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仁和药业集团的市值是多少

仁和药业集团的市值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6-28 23:42:43

A. 数说A股30年:股价最高、市值最高、股价振幅最大都有谁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已过“而立之年”。

30年间,A股股票数量从1990年的7只,已增加到目前的4000余只。30年征程中,A股也经历了无数风云变化。

具体来看,Wind统计显示,不复权 历史 股价数据显示,A股30年来,股价最高的是1992年的飞乐股份,最高至3550.00元/股。最能给投资者赚钱的,为2009年的顺发恒业,年涨幅高达2152.63%,也是A股30年内,唯一一只年涨幅超过2000%的个股。

此外,市值最高的股票,是2007年的中国石油,在2007年年底高达52877.24亿元,也是近30年来市值唯一超过5万亿元的上市公司,目前仍是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分红方面,“宇宙第一行”工商银行连续13年成为A股年度分红最多的上市公司。

股民最关心的股票价格涨跌方面,A股30年来,1992年的琼珠江A年度股价振幅最大,让股民坐上了最刺激的“过山车”,日波动率高达583.19%。

新股发行数量方面,虽然有反复,但总体上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1993年,新股上市数量正式突破百家。2017年,A股首发上市公司数量达438家,是30年间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年份。

股价之最:28年后贵州茅台股价再破千元

Wind数据显示,不复权的 历史 股价数据显示,30年来,股价最高的股票为飞乐股份(600654),1992年最高至3550.00元/股。27年后,贵州茅台(600519)再次成为千元股,2019年最高至1241.61元/股。

具体来看,1990年至1993年,A股历年股价最高的股票分别为真空电子(600602)、飞乐股份(600654)和G海立(600619),分别为500.10元/股、939.50元/股、3550.00元/股、330.00元/股。其中,飞乐股份(600654)在1992年和1993年,都是股价最高的股票。

进入1994年,A股股价开始进入缓慢上升期。其中,1995年,股价最高的中华企业(600675),近为35.67元/股。及至2000年,方再次出现百元股,亿安 科技 (000008)最高达126.31元/股。

不过,从2002年开始,A股连续5年未再出现百元股。2002年至2006年,A股股价最高的股票分别为2002年和2003年的用友软件(600588),2004年和2005年的苏宁电器(002024),以及2006年的贵州茅台(600519),股价分别为62.00元/股、56.81元/股、51.98元/股、70.25元/股、93.20元/股。

然而,从2003年开始,A股历年的最贵股,再没有低至百元以下。2007年,中国船舶(600150)最高达300.00元/股,2017年贵州茅台(600519)股价突破500元关口,最高至726.50元/股,2019年,贵州茅台(600519)再次成为千元股,最高至1241.61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9年贵州茅台(600519)再次成为年度最贵股后,往后的12年,A股年度最贵股这一称号,仅3次旁落。2001年,洋河股份(002304)最高至239.98元/股;2014年,朗玛信息(300288)最高至223.88元/股;2015年,安硕信息(300380)最高至474.00元/股。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当年的老股票股价能够突破千元,有一定 历史 原因。

彼时,国内证券交易所刚设立不久,挂牌交易的股票不多,股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各股股本较小。此外,政策方面,1992年上海股票交易市场放开了日内涨跌幅限制,大批股民涌入。加之当年市场规则总体比较宽松,曾施行T 0、无涨跌幅限制等规则。因此,上市公司的价格与价值差异较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老八股”中还诞生过万元股。不过,因为种种因素,Wind并未收录这一 历史 数据。

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5月,全称上海豫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豫园商城”,股价突破万元,创下了中国证券交易史至今未能突破的记录。

涨幅之最:顺发恒业2009年涨幅超2000%,2015年至2017年个股涨幅连续超1000%

30年来,历年最能给投资者赚钱的股票,分别有哪些呢?

Wind数据显示,年涨幅最高的股票,为2009年的顺发恒业(000631),年涨幅高达2152.63%,也是A股30年内,唯一一只年涨幅超过2000%的个股。

此外,除了2009年的顺发恒业(000631),2007年的ST仁和(000650)、2015年的中文在线(300364)、2016年的海天精工(601882)、2017年的寒锐钴业(300618)、2020年的万泰生物(603392),年涨幅均超1000%,分别达1611.92%、1715.37%、1068.52%、1214.95%、1245.24%。

可以注意到,年涨幅较高的个股,近年来较多。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内,A股均出现涨幅超过1000%的个股。而在A股刚发展的前17年,没有任何一支股票,年涨幅在1000%以上。

其中,1990年的真空电子(600602)、2001年的PT农商社(600837)、2002年的夏新电子(600057)、2004年的石油济柴(000617),涨幅均未超过100%,分别为30.23%、80.76%、95.65%和97.69%。

市值之最:2006年A股进入万亿市值年代,中国石油超5万亿元市值仍是天花板

随着A股的不断进化发展,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同样不断突破。

Wind数据显示,A股近30年来市值最高的公司,为2007年的中国石油(601857),市值在2007年年底高达52877.24亿元,也是近30年来市值唯一超过5万亿元的上市公司。

从1990年开始,A股上市公司市值不断增加。截至1993年底,A股出现首家百亿市值的公司,上海石化(600688)市值达204.30亿元。截至2010年底,A股出现首家千亿市值的公司,中国石化(600028)市值达3370.94亿元。截至2006年底,A股再进一步,出现首家万亿市值的公司,工商银行(601398)市值达19590.03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A股迎来上市公司市值的巅峰。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油(601857)市值高达52877.24亿元,及至目前,仍是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

2008年后,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总额徘徊在2万亿左右。其中,2009年底的中国石油(601857)、2017年和2019年底的工商银行(601398)、2020年的贵州茅台(600519),市值均超过2万亿元,分别达24109.02亿元、21279.48亿元、20518.10亿元、21530.10亿元。

分红之最:“宇宙第一行”连续13年分红第一,2013年分红突破900亿元

A股30年来,哪些上市公司最能分红呢?

绝对值来看,2019年,工商银行(601398)年度累计分红总额高达936.64亿元

亿元,是近30年来年度分红最多的股票,距千亿分红仅一步之遥。

具体来看,1993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过亿,申能股份(600642)全年分红3.60亿元。2001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突破10亿元,中国石化(600028)全年分红69.36亿元。200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突破百亿,中国石化(600028)全年分红104.0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7年开始,A股分红正式进入“宇宙第一行”的时代。

从2007年至2019年,13年来,A股年分红最多的上市公司,均为工商银行(601398)。其中,2007年突破400亿元,达444.25亿元;2008年突破500亿元,达551.13亿元;2010年突破600亿元,分红642.20亿元;2011年突破700亿元,分红709.12亿元;2012年突破800亿元,分红835.65亿元;2013年突破900亿元,分红919.60亿元。

股价振幅之最:1992年琼珠江A年度股价振幅 历史 最高,年内日波动率超500%

股民最关心的,莫过于股票的价格,一涨一跌均系心间。那么,A股30年来,哪些股票最能让股民坐“过山车”呢?

Wind数据显示,年度股价振幅最大的股票,为1992年的琼珠江A(000505),年内日波动率高达583.19%,是A股30年来波动率最高的股票。

同时,1996年的武汉塑料(000665),年内日波动率同样超过500%,达550.10%。

此外,1993年的四川金顶(600678)、1995年的中国嘉陵(600877)、1998年的四川湖山(600801),年内日波动率均超过200%,分别达308.63%、279.16%、275.36%。

2018年,A股年度股价振幅最高的利通电子(603629),日波动率仅为15.97%,在30年振幅榜上排名最后。此外,2005年股价振幅最大的*ST吉纸(000718)、2017年股价振幅最大的中石 科技 (300684),年波动率均在20%以下,分别为19.59%、19.6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A股的不断发展,A股历年股价振幅最高的个股,日波动率不断下降。

从2010年开始,10年间,仅有2012年股价振幅最大的华数传媒(000156)、2015年股价振幅最大的协鑫集成(002506)、2020年股价振幅最大的瑞丰新村(300910),年内日波动率超过100%,分别为140.31%、101.37%、168.61%

新股之最:2017年438只新股发行量是30年最高峰,1993年突破百家

总体上,A股历年的新股发行数量,呈现出逐减增加的趋势。

1990年与1991年,新股发行数量均在在个位数,分别只有7只与4只。1992年,A股首发上市的公司,增至36家。

1993年,A股新股发行数量正式突破百只,达105只。并在此后的几年间,出现一波上市的小高峰。1996年、1997、2000年,新股发行数量均突破百只,分别达181只、190只、130只。

不过,从2001年开始的往后9年间,A股新股发行数量有8年均未突破百只。仅在2007年,实现了125只的新股发行。

进入2010年后,A股新股发行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其中,在2010年、2011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和2020年这7年间,A股首发上市的公司数量,均保持在200家以上。2010年、2017年和2020年,新股发行数量更是超过300只,分别达341只、438只、342只。

其中,2017年,A股438只的新股上市数量,也是A股30年内新股发行最多的一年。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A股发行数量最少的年份,也在2010年后。2013年,由于市场低迷,全年仅有美的集团(000333)和浙能电力(600023)两家企业首发上市。

B. 大金融龙头股票有哪些

2022年大金融龙头股票有:中国平安601318、中信证券600030、招商银行600036、海德股份000567、*ST金洲000587、仁和药业000650。

拓展资料:
龙头股指的是某一时期在股票市场的炒作中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和号召力的股票,它的涨跌往往对其他同行业板块股票的涨跌起引导和示范作用。
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成为龙头股的依据是,任何与某只股票有关的信息都会立即反映在股价上。
龙头条件
1、龙头股必须从涨停板开始,涨停板是多空双方最准确的攻击信号,不能涨停的个股,不可能做龙头.
2、龙头股必须是在某个基本面上具有垄断地位。
3、龙头股流通市要适中,大市值股票和小盘股都不可能充当龙头。11月起动股流通市值大都在5亿左右。
4、龙头股必须同时满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时低价金叉。
5、龙头股通常在大盘下跌末期端,市场恐慌时,逆市涨停,提前见底,或者先于大盘启动,并且经受大盘一轮下跌考验。再如12月2日出现的新龙头太原刚玉,它符合刚讲的龙头战法,一是从涨停开始,且筹码稳定,二是低价即3.91元,三是流通市值起动才4.5亿,周二才6.4亿,从底部起涨,炒到翻倍也不过10亿,也就是说不到2-3亿的私募资金或游资就可以炒作。四是该股日周月KDJ同时金叉,说明该股主力有备而来。五是该股在大盘恐慌末端,逆市涨停,此时大盘还在下跌,但并没有影响此股涨停。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龙头的起涨过程,也说明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盘下跌,没有龙头出现。

C. 生长激素股票有哪些

生长激素行业概念股票有: 亿帆医药、仁和药业、安科生物、长春高新。
仁和药业:
2019年年报披露,公司通过南京招银现代产业贰号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投资江苏瑞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核心团队有20年以上生物制品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HPV16/18二价疫苗、HPV6/11二价疫苗和HPV九价疫苗临床研究批文,制品质量和产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后续重组人生长激素和基因工程带状疱疹疫苗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1.82亿,同比增长34.08%;净利润1.5亿,同比增长45.38%。
5月28日盘后消息,仁和药业000650盘后涨2.46%,报11.67。市值163.37亿元。5月28日该股主力净流入12.89万元,超大单净流入-7093.93万元,大单净流入7106.82万元,中单净流入111.55万元,散户净流入-0.06元。
长春高新:
长春高新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或可转换债券的方式募集配套资金。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2.81亿,同比增长37.35%;净利润8.75亿,同比增长61.21%。
5月28日盘后短讯,长春高新今日股价15时跌3.96%,报价400元,市值达到1618.88亿。5月28日该股主力净流入-14.42亿元,超大单净流入-6.74亿元,大单净流入-7.69亿元,中单净流入11.68亿元,散户净流入4.69元。
安科生物:
该院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中医特色的儿童专科医院,截至2014年3月31日净资产-1694.14万元,营收429.13万元,净利润-91.78万元;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2708万元。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85亿,同比增长53.76%;净利润1.26亿。
截止15点收盘,安科生物报15.04元,跌1.05%,总市值246.43亿元。5月28日该股主力净流入-9177.9万元,超大单净流入-5512.3万元,大单净流入-3665.6万元,中单净流入1816.12万元,散户净流入11.6元。

D. 仁和药业罚单不断 子孙公司不省心 杨文龙如何消逝大健康困惑

导 语

多年前,付笛声夫妇的《知心爱人》成为大江神曲!一句“洗洗更 健康 ”,也捧火了仁和药业。

只是,老炮知名企业也有尴尬之时,尤其是在转型升级的大时代。

业绩不稳、罚单不断、多元业务受阻不利,仁和药业这是怎么了?

作者:南伞

来源:首条 财经 ——首条研究院

亦或儿孙满堂,亦或坑爹一族。这样的痛并快乐,不止在家庭层面。

一场孙公司的负面消息,再次把仁和药业拉入大众视野。

日前,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书,江西江制医药因销售劣药“克拉霉素分散片”被没收违法所得约18.80万元。

天眼查显示,江制医药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公司主营原料药、硫酸小诺霉素、马来酸原料等。为江西制药有限公司85%的控股子公司,而前者又是仁和药业持股54.91%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江制医药首次被罚。2016年以来,曾因生产销售按劣药论处的氨糖美辛肠溶片、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硫酸亚铁片、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被处罚9次,罚没款累计24.76万元。

罚单频频 为何这多不省心

尴尬的是,子公司也不让仁和药业省心。

2019年7月5日,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生产监督检查及处理情况通报》)显示,99家问题企业中,仁和药业赫然在列。

根据《通报》,仁和药业旗下多家子公司被查出存在一般缺陷。

其中,江西药都樟树制药有限公司的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丸剂(蜜丸、水蜜丸、浓缩丸、水丸、微丸、合剂)等检查情况为存在一般缺陷13项。

江西铜鼓仁和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硬胶囊剂(A线、B线)、颗粒剂(A线、B线)、糖浆剂、合剂(含口服液)(含中药前处理及提取)的检查情况是存在一般缺陷16项。

这家铜鼓仁和制药有限公司,此前就已榜上有名。

2019年年2月2日,根据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9年第1期药品监督抽检质量公告,仁和药业旗下的江西铜鼓仁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次健儿清解液在“鉴别”一项不符合规定。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显示,健儿清解液是一款中成药。由金银花、菊花、连翘、山楂、苦杏仁、陈皮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的功效。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据了解,“鉴别”项指的是根据该药品某些理化或生物学特性所进行的药物鉴别试验,目的在于鉴定和研究药品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海市药监局要求相关企业根据风险暂停销售使用、召回相关产品,并进行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七号——医药制造》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披露,并说明对公司影响: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公司药品抽检、GMP飞行检查不合格。”

显然,作为上市公司,仁和药业上述表现的合规性值得考量。

拉开时间纬度,仁和药业曾在2012年-2013年被连续爆出产品质量问题,深陷信任危机,品牌遭遇重创。

2012年4月,陈道明代言的可立克(002782)深陷毒胶囊事件;2012年12月,周杰伦代言的闪亮滴眼液被曝出含防腐剂;2013年1月,宋丹丹代言的儿童感冒药优卡丹又被指出对儿童肝肾有毒。

2013年1月,北京一名孟医生发了一条微博,“优卡丹和好娃娃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已经被充分证明了对儿童的肝肾毒性,一岁内禁服,六岁内慎服。但是为什么媒体还在播出他们的广告,药店也可以无阻碍购买。各位大V帮忙转发吧,让媒体撤除这种残害儿童的广告吧!”并@了宋丹丹、文章等名人。

这成为压倒舆论的最后稻草,随着孟医生微博的发酵传播,仁和药业终于败下阵来,其负责人表示这条微博带给公司10亿市值的损失。

以此来看,不论是食品还是药品,安全永远是一条铁钉红线。吃过暴亏的知名老企,显然需有更多敬畏思考。

重销售轻研发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品屡次出现不合格与公司研发及产品质量监管投入少关系密切。

一直以来,营销投入过大是医药业乱象的重要之源。

据2018年上半年已发布上医药生物类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20家公司中,有20家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占比超50%,24家公司销售费用率在40%~50%,31家公司销售费用率在30%~40%,35家公司销售费用率在20%~30。销售费突出问题可见一斑。

而仁和药业,算是其中的典型。

公开资料显示,仁和药业旗下拥有优卡丹、可立克以及闪亮滴眼液等品牌。早期,仁和药业使用快消品的营销策略拉动销量。

数据显示,仁和药业2004年开始规模型投放广告,先后签下付笛生、任静、林心如等明星代言,公司营收从2004年的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超过20亿元。

一定意义上说,仁和药业是通过成功的广告营销发家的。2008年之后的三年,仁和广告费用支出均保持1亿元以上,由此迎来了仁和药业的黄金三年。股价也从2008年10月的5.8一路飙升至2010年6月的27.9。陈道明,周杰伦,宋丹丹,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明星都为仁和药业做加持。

目前,仁和药业被认为是国内销售能力最强的品牌OTC企业之一,较强的销售能力仍为公司带来不错收益。

数据显示,仁和药业2016年营收为35.67亿元,同比增长41.34%;2017年营收为38.44亿元,同比增长7.76%;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33.36亿元,同比增长22.88%。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研发费用的明显反比。

数据显示,2015-2017年,仁和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3.73亿元、4.87亿元和6.19亿元,各占比当期营业收入的14.78%、13.65%和16.10%。而同期仁和药业的研发费用费用分别为1243.82万元、2764.76万元和2764.92万元,分别占比当期营收0.49%、0.78%和0.71%。

这样的研发投入,颇显尴尬甚至是寒酸。

以中成药企业的亚宝制药为例,2015-2017年研发费用占比为6%、8%和7%;片仔癀2015-2017年的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68%、2.9%、1.88%。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邓勇表示,重营销轻研发容易导致企业对生产端的忽视,特别是对于产品质量监管与安全效用评价等方面的缺位。“企业在各环节对中药材及产品的质量重视程度、能力把控、监管机制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风光的另一面

这种影响,也体现在关键的业绩层面。

2012年和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滑,净利分别下滑21%和24%,直到2014年才稍稍回暖。

不过,从仁和药业发布的2019三季报看,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55亿元,同比增长6.54%,实现净利4.4亿元,同比增长11.94%。

乍一看去,营利双增,是份不错的成绩单。但禁不住细品。

比如三季度单季看,仁和药业营收11.03亿元,同比增长2.93%,净利1.16亿元,同比下滑2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减少28.16%。

再来看应收账款。

三季报显示,仁和药业的应收账款为7.44亿元,同比增长101.66%

对此,仁和药业表示,系销售模式转向终点合作客户,销售增加信用额度且授信到年终所致。

另一方面,其他应收账款也达到3206.05万元,同比增长245.31%,仁和药业表示这是主预拨市场促销推广经费所致。

业内人士指出,其他应收款是衡量企业财报质量的指标之一。因这个项目易出现挂账费用,企业如通过变通延迟入账,可减少利润指标压力,从而达到粉饰业绩、成长性,误导投资者的目的。

此外,仁和药业的建工程达到2400.72万元,同比增长343.55%。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10月30日收盘,仁和药业报收6.56元/股,跌幅达3.67%。

截至11月11日收盘,仁和药业的股价为每股6.25元,总市值仅77.4亿元。放眼医药业,行业平均市值水平在145.1亿元。

在230只医药股票中,仁和药业仅排99位,刚拔百强线。毛利率不方面,仁和药业的毛利率不为41.78%,较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54.15%。

打折转让股权

面对此困境,仁和药业也并非坐地被动。

几个月前,仁和药业发布公告称,拟以6780万元的价格向宏济(珠海)企业连锁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宏济珠海”)转让控股子公司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药房网”)15%股权。

据悉,仁和药业原持有仁和药房网60%股权。此次转让后,仁和药业的持股比例降至45%,仍系第一大股东,但后者将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

蹊跷的是,从溢价收购到打折转让,前后不过三年半时间。

仁和药业亦坦承,此番转让仁和药房网15%股权主要因经营不达预期,未达到战略协同之目的。

据了解,仁和药房网前身,系成立于2001年8月的北京京卫元华医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卫元华”)。2015年12月,仁和药业宣布以2.77亿元现金收购自然人徐吉平、李洪波所持有的京卫元华56%股权,同时以4944万元现金对京卫元华进行增资。最终,仁和药业以3.26亿元取得京卫元华60%股权,并将其更名为“仁和药房网”。

此后,在仁和药业主导下,以仁和药房网为投资主体,先后完成了对山西圣元堂、成都隆安堂大药房等多家医药连锁企业的并购。

数据显示,2016―2017年度,仁和药房网分别实现营收3.95亿元、3.8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57.1万元、430.38万元。

好景不长,尽管去年仁和药房网的销售收入增长至5.79亿元,利润端却出现了2351.17万元的亏损额。

而2019年1―4月,其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亏损303.72万元,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事实上,2015年年底收购仁和药房网时共确认了约2.94亿元商誉。2018年,仁和药业对仁和药房计提1791.92万元的商誉减值,账面上仍留有约2.76亿元商誉。

转型受挫

不仅如此,与药房网困局时间前后,仁和药业仿佛迎来“水逆”期,干啥都点儿背。

作为一家主营非处方药(OTC)的药企,仁和药业旗下自产和OEM代理的品种众多,拥有上千个产品批文。近些年,其通过重金砸广告,打造了“可立克”“优卡丹”“妇炎洁”“闪亮滴眼液”等多个家喻户晓的OTC品牌。

2014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网上售药政策的松动迅速将医药电商推上风口。

另一个背景是,像很多传统OTC药企一样,当时仁和药业也面临自身成熟的OTC品牌增长放缓问题,急于寻求破局之路。

于是,“互联网+医药”让仁和药业看到了转型机遇。2014年10月,实控人-杨文龙创立了叮当快药,试水医药O2O。

值得注意的是,叮当快药系在仁和药业体外创立和运作,并未注入上市公司。

按照杨文龙的算盘,是要构建一个包括M2F、B2C、B2B以及O2O等模式在内的“叮当大 健康 生态圈”,拓展互联网医疗全产业链。与此相配套的是一个高达39亿元的定增募资方案。

2015年下半年,仁和药业先以7212万元收购了叮当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叮当医药”)60%股权,后又收购了仁和药房网。两者在杨文龙的“叮当大 健康 生态圈”里分别定位于B2B和B2C模式。仁和药房网更是担起整个体系信息管理枢纽的角色。

不过,理想太丰满,投资者对此并不买账。

39亿元定增案经过多次修改调减金额后,仍惨遭夭折。

事实上,叮当医药在2016年营收1.12亿元,亏损达5086万元;2017年上半年营收2121万元,亏损290万元。在此之前的2016年,仁和药业同样将收购仅一年的广东叮当医药、浙江叮当医药等公司的股权全部出售,这些公司亦均处于亏损状态。

2017年年底,仁和药业又准备折价,宣布以6636万元将其折价转回给原股东,亏损近600万元,理由是“与仁和药房网产生业务重叠,形成资源闲置,无法达到最初收购该企业股权的预期目标”。

而作为B2C业务的主要平台,仁和药房网亦未能逃过被剥离出表命运。仁和药房网的15%股权转让完成后,仁和药业的合并报表范围内已几乎没有医药电商资产。

李炎坦言“网售处方药现在争议比较大,政策端一直没有松动,整个行业未来面临很大的变数。大多数医药电商企业处于‘烧钱’状态,难言盈利。”

至此,杨文龙的“叮当大 健康 生态圈”一番折腾后就此腰折,转型困境突现。

涉足工业大麻

连连受挫后,仁和药业开始蹭起了新热度,和起亚药企一般,开展了工业大麻的布局。

根据仁和药业此前披露的计划,公司2019年将重塑仁和品牌,加强产品资源、线上渠道等工作;同时开发非药产品研发上市,提高大 健康 业务领域市场占有率等工作。

2019年4月,仁和药业发布公告,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政府、齐齐哈尔丰泰富齐工业大麻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仁和园工业大麻综合利用产业示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支持仁和药业工业大麻育种及良种商品化、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产业应用研发等项目建设。

仁和药业作为主要投资方,与其它合作方共同推进齐齐哈尔市仁和园工业大麻综合利用产业示范项目建设,同时在齐齐哈尔注册工业大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0.8亿元,还将于2019年5月启动建设工业大麻种植示范基地,2019 年下半年启动种业研发、工业大麻萃取项目等。

仁和药业表示,公司本次扩展业务布局将有利于抓住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产品组合结构,有利于拓宽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积极影响,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公司希望通过本次投资,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值得强调的是,近期,仁和药业在互动平台透露了工业大麻事项的进展。9月2日,仁和药业在深交所互动易上透露,公司工业大麻已陆续开展收割工作。

国际上将大麻植物中致幻成瘾的毒性成分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不具备毒品利用价值的大麻品种类型称为工业大麻,工业大麻在中国也称为汉麻。

不难看出,仁和药业正在将工业大麻作为转型重要抓手。只是,这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并不利好。

事实上,已经有多个“涉麻”公司被问询。

从顺灏股份1月23日收到的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开始,诚志股份、德展 健康 、龙津药业、尔康制药、紫鑫药业、福安药业、通化金马、蓝晓 科技 、诺普信、八菱 科技 等公司先后收到监管部门的问询。

公安部禁毒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李晓,在接受《中国禁毒报》采访时曾说过:依据该国际公约和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除为获取纤维质和种子的工业大麻外,其他用途的大麻植物均属于管制范围,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方可种植,且种植企业需按年度种植计划进行种植,并定期报告种植情况。”

在 “上市公司工业大麻论坛”上,业内人士讨论的结果是,工业大麻产业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于国内工业大麻产业来说,政策是目前最大的风险。

与会代表介绍,在黑龙江,按其《禁毒条例》,工业大麻种植和CBD提取实施备案制,只要满足备案条件即可生产,但一些基层政府对工业大麻产业非常谨慎,一些县公安局收了备案材料后,口头允许种植但不在备案证上盖章。看到这种情况,一些正在建设CBD提取工厂的投资者叫停了设备采购,进入观望状态。从省级政府层面来看,没有明确工业大麻产业的主管部门,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不仅未对工业大麻产业的发展形成激励氛围,甚至因为政府部门间的不协调,CBD从黑龙江口岸出口都有难度。

即使我国最早允许工业大麻种植省份云南,目前也没有产业政策,没有明确产业主管部门,只是公安部门按照禁毒规则来进行准入和规范性管理。同时,云南一些基础性标准也还没构建好。如CBD产品没有专业的检测机构、明确的标准和检测规范,延缓了新建CBD产能的投产。

以此来看,工业大麻目前面临的产业政策仍不小。

杨文龙的困惑

这种进退两难,似乎也困扰着当家人杨文龙的大 健康 之路。

表面上看,在转向“工业大麻”后,公司收益或许有一定改善。

根据“仁和药业”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已经实现营收24.52亿元,同比增长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4亿元,同比增长32.48%;基本每股收益为0.2614元,同比增长32.49%。

但实际上,对于对工业大麻医用的未来,云南省农科院的杨明教授则表示,做药品和食品涉及评价问题——这个食品和药是否是安全的?而我国目前在这些领域的科研部门的前期基础研究有点跟不上,可以拿出的证据不多。

“是否能拿出有效证据,可能是能否进入食品药品相关合法目录的关键。”杨明说。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前期大涨,工业大麻概念目前有所降温,4月22日,工业大麻板块整体下降2.67%,飘红个股只有11只,仅莱茵生物、诺普信两只个股涨停, 前期打仗的福安药业方盛制药跌停,顺灏股份、紫鑫药业等大跌超过7%。

从这点来看,被仁和药业当做新利润增长点的工业大麻,未来仍迷茫。

此外,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杨文龙也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

2017年9月,仁和药业投资亿元的明月仁和矿泉水、营养水等项目,仁和药业正式向矿泉水领域布局。2018年5月,仁和药业拟投资1080万元设立新公司,主要负责水资源研究开发与投资,相关 健康 产品、保健品开发等。2018年7月,仁和药业又进入减肥药市场,公司减肥药产品奥利司他胶囊全国启动会正式启动。

专家表示,医药界不乏跨界快消的案例,但从目前来看包括中新药业、以岭药业在内的众多企业还没出现成功案例。药企原有的销售渠道对快消业务实际帮助不大,渠道的重塑、品牌的推广都成为仁和药业进入快消领域面临的问题。

以减肥药领域为例,仁和药业面临来自碧生源、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中山万汉制药等企业的竞争。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以近期暴雷的金嗓子为例,轻易盲目的粗放跨界,往往会将企业拖入更大的困境。

E. 乙酰氨基酸对应股市什么股

对乙酰氨基酚上市公司股票一览(2022/12/14)

2022年对乙酰氨基酚概念股有:

1、丰原药业: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9.68亿,毛利率27.98%,每股收益0.12元。

子公司利康制药产能5000吨,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制剂、原料药、健康医疗和商业物流四大板块:制剂板块在以化学制剂为主的同时,积极开展与各类重点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开发新一代生物创新药品,积极向生物制剂转型发展。原料药方面通过生产设备升级换代和高新技术投入,提高扑热息痛、头孢匹罗、头孢曲松、头孢米诺以及DC系列原料药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并拥有多个原料药储备项目,目标成为国内先进的原料药生产基地。控股子公司利康制药。

近7个交易日,丰原药业上涨11.16%,最高价为14.16元,总市值上涨了6.08亿元,2022年来上涨27.26%。

2、仁和药业:202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仁和药业公司实现总营收12.85亿,毛利率34.93%,每股收益0.11元。

近7日仁和药业股价上涨14.46%,2022年股价下跌-13.02%,最高价为8.49元,市值为117.17亿元。

3、中关村: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5.25亿,毛利率62.62%,每股收益0.01元。

近7个交易日,中关村下跌1.01%,最高价为6.94元,总市值下跌了5271.89万元,下跌了1.01%。

热点内容
股票一般几点涨停 发布:2025-02-05 01:41:39 浏览:710
股票软件下方的量是什么原因 发布:2025-02-05 01:30:44 浏览:272
基金配售比例多少合适 发布:2025-02-05 01:17:22 浏览:440
中国股票沪市历史市盈率 发布:2025-02-05 01:17:20 浏览:135
603032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2-05 01:09:35 浏览:981
润禾材料股票历史数据 发布:2025-02-05 01:06:44 浏览:182
上证红利指数基金购买至少多少份 发布:2025-02-05 00:28:54 浏览:870
辰华能源股权投资怎么样 发布:2025-02-05 00:20:21 浏览:296
公司冻结股权怎么解除 发布:2025-02-05 00:18:13 浏览:250
如何挑选长期基金 发布:2025-02-05 00:18:12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