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实际货币供给怎么算
❶ 宏观经济学 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
实际货币供给量是名义货币供给量除以物价水平确定的. 当价格上升时,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则实际货币供给会减少,因此货币的价格或利率就上升,各种依靠借贷资金的开支,如消费,投资甚至净出口等,则会下降.
实际货币供给是以真实物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供给,即以实际货币的购买力衡量的货币供给。将名义货币供给 (MS) 与一般物价指数 (P) 平减后,即可得实际货币供给。公式表示为: 实际货币供给=MS/P。
在存在未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增加名义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从而增加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增加总收入水平。但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名义货币增加只会暂时地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对应一度增加的商品和劳务量),但价格上涨最终使实际货币供给恢复原量。
货币供给量(money aggregate):一国经济中被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果,其源头是中央银行初始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活动可以出现数倍的货币扩张。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国在一定时点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货币需求量(m)是根据商品总价值(g)、货币流通速度(v)测算的。则有m=g/v,v为单位时间内货币流通即转手的次数(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货币仍留在流通中多次媒介商品交换,从而一定数量的货币流通几次,就可相应媒介几倍于它的商品 进行交换)。
因为纸币是不足值的信用货币,它不会因为币值的变化而退出流通。在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均衡状态下,货币速度增大,实际上是减少了对货币的需求量,而货币不会退出流通,即名义货币供给量不会改变,实际上造成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即引起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接下来会导致就是物价上涨。
供参考。
❷ 货币供给量是如何计算的
货币供应量 =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存款比率)
货币供应量Ml与M2,Ml是狭义货币,M2是广义货币。货币供应盆一般与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有关,通过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但这一因素对股票市场趋势的影响比较复杂,既有刺激股票市场的作用,又有压抑股票市场的作用。
(2)均衡实际货币供给怎么算扩展阅读:
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过多增加货币供应造成的。货币供应盆与股系价格一般呈正比关系,货币供应t增大使股票价格上升。反之货币供应最缩小则使股票价格下降,特殊情况下又有相反的趋势。
Ml增长率大于M2,表示货币供给在由流动性较低转向流动性较高。货币供应量意味着投资者在自由运用进行投资金充裕而趋于上涨。当MI的增长率低于M2H寸,表示货币供给从流动性较高的资产转向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投资者倾向于定期存款。投资标的将可能因为流动性趋紧而下跌。
❸ 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怎么算
1、均衡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供给价格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2)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结论是: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均衡数量: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
均衡是在分析均衡价格与数量的决定与变动的状况。供需均衡时会达到供需相等,市场出清,也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下,会维持不变的状况。 一物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价格,就是其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就是均衡数量。
(3)均衡实际货币供给怎么算扩展阅读
需要和供给同时变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何变化要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
1、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确定;反之,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能确定。
2、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的变动不能确定;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也不能确定。
❹ 货币市场均衡如何计算
货币市场均衡(money marketequilibrium)是2020年公布的经济学名词。
定义:货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状态。西方经济学用LM曲线来分析这一问题。由于货币的需求是由流动偏好(用L表示)决定,它只有在和货币总供给(用M表示)相等时才是货币市场的均衡,所以,L=M便是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不同水平的流动偏好曲线与不同水平的货币供给曲线的各个相交点,都是表示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等,连接这各个相交点,所形成的曲线就是LM 曲线。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