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来临时用什么货币交易
发布时间: 2023-07-06 03:32:36
1. 解放战争时期,货币怎么用的
解放战争时期的货币应该是有3种,一种是从清末流传下来的银元,也就是现大洋;另一种是共产党解放区印发的边区票;还有一种就是国民党统治区发行的法币。电影里共产党在老百姓家留下的就应该是边区票,这种边区票是可以到解放区的财政部门兑换成现大洋的,这样就可以在国民党统治区流通。
2. 解放战争时期用的什么货币
那个时候很乱国民政府发过很多债券,
民国初期,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有中国、中央、交通、通商、兴业、实业、四明、中南等银行发行的l元、5元、10元券,与银圆等值使用,以中国银行纸币流通量最大。
民国24年(1935)11月,国民政府颁布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禁止银圆、铜圆流通。25年,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31年4月,又将原缴纳关税用的海关金本位兑换券(简称关金券)投放市场,以关金券1元抵法币20元的比值与法币同时流通。民国31年7月起,法币由中央银行独家发行。随着货币贬值,至37年法币最高面额达500万元。37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规定以金圆券1元兑换法币300万元,停止使用法币与关金券
3. 抗日战争时期,可以在全国流通的货币有哪几种
抗日战争时期,可以在全国流通的货币,能被当做是硬通货币的大概只有袁大头银圆了,这个银圆在敌我战区里老百姓都普遍比较认同的硬通货币,虽然那时通行的伪法币名义也是全国流通的,但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全国流通,实际上很多的日伪区,抗日根据地是不认伪法币的,而银圆是真正能做到全国流通的。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