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什么时候人民币变为国际货币

什么时候人民币变为国际货币

发布时间: 2023-07-30 06:13:21

❶ 人民币是否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在全球影响如何

人民币是否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在全球影响如何?人民币目前的情况十分良好,相信很多人不明白中国人民币的具体情况,下面给大家分几个方面回答,希望朋友们能够参考下面的回答:

综合上面的这些表述,相信朋友们对于人民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越来越深入,未来中国的经济将会继续大发展,而且人民币在世界各国都被认可,国际地位已经越来越高,未来的潜力巨大。

❷ 人民币要如何才能成为国际货及美元到底凭什么能收割全世界

先说说国际货币,一说到“国际货币”,总有种高大上的感觉,第一时间想到就是美元,因为美元就是国际货币。

其实国际货币有很多,不只美元一种,比如还有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等,这些也是国际货币,但唯有美元一枝独秀。

要如何才能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想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其实不难,中国单方面宣布人民币国际化便可以了。中国单方面宣布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立马就能国际化,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

那是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把双刃剑,在很多人心中,人民币国际化百利无害,中国会因人民币国际化变得更强大,实则并非如此。

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利有弊,就看你如何取舍,你看完下面就能明白。

让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操作流程!

1、增加人民币的信用,让任何拥有人民币的个人或国家,觉得人民币很安全。

这是很重要的,一种货币如果让人觉得没信用,不安全,是没办法让外国人使用的,外国人若不用你的货币,你的货币又如何国际化?

以美元为例,美元可是好东西,任何美国的敌人,甚至是恐怖组织、犯罪集团,谁用的不是美元?

美国政府咬牙切齿,看着一通美国的敌人,什么恐怖组织、各种犯罪集团,在使用美元结算的时候,美国政府都不敢出来宣布他们的美元无效。

为了增加美元的结算安全性,美国政府丧失了对美元的部分控制权,看到恐怖组织或犯罪集团使用美元结算,美国政府可以用武力解决,但绝对不会从美元下手,因为这会伤害美元的信用。

第一把双刃剑,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为了让全世界觉得美元有信用,不管你是哪个国家,你手里的美元是很安全的,美国政府是自愿放弃了对美元的部分控制权。

你愿意让中国丧失对人民币的部分控制权吗?

2、允许人民币自由流通,增加人民币的权限,让全世界觉得人民币结算体验优秀。

现在中国对人民币的流通是有限制的,是为了限制财产转移,这是没办法国际化的。

道理很简单,人民币都国际化了,人民币能在全世界使用了,凭什么还限制着人民币不允许流到国外?

这是第二把双刃剑,人民币国际化,一定要自由流通,人民币不能自由流通,国外结算凭什么会使用人民币?

像美元、欧元、日元、加元、英镑统统都能自由流通,人民币只能政策靠拢,将自己变得跟美元、欧元、日元差不多,使用体验上差不多。

在结算体验上,让人民币变得与美元差不多方便,全世界才会愿意使用。

除非你有旷古绝今的才智,能开辟出全新的货币国际化的方法,就是又能控制人民币,还要让全世界使用人民币这么神奇的操作,我估计任何人都想不出来。

3、鼓励中国人购买外国商品,让人民币外流!

经过上面两个阶段之后,人民币就有了信用、安全性、易用性,跟美元已经差不多了,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的基础,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全世界使用人民币。

方法很简单,鼓励中国人购买外国商品,外国人出口商品到中国,用人民币结算,让外国商人带着人民币离开。

现在外国商人出口商品到中国,其实是用美元结算的,中国每进口1美元的商品,流出去的其实是1美元,并非人民币。

如果中国人很爱国,只支持国产品牌,人民币流不出去,就算人民币具备了国际化的政策,也没有国际化的事实。

比如假设美国人想用人民币结算,美国人就需要人民币,美国哪来的人民币?

于是美国找上了中国,想要一些人民币,中国愿不愿白白送人民币给美国?

中国肯定不愿意,于是美国只能从中国人民手中要人民币,美国人就运来了大豆商品,想卖给中国人民,换到人民币。

但是,如果中国人民不愿意购买美国大豆,人民币流不出去,美国人就拿不到人民币,人民币就没办法在国际流通。

这是第三把双刃剑,想要人民币国际化,就需要国际之间有人民币存在。想让美、英、俄、德、法、意等等全球所有国家都使用人民币,就需要让这些国家有获取人民币的途径。

让别人使用人民币,就必须让别人有方法获取人民币。

假设人民币获取很艰难,其他国家获取人民币数量很少,试问这怎么国际化?

第三把双刃剑,与中国传统思想很冲突,中国一直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人民币国际化,却要鼓励购买外国商品,让人民币流出国外,让资产外流,你能接受吗?

总结:人民币国际化,要提升人民币的信用、安全,还要政策靠拢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让人民币在使用上与这些货币没什么区别,都是自由流通,都是使用方便,让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完成了这些后,还远远不够,还要想办法让人民币外流,鼓励购买外国商品,让国际上充满着人民币,但是收益大,风险也巨大。

外国人掌控了大量人民币之后,这些人民币可能会变成对付中国金融市场的子弹。

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削弱中国对人民币的控制权,你若不削弱对人民币的控制,又如何与美元、欧元、日元竞争?

美元如何收割全世界!

美元具备一切国际货币的政策,有一定的信用,安全性很高,目前未发生美元无法结算的情况出来。不管你是谁,你是恐怖组织也好、犯罪集团也好,使用美元不必担心美元突然变废纸。

美元比其他货币的优势在哪里?

具备国际货币政策的,不只是美元,还有欧元、日元、加元、英镑都一样具备,偏偏就美元一枝独秀,原因何在?

原因很简单,相比其他货币,美元更容易获取。

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美国人民乐意购买外国商品,每年大量美元流出国外,与其他货币相比,这是美国最强大的优势。

美联储印美元,再通过各种渠道流到美国人民的手中,美国人民很聪明,他们将这些美元购买全世界商品,美元就流出美国,留在美国的美元就减少,通货膨胀情况就减少。

其实美元能收割全世界的秘密就这么简单,用美元大量买你的商品就行了,让你心甘情愿接手美元。

知道美国一年有多少美元流出去吗?

2019年,美国出口商品是2.4998万亿美元,进口商品是3.1165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6168亿美元。

一年有6000亿美元流出去,也就是说在2019年,美国本土减少了6000亿美元,美国通货膨胀肯定减轻。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发现了,经济金融的政策很多情况下就是双刃剑,没有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适你的金融政策。

大家原先肯定认为,贸易顺差才是最好的,顺差就是赚你的钱,把你的美元全赚过来。

中国与美国贸易,一年顺差大概是3000亿美元,每年都有3000亿美元流进中国。

实际上这是双刃剑,对中美双方各有利弊,顺差有顺差的好处,逆差也同样有逆差的好处。

中国从美国赚了这么多美元,分担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美国政府不断印钱,美国人民不断买买买中国商品,美元流到中国,美国就收割了中国,就这么一个意思。

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凡是跟美国贸易,一律都是顺差,意思就是,总能从美国身上赚到美元。

这就是美元能收割全世界的方法。

也没什么特别复杂,也没什么阴谋论,就是其他国家生产商品,与美国贸易,用美元结算。美国人民不断买买买,美国人非常浪费,购买力很强悍,浪费资源的美国人,无形中也增加了美元外流的速度。

如果美国人节俭持家,美元流出去的速度肯定变慢,看到没有,在金融领域,就算你浪费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浪费也是有利有弊。

美国政府不断印钱,美国人民不断购买外国商品,再加上美国人很浪费,国际间美元的数量是很恐怖的,与其他货币相比,美元大概占60%以上的国际货币储备量。

美元、日元、欧元、加元,这些货币政策差不多,使用体验差不多,偏偏美元一枝独秀。

原因就这么简单,美元外流严重,与其他货币相比,获取美元是最容易的。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已经无法以物换物,以物换物效率低下,成本还更高,需要一种货币来充当国际货币,这是刚需,必须要一种货币。

假设我们想要用日元结算,日本人口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市场比美国小,想要获取日元的难度更高。

假设中国想脱离美元,想换成日元结算,那中国如何获取日元?

肯定是去跟日本贸易,中国出口商品给日本,换取日元。

但是日本很保守,假设日本人很照顾本土品牌,不愿意购买中国商品,中国就得不到日元,日元想要国际化就难上加难。

就算日元政策跟美元一样,甚至日元使用体验更优于美元,但日本人民不愿意购买外国商品,日元流不出去,日元就算成功国际化也只能充当小角色。

实际上,中国与日本贸易,中国有时候顺差,有时候逆差,很难从日本那里赚到钱,还是从美国那里赚美元的难度更低。

加元、英镑则是另一种情况,人口少,市场小,消费能力比欧盟、美国差太多,流出去的加元、英镑数量少。

因此加元、英镑、日元,就算政策上靠拢了美元,甚至信用比美元更高,但是获取的成本高,很难获取加元、英镑、日元,因此这三种货币国际化之后,都是被边缘化的小角色,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比5%-10%。

欧盟的情况比日本好上很多,从欧盟赚钱的难度比日本容易,不过顺差的数额还是比不上美国,欧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比26%。

欧元已经是除美元之外,最亮眼的国际货币了,但依然比不上美元。

在此,对欧盟的建议是,废除环保,提倡浪费,如果每一个欧洲人变得跟美国人一样浪费,不仅能提高消费力,更能加速欧元外流,从而有可能超越美元,替代美元收割全世界。

但欧盟真变得跟美国一样浪费,可能会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这是一把双刃剑。

整个地球一圈下来,你就会发现,美国是真的神奇。市场够大,美国人够浪费,美国愿意购买外国商品,美元哗啦啦流出去,赚美元作为国际货币,获取难度是最容易的。

于是跟美国贸易了几十年,中日欧等经济体,都囤积了大量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国际贸易不用美元的话,那还有什么货币能替代?

美元无论再如何恶劣,最关键是其实没有第二种货币能替代。

想要替代美元,你不光要政策靠近美元,变得跟美元一样方便,还要有巨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愿意购买外国商品,靠着强大的购买力,让自己国家的货币流出去。

除此之外,美元还有其他额外的加分项,比如中东石油以美元结算、美国军事力量、美国金融地位、国际地位等等这些都是加分项。

很多人觉得中东石油以美元结算是关键项,其实不然。

你换个角度,假设美国人不愿意购买外国商品,美元流不出去,任你美元如何与石油挂钩,全世界获取美元的成本上升,美元根本就没办法成为国际货币。

美元能成为国际最重要货币,得益于美元容易获取,靠的是3亿美国人民的消费力,一年6000亿美元流出去,无形中就成为了一枝独秀的货币。

当你读到这里,估计已经差不多明白了美元的优势何在,如何收割全世界,当你知道这些知识之后,你愿意让人民币外流吗?

你期待这种世界吗?

中国政府不断印钱,这些钱最终肯定流到中国人民手中,如果中国人民不愿意购买外国商品,中国政府印出来的钱肯定留在中国,加速中国通货膨胀。

如果中国人民愿意购买外国商品,人民币流出中国,减少中国本土的人民币数量,中国的通货膨胀就会减轻,中国用纸币就购买了全世界商品,从而实现收割全世界的目的。

最后,再总结下中美贸易的经济循环圈。

美联储印钱,钱流到美国人民手中,美国人民购买中国商品,美元流到中国出口商的手中。

中国出口商带着美元返回中国,美元无法在中国流通,中国出口商去找中国银行,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中国政府印人民币,将人民币给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就用这些人民币兑换出口商的美元,出口商换到人民币后就给工人发工资。

然后美元被中国银行收走,成为国家外汇储备。

一年复一年,美国本土货币减少,美国印钞机器开动,美元不断流向中国。

中国外汇储备越来越高,美国印了很多钱,美国本土却没增加多少,因为大量美元流到了中国,也收割了中国。

美国突然发现中国储备了这么多美元,未来可能会是威胁,这些美元可能会成为中国对付美国的子弹。

美国收割世界的方法,同样是双刃剑,收割世界一时爽,一直收割可能会翻船,这种事谁也说不清楚,未来可能会发生。

美国就不想印钱了,于是美国发行国债,美国想要借钱。

美国威胁全世界,你们储备了这么多美元,要么借钱给我,要么我继续印钱,你们二选一。

美国开动印钞机,美国人民买买买,最终美元流到全世界,受伤的往往是储备了大量美元的日本、中国、欧盟等。

中国没办法,只能购买美国国债,借钱给美国,而且还能拿利息,算是一种稳妥的投资。

美国肯定爽,不仅能印,还能借,还可以又印又借。

中国借钱给美国,美元就流回美国,然后美国人民继续买买买,美元又流回中国,中国继续借钱,美元流回美国……如此循环,日积月累,美国就欠了中国上万亿美元。

中国如果不借钱,美国也没差到哪去,美国印钱就行了,中国储备了这么多美元,受伤的肯定还是中国。

最终你就发现,储备这么多美元,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中国会被美国绑架,这外汇储备同样是双刃剑。

对美贸易顺差,一年3000亿美元,爽。

等你储备了大量美元,立马被美国绑架,美国开动印砂机,你痛。

你不想美国印钱,只能借钱,憋屈。

就算你借钱,美国一样能印钱,美国又印又借,你没办法。

就这样,形成了一个美元流动的循环圈,美元从美国流向中国很容易,但是从中国流回美国却很难,往往需要借钱给美国,才能实现美元回流。

当你知道这些后,是否有破解之法?

很难啊,很多经济大师,金融名家,都想不出办法,只能想办法维持现状,想要打破格局,却是掀一发而动全身。

普通人只要知道,金融领域,很多金融政策其实都是双刃剑,利弊皆在。

不存在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适你的金融政策,任何金融政策,你有收获,也同样有失去。

好好想想,美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美元外流,这其中的好处与弊端,中国能复制吗?你想要复制吗?想收割世界吗?

❸ 人民币什么时候才能超过美元,成为国际通用货币

按照世界大体的经济形势分析以及综合国力来分析,目前依旧还是美元汇率超于人民币。
毕竟世界经济货币体系主导的货币还是以美元为主,而美元是跟黄金储蓄挂钩的,除非黄金储蓄体系崩溃掉,不然的世界主导的货币美元的地位是难以动荡的。
如果黄金储蓄体系崩溃掉的话,那么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体系动荡,这样子的后果会造成全世界的货币体系接连崩溃,也会造成世界多地出现金融危机,而且这样一来的效果就是多国的国家经济发展会倒退好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程度。
用简单一点的比喻说法来说就是,钱不再是钱,钱也不值钱,而且也没有任何购买力,也不能体现物品的价格,且经济体系会一夜沦落到以物换物的原始阶段。那这样的后果是简直不堪设想的。
而且人民币汇率就算不超过美国,也时不时的有动荡调整,因为要始终保持均衡,所以国家也会进行宏观调控,这样一来就涉及到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问题。
在很大一种程度上,人民币贬值其实是利大于弊的,特别是站在国家层面来说,在进出口贸易之中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大体趋势是对国家有利的。
而站在个人层面上来讲,这样有可能就不太利于出国留学之类等个人的活动。
但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问题,这样其实是有利于刺激国家内需各方面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所以说人民币汇率不仅不会超过美国,甚至还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会始终与美国汇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毕竟牵一—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会对美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美国人喜欢两种东西 第一 日本的高技术含量产品 第二廉价的中国产品 只有想办法不让美国人买者两种产品 才可以让美国人买本国产品 刺激本国消费 刺激厂家 缓解就业 前者前段时间已经通过丰田事件 让美国民众对日本商品产生不信任了 效果已经达到 现在就要开始对付中国的廉价产品了 用的方法就是汇率 人民币升值后 出口厂家为了保持利润 只有提高售价,那么当中国的廉价产品部在廉价 自然 美国人就不会在首选中国产品了 而会更多的选择美国产品 从而缓解失业的问题
2赞·656浏览
人民币汇率什么时候开始有大的调整的?
2005年7月21日下午5点人行宣布人民币
按中国人的一贯思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美国的劝告,反着做就可以了。美利坚要我们升值,我们偏不能升值。但事实究竟怎样,还是要讲清楚:汇率上涨,受益者是人民币持有人,即13亿民众。你可以轻松去加勒比海滩度假,甚至娶一个年轻漂亮的马来西亚太太。乍看这个题目,很多人第一个反应就是写错了。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何来贬值而言?不错,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国际市场上,人民币VS美元要升值,在国内人民币VS大排面要贬值。 1、美元公式:一个很重要的公式是我们一切分析的基础: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汇率。如一只中国产的茶杯,价格4元,人民币汇率8.27,茶杯卖到美国,报价为4/8.27=0.5元美元。美国抱怨中国货太便宜,0.5美元的价格让美国人实在难以竞争,小布什想尽一切办法,要让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货从0.5涨价到0.7-0.8美元。 官方媒体翻来覆去强调,美利坚强制人民币汇率升值,汇率升值至1:5,美元报价自动涨至4/5=0.8美元,就没什么竞争力了。事实上,等式的右边有两项 -汇率、人民币报价。美国人还有另一种阴谋,如果中国通胀,杯子卖到7元一只,则7/8.27=0.8美元,一样达到目的。 2、通胀:通胀说来就来,一夜之间,物价就涨上去、电煤矿油就缺口、经济就过热了。什么导致经济过热?按央行官员的口径,是汽车、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过度投资。但过度投资的根源是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根源是需求过热,需求过热的根源呢?央行官员就瞠目结舌,答不上来了。在8.27的汇率下,美国人的一个手段,就是用尽量多的美元冲击人民币体系。固定汇率类似一种坐庄系统,卖盘太多时,庄家就要进场维持价格。美国人抛多少,央行就得要接多少。不然这个8.27就名存实亡了,也达不到帮助企业出口的目的。 过去的一年中,大量热钱涌向中国,美国人的行为可谓疯狂 -中国的基本面很强,美国财团充满信心,投机资金源源不绝。年终总结,央行每天买进5亿美元,一年累计买入了1600亿美元。04年1-6月又买了700亿之巨,外汇储备达到4700亿美元。央行和商业银行有很大区别,商业银行资源有限,且用的是旧钱;商业银行买卖外汇,不会影响金融稳定。央行是发钞行,拥有铸币权。理论上,央行的接盘能力是无限的。手中一些有限的流动资金用完后,可以开动印钞机,印制新钱,接下美元。但新钱有新钱的坏处——新钞一发,后患无穷。美国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大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流入市场,将导致物价系统的灾难。中国商业银行的放大系数约为2.5-3.5。去年,M2货币总量由18万亿增长到22万亿,如果没有美元潮,放贷额甚至是缩减的,商业银行会惜贷,信贷失控纯属无稽之谈。新增4万亿货币总量,对仅有10万亿GDP的经济体来说太大了。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钱,物价岂能不涨?物价一涨,生产企业岂会不大干快上,尽量多快开工?便出现所谓的经济过热。即是说,联系汇率导致人民币被低估,美国人冲击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用格林斯潘的话说,如果中国坚持不升值,他们自己的货币就会出问题。 3、鱼与熊掌:如果人民币被低估,美国人必然乐意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最终导致人民币过多,通货膨胀。经济是均衡的,你坚持固定汇率不动摇,我就用美元冲你人民币,最终导致你通货膨胀,失去竞争力。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选择固定汇率,还是选择稳定物价?中央的态度很明确,固定汇率是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去年顶住7国财长的压力,被认为是外交纵横的一项重大收获。按中国人的一贯思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美国的劝告,反着做就可以了。美利坚要我们升值,我们偏不能升值。但事实究竟怎样,还是要讲清楚:汇率上涨,受益者是人民币持有人,即13亿民众。你可以轻松去加勒比海滩度假,甚至娶一个年轻漂亮的马来西亚太太。汇率不涨、国内通胀的话,受益的是政府和银行。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几万亿坏帐相应缩水,更容易偿还,政府获得大量的铸币权,以应付财政开支。财富只有一笔,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总之,百姓去加勒比渡假是没有指望了,更没钱娶一房马来太太,这些钱将用来填补国有银行的亏空。总体上,以国家利益而说,填补银行总比去海滩渡假重要得多,但还是应跟民众解释清楚,中央的选择中,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 4、房地产:新一轮热钱潮的一个奇怪现象,是游资收购房地产,而不是传统意义的股票与债券。国际换汇资金,讲究的是光速划拨,要求高流通、低风险、固定收益。从这个角度,债券是最好的选择,一些短期债票面受益率,甚至成了一国汇率的基准。相对而言,股票不会受宠,因为波动太大,收益率也不确定。一般而言,房地产根本不是游资的选择,因为流通性实在太差,且千房千面,每一套房源都要单独评估、单独销售,简直是游资的恶梦。但在中国,价格正逐渐向美国靠拢。到底是人民币报价变动,还是汇率变动,游资心中没有底。事实上,中央坚守固定汇率的决心,不容小视。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购买房地产。一旦8.27的汇率不变,而是内部通胀,房价就会随物价上涨。无论是汇率涨,还是物价涨,房地产两相得宜。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目前来看,8.27牢不可破;简单地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的初级投机者们,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5、宏观调控:调控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即对内资外资的影响不同。内资奄奄一息、外资如鱼得水。调控之下,江苏省十几家银行集体停贷,民企几乎被屠戮殆尽。国内企业再也无力取得贷款、扩大产能,再也无力抢占市场了。中央管得了国内银根,却管不了国际银根。当前银根空前紧张,国际市场呢,却是45年来最低的利率,宽松得要命,外资企业可以大量融资。我们很痛心地看到,国内企业普遍停产的时候,外资公司却是心是心非。一些外资学者大喊中国必需减速、减速、再减速时,他们自己的公司却在急步跑马圈地。德国大众新加了两条生产线,广州本田加了一条,大摩在上海投了几十亿的地产项目,转手又买了建行的几十亿抵押物业。行政命令规定,银行不许做银行系统违约率最低的个人房贷,而天津的一家德资银行却连5.04%都不要了,干脆开出3%的优惠利率。不知道外国专家究竟是看多还是看空,但我们知道总产能并没有下降多少。唯一的区别是内资让几步,外资就进几步。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抽紧银根,则货币减少,供应紧张,汇率相应上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内资借不到贷款,外资因为汇率上升,一样要付出更多的投资成本;一句老话是,固定汇率下,外资涌入将抵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固定汇率下的调控,却只苦了内资,便宜了外资。国内银根很紧,国外银根很松;国企奄奄一息,外企如鱼得水。固定汇率加上宏观调控,便导致一个大漏洞,使国企不战而溃,大好市场份额拱手让人。其实,解决的方案很简单,对某些特定行业,征收投资调节税。凡不许增加产能的国企,外资也不许进入,进则征收额外税。更进一步讲,如果觉得某行业产能过大,第一个应砍掉的是外资的工厂,调控也应从外企开始。如果觉得汽车业产能过大,第一个被砍掉的应是广州本田,广州马自达。残害民族企业取媚洋人,砍掉民企市场份额让给洋人,一直是统治者的思维。 7、日本模式:从宏观经济讲,中国越来越象80-90年代的日本,越来越在复制日本模式。和90年代的日本一样,中国也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希望用较低的汇率补贴出口,都也面临外储急剧增加的情况,不得不解决外汇占款引发的通胀情况。货币泛滥的情况下,怎样保持出口竞争力,将出口导向型经济维持尽量长的时间?日本的对策方针是,进一步扭曲价格体系,不出口的东西都涨价,出口的东西都不涨价。日本的葡萄卖到1美元一粒。日本的西瓜卖到30美元一个。但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夸张。房地产是一个典型的内销型部门,为房地产买单的99%都是国内百姓。很多人都认为,房价过高,会导致城市的商务成本过高,丧失竞争力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中,房地产、员工房贴只占总成本的8%,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公司的电话费。房地产的价格,99 %由本地百姓负担,剩余的1%中,还要分工业地产、商业地产、民用地产。普通城市的住宅楼可以很贵,但工业用地可以很便宜,政府可有意识补贴。 政府从房地产可以取得大量税收,这样一笔巨额财富可用来造机场,造码头,改善基础设施;或高额出口退税,或提供优惠项目。房地产事业是典型的剥削内贸、补贴外贸。用民众的负担补贴出口竞争力,甚至可以说,房价越高,出口竞争力越强。现在,中国也将走上日本的老路 -低汇率导致外储急增,引发通胀压力。政府将之引向房地产,让民众买单,令外贸出口业不受损伤。99%内销的部门始终是宣泄通胀压力的好去处。房产、交通、医疗、教育,莫不如此。日本出口一台彩色喷墨打印机,价值750元。对中国一年出口10万台,价值7500万元。当东京都一套很普通的公寓,价值和出口到一个国家的打印机相等时,东京都的房地产事业崩溃了,扭曲的价格体系再也无法维持。 现在,日本的土地是全世界最昂贵的,日本的出口是全世界最强的。即使经历一次崩溃,无论民生痛苦指数如何,仅就出口而言,日本仍是全世界最强劲的国家。 8、结语:经济是一具活物,任何扭曲都不能长久,并且要为扭曲付出代价。中国为追求出口优势,人为扭曲人民币汇率 -无论人民币升不升值,只要背离基本面,美国都能从中找出弱点,借而打击人民币。长期坚持固定汇率,美国就会用美元冲击人民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并最终导致通胀。如果学习日本模式,扭曲国内价格,用房地产宣泄通胀力,将人为地延长汇率扭曲,未来,不仅房价飙涨,门外大排档的碗面也要涨到30元一碗。
73赞·2,776浏览2018-04-21
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和美国有什么联系?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美元贬值,比如:两年前我借了你700人民币,合100美元。 现在人民币升值了,1人民币兑6.5美金。 你仍然要还我100美金,实际上此时100美金只相当于650人民币,我赔了!
3赞·376浏览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上调会导致美国通货膨胀?为什么欧盟和美国还要逼人民币升值?
(1)你第一个问题得分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中国出口的商品要卖到美国是按美元来计价的,打个比方,原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是8:1,一只打火机卖人民币8元,在美国的卖价就是1美元,现在人民币汇率上调,变成了6:1,一只打火机国内的价格还是人民币8元,但一出口折算成美元就变成了1.33美元,凭空涨价了33%,这还只是小小的打火机,要是换成单价几十万元人民币的商品,卖价要涨成什么样,你可以自己算算这笔账;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是国际大宗商品(大部份就是你所说的原材料)的主要采购商之一,一旦人民币升值或者有升值的预期,这些大宗商品的供货商在期货市场上就会坐地起价。就好比我是卖家,你是买家,我知道你手上的钱升值了,而我手上的东西对你来说是必需品,你非买不可,那我还不趁这个机会坐地起价啊??2006-2007年人民币也过一轮升值,那个时候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不仅没有更便宜,反而是人民币一升值,他们就跟着涨,你越是升值,它越涨价,最后成了恶性循环。 (2)这个问题也要分几个方面:第一、美国人不是傻子,你涨价,他就任凭你涨???现实是,美国的很多采购商凭着他们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强势地位,不管你人民币升不升值,都要求供货商的商品按美元的标价不变。还是以上面的打火机为例,就是说他们不管你的汇率是8:1还是6:1,反正你最后都得按1美元卖给我,这就等于变相的压缩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也是我们国内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一直涨不上去的其中一个原因,国内外贸企业那些个企业主横不过老外,就只能不断的压榨本国工人的人力成本,来弥补利润上的损失;另一方面,如果最后我国的出口产品因为汇率上调的原因涨价成了,那么对美国政府来说也不见得就是件坏事,怎么说呢?我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主要是一些生产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日用消费品,这些出口产品的价格一旦上涨,就会降低我国企业在美国内的竞争力,从而扩大了美国内这类产品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现在奥巴马政府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如果能通过提高美国内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来吸纳一部分失业人口(或者仅仅是摆出一种姿态),来降低失业率,那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第三个方面,如果中国政府迫于国内压力,为了保护本国外贸企业,拒绝人民币升值,那么美国在谈判桌上就有了和中国谈判的筹码,在实力还不足以跟美国

❹ 简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什么

你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发挥着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存的功能,即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后可能面临人民币汇率风险、利率市场化成本、监管成本增加、信心成本、政策偏离成本等。积极为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选择合适的机遇和制度安排,逐步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一国货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最终取决于其综合经济实力。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国际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和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保障。
拓展资料:一:什么是人民币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人民币的主管部门,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刷和发行。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二级货币单位为焦、分。一元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仙。人民币的符号是元拼音的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条横线,即“¥”。
人民币发行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71个年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它逐渐得到改善和提高。到2020年,发行5套人民币,形成纸金属币、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除1分、2分、5分硬币外,第一、二、三套人民币已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除外)。 5角1元硬币)。流通人民币主要是1999年、2005年、2015年、2019年和2020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召开的会议上透露,将争取尽快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会议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探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热点内容
股票软件查历史持仓 发布:2025-02-02 09:47:03 浏览:116
参加期货考试需要准备什么 发布:2025-02-02 09:44:40 浏览:814
会通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5-02-02 09:44:38 浏览:885
国家央行降息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2-02 09:39:02 浏览:427
汽车芯片基金哪个值得买 发布:2025-02-02 09:38:27 浏览:981
为什么炒股不如投资指数基金 发布:2025-02-02 09:34:10 浏览:657
股权回购和交割各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2 09:29:15 浏览:486
股权众筹有什么坑 发布:2025-02-02 09:29:08 浏览:593
5月3日涨停股票 发布:2025-02-02 09:24:01 浏览:412
炒股软件如何提升盈利 发布:2025-02-02 08:20:24 浏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