的这部分货币就有实物与它相对应了,就不会造成货币贬值,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否则就会投入的货币太多,造成货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我说的非常简单实际上涉及很多因素,但是你可以参考。
⑸ 不懂经济学 脑子里突然有的一个疑问 当通货紧缩时,国家需要多发放货币,这些货币是怎么流入社会中的
买债券,股票等等,中央银行放松了货币数量,首先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可流通的货币,这些钱就可以用来投资或放贷,就是从整体上控制钱的数量。
⑹ 中国政府如何超发货币,具体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
依靠美元外汇,流进多少的美元外债,就相应的增发多少人民币。其次是看M1 M2的增长速度如何,增长的越快则货币超发的越多。
⑺ 政府是怎样增加社会流通货币的
我认为你想表达的是:社会上已经流通着很多的货币,而且这些货币的供需关系已经稳定,那么国家又如何增加已经平衡需求的货币。
首先国家发行货币是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发放的,也就是社会全体存在多少经济价值就会发行相等价值的货币(为了流通方便,会多发性一些,这就是在合理范围内的通货膨胀)
至于要多发行货币的时候,一定是社会价值超过了与现在发行货币相同的价值。这个时候国家就会发行货币了,至于方式:比如国家要建设一条铁路,通过银行向公众贷款,你所得的利息很有可能就是国家新发行的货币了。国家还可以其他通过各种金融手段把资金流向社会。
不知道你理解了么?
⑻ 国家发放货币是怎么发放的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只能有一个机构可以发行货币如美国是美联储、英国是英格兰银行、欧元区是欧洲央行、中国是中国人民银行;
就理论上而言,撑起货币购买力的是国家的实力和实际的劳动创造;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了三个央行主要的渠道发行基础货币,即M1,而商业银行再通过贷款发行M2;
其一,外汇储备。
加入WTO以上,我们在短短的10多年内通过对外贸易创造了高达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中国企业们不能把通过出口赚来的财富直接在国内话,需要换成人民币。这个时候,银行则把外币资产留在自己手里,然后通过商业银行向国内的企业发放同等价值的人民币,几年前,外汇这种途径一度占到中国发行货币量的50%以上;
其二,购买债券。
这种印钞方式,最典型的就是美联储,即政府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然后,商业银行拿着政府的借条到央行做抵押,央行便留下债券向商业银行发放货币;然后,商业银行再拿着这些钱去循环房贷;
在近年来我国外汇增长显著放缓的情况下,这种货币发行方式占比越来越大;
其三,补充性的工具
如近年来频繁使用的的常备借贷便利(S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等等,就是说央行直接拿钱到市场上买商业银行等机构发行的债券,来创造货币。
【T教授说】
内蒙古中公金融人网,本人系转载
⑼ 既然通胀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为什么各国政府还会增发货币
央行每年都在大量发行新货币,然后贷款出来
政府通过让央行买国债投资项目促进生产然后促进税收
然后再还旧国债
再发行更多的新国债
从而再发行更多的货币。
国债肯定是年年大幅递增
货币发行也一样年年大幅递增
世界各国都一样,社会欠央行的钱永远不会还清。
极端的情况一旦央行不再发行新货币了
大部分货币必将全部流回央行手中
即便央行只是每年减少发行货币的数量
大部分的钱也一样会流回央行手中。
这叫收紧银根,治理通胀的法宝之一
放弃金本位制度以后
中央银行成为了信贷逻辑上的一个悖论:
所有的钱都是它来发行
然后它借贷出来
它是全社会的债主
然后借它钱的最后都得还给它
想全还还真不可能
付利息的钱也是它发行的
实际也确实如此。
美国的情况:
美国的央行是美联储,独立于美国政府,由多家私人银行组成
这些私人银行的股东,是全美国社会的债主
加之美元是世界货币,他们也是大部分世界的债主
持有美元的国家,
都是美元从美联储经过多层借贷后流通到的地方,
所有美元归根结底债权都归美联储所有。
美国的狗屁民主都是骗人地
这些私人银行的股东控制着美国的全部,也叫金融寡头
他们控制选举,可以让候选总统的人都是自己人
他们控制军队,想打哪个国家就打哪个国家
他们控制CIA,所有内幕信息都最先知道
他们还控制着世界的大部,有用不完的钱
所以他们的代理人格林斯潘
出来放个屁,地球就抖三抖
⑽ 市场上的货币是如何多起来的
你走入了一个思维的误区了,首先央行发行的货币较多的是流向大型商业银行的,如(工商,中行,建行。。。)!政府的钱来源主要有税收,发行货币。在发行货币方面,你说央行印了1亿元,我假设全贷给了商业银行,利率为5%,那么商业银行就需要转手把1亿元继续贷出去给小的商业银行或者企业(企业需要资本来发工资,购买原材料)或者个人,那么贷款利率必然高于5%,小的商业银行可以继续贷款,就这样无始无终的进行着,央行发行的货币称为基础货币,经过几次的贷出,就转化为高能货币,也就是钱越来越多了。国债只是央行根据经济形式采取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你假设如果没有人把钱偷出来花,用林毅夫的话讲:只要百姓三个月不去银行存钱,那么将会有很多的大企业没有钱用,因为他贷不到钱了。如果不还就是偷窃,也印证了2011年温州老板跑路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