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如何冲万点
『壹』 如何炒股炒到100万
5万本金炒股,想要炒到100万是有可能的,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可以做到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从5万炒到100万。
方法一:价值投资,时间换空间
这个价值投资就是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学会持股,持不住股票没有任何价值投资可言;其二学会选价值投资的股票,选对股票是非常有利的。
想要走价值投资,时间换空间这个方法确实可以实现从5万变成100万的,持对一只股票只要翻20倍就可以实现。
5万变成10万,10万变成20万,20万变成40万,这样利滚利的方法,只要本金越大,利润也就是越大;
利滚利的话从5万本金,只要在股市翻5万就可以实现160万,假如每一翻只需要2~3个交易日,这样一个月都是可以实现从5万变成100万,这就是炒股做短线的最大暴利。
总结
股票市场是高风险高收益,炒股有能力有方法可以采取以上三种方法,比如做价值投资、做超短、放大杠杆博取大收益等,按照这三种方法确实有概率实现从5万本金变成100万。
总之股市是靠能力吃饭的,有能力的把股市当提款机,5万变100万;如果没有能力,股市是绞肉机,100万变成5万,但后者占比95%以上,真把股市当提款机的寥寥无几。
『贰』 中国股市什麽时间能突破一万点
大小非问题不解决不用考虑后年上10000点了。
大盘反弹后连续拉升后遇到的抛压和上方的均线压制比较重,之前连续3个交易日多空双方一直在窄幅度反复争夺年线3745点附近的区域,而7日还是冲击失败引发了获利盘的杀出有较大的跌幅度,8日机构借着一些不痛不痒的利好拉盘吸引前期踏空的资金进入股市接筹码,但是机构在吸引部分场外资金介入的情况下,机构确变的谨慎连续的抛售筹码。从日线状态显示,今天大资金进出指标还是被击穿了没有守住,收盘时如果没有收回来,短时间的下降趋势就不可避免了,而在周线状态下大资金进出指标已经被压缩在两条趋势线之间,大盘选择方向的时候来了,3567这个支撑点位失守无法在短时间内强势收复,机构可能会选择继续做空,大盘可能会再次考验3000点的政策支撑,前期拉高时由于已经抛售了不少的筹码,所以这波如果杀跌机构自己筹码利润缩水的负担又小了不少。现在要注意控制仓位),如果大盘复制上次熊市场中连续的下跌强势反弹冲击年线,最后以失败收场,加速下跌探底的走势就要小心了(没人希望这样,但是股市的运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股评机构都在造好后市不得不多分谨慎),总的来说大盘的这次反弹比预期中的还弱,大盘只有强势突破并站稳3800后市才有戏,那将是个标志。反弹有望延续至4400附近,突破不了反弹行情就有可能让股评们预测的5000点以上的希望再次落空。
大盘(从WVAD指标上看该指标从1.28日零线被击穿来之前第一次上穿零线发出了中线投资者买入信号,虽然该指标不一定要全信但是可以做为判断的一个条件之一,炒股要求顺势而为,如果该指标继续修复向上,可以逐渐增加到半仓,上次该指标上穿零线有一波较强的反弹,今天该指标也到了转折点上如果再次击穿失守指标可能再次恶化,要注意风险了),而且后市如果再次快速缩量下跌就不乐观了,建议逢高出局规避风险,之前印花税降低带来的巨额疯狂资金狙击股市时,本人曾以为主力机构的减仓行为应该会有所减缓,虽然仍然认为机构会继续拉高出货但是并不认为当天会出货。但是当天盘中曾经有波巨大资金的抛售行为,大幅度打压股指将巨大的疯狂追高资金都打得招架不住,原来以为是大小非所为,现在结果出来了。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在当天基金和保险两大机构借大涨大幅度减仓高达317亿,广大散户再次成为追高的主要力量。而这几天累积下来主力资金如果仍然是保持24日的抛售态势,从24日到现在,机构减仓估算接近500亿,而这些筹码再次落到了散户手里,主力出货态势不停止,后市仍然不乐观,而宏达股份打开跌停后小非放量出货,根据统计平原实业和益多园房产减持分别达到696万股和751.36万股悉数清仓,一天之内合计出售比例达到2.81%远远超过上次所谓的限制大小非一个月只能够出货0.99%的规定,而上证所的惩罚措施确是象征性的惩罚一下,对于已经清仓的小非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理这个违规行为,今后“跟风者”不会在少数(这周冠福家用的大小非违规解禁超过了0.99%的限制达到1.19%,TCL打了个擦边球抛售了1.01%,跟风已经出现,这对机构来说是很大的心理压力),之前所谓的限制大小非的一系列所谓利好政策都成了一个漏洞百出的利好了。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转折点。投资者可以根据反弹的力度选择逢高减仓的点位,大盘反弹乏力的时候就是出局的时候。
资金的供需决定了股市的运行规律,买的资金多于卖的就涨,卖的多于买的就跌,而在一个趋势内因为一个大利空消息卖资金长期大于买资金,那这个较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下跌行情。
大盘24日暴涨,而多数散户套在5000点上方,这10%的涨幅不足以使这些人出逃的,部分股到现在涨幅都没超过20%反弹相对较弱,大多数深套散户都不会选择卖出,现在的量能不能够简单的认为机构进来了等片面的认识,现在新老基金之间的搏弈非常复杂,新基金被迫建仓,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渐吐出筹码边打边撤逐渐降低仓位以规避大小非的压力,24日盘面曾经有过一波幅度很大的杀跌,在利好消息带来的巨大的疯狂资金面前能够把大盘打低这么多的绝对不是那些炒短线的散户和游资能够办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减持所为(现在数据已经出来了是基金和保险两大主力大幅度减仓317亿造成的)。看习惯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欢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愿意去分析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不想去承认的风险部分,不过该说的我还是要说,可以做为朋友们的参考,采纳与否可以自己抉择。这次的政策不排除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风险我们却仍然得关注,导致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资金和巨额增发,不是印花税,大小非解禁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主力资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资金能够选择的只有逐渐降低仓位,这样他们的损失会相对来说小些。而印花税的下调很多人认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变股市运行轨迹使行情反转,但是这种想法有点片面,印花税给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2000个亿就很不错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兑现的资金量近3万亿,这相当于整个市场主力资金的规模,而这只是开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资金量还要以近6倍的数量进入流通市场,而大小非才是根本问题,最关键的是本来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钱来解决,就算由中央来解决这么巨大的资金中央也很难承受得起!
有专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个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税,现在已经做了,不过前面也分析了2000亿的资金量不足以支撑起近3万亿的大小非
二、将国有限售流通股划归社保基金,令其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国有限售股的拥有人数数量众多,资金量巨大,如果国家出政策强行将这类股划到社保基金阻止这类股权人套现,那国家怎么解决和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如果是让社保基金以购买的形式收购这类资金,又存在钱远远不够的问题)
三、效仿香港特区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平准基金(需要钱呀)
四、效仿美联储向证券公司等投资机构直接国家注资,扩大市场对股票的需求(还是需要钱呀,维持社会平稳运行本来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让国家用财政收入来救股市不太现实)
所以说在有真正的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措施政策出现前,主力会看得很清楚的,实质问题不解决,还是会导致主力资金在大小非的逐渐的抛压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经出来了,就要顺短时间内的势而为,对机构来说拉高出货才是明智的,大资金投资股市也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当长期的股东。所以印花税现在建议暂时看成主力机构拉高出货的一个利好消息吧,在实质性政策出来前,主力都会对大小非一直处于警觉状态,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资金死得越惨。
而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0�2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叁』 A股会冲向万点吗
A股冲万点肯定会有这一天的,只是时间问题,三十年五十年或百年。像现在这种发行速度,这种管理水平制度,审核条件以及各种造假的惩罚限制,或许超百年能实现,上市的垃圾公司太多,而退市的确廖廖无几。美股从二千多点冲至万点用了近十年,而A股十几年了几乎原地踏步在年线上下。从投资回报分析,A股根本没有投资价值只有炒作投机机会,有几个公司为了回报股民大手笔分红的趋之若鹜,铁公鸡公司十年八年三年五年不分红的也不少。话就到这,要想A股万点十年以后再看!
有可能吗?我女儿上幼儿园时上证在3000点,上小学时上证在3000点,上中学时上证在3000点,现在上大学了,上证在2860点,这就是中国股市的现实。
我是只说大实话的润希哥!
最简单明了的话告诉你,目标是美好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给你分析一下,目前A股2900点左右,如果冲破万点的话至少得有3倍多的涨幅。你可以对比一下美股从2000多点到万点用了多长时间,我给你简单的算一下!
美国三大股指可以简单对比的就是纳斯达克,尽管它还没有突破万点但是已经很接近了。那么它2000多点是什么时候呢?答案是:2011年。
2011~2020是9时间,美国用9年的时间翻了3倍。但美国的注册制已经实行了几十年!我们再说说印度股市,它实行注册制以后实现了十年牛市也不过涨了1.72倍!
中国大A想在短时间内走牛突破万点这和天方夜谭没什么区别,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希望的。中国男足都没有放弃,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希望呢!
我是润希哥只说大实话!
2019年7月注册制在科创板试点成功,今年准备推广到创业板,若创业板也成功过度的话,注册制有望在整个市场实施。 那么股票数量将迎来一个爆发期,现在是3850多只股票随着注册制的推行,股票数量突破5000只预计3-5年期间可以完成吧。广大投资者对股票批量上市存在着担忧的因为上市公司监管、退市制度、违规处罚力度都不能让广大投资者满意。但是要相信法律会逐步完善证券法的修订就是一个好的信号,A股市场必然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投资的环境才能长久的生存。
相比于美国将近300年的证券投资 历史 ,美国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超过7670多家(2019年3月网络数据)。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美国每年退市的公司也不在少数,所以他们股票一直是在波动中增加的。而A股退市的数量可谓少的可怜,数据显示2013-2017年美国退市1438只,而同期A股则只退市27只。 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有利于注册制的推行,也有利于A股市场的 健康 发展,实现优胜略汰让好企业获得发展空间。因此我认为股票数量不会成为成为市场攻击万点的障碍 。
2020年5月7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 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就目前A股市场市盈率水平18.46,对外资来说可谓是价值洼地,而新冠疫情导致境外尤其是美国证券市场的动荡。 相比而言中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社会 正在有序复工,A股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当大量的外资进入,市场也有足够的股票供应也是A股启动行情的基础。
从月线上看A股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 每一次突破下降压力线就是下一波行情的开始 ,目前处于正在蓄势阶段值得期待。
从上图可以看出,月线每一次突破压力线的上攻走势,其攻击高度在突破点的2倍以上(从突破月K线的开盘价算起至突破波段的最高价)。而目前A股指数所处的位置在“4”号位,若A股指数在6月或者7月突破压力线的话,突破位置预计在3000点左右,按照2倍的走势是6000点左右,若是4倍就是1.2万点了。要注意的是连接6124-5178点还有“5号”位的压力线,这个若能放量突破空间估计更高。
A股市场自诞生以来,将近30年的历程,从老8股发展到现在3850多只股票,呈现的是一个新兴市场蓬勃发展的姿态。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一直在前进,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措施,保证市场的有序往前发展。相信未来A股市场也必将迎来一波牛市行情,攻击万点不是梦。 投资者要在曲折的道路上磨砺自己的交易系统,养成正确的投资习惯才能到赶上万点行情 。只有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之后才能保住牛市行情带来的红利,目前虽未看到牛市行情但这不正是你作准备的时候么。不要等到了万点再来磨练那样的话一切都晚了。
上证指数现在是2900点左右,对应的市盈率是15倍左右,其中最大的权重是银行股,平均市盈率只有5倍多一点,国际上股市的平均估值一般也就10~20倍左右,这样看A股的估值不算低,也就是上证指数在估值上没有到万点的可能性。再从成交量上判断,指数涨了成交量也会涨,这是基本常识,要不然没有人接盘,指数就没有上涨的动力,假如我们预估上证指数能够上万点,那么成交量至少也是现在的3倍,现在两市每天成交量在六千亿左右,要突破前期的阻力位就需要更大的量,也就是上证指数要到万点,成交量至少要维持每天两万亿以上,实际上需要的更多,应该在三万亿以上,这根本不可想象。实际上未来上证指数根本就不可能涨多少,指数的上涨空间有限的原因就是盘子太大,更重要的是现在A股中大都是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它们业绩增长的太慢甚至许多公司都没有利润增长点,根本就不具备大涨的基础。
A股为什么从几百家到3800家上市公司了,指数还在2800-2900,长期连3000点以上都难以突破?除了市场机制不完善和监管层过度融资圈钱以外,更多的是“技术性”因素。而所谓的技术性因素,有两个唯度限制了指数的空间——主要指的是沪指。
第一,是指数的权重结构。
从任何指数来看,要么是“综合指数”,要么是“成分股指数”,而沪指是综合指数,即以全部上市沪市的股票的总市值作为指数的权重。而从08年最高点6441到现在,沪市的指数权重股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两者的权重由08年的24%跌到目前估计不足10%,而类似恒瑞等从不足一千亿到目前的3000亿,茅台由不足票亿到目前两市市值第一1.4万亿。
这个“指数权重”的变化,导致了“损失掉的市值”比“增长的市值”大很多,以中石油为例,48元的市值是8万亿,而目前市值是8000亿,损失了7.2万亿市值,一个中石油损失的市值,光一个或者很多个茅台都无法抵消。
第二,经济结构的变化。
比如,中石油,中国建筑,以及类似中国远洋和中国铝业,这一大批的“重工业”和“重化工”产业,在二十年以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增速都在不断退后,必然带来股票市值的下滑,而新兴产业,比如 科技 和医疗逐步并且加快上升。但是“上升”却不足以抵消“下滑”的市值,这也就导致了指数下滑速度快于上升速度。
这两点是沪指综合指数无法跟随国民经济十年二十年增长而同步增长的“技术性”原因。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市场机制,监管机制以及退市机制等不完善,做空机制不完善,这就导致了市场资金的配置效率低,大量的资金被“造假欺诈”和“垃圾题材”所占用,而这些垃圾股不断创出下跌新低,必然也不短损失市值和市场资金。以“雄安”概念为例,当雄安概念刚出来时连续暴涨,而随后长期下跌和短期快速下跌,其结果就是500多亿的资金被套在高位和“题材”中而损失掉。而类似雄安和工业大麻,以及 历史 上的各种题材股举不胜举。
最后,尽管投资者多数都“妖魔化”做空,却不知道,没有全面和自由的做空机制,就会导致垃圾股炒作频繁,大股东减持频繁以及股权质押风险加大。按照垃圾股和造假欺诈股来看,原本就应该市值归零或者无限趋近于零,但是,事实是多数垃圾股市值几十亿或者几百亿,导致了大股东可以长期和“清仓式减持”屡见不鲜。这也就导致了市场资金被大股东恶意套现,尤其是引导了大量公司愿意上市圈钱套现的恶习泛滥。
因此说,指数长期维持不到3000点,既有“指数权重”的技术性因素,更多的是死4机制不完善的因素。
而什么时候指数能上万点?这个要看什么条件,比如上述问题改进彻底,或者一次性出清上述问题,或者国家需要而疯狂拉升沪市的全部权重股,比如银行,保险,和石油,而“强行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后果,在 历史 上比如05-08年,以及14-15年,也已经显现过了后果,就是每一轮所谓的牛市,结果都是跌回原点或者跌出新低——问题的本质没有改变结果很难改变,任何“人定胜天”的荒谬做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是 财经 领域创作者刘兴国。就您的问题说说自己的个人看法,供参考。
我认为,A股指数上涨到一万点,那一定是迟早的事。只要中国经济能保持稳定增长,即使增速逐步下降,也不会影响A股的长期上升趋势。毕竟我们要看到,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在提升,上市公司股票的价值也无疑将伴随提升,复权股价持续上涨肯定是一个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面的改善,也必然带来将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中国股市中优质上市公司将越来越多,价值投资的年代迟早会到来。在价值投资的推动下,A股指数的稳步上涨也将是必然走势。
虽然A股目前还有很多问题,股指目前也是持续低迷,但一定要对中国股市有信心。有信心,才会有未来。
题主说的前期高点5178点,那是2015年的事情,在2007年底的时候,上证指数是到了6124点的。
目前A股的总市值并不高,股票数量是比较多,深沪两地总共超过3800支个股,其中上证指数统计上海市场的1600多支个股,以及各种债券和ETF等。
我大A股目前市值排名全球第二,上海单边市值排在第四位。
回顾A股 历史 ,从100点到6124点经历了27年的历程;按照这样的速度,到万点高空也就是50年的历程。
这不同于道琼斯指数。道琼斯指数只是20个样本股的统计数据的。
2019年,A股开启了注册制。这也是股市一个 历史 性的改革。或许,这场变革能给A股带来全新的面貌吧。
拭目以待中!
上证综合指数是A股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今年刚好是第30年,截至2020年5月13日收盘,上证指数收盘点位是2898.05点,期间,在2007年10月16日上午10点03分,上证指数曾经创下了6124.04点的 历史 高位,至今未能逾越。
在A股短短的31年 历史 中,曾经数次有人提出万点论:
1、2007年6124点的时候,当时市场上很多人都认为很快冲上万点,结果连续暴跌一年,2008年10月,竟然跌到了1664点。
2、2011年1月,赵笑云和东北证券再次抛出万点论,当年上证指数下跌22%,跌幅全球第一!
3、投资茅台成名的但斌在2011年、2012年都曾经抛出过万点论,结果2013年上证指数一度最低跌到了1849点。
4、2015年1月,国信证券抛出万点论,6月份最高冲到5178点,后面就是股灾,然后一直跌了差不多5年了。
所以,今天看到有人又提一万点,身为一颗A股的老投资者,不禁头皮一麻啊!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加上A股的国际化脚步越来越快,资本市场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上证指数冲上1万点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能实现呢?我们不妨看一下其他股票市场的情况。
香港股市成立实力比较早,1866年非正式证券交易市场成立,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成立,1921年香港第二间交易所—香港股份商会成立。1947年两所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64年推出恒生指数,以7月31日为基数日,基数点100点,并选出30家上市公司股票为成分股,1969年11月24日正式向外发报,开始点数是150点,1993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0,000点并以10,228.10点收市。如果从1969年正式发布开始计算,恒生指数等于是用了短短的24年就正式冲过了1万点大关!
虽然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早可以追溯到1792年,但是一直到1817年才正式起名“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并在1863年改为,纽约证券交易所,1884年7月3日道琼斯指数正式推出,包含十一种股票。1972年,该指数达到1000点,1999年2月,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超过3000家,其中包括来自48个国家的385家外国公司。1999年3月29日,道琼工业指数收盘达到了10,006.78点,终于突破了万点大王,而此时据这一指数的提出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了。
纵观H股和美股重要综合指数的变化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股市的 健康 成长与几大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是根本。 道琼斯工业指数为何用了100多年才突破10000点,主要是因为中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还有1929年的世界大萧条,所以,用了86年才突破1000点。而恒生指数之所以用短短的24年就能突破10000点,主要是因为从1960年代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30多年的时间是香港经济的发展黄金时间,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的经济基本面非常优秀,加上内地一些优质企业的加入。
其次,完善的市场制度是前提。 除了公平公正完善的交易制度外,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也非常重要,比如恒生指数突破10000点的时候,上市企业不到2000家,道琼斯工业指数突破10000点的时候,上市公司刚刚过3000家。
如果对照以上三条,中国经济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42年的平均增速世界第一,目前经济实力已经稳居世界第二!所以单纯从经济基本面来说,A股早已经具备突破10000点的基础了,这也是市场每次抛出万点论的根本。但是A股在市场机制和国际化方面差距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信息披露,造假盛行,这都是因为制度不够完善,但是随着A股国际化速度越来越快,加上证券法的修订,这两个短板正在被快速弥补, 如果3年之内能解决这2个问题,那么5-10年之内基本就能突破10000点,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上市公司的质量就是非常大的隐患,即使突破10000点也仍然会重演 历史 ,冲得越越猛,将来就跌得越惨,走不出以前牛短熊长的怪圈,迎不来慢牛。
亿点都有可能,一万年以后
『肆』 股票万1怎么做到的
股票万1是指股票交易佣金为万1,通俗来说就是股票交易一万元证券公司收一元的佣金,比如:交易某股票10万元,那么佣金就是10块钱,不过根据证监会的规定,单笔交易佣金不满五元的按五元收。
证券交易中的手续费有:佣金、印花税、过户费,印花税是卖出时收成交金额的千分之1,买入不收,过户费是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2。
『伍』 A股实行T+0,取消涨跌停,股市会走牛突破一万点吗
我认为即使A股实行T+0和取消涨跌幅限制,上证指数也不会突破1万点,上证指数上1万点只能是个梦。
理由是上证指数上不上万点不是T+0和取消涨跌幅限制决定的,而且由政策和股市各项制度来决定上证指数的涨跌幅,如果不完善好A股的制度,上万点确实太遥远了,十几年过去了连6124点都为突破,上万点还不敢想象。
T+0交易制度确实属于重大利好,也是对散户的福音,将会对A股构成长期利好,T+0构成利好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其他制度不说就拿IPO发行制度,第一就是IPO定价,在准上市公司的时候股价已经严重定高了,本身就是泡沫股价,再度上市爆炒一翻,这个上市不是害了股民投资者吗?
再有就是IPO发行数量和速度,这个是最无语的,大量新股发行对股市抽血,股市资金都已经被抽干了,股市没有资金了能涨起来吗?没有资金推高指数,能不跌到1000点都算很强了。
总之我认为A股要上万点一定要政策支持和完善各项制度,让A股从融资市场转变为价值投资市场,这样上证指数才会涨到万点以上。
所以尽管A股实行T+0和取消涨跌幅限制也不会上万点,只会增加股市活跃度,属于治根不治本,依旧不能改变A股常年跌跌不休的行情。
『陆』 如何从十万到一千万——每天解股、提供资讯
如何用现有的资金,比如十万,仅凭自己的智慧,赚到人生第一个千万?
换个说法,就是:从十万到千万的距离,有多远?
这个因人而异,对有的人来说,就是天堑鸿沟;但是对一小部分人来说,其实很近,就是跨过20、40、80、160、320、640、1280这七个台阶而已。最关键的,就是跨过第一道台阶,其余后面的程序都是一样的,只是把第一次干过的事再重复干几遍而已。
如果你的起始资金不是十万,而是百万或者几万,这都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完成目标的时间长短有些差异罢了。
10万,翻一倍,按复利累计,连续七八次盈利10%就可以达到。只要你有一套高度精密完善的交易系统,一周平均只赚5个点,10周就能从10万涨到26万,再减掉及时砍仓回吐的,保守点只算一倍,涨到20万。如此重复七次,70周,就能从10万复利翻番到1300万。
一年有五十周,除掉放假、个股盘整和空仓的时间,再保守点,打五折,只算25周,三年足以完成从10万到1000万的计划。
问题的关键是,你有没有一套“高度精密完善”的交易系统?如果没有,那不好意思,三年之后,很可能你的资金连一毛钱都不会增加,更坏点,也许只剩下初始资金的几分之一。如果你有这样一个交易系统,看股市就像看自己的掌纹一样清晰明白,操作股票就像操作自己的左右手一样熟练轻松,这,又有什么不可能的?
中国股市20多年,有数不清的人在 股票交易 中创造了财富的传奇,经历了从万元级别到千万级别,再到亿元级别的飞跃。比如有一个目前非常活跃的顶级游资大佬,就创造了八年一万倍的记录,从2007年的10万到2015年的10亿,再到20亿,而且这是公认真实的案例。人家凭的是什么?当然是一套适合于当时、适合于自己的成功交易体系,只是人家不说罢了。
当然,翱翔天空的雄鹰曾经只是一颗卵蛋,盖世的英雄曾经也只是一个孩童!从菜鸟到成熟,期间的过程太艰难,在这段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只有靠天赋和欲望,才能让职业交易员坚持到最后,期间悄悄流逝了多少金钱和岁月?这也是他们成功后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交易体系的主要原因。
人类行为的一切,其终极欲望,是为了实现精神空间的扩张,只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人,实现这一终极欲望的手段不同罢了。
中国有差不多一亿股民,少算也有几千万人参与股市交易,这么庞大的群体,能玩弄你们的,连神勇无敌的军队都做不到。那究竟是谁?不要说是庄家主力之类的玩意,庄家主力,也在你们当中,有时候被玩得比你们还惨,只是人家悄悄的不说罢了。
唯一能让你们犯错误和被戏弄的,只有你们自己。因为无知而闯进股市,又因为无知而自虐。
股票交易,在人类文明的总域中,与大乘的自然科学和文史经哲来比较,只能算是雕虫小技,甚至与政医佛武、琴棋书画相比,都是小道。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大道都有人干好,甚至一抓一大把,小道反而没人能干好,或者太稀有?
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习。你见过哪个正规学科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就上岗的?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写文章谈古论今?中专毕业的 护士 可以给病人开胸剖腹做手术?股民的可笑就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到 证券公司 开个户,冲进股市就想去纵横捭阖、挥斥方遒了。
无知而妄为,这是自虐的根源。
人的无知体现在各个方面,就连学习股票交易,都经常会在一些没用的垃圾上面浪费时间。关于股票交易,本人多年前就只用脚趾头思考了,于无常涨跌中进退有度,交易盈利,如探囊取物。
自有金融市场的一百多年以来,人类对于股市波动逻辑和规律的认知,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世界级难题。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在不同个体的实践中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而现有的股票理论,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不炒股或炒股只会亏钱的书呆子写的,给你科普一下似乎高大上的金融常识,或告诉你什么叫出货、涨停,在交易中毫无用处。
另一种是会炒股的半文盲写的,只有技术,没有心性层面的内容。股市竞争,实质上是心性层次的全面竞争,如果不能在心性修养方面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切理论和技术都是白搭。
股价走势的表象是图表形态,即人类精神空间的欲望与权衡在股价走势上的投射,战胜股市的前提,是深刻的了解股市,而缺席了思维 哲学 的技术分析,是无法深刻下去的。
股市谚语说,心态加技术,等于战无不胜,技术可以学习,心态是学不来的。那是因为所谓“心态”这种东西,就是对于股票交易的基本观点,没人把它说清楚过,如果能够从本质结合实际,列出个一二三,有什么学不来的?
股票走势上面任意一个微小的变动,都是相应资金的买入卖出行为导致的结果。市场参与者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提前考虑了一切自认为有效的信息,包括对国家的经济预期、货币利率、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政策导向、风险监管、 科技创新 等宏观方面的考量,也包括对股市综合指数、成交量、人气、股价走势的技术面、基本面,大小资金分布、公告、概念,甚至于内幕消息、股评观点等具体因素的考量,最终这一切信息所能代表的利益必将充分的反映在价格的走势上。如果有某一种因素,自始至终不会反映到股市的价格走势里,那么,这个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就是无效的,可以忽略不计。每一位股票交易的参与者,他的所有希望、失望与市场判断都会综合反映在综合指数和对应的个股每天的上下波动中。并且也能够提前反应未来事件的影响。如果发生诸如火灾、 地震 等灾难,其影响也会迅速在指数、价格中反映出来。
市场走势反映一切,正是这样,才使得研判市场的走势显得非常有价值,并且使预测未来市场趋势成为可能,这是任何其他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如上图,三根K线可以且只可以构成股市走势的四个最基本分型: 顶分型 、 底分型 、下跌、上涨。
图一为顶分型,第二根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其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中最高的,定义为顶分型的“顶”,图二为底分型,第二根K线的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其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定义为底分型的“底”。所谓的“逃顶抄底”,就是这个顶、底。图三,三根K线的底依次下降,即“下跌”,图四,三K线的顶依次升高,即“上涨”。
以三根K线为基本单位,是因为从逻辑上来说,单独一根或两根K线几乎在走势的任何地方都只有上、下两种排列,不能构成稳定的特征,只有三根K线,经历了最终方向的确认,才能构成一个基本的稳定单位,同理,后面要进一步推导的走势合力,也是以“三”这个奇数组合为合力方向的基本稳定单位的。
顶分型、底分型、上涨、下跌这四个股市走势中的最基本单位,相当于几何中的原初单位——点,然后,线、面、体等更大的概念都是用“点”的概念推导出来的。同理,股市走势中的任意形态,都是 顶底分型 、上涨、下跌这四种基本单位的组合。对走势形态的有限分类,将确保可以对错综复杂的股价走势进行清晰、严谨的分类,为最终的机械化交易提供了依据。推论2所有上涨和下跌的结束,都发生在顶底分型之后。
要结束一顶比一顶高的上涨K线排列,有且只有一种情形:至少有一根K线的高点低于前一K线的高点,即形成一个顶分型。顶分型不一定使上涨结束,因为后面还可以再创新高,但是上涨的结束,一定发生在顶分型之后。
同理,下跌的结束,一定发生在底分型之后。
推论2在实际交易中的应用:
一个上涨的走势,如果连顶分型都没有出现,唯一正确的操作就是持股,完全没必要猜顶。同理,在一个下跌的走势中,如果连底分型都没有出现,就去抄底,亏了也是活该。
由于顶底分型的基本稳定性大于单根K线,能破坏这种稳定性的,也会是同等级别的稳定性结构,而不会是单根K线。因此可以进一步推论出:
当一个走势的顶底分型出现之后,会大概率导致原有走势的转折,直到新的分型生成。
下面以一个走势图来说明本节内容在实际中的运用。
如上图,两个相邻的顶、底,并且顶和底之间有一根或一根以上单独的K线,这样两个顶底之间的连接,就构成一“段”。从构成段的K线走向看,分为向上段或向下段。
段,因为它具有方向性,所以是一个向量,它所表达的方向,就是这一段走势,经历了各个方向分力的充分斗争之后,最终合力的方向,“段”就是一个简单的走势。可以这样理解,所有复杂的走势,都是若干“段”的组合。
由以上可以得出:
推论3一切复杂的市场走势,都可以分解为段的连接。
又由股市走势图表的二维性质,可以得出,“段”的实际走势,会有两个绝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一,在时间上,其方向不可能逆时间方向发展。股票交易成交后不能反悔或从头再来,决定了这一点。
二,在空间上,段,不可能无限延长。无限延长,就意味着股价可以升高或者跌至无穷大或无穷小。这种事情在人类金融史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众多的市场参与者无法在多空的方向上保持永远一致,政治家们也不会允许此类疯狂的事情发生。
如果要从逻辑上证明这个问题,其证明如下:如果一个股票市值能上涨至无穷大,最终会大于整个股票交易市场所有股票市值的总和,而这个结论,与该股票市值属于总市值的一部分相矛盾,所以,股价可以上涨至无穷大是不成立的。
所有追高被套的股民,就是认为或者被忽悠后认为该股上涨的走势可以无限延长,可是发生了转折,曾经人气爆屏的强势股最终一泻千里。相反,一些恐惧的股民不顾一切的抛掉手中大跌后带血的筹码,就是认为或者被吓唬后认为该股下跌的走势可以无限延长,可是发生了转折,昔日人人避之不及的垃圾股直线反弹。大周期交易如此,小周期交易亦同理,即使在1分钟周期上也无须追高买入,它的后面必定会大概率有一个更安全的机会。下跌交易与此相反就是。
“段”的正确划分:
如图一, 顶底分型 之间没有独立的K线,共用了K线,不能构成一段。
如图二,在向下的一段中,有两个顶,最高的顶和顶3,有两个底,最低的底和底2,如果连接最高的顶和2,最低的底和3,则会出现两个方向相同、走势相连的两段,而这两段之间,即2和3之间,不存在可以连接的一段,所以,在图二的向下走势中,如果有几个顶分型,只算最高的那个顶,如果有几个 底分型 ,只保留最低的底,剩下的顶底之间的连接,就是唯一可以划分出来的“段”。向上的走势以此类推。
下面以走势图来说明本节的主要内容,“段”的形成和转折
任何股价走势在转折后,必定面临着上涨、下跌、盘整三种可能的走势。
在股价走势被 顶分型 或盘整暂时结束后,市场参与者决定自己的下一步操作,都要对该走势往后的方向作出三选一:原走势的继续?还是转折或盘整?
每一次都要做出三选一的判断,这是态度问题,至于判断的准确率,就是交易者个人水平的问题了。只要端正态度,每次都在三种全部的可能中去选择,不做死多头或死空头,后面你的准确率会越来越高的。
如果可以一选一或者二选一,那股市就太简单了。不过换句话说,股票交易再难,也就比“二选一”难了一点点,三选一而已。顺带说一下,“傻空”是“傻多”的副产品,做“傻多”经常犯错亏钱之后,对自己的交易水平极度自卑、对市场后势极度悲观,长此以往,其潜意识就把当年的“傻多”扭曲成了现在的“傻空”。
综上所述,对市场走势正确的分析,是建立在对该走势上涨、下跌、盘整三种可能的全面分析基础上的。市场走势由全体参与者的合力决定,不会因你个人的喜好而改变,所以本推论和前面的股价走势定理3立场一致,任何时候对股价走势的分析不能一厢情愿的排除掉三种可能走势中的一种或两种。基于一厢情愿的傻多和傻空的分析,那不是分析,几乎等于自杀。
所以本推论才是股市交易盈利定律最精准表达,把大量潜在的傻多和傻空消灭在无形之中。
忽略掉股市做空盈利的 股指期货 交易者,绝大多数参与者只能在股价上涨中获利,这一点也是 股票交易 的一个局限,这个局限无论对于大资金、小资金一律平等,这就限制了股价走势的复杂程度,即使是慧黠的大资金,所有的洗筹、打压、骗线、陷阱等程序,最终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为了最少成本的拉升股价。
而股价走势必定会转折,这个局限又导致了股价不可能一直被拉升,在实际交易中各参与者还会考虑进去一个提前量,股价因此而如期的转折,一轮走势到此完成。
『柒』 怎么样在股市操作上千万元的资金
资金规模到这个水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无法影响股票走势,更无法决定上市企业的经营策略。整体来说,和几十万、几百万的资金投资方法一样,只是更理性一些,更加追求稳健增值。
首先,不能再集中持有某只股票,股票数量至少在5只以上,最多不超过10只。其次,必须站在企业投资的立场上进行长期投资。也就是说要更加的专业,用投资家的眼光进行投资。最后,在不同股票之间的配置比例、仓位结构的调整上也更科学、更稳健。
资金规模到这种水平,已经不需要象散户一样追求暴利了。您只需稳扎稳打的前进,成为大富豪只是个时间问题。总体说,资金到这个水平,投资是非常容易的。因为您可以设立公司,雇佣员工协助分析,可以花钱购买辅助信息,甚至直接到企业调研。散户和业余人士很难打败您了。
『捌』 股票市场上是如何做对冲的
股票市场上是如何做对冲的? 说到股票和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机制,首先要了解股票和期货的区别。就我个人的理解,股票在分散经营风险分担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它上涨时,每个人都一起赚钱。操作不好,股价下跌,大家一起赔钱。
套利是不同的。不同目标的周期是同步的。交易的依据是不同标的之间的价格差异的变化。特点是开仓和平仓同时进行,以标的价差的变化作为利润来源;而对冲的目的也不同。目前更多是为了稳定价格。例如,一家公司有一个从接到订单到采购原材料再到交付成品的流程。对公司而言,订单确认的那一刻,销售价格已经确定,原材料成本价格在生产周期内波动。如果价格大幅波动,则可能由盈转亏。因此,该公司有通过套期保值来对冲风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