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维持货币低估
1. 当货币贬值时,对于普通人来说,应对方法是什么
临近年关,中国传统的消费习惯,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了。这时候,大家发现,钱越来越不值钱了,我们手头货币的购买力直线下降。当然,这里有年关效应,但更多的是我们的钱在贬值。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讲,该如何规划我们的钱袋子,才能应对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呢?
当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来临时,我们确实需要慎重的打理我们的财产,通过合理配置,跑赢通胀,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最后强调一点,现在的政策环境下,已经不太适合投资房产了。投资房产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在当前政策导向下,继续投资房产风险非常大。
2. 怎样维持货币币值基本稳定
人民币币值稳定有两个含义:第一,控制通货膨胀,就是对内的购买力要稳定。第二,保持人民币的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就是对外也要比较稳定。我们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它的目标就是为了保持币值的稳定。保持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币值一稳定了,宏观经济就可以比较平稳的增长。
3. 人民币贬值是短期波动而非长期趋势,如何理性的看待人民币贬值的现象
央行在一份掷地有声的公告和新闻发布会上所表达的观点,即这是一项纯粹的改革措施,目的是缩小中间价和即期汇率差距,让市场在汇率形成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央行表示,从颇具韧性的经济增长、长期的经常项目顺差以及充裕的外汇储备来看,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多位官员表示,3%左右的累积贬值压力已得到一次性释放。这是打着市场改革旗号的竞争性贬值,而且人民币需要大幅贬值才能恢复的出口竞争力。面对经济增速急剧下滑,又翻出了以前的老戏码,希望通过低估本币来提振出口。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基本特征决定了人民币以保持基本稳定为好。当前应该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同时可以考虑适度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以减轻升值压力和预期,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
4. 央行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物价稳定(每种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具体运用)
央行: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物价稳定
2011年02月16日 18:04 来源: 一财网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央行2月16日发布新闻稿显示,央行副行长杜金富表示,央行将密切监测国内外粮价走势,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创造货币条件。
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低于市场预期。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受节日和低温冰冻天气影响,1月CPI环比涨幅为1.0%。
杜金富是在央行部署做好金融春耕抗旱、稳定粮食生产的金融服务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杜金富表示,央行将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重点地区抗旱救灾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再贷款地区间调剂。并围绕当前抗旱救灾和春耕备耕,合理调整信贷结构,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三农”,用于当前抗旱救灾和促进粮食生产。
杜金富还部署了开展农村信用社支农情况重点调查工作。为了准确掌握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和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杜金富要求各分支机构对农村信用社以核实资本质量为重点,进行深入摸底,调查农村信用社在票据兑付后的资本真实性和实际经营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7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万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2.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556.8亿元。
5. 如何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常见方法:
(一)货币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贴现率使利率发生变动 , 引起本国币值发生变动和刺激国际资本流动 , 以引起外汇供求状况改变 , 进而引起汇率变动。当汇率上升,有超过汇率波动上限趋势时,该国货币当局常常提高贴现率 , 带动利率总体水平的上升。这一方面使通货收缩 , 本币实际币值提高;另一方面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 增加本国的外汇收入 , 从而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使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 , 使汇率维持在规定的波动范围之内。
当汇率下跌、低于规定下限时 , 则降低贴现率、带动利率总体水平的下降 , 使国内货币供给增加、本币对内价值降低、资本外流,本国外汇需求增加, 最终使汇率在规定的幅度内变化。
(二)调整外汇黄金储备
一国为了满足其对外政治、经济往来需要,都必须保有一定数量黄金和外汇储备,黄金和外汇储备不仅是国际交往的周转金,也是维持汇率稳定的后备力量,还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手段之一。管理当局经常利用所掌握的黄金和外汇储备 , 通过参与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买卖外汇)平抑外汇供求关系 ,以维持汇率在规定的上下限内波动。
(三)实行外汇管制
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异常严峻和国际收支长期恶化, 黄金外汇储备不足 , 无力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卖外汇以进行干预, 则借助于外汇管制手段 ,如直接限制外汇支出、 甚至直接控制汇率的变动。
(四)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
一国出现暂时国际收支逆差而且有可能导致汇率波动超过规定幅度、同时动用外汇黄金储备不足以干预外汇市场时 , 就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借款。这将减轻或避免为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匆忙对本国货币宣布贬值、 或采取紧缩性宏观政策、或诉诸管制等非常措施给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五)实行货币法定升值或贬值
当国际收支长期存在巨额顺差时 , 一般会导致该国货币汇率大幅度上浮 , 超过规定上限,货币管理当局应对本国货币进行法定升值,但是尽管顺差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可政府能够采用冲抵政策减少顺差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其结果是顺差国货币法定升值的内在压力被严重削弱。
而当国际收支长期存在巨额逆差、通过上述 1—4 种手段不能使汇率稳定时,货币当局就常常实行货币法定贬值 ( 以法令明文宣布降低本国货币的含金量 ) , 当货币贬值后与其他货币之间就形成了新的黄金平价 ,表现为外汇汇率上升。这样可以减少由于维持原来汇率而使本国外汇黄金储备流失 , 还可以提高本国商品出口竞争力, 增加出口收入 , 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也有利于维持新的汇率稳定。
6. 人民币贬值是短期波动而非长期趋势,如何理性的看待人民币贬值的现象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来看这件事情就能够明白人民币的贬值绝对是属于短期波动,而并不是一个长期趋势,首先我们目前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例已经接连突破了6.65块,要接近6.7。这已经是属于近几年最低的一个兑换比例,对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想要理性的看待我国人民币的走向以及兑换美元的比例,就必须要了解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跟美国国际市场的关系。
然后我们再来回到美联储目前的财政手段,目前他们的加息已经进入到后半场,强势周期基本上都已经使用过了。目前美元已经开始逐渐的走向趋弱的格局,而且欧洲央行也表示将会全面退出美国的政策。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之后,美国将可能是属于单打独斗,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对抗全球的经济市场。所以我认为目前人民币的贬值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7. 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为什么
在自由兑换的货币政策下,汇率由市场决定。中国还没有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汇率由央行决定。央行决定汇率不是没有代价的,其代价是按官方定价买入老百姓手里的外汇。如果人民币高估,人们就倾向不把手里的外汇卖给央行,从而黑市盛行(当然,外汇黑市已经沉寂很多年,因为人民币已经低估很多年)。如果人民币低估,央行就要付出代价了。
所谓人民币币值低估,简单来说是这么回事:本来你拿1美元,换6元人民币就满意了,但央行非要给你8元人民币,这样才能维持1∶8的比率。当然,实际的汇率变动比这个复杂,由于没有自由兑换,谁也不知道人民币的真实币值,但币值低估的原理就是这样。这就是说,央行以保护价收购美元,也就是说,央行非要给每1元美元补贴2元人民币。
于是,出口企业增加出口,回头把外汇卖给央行,可以拿到2元人民币的补贴,这当然大大刺激了出口。出口企业出于竞争原因,会降低出口价格,这也等于是央行一直在补贴外国消费者。国际游资也会想方设法进入中国享受补贴。贸易、资本双顺差不可避免。
这补贴的成本最终由谁来承担呢?是所有老百姓。2007年底,国家的外汇储备是1.4万亿美元。央行为买进这1.4万亿美元,要多印十几万亿人民币。算上货币的乘数效应,货币总量增加了几十万亿元。这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当你发现本月买菜多付出了50元,你可能还不知道,你这多付的50元,是补贴比你富得多的欧美消费者去了。
但是,欧美为什么还要求人民币升值呢?原因是,当那里的消费者享受中国的低价商品时,他们很高兴,但当他们的企业受到强有力的竞争时,他们就不高兴,而欧美政客传达的是来自企业的声音。一些貌似高深的学者说美国逼人民币升值不怀好意,欧美越要求升值,他们越反对升值。他们不知道,人民币持续低估的结果,是目前的通胀大爆发。近几年,房价猛涨、CPI猛涨、股市猛涨,无一不和人民币低估这个源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