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全球货币体系如何

全球货币体系如何

发布时间: 2023-06-17 23:49:05

⑴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

美元地位因其持续的贬值遭遇严重挑战,其地位正逐渐弱化。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美元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但是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已成趋势,未来将有更多的货币成为美元的替代选择。

“脱钩”美元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的建议。日前,有些国家已付诸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欧元等货币比重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30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元在全球货币储备中的比重已经降至十年以来最低水平的62.8%,而欧元所占比重则创下历史新高的27%。这表明在美元汇率不断走低的状况下,各国央行已经开始了货币储备多元化的进程。

9月20日,伊朗政府宣布,该国将使用欧元取代美元成为外汇储备货币。伊朗中央银行已经调整了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大幅减少了美元资产。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也纷纷表示,减少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

另外,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地位也遭到“脱钩”的挑战。拉丁美洲左翼联盟“玻利瓦尔美洲国家联盟”的九个成员国10月16日在玻利维亚开会,同意创立地区货币“苏克雷”,作区内贸易之用,从而逐渐减少使用美元。

为推动我国和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中国率先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而近日在中俄经济贸易对话中,双方还讨论扩大贸易结算中本国货币的使用份额。

“弱”美元的背后推手

尽管美国财长多次强调“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但美元下行已令美元地位遭遇挑战。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避险需求”减弱、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及美国“双赤字”问题,都制约美元走强。更需注意的是,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为稳定经济注入的大量资金增加了政府财政赤字,其造成的宽松政策缺乏有效退出机制,目前正成为美元贬值的背后推手。

套利交易也严重打击美元,加大其贬值压力。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指出,从全球资金流动角度来看,危机之后,部分短期国际资本将撤离美国国债市场,重新流入风险资产市场。美元套利交易的勃兴,自然加大美元贬值的压力。

不过从维护美元世界储备地位和维持美元购买力的角度考虑,美元持续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也不大。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大幅贬值对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无异于毁灭性打击,但是趋势性、有节奏、小幅的贬值既能达到削减真实债务的目的,又保持了美元自我调整的主动性,实现了美国“经济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多极货币与美元的博弈

对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法国总统萨科齐、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都纷纷表示,多极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迟早要在货币层面上得以体现,多极化的世界不能建立在单一国际货币的基础上,未来将有更多货币成为美元的替代选择。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的嬗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某种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稳定的币值、较低的交易费用和较高的透明度。眼下除了美元,没有更为切实的主导性货币选择。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协会常务理事谭雅玲认为,美元短期价格波折是一种策略和技术运用,并不代表美元投资长期价值的消失。美国式金融危机将强化美元主导货币地位,美元一直独霸趋势将难以改变,并将继续持续。美元危机论将滞后发生,并非短期或中期来临。未来10-20年的美元市场机制、份额比例以及作用影响难以根本消除和替代。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认为,尽管欧元被广泛看好,欧元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统一财政货币体系难以实现等仍然让欧元能否真正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未来蒙上云雾。在日本经济真正走出持续近20年的低迷之前,日元的前景依然黯淡。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本国货币首先成长为区域性货币则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⑵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什么其主要内容,及特征

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浮动汇率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3.提高SDR的国际储备地位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5.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有: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2.多元化的汇率制度安排 3.多样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⑶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之一已经倒塌。1973年3月,伦敦黄金市场的价格一度涨到每盎司96美元。美元终止了兑换黄金,各国纷纷放弃了对美元的固定比价,而采用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形势更加动荡不安,国际货币体系再次陷入了无秩序状态,1976年1月,“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通过了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协议,即《牙买加协定》。1978年4月,《牙买加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开始形成。这一新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关系仍然困难重重。庞大的国际收支逆差国与顺差国的贸易冲突不断,大规模的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多次爆发,引发了人们对牙买加体系进行改革的思考。改革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恢复金本位制度;

二是建立特别提款权本位制;

三是建立世界中央银行;

四是设立汇率目标区等。

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

当今货币体系两大趋势:

  1. 世界货币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 并且出现货币区域一体化的倾向。

⑷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缺陷

特点:(1)资本的跨国流动与金融全球化。

(2)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脱离。

(3)汇率的不稳定性。

缺陷:(1)国际储备体系不稳定

(2)全球汇率制度安排不合理。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

(4)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不充分。

(5)全球金融监不全面。

⑸ 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问题

影响货币价格的主要是宏观的政治和经济消息,它们同商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渠道和供需关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全球失衡并不是起源于货币或财政政策的失误,而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给世界经济带来的结构性缺陷。就像苹果脱手总要落地时的,只要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结构不变。

无论什么样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无法防止失衡的反复出现。无论是持续增长的美国债务还是持续增长的中国外汇储备,都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带来的必然后果。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是调整汇率,而是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随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改革国际货币制度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1972年7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决议,成立一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加的国际货币制度和有关问题委员会,讨论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

但在如何制止由于美元泛滥而造成的国际货币动荡局势,以及如何取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等问题上,美国和西欧国家之间矛盾重重。西欧国家要求美国恢复美元兑换黄金,以清偿美元债务;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具有世界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际货币体系

⑹ 国际货币体系是如何演变的

1880至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度
1918至1939年,国际金本位制度的恢复时期
1944至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3至1976年,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
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
网络

⑺ 当今世界金融货币体系

从二战后美国一直奉行的政策是有钱就花,没钱就借。你观察过国际货币储备现象吗?你知道美国为甚麽没有外汇储备吗?诸如此
类的问题,不仅是美元的国际地位问题,也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变化问
题,更是中国经济未来能否傲视全球的现实问题。

美国之所以没有外汇储备,因为美元是霸主货币。目前,按外汇储备依存度,
世界货币可分三类:一是霸主货币,二是储备货币,三是普通货币。霸主货币对
於外汇储备的依存度为零,普通货币对外汇储备的依存度为一,储备货币对於外
汇储备的依存度介於零与一之间。美元是霸主货币。欧元、日元、英镑等是储备
货币。人民币虽然影响很大,目前尚处於普通货币行列。国际经济的发展史表明,
一种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位置重要,经济实力强,币值稳定性好,外汇储备
的依存度就低,反之亦然。

在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保持相当数量的外汇储备,是稳定本币币
值的重要保障。但是,储备外汇并非没有任何代价。第一,储备外汇相当於持有
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为他国进行储蓄。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求相应扩大
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操
作难度。第三,持有过多外汇储备,往往面临来自对方的贸易摩擦,同时还要承
担外汇贬值带来的损失。

专利产品操控定价

要理解美国没有外汇储备的真正原因,须追溯美元取得霸主地位的历史。从
严格意义上讲,美国也存在外汇储备,只不过规模非常之小,占其进口额的0.
59月左右。德、法、英、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其外汇储备约占其进口额的1.
1~1. 9个月;相比之下,日本经济发展仅次於美国,又是一个金融资产大国、
资本输出大国,资本极度过剩,竟拥有13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

显然,美国不需要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可以
直接用於对外执付,毋须用外汇储备调节国际收支、调节外汇市场和进行国际支
付。这三项职能与外汇储备的三个来源密切相关:一部分是来自商品贸易顺差,
一部分来自外国直接投资或外币贷款,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其他不那麽明确的
渠道进入的。

众所周知,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是因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缘故。美元霸权,
是建立在稳定发展的经济实力之上的。她依靠两项制度保其经济的世界竞争力。
一是发达的高等教育制度。它通过吸收全世界的优秀学生,为其进行基础研究,
从而创造出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产品。然后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科技创新制
度,把这些产权转化为直接和间接的产品,销售全球。上产品使其拥有产品定价
权,可不受世界市场波动之影响,从而能够根据具体的贸易格局而调整这种价位,
使整个美国经济保持适当发展速度。

欧元难改美元独大

美元霸权的另一个来源,就是两党政治与独立的美联储之间的合理博弈格局。
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金融市场的发育较为成熟,各种货币政策传导机
制运转良好,为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提供较好操作环境。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
最终造就了美元的强势地位,而美国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与经济总量的持续发展,
则进一步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及其霸主地位创造了相对良好的氛围。

由於美元拥有太多的权力,给世界各国带来来多的金融风险,因而改革国际
货币体系的呼声来高。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不稳定性恰恰
来自於美元霸权,美国获得了铸币税以及通货稳定的收益而其他周边国家则更多
地承担了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对於美元霸权国际社会已经有些厌倦。

近年来兴起的欧元正在对其霸权提出严峻的挑战。很多人把希望寄於这一新
生货币上,毕竟,对於其他国家来说,在储备外汇之际又多了一个选择。但是,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货币可以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强有力的挑战。美
元事实上依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只要看一看它如何维持与其他国
家的贸易平衡,就大致可以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金融霸权招惹不满

在美国周边有两类国家:一类是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主要是东亚国家),
这些国家把美国作为最主要的出口市场,通过经常专案顺差积累了大量美元储备,
然后以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保有这些储备。从美国方面看,它通过输出美元获得
了实际资源的注入,这些输出的美元又往往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流回美国国
内。例如在与东亚国家的贸易往来中,由於美国通过经常专案的逆差输出了大量
美元,同时向自身注入大量的实体性资源(主要是商品),这既满足了国内的消
费需求,又有利於维持国内物价的稳定,同时还能享受到铸币税的好处。

同时,由於东亚国家积累了大量美元储备,而持有美元储备的主要方式是购
买美国国债,这有利於美国通过支付较低的利息为自己的经常专案逆差融资,从
而避免了经常专案逆差的不可持续。美国财政部的资料显示,在过去三年时间,
来自亚洲的资本流入占美国外资净流入的40% ,在2004年这一比率接近5
0% 。因此可以认为,美国迄今为止之所以还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在很大程度
上依赖於来自东亚国家的外汇储备资金的重新注入。

美国周边另一类是欧洲国家和拉美国家(包括一些OPEC国家),这些国
家的投资者购买大量由美国公司或者美国政府发行的金融资产(股票和债券等)。
美国通过出售这些金融资产,向周边国家融入了大量的真实资本,并且把这些资
本运用於国内建设或者国际FDI投资。

在这一构架下,国际货币体系明显表现出三大特徵,一是美国的经常专案持
续逆差,资本专案持续顺差,以及美国外债不断积累;二是东亚地区的经常专案
持续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三是欧洲国家的经常专案持续逆差,资本专案
持续顺差,以及储备资产基本不变。

这样,美国可以通过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安排,有效地转嫁自身的各种风险,
及时享受能够享受的各种便利条件,从而形成了自身的良性圈。这种良性圈也决
定美元霸权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难以动摇。而只要美元霸主地位的存在,就会出
现人们所看到的现象:美国没有外汇的储备而能够保持其金融稳定和持续增长。
问题是,世界各国已经开始对美元霸权提出质疑,而且也会让更多新起的经济发
展国家寻求取代美元地位的新储备货币。
希望采纳

⑻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第一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二战即将结束之际,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架构。这次会议决定成立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前身)两大国际机构,建立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阶段: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但SDR的诞生并不能解决美元的“特里芬难题”,1971年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转向浮动汇率制度,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

第三阶段: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初露端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在全球迅速蔓延,再次凸显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国际社会要求改革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上升,也要求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更多话语权,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什么是货币?
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货币从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商品,包含价值量,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

⑼ 结合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现状,分析论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牙买加体系,或“不成体系的体系”。相对于金本位或金汇兑本位制,其特征在于黄金非货币化、储备资产多样化、自由汇率合法化等。
牙买加体系的缺陷:
(1)储备货币管理复杂,而多种储备体系又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在多元化国际储备格局下,储备货币发行国仍享有“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
(2)汇率纪律荡然无存。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其消极影响之一是增大了外汇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现有的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消除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目前国际收支调节任务多落在逆差国家,牙买加体系并没有吸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教训,建立制度来约束或帮助逆差国回复国际收支平衡。
(4)由于储备货币多样化和汇率安排多样化,货币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来源点也多样化,但牙买加体系缺乏有效地主观或客观危机预警指标,从而使防范危机无从下手。
牙买加体系自成立开始,国际市场上的大大小小危机此起彼伏,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不断,各种主张也都处于探讨阶段。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起源于国际金融过度创新及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在牙买加体系下,老牌资本国家利用混乱的货币体系,发展出了一套利于自身、远离实体经济、发达的金融体制。美元利用其国际货币的地位,大征铸币税,捆绑全球经济。
鉴于此,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主张有一部分方案认为应在现行的牙买加体系上进行调整和改造,增加其他币种的份额和SDR的作用;实施地区性检测和政策协调;建立有效的债务处理方案,防止债务危机等。也有一部分方案认为应成立新的更具约束力的国际金融协调机构,回归严格的汇率和国际收支纪律。

热点内容
怎么避免创业公司股权设计 发布:2025-02-05 09:44:52 浏览:1000
银行理财的利率是怎么换算的 发布:2025-02-05 09:35:19 浏览:778
鹏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票持有人 发布:2025-02-05 09:35:19 浏览:639
如何简单判断基金估值高低 发布:2025-02-05 09:32:13 浏览:89
外汇期货可放大多少倍 发布:2025-02-05 09:29:16 浏览:78
货币持有量过大怎么办 发布:2025-02-05 09:11:39 浏览:564
精细化工科技股票 发布:2025-02-05 08:57:00 浏览:793
只有2000元怎么理财 发布:2025-02-05 08:42:57 浏览:573
景林和林园基金哪个好 发布:2025-02-05 08:22:56 浏览:88
浙江无法清退的金融app有哪些 发布:2025-02-05 08:03:36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