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股市如何
『壹』 金融、地产、股市……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掘金机会
新京报讯(记者 顾志娟)2月18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成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珠三角九市)。《规划》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机构认为,随着大湾区规划正式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投资主题有望不断升温。
投资热点1 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东移的继承者
《规划》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中信建投研报提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或将是粤港澳大湾区蕴含的产业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泛的产业结构,除了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产业之外,还存在许多不同的传统制造业,这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新材料、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产业体系健全,这为研发、物流、金融、信息技术、商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优质生活圈的建立也意味着休闲旅游、养老、教育、文化娱乐生活性服务业也将迎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
中信证券研报提出,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将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珠江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东移的继承者,并迎来中国内地在该领域的第二轮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其中最受益的将是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显示面板等子领域。
投资热点2 交通业、基建领域——预计到2020年,大湾区实现“市市通高铁”
《规划》在交通运输体系方面提出了多条举措,包括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
中信证券指出,区域交通一体化蕴藏重要投资机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一项重点就是打通各类软硬件障碍,促进各地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各地优势的整体化。从目前已有的交通网络布局来看,预计大部分规划应该还是会落在珠三角内部区域互通方面,而且未来资金到位的方式应该还会是“政府投资为主导,民间资本部分参与”。预计到2020年,大湾区铁路运营总里程达5500公里,以高速铁路为骨干的铁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市市通高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等投资也将提速,大湾区的主要城市都将新建/扩建一批机场,重点项目包括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新建工程,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惠州平潭机场等机场改扩建工程等。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基建、港口物流等相关公司受益逻辑较为明确。基建投资一方面来源于广东和香港与澳门的联通,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建设落地,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等,另一方面来源于广东省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港口物流方面,湾区的建设有望促进贸易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广东省全年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82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比重为24.5%。如果再加上香港贸易中心每年8万亿左右的进出口(含转口)贸易额,大湾区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基地。
投资热点3 金融业——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支柱性”产业
发展金融服务业是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之一,《规划》提出,要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具体措施包括支持广州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支持深圳发展以深交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金融业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支柱性产业。粤港澳三地达成分工合作后,有助于激发深圳科技产业和新制造业的潜力。此外,深圳也有望与香港、澳门形成区域金融生态体系。
中信证券研报提出,金融行业是重要的投资机会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项目预计将强化金融服务业的多个领域(主要是在香港)。因此,银行、交易所和金融科技具备增长潜力。股票层面上,尽管随着时间推移,所有金融股都有望受益于该规划,但香港的本地银行如中银香港和汇丰银行可能会是最大受益者。另外,更重要的是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改革,大湾区将进一步支持区域内风投,及创新孵化。
华泰证券也将金融业列入关注主线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以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为依托,打造引领泛珠、辐射东南亚、服务“一带一路”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核心圈。
投资热点4 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将最先受益
申万宏源研报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房地产行业无疑将最先受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不断推进,将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市群迁移。这部分新增人口对房地产需求稳步增长。同时,土地估值也将迎来政策红利期。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内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房地产企业,完全有可能把握本轮机遇。在深圳和广州拥有大量存量土地储备的公司,可能具备资源重估的空间。地产公司也可以新增土地储备,追求规模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大湾区内的城市群产业园区也值得关注,传统产业升级创新园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调整。
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 编辑 陈莉 校对 何燕
『贰』 港珠澳在大桥通车之后,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随着如今我国科技水平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慢慢的四处旅游开始成了人们的生活主流之一,可能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香港和澳门都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地方,许多的人都想要去到那里看一看繁华大都市里的热闹,而且在我们小的时候,古惑仔和赌城风云的景象可能还深深烙在我们的脑海里,所以都想要去到那里一探究竟,但是我们也都知道,要去到那里并不容易,但是前一段时间的时候,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可谓是给许多的人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而时至今日港珠澳大桥已经通车三个多月了,那么大桥上如今是什么情况了呢?
『叁』 港珠澳大桥通车三个月了,产生了多少收益讲真你可能不太相信
随着这些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断增强,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小有成就,尤其是随着国内大量的建设需求,我们在基建和高铁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我国的高铁出口到了全世界几十个国家,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当今世界上的超过60%的超高建筑(高度超过200米)都是由中国建设,这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桥横空出世,这都是对于我国基建实力最好的展示。
这也难怪国际上会给中国“基建狂魔”这个称号。不过要说到咱们中国昌毕最近完成的超级工程哪个最火热,那就不得不说我们近期完工的港珠澳大桥了,为了建造这座竖凯大桥,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早期我国的工程人员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建造经验,求助了国外的专家,无奈对方漫天要价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我们的工程人员于是开始了自行摸索建造,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这座大桥终于才修建完成。
据悉这一座大桥耗资达到了1100亿人民币,如今这一座大桥建成通车已有三月,相信很多读者朋友们也很关心,耗费巨资打造的这一座大桥创造了多少收益呢?讲真,你可能会不太相信,虽然港珠澳大桥已经开通了三个多月,但目前只有第一个月的车流量信息被透露出来,大桥开通后,平均每天的车流量达到2000多辆次,其中最高一天的车流量也不到3000辆,车辆的过桥费用平均算下来,每辆150元的话,港珠澳大桥一天产生的收益不到40万。
这个收益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实在是太低了,根据相关专家此前的提供的信息,港珠澳大桥的使用寿命能够达到120年,可是一天如果就是这点车流量的话,在使用寿命内想要收回成本,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且大桥每年还需要支出大量管理和维护费用,想要收回成本就更难了。不过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也并不是为了盈利,就拿我们熟知的高铁来说吧。
虽然除了一线城市等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以外,大部分地区的高铁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是我们的国余迅唤家依然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建设开设新的高铁线路,这些投资和建设都是为了服务民生,让我们人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不能以直接创造多少创造经济价值来衡量,港珠澳大桥的修通打通了两地的经济交流,其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不是修建大桥的成本能够相比的。
『肆』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对香港,澳门和内陆发展有哪些重大现实意义
一展现了中国力量。二展示了中国生产力。三方便了三地交流。四有利于经济交流
『伍』 港珠澳大桥通车能带来哪些影响
1.推动珠三角西岸三市(珠海、中山、江门)的经济发展。推动明迅茄其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
2.连通深中通道、广深港高铁、深茂铁路、虎门二桥、虎门大桥一同打通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
3.巩固香港国际航运、航空中心地位,紧密连接香港与大陆的交流。
4.促进澳门的博彩、旅游和会展业发展。
『陆』 2021年中国交建发展前景中国交建上市价是多少今日股市行情中国交建
这段时间中国交建股价持续上涨,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只股票是不是优质股呢,是否值得投资呢,下面我和大伙讲解一番。在开始研究中国交建之前,我要给大家奉上一份建筑装饰行业龙头股名单,想了解的小伙伴不妨戳开链接吧:宝藏资料!建筑装饰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房地产及城市综合开发等,为客户提供投资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在全球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简单科普了中国交建后,下面从亮点进行分析中国交建能不能投资。
亮点一:中国领先的交通基建企业,资质完善
中国交建是中国交通基建企业里的佼佼者,依靠着这些年来着各行各业中积累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是基建项目各个阶段的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中国交建主营业务包括了多项特级、甲级、综合甲级的资质,该公司及下属企业共拥有9项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8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1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亮点二:实力雄厚,广受好评
中国交建在设计和承建的众多国家重点项目中,创造了许多国内乃至亚洲和世界水工,可以称其为桥梁建设史上的"第一","之最",上海洋山深水港,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港珠澳大桥等工程不光反映出了中国最高水平,也彰显了世界最优水准。除了这几点,中国交建多个海外项目成功获得了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和ENR奖项。由于篇幅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关于中国交建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这两方面的资料,在这篇研报当中都能体现出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开下方链接浏览哦:【深度研报】中国交建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2021年9月23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下称《方案》)。《方案》重点任务包括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交通创新基础设施等建设行动及标准规范完善行动等,目标至2025年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等。另外,"十四五规划"就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包含了交通运输大大小小的方面。而今年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则将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035年,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要基本实现。由于政策的改革,很多企业将得到发展。
总之,中国交建拥有强大的实力,在基建方面也是大佬般的存在,很有发展空间。可是文章发出的时间较短,假如想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交建未来行情,赶紧点击链接,会有专业的投顾来帮你诊断股票,看下中国交建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中国交建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30,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柒』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背后的经济影响
港珠澳大桥10.23日上午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上午在珠海市举行。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主桥长约30公里。主体工程集桥、岛、隧于一体,包括一条长约6.7公里的海底隧道及两个隧道人工岛。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开通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港珠澳大桥缩短区域交通时间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能显著提升珠江口两岸地区的区位优势,促进区域融合和经济发展,并满足日益增长的跨界交通需求,将成为珠江口南部的重要交通通道,改变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空间格局。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模拟,港珠澳大桥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地区的时间可达性,以珠江口西岸为例,18.9%的区域时间可达性得到提升。提升地区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的澳门、珠海、中山和江门,其中在澳门、珠海和江门南部沿海提升效果最高,平均旅行时间最多减少1.34 小时。
港珠澳开通前区域可达性分布
港珠澳开通后区域可达性分布
港珠澳大桥通车前后粤港澳大湾区时间可达性变化区域
港珠澳大桥通车前后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可达性变化模拟
港珠澳大桥降低区域交通成本
港珠澳大桥节约了时间成本,也会节约交通运行的费用成本。以载客小汽车为例,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可以减少粤港澳大湾区10.4%的区域交通总费用。其中发生变化最大的区域在澳门和珠海的香洲区,费用节省的最大数量为140元,比大桥通车前总费用节省近35.0%。从空间分布来看,除了澳门、珠海,中山市的南部地区、江门的大部分地区费用都发生了改变。
港珠澳大桥通车前小型车费用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小型车费用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小型车费用
港珠澳大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经济联系
港珠澳大桥建设改变区域经济联系格局,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了更高层次更复杂的网络化空间发展格局。港珠澳大桥联通的澳门、香港、珠海与对岸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提升程度最高,分别提升100.54%、45.04%、80.23%,而与港珠澳大桥有良好交通连接的城市,包括深圳、惠州、中山等城市,与对岸城市凯并枝经济联系也有较高提升。
港珠澳大桥开通前区域城市经济联系网络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区域城市经济联系网络
港珠澳大桥开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影响模拟
港珠澳大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港珠澳大桥的“时空压缩”效应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盯敏地区的区位优势,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港珠澳大桥作为大湾区南部重要的跨江通道,满足了香港与西岸地区和澳门不断增加的客货运需求,从而改变珠三角的交通格局。
珠海具备了承担西岸交通枢纽的职能的基本条件,加强与香港乃至粤西沿海的交通联系,而伴随着广珠城际、湛茂高铁、西岸沿海高速、广珠西线高速的修建,珠海在珠三角区域的作用也将日益完善,具备潜力成为辐射西岸地区城市乃至粤西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同时澳门不仅增加与香港的联系,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与珠海的链接,从孤立岛走向岛陆一体化,强化与珠海和西岸地区的融合和协蔽没调发展。
香港作为地区最重要的商贸、服务业中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得香港对外辐射的区域从过去的向北,向东,进一步扩展到向西方向的延伸,珠江口西岸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流向香港地区,香港在商贸、服务业等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加强。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为珠江口东西两岸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巨大的便利和契机,香港繁荣发展的旅游业可以为珠海和澳门等西岸城市旅游带来巨大的人流,而西岸城市则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人文和历史旅游资源,形成与香港紧密联系的旅游路线和产品,更进一步推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港珠澳大桥使得两岸地区的运输不用再绕道虎门大桥,变得直接而迅速,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使得中山和江门与香港集装箱港口的物理距离大大缩短,中山、江门的集装箱在选择距离较近的南沙港基础上,还可以选择直接通过香港输往国外,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其港口高频率、广范围的航运服务优势将更加凸显,与香港连接便利性的增加将大大增加其港口腹地范围,从而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职能。
『捌』 港珠澳大桥通车首日将逾3万人抵港,这给香港带来了哪些新机会
香港是国际大都市和亚太旅游中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打通了香港到珠江西岸城市乃至粤西的脉络。
也一定会以此为契机,更多的带动自身旅游业的发展,这就会加快香港经济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