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有什么影响股市的会议
『壹』 列举20内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对股市的影响
给你我几年来整理的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看看那几件符合你的需要!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全流通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国 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第一天成交安达 股票8000股,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沪市的首个交易日以96.05点开盘,并以当日最高价99.98点报收,当日成交金额49万4千元人民币。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产生大批认购证,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该权证价格30元,后被炒至几百元。
1992年5月21日,当天取消部分个股涨跌价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家停牌企业。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万人冒雨来买认购抽签表,最后发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1992年11月,我国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简称淄博基金)正式设立。该基金为公司型封闭式基金,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并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早挂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飞乐音响等内部职工股挂牌,这是股份制企业内部职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区沪市行情传输中断一个多小时,而未中断地区照常营业,引起轩然大波。
1993年9月30日,中国大陆发生首起通过二级股票市场进行控股的“宝延风波”,延中实业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宝安上海公司声明持有延中实业发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由此揭开中国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
1994年1月14日,财政部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登记发行10亿美元全球债券。这是中国政府发行的第一笔全球债券,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证券营业部因“红马甲”电脑操作失误,以20元一股的天价买入广船股票80多万股(当日广船正常价格在6.50元左右)。一笔交易亏损达1000万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数月无抵抗的熊途中,上证指数最低到达325.89点时,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沪深股市交易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异常的剧烈震荡,327品种成交金额占去期市成交额近80%。对此,上交所发布紧急通知称,当日16:20以后的国债期货327品种的交易存在严重蓄意违规行为,故该部分成交不纳入计算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称之为“3•27国债期货事件”。
1995年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因期货资金涌入,5月18日股市井喷,沪市单日股指涨幅达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通过协议购买法人股的形式,成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东。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东。
1996年5月29日,道• 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拟选择市场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编制“上证30指数”,并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随后在30指数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波大级别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沪市上涨20.5点,收于1010.83点,在阔别千点大关两年后重新站上1000 点。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场不理会管理层十二道金牌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股市出现过度投机,要求进一步规范。上证综指自12月11日算起历时13天,跌幅达31%,单日跌停个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第二天两市众多股票跌停低开几分钟内被拉起到涨停报收,后历时3个月,指数上涨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摆上了拍卖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万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开拍卖,开我国股票拍卖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7月2日泰国发生金融危机,随后长达两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全面爆发。
1998年4月,沪深交易所决定对“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施股票交易特别处理。4月28日沈阳物质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被列为首家特别处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金泰,基金开元发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一律不再发行公司职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停止发行公司职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8日,发生美军“误炸”我驻南大使馆事件,上证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点,十天后引发一场大级别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 规范发展》“5•19”行情进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开始正式实施。
2000年2月14日证监会宣布改革股票发行方式: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受利好刺激,大盘涨幅超过9%。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发行转债开先例,虹桥机场发行13.5亿元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
2000年7月19日,上证综指以2000.33点开盘,首次站上2000点关口,当日成交量达149.6亿元。
2000年10月30日,新华社播发《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郑百文跌落发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强烈反响,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纷纷就“郑百文现象”发表看法。并引起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2000年11月2日,吴敬琏针对针对《财经》杂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发表文章《证券市场不能黑》,引发“股市大辩论”。
2000年12月16日上证所推出包括调整B股交易结算费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内的系列举措,以提高B股市场运行效率。此后B股指数不断上涨,12月25日沪市B股指数创出三年来新高,以 88.95点报收。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
2001年4月23日,第一只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6月14日,沪市大盘见顶2245.42点,此后一路走低,开始绵绵数载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9月21日,中国内地首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成功实现了首次募集目标50亿份,正式宣告成立。
2001年10月23,证监会宣布停止执行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利好引发大幅反弹,沪深股市接近涨停报收。
2001年11月16日,证券印花税下调,上证指数开于1725.45点,跳空高开104.1点,但当天收出长阴,收于1646.76点,仅上涨1.57%。
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上证指数跳空高开,全天涨幅高达9.25%,上涨144.59点,收于1707.31点。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于上市首日即计入指数计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后股指的计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
2002年12月1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沪深交易所计对封闭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规定封闭式基金最小报价单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实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银华宝申请QFII资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受此消息影响,上证指数当日大涨33.71点,收于1398.01点,单日涨幅达2.47%。
2004年2月2日,国九条出台,同年4月为落实国九条,证监会成立六个工作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正式登场、首批八只股票上市,这是落实“国九条”的首项具体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济南钢铁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一级市场新股不败神话在中国股市正式宣告终结。济南钢铁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一级市场新股不败神话在中国股市正式宣告终结。
2005年4月2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2005年6月6日,沪市大盘见底998.23点,从而结束了长达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个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发布关于资金申购上网定价公开发行股票的实施办法。沪市新办法将申购上限放宽到当次上网发行总量或9999.9万股,深市规定申购上限为不得超过本次上网定价发行数量,且不 超过9999.995万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划断后的第一只新股中工国际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这标志着终止一年多的IPO恢复,由于是一年多以来的首次IPO,该股首日受到市场资金的疯狂追捧,首日涨幅达到332.03%,最大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沪指报收2505.70点,当日成交额457.9亿元,首次站上了2500点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国内保险第一股“中国人寿”成功回归A股,成为首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这标志着保险公司登陆A股的序幕拉开。
2007年2月26日,沪市大盘首次突破3000点。120只股票达到10%涨停位,投资者企盼的春节后“开门红”成为现实。
2007年5月9日,大盘蓝筹股推动沪深两市大幅上涨,沪市大盘突破4000点,沪综指收报4013.08点。
2007年5月31日,调高股票印花税,单日震荡320点创15年纪录。
2007年8月23日,沪市大盘突破5000点.,盘中上摸5050.38点,报收5032.49点。
2007年9月28日,沪市大盘突破5500点,迎接58周年国庆节。
2007年10月16日,党的“十七”大召开,沪市突破6000点,最高到达6124.04点,成为了历史以来的最高点位。
2008年1月14日,证券论坛讨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要以全球视野, 5500不攻而破,沪市又进入了进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国内平安再融资,雪灾,大小非解禁和物价上涨等压力,以及美国次债进一步影响沪市直破4000点。
2008年4月16日,中国第一只以角为计价单位的股票紫金矿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上申购,申购价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层明确大小非减持的有关规定,上证指数高开低走,次日跌破3000点至2990点。
2008年4月24日,受证券交易印花税从0.3%降为0.1%影响,上证指数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时28分汶川八级大地震影响,股市低开后返身走好,一度广大投资者以不抛股票来支撑指数。
2008年8月8日,29届北京奥运会召开,大盘以“利好”出尽而大跌,次个交易日跌破2500点,收于2470.07点。
2008年9月16日,受美国雷曼兄弟银行倒闭,美国股市暴跌影响,以及央行下调银行准备金和贷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9月18日跌至1802.33点。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层允许汇金公司对工建中三大银行护盘等三大利好消息影响,大盘出现了几乎集体涨停的壮观。
2008年10月28日,随着全球证券市场全面杀跌,上证指数又走入下降通道,当日盘中最低到达1664 .93点,也是这次暴跌的最低点。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筹备十余年之久的创业板有望正式开启。
2009年4月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撤销宁波立立电子2008年7月公开发行股票的核准决定,同时要求立立电子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这在中国证券市场尚属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证监会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实施之后将随时向企业发审核批文。这意味着暂停8个多月的IPO重启。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机全面全面爆发以来全球最大一单IPO中国建筑在沪市登陆,上海证券市场发生了有史以来3031.75亿的最大单日成交量,并出现09年最大的跌幅,盘中连破3400,3300,3200点整数关,报收3266.43点。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创业板股票共计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陆,当日盘中受到爆炒而几度被停牌。
2009年12月8日 被称为中国“证券业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北京证券交易营业部总经理杨彦明被执行死刑,但6500多万元赃款的去向仍是一个谜团。此案从一审、上诉、发回重审、再上诉,历时五年之久。
2010年1月8日,证监会宣布,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交易。2月22日,期货公司获准受理股指期货开户。
2010年3月26日,证监会正式做出批复,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由于市场有了做空机制,股指开始了一轮大幅杀跌走势。
『贰』 美国加息对股市的影响
美国劳工部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8.3%,高于预期的同比8.1%;环比增长0.1%,高于预期的下降0.1%。
市场认为美联储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上升到82%,加息1个百分点的概率为18%。
从美联储的实际行动来看,鲍威尔一直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在不久前的Jackson Hole会议上,Powell说美联储的首要任务是将通货膨胀控制在2%以内。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市场上的货币多于商品和服务。而加息是用来管理市场上的货币量的。通过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价格就会下降。
虽然经济学家对什么是合理的通货膨胀率没有统一的答案,但他们普遍对3%以上的数字保持警惕,美国最新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8.5%。
如果美国加息,对国人有什么影响?
第一个影响是美国人把钱存到了银行,所以银行存款增加了,流通现金减少了,这样就没人花了,间接导致中国出口贸易的销量减少;
第二个影响是,如果美联储加息后美元升值,货币市场上其他国家的货币包括人民币都会在短期内贬值,人民币贬值会直接导致中国资金外流加剧;从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一段时间后,也会进入降息期。到时候人民币对美元会升值,人民币会升值,大量资本会流入中国。
第三,美元升值后,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会下跌。比如国外油价下跌,会间接反应中国油价的调整,不得不下调。
对于a股来说,美国加息首先会提高美债收益率,尤其是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进而带动美元升值。美元升值后,会导致国内资本尤其是热钱的流出。此时,a股会在短时间内相应下跌。
但在政策和基本面稳定的情况下,外围反弹明显,a股却不跟随明显;其次,近期a股成交量跌停萎缩,上涨和下跌的动能其实并不具备;最后,近期传统蓝筹股吸金较多,但涨幅不大枝轿,后续可能仍是市腔陪场的支撑力量。
相关问答: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首先,本轮美联储加息对A股基本面预期影响或不大。一方面历史上美联储加息不一定伴随美国经济下行,本轮加息对全球经济影响有限。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对明年A股基本面的下行基本形成一致预期,盈利并非市场核心矛盾。其次,人民币或继续保持相对强势,即使后续美联储加息,资金外流风险相对可控。一方面,我国将继续维持贸易顺差,人民币外汇需求强势;猛圆肆另一方面,欧美经济面和货币政策分歧难以进一步加大,美元指数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有限。最后,随着中美股市联动更加紧密,A股面临美股波动外溢影响。过去三次美联储首次加息,最近一次加息(2015年12月)前后中美股市相关性明显在提升。随着外资进出A股市场更加便利,全球风险偏好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直接。『叁』 12月9日当天股市解盘
受欧美股市下跌影响,两市股指纷纷低开,随着CPI数据的公布,大盘在地产板块带动下,快速反弹,一度翻红。无奈有色、酿酒板块调整,大盘反弹遇阻五日均线回落。午后传媒板块下跌,大盘震荡下行,深指再创新低。截至收盘,两市个股涨少跌多,量能依旧低迷。
【指数播报】:
主力资金流入个股(12/09) 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后悔 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 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监测数据显示,今日上证综指开盘2315.51点,最高2331.26点,最低2309.46点,收报2315.27点,下跌14.55点,跌幅0.62%,成交388.85亿;沪市190家上涨,748家下跌;今日深证成指开盘9516.25点,最高9583.15点,最低9439.83点,收报9480.27点,下跌100.25点,跌幅1.05% ,成交392.53亿;深市325家上涨,1125家下跌。
【盘面观察】:
盘面上:环保板块今日表现不俗,巴安水务、先河环保领涨,带动板块相关个股纷纷上涨;房地产板块受欧洲降息影响今日表现强劲,首开股份、世联地产领涨,成为大盘今日主要的做多动能。相比之下,昨日表现强劲的传媒板块今日跌幅较大,大地传媒、浙报传媒领跌;酿酒板块受重庆啤酒连续跌停影响,板块整体表现疲弱,青岛啤酒,泸州老窖等跟随下跌。(点击查看>>>沪深两市大单流入排行一览)
【后市预测】:
机构观点一:指数在略微跌破前低2307点后呈现技术性的反抽,对于市场笔者认为地量地价已经呈现,缩量基本上宣告杀跌动能有限,即使周边市场下跌,A股也是低开震荡上攻。那么市场反攻的幅度能有多大呢?笔者认为这将取决于今日的欧盟会议和下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目前很多市场人士在争论市场底在何方,历史上市场总在犹豫中见底。笔者认为市场量能萎缩只是在等待一个消息面上涨的契机。而这个契机将在近日揭晓,从今日盘面来看,虽然股指技术反抽力度有限,但个股已经开始有所活跃,因此。笔者认为在2307点附近依然是逢低布局的安全区域。
机构观点二:早盘股指低开整理,开盘后一度回升翻红,但经济数据发布后再度震荡回落,股指走势依然较弱,收盘沪指下跌14.58点,收于2315.24点,成交量较昨日上午有所萎缩。盘面来看,CPI数据发布之后,股指回归弱势,盘中出现一波跳水动作,两市个股普跌,短线来看,预计股指将维持弱势格局,下方2300点整数关口如跌破将引发恐慌盘抛售而导致股指出现惯性下挫。
【独家观点】三大利空笼罩 反弹再成“南柯一梦”
华讯投资认为:在通胀回落的同时,经济增速放缓凸显,保增长的重要性开始上升,宏观调控逐步从防通胀转向保增长,市场情绪面将受到有利影响;十年来最晚的一次会期,显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熟悉会议运作的国务院专家透露,会前两个月的密集调研中,领导人的观感与各个部门的宏观数据间,未必完全一致。由上至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所有市场主体也并非均等利好。货币政策的调控取向,成为影响市场走向的焦点。
后市展望:从技术上看,今日市场走势沉闷,量能低迷状况趋于严重,再现地量成交。大盘日k线再收一根十字星线,连续的十字星k线,说明2300点位置成为多空双方暂时维持平衡的点位。大盘此点位量价背离现象逐渐严重,中短期多项技术指标如MACD已然背离,个股近期跌幅空间等反弹条件逐一具备,如果欧债危机出现新的利空,大盘有可能通过短期的快速下探后触发强势反弹;同时如果利好消息面配合,大盘的反弹也有望成行。盘面上热点匮乏也是制约大盘反弹的因素,单靠市场自身的动能无法完成反弹,市场需要新的刺激点来推动大盘反弹。CPI创年内新低、欧央行降息等消息面都给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提供了条件,不过大盘股、新股IPO等对股市抽血的实质性利空不解决,市场的反弹也很难期望过高。
三大利空阻扰股指反弹:
1。受欧央行不扩大国债购买规模的影响,昨夜欧洲市场全线重挫,美股也纷纷大跌。
2。社科院认为经济增速目前才刚刚开始放缓,市场整体也未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3。央行本周实现净回笼1010亿资金,短期流动性仍然偏紧,资金面严重制约着股市。
鉴于大盘近期方向不明,建议投资者多看少动,关注权重指标股的动向,以及市场热点的持续性,短线轻仓参与超跌反弹个股。
『肆』 中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的措施
措施
1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发展出口贸易
2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的先进技术
3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特别是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企业
4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
5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
6 设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以带动内地开放
意义
经济特区的创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伍』 两会为什么会影响到股市
中国股市向来是个政策市。利好,利空。政策面作用大。当然要看政策的实质,实质利好,股市上涨。否则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