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股市破万点
⑴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几次牛市,分别年份是谢谢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十一次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1)什么时候股市破万点扩展阅读:
特征介绍
1、小型股先发动涨势,不断出现新的高价。
2、不利股市的消息频传,但是股价却跌不下去时,为多头买进时机。
3、利多消息在报章杂志上宣布时,股价即上涨。
4、股价不断地以大幅上扬,小幅回档再大幅上扬的方式波段推高。
5、个股不断以板块轮涨的方式将指数节节推高。
6、人气不断地汇集,投资人追高的意愿强烈。
7、新开户的人数不断增加,新资金源源不断涌入。
8、法人机构、大户进场买进。
9、除息、除权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权。
10、移动平均线均呈多头排列,日、周、月、季线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间。
12、整个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频传。
13、本地股市和周边股市同步不断上扬,区域间经济呈活跃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牛市
⑵ 中国股市什麽时间能突破一万点
大小非问题不解决不用考虑后年上10000点了。
大盘反弹后连续拉升后遇到的抛压和上方的均线压制比较重,之前连续3个交易日多空双方一直在窄幅度反复争夺年线3745点附近的区域,而7日还是冲击失败引发了获利盘的杀出有较大的跌幅度,8日机构借着一些不痛不痒的利好拉盘吸引前期踏空的资金进入股市接筹码,但是机构在吸引部分场外资金介入的情况下,机构确变的谨慎连续的抛售筹码。从日线状态显示,今天大资金进出指标还是被击穿了没有守住,收盘时如果没有收回来,短时间的下降趋势就不可避免了,而在周线状态下大资金进出指标已经被压缩在两条趋势线之间,大盘选择方向的时候来了,3567这个支撑点位失守无法在短时间内强势收复,机构可能会选择继续做空,大盘可能会再次考验3000点的政策支撑,前期拉高时由于已经抛售了不少的筹码,所以这波如果杀跌机构自己筹码利润缩水的负担又小了不少。现在要注意控制仓位),如果大盘复制上次熊市场中连续的下跌强势反弹冲击年线,最后以失败收场,加速下跌探底的走势就要小心了(没人希望这样,但是股市的运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股评机构都在造好后市不得不多分谨慎),总的来说大盘的这次反弹比预期中的还弱,大盘只有强势突破并站稳3800后市才有戏,那将是个标志。反弹有望延续至4400附近,突破不了反弹行情就有可能让股评们预测的5000点以上的希望再次落空。
大盘(从WVAD指标上看该指标从1.28日零线被击穿来之前第一次上穿零线发出了中线投资者买入信号,虽然该指标不一定要全信但是可以做为判断的一个条件之一,炒股要求顺势而为,如果该指标继续修复向上,可以逐渐增加到半仓,上次该指标上穿零线有一波较强的反弹,今天该指标也到了转折点上如果再次击穿失守指标可能再次恶化,要注意风险了),而且后市如果再次快速缩量下跌就不乐观了,建议逢高出局规避风险,之前印花税降低带来的巨额疯狂资金狙击股市时,本人曾以为主力机构的减仓行为应该会有所减缓,虽然仍然认为机构会继续拉高出货但是并不认为当天会出货。但是当天盘中曾经有波巨大资金的抛售行为,大幅度打压股指将巨大的疯狂追高资金都打得招架不住,原来以为是大小非所为,现在结果出来了。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在当天基金和保险两大机构借大涨大幅度减仓高达317亿,广大散户再次成为追高的主要力量。而这几天累积下来主力资金如果仍然是保持24日的抛售态势,从24日到现在,机构减仓估算接近500亿,而这些筹码再次落到了散户手里,主力出货态势不停止,后市仍然不乐观,而宏达股份打开跌停后小非放量出货,根据统计平原实业和益多园房产减持分别达到696万股和751.36万股悉数清仓,一天之内合计出售比例达到2.81%远远超过上次所谓的限制大小非一个月只能够出货0.99%的规定,而上证所的惩罚措施确是象征性的惩罚一下,对于已经清仓的小非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理这个违规行为,今后“跟风者”不会在少数(这周冠福家用的大小非违规解禁超过了0.99%的限制达到1.19%,TCL打了个擦边球抛售了1.01%,跟风已经出现,这对机构来说是很大的心理压力),之前所谓的限制大小非的一系列所谓利好政策都成了一个漏洞百出的利好了。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转折点。投资者可以根据反弹的力度选择逢高减仓的点位,大盘反弹乏力的时候就是出局的时候。
资金的供需决定了股市的运行规律,买的资金多于卖的就涨,卖的多于买的就跌,而在一个趋势内因为一个大利空消息卖资金长期大于买资金,那这个较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下跌行情。
大盘24日暴涨,而多数散户套在5000点上方,这10%的涨幅不足以使这些人出逃的,部分股到现在涨幅都没超过20%反弹相对较弱,大多数深套散户都不会选择卖出,现在的量能不能够简单的认为机构进来了等片面的认识,现在新老基金之间的搏弈非常复杂,新基金被迫建仓,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渐吐出筹码边打边撤逐渐降低仓位以规避大小非的压力,24日盘面曾经有过一波幅度很大的杀跌,在利好消息带来的巨大的疯狂资金面前能够把大盘打低这么多的绝对不是那些炒短线的散户和游资能够办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减持所为(现在数据已经出来了是基金和保险两大主力大幅度减仓317亿造成的)。看习惯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欢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愿意去分析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不想去承认的风险部分,不过该说的我还是要说,可以做为朋友们的参考,采纳与否可以自己抉择。这次的政策不排除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风险我们却仍然得关注,导致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资金和巨额增发,不是印花税,大小非解禁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主力资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资金能够选择的只有逐渐降低仓位,这样他们的损失会相对来说小些。而印花税的下调很多人认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变股市运行轨迹使行情反转,但是这种想法有点片面,印花税给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2000个亿就很不错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兑现的资金量近3万亿,这相当于整个市场主力资金的规模,而这只是开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资金量还要以近6倍的数量进入流通市场,而大小非才是根本问题,最关键的是本来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钱来解决,就算由中央来解决这么巨大的资金中央也很难承受得起!
有专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个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税,现在已经做了,不过前面也分析了2000亿的资金量不足以支撑起近3万亿的大小非
二、将国有限售流通股划归社保基金,令其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国有限售股的拥有人数数量众多,资金量巨大,如果国家出政策强行将这类股划到社保基金阻止这类股权人套现,那国家怎么解决和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如果是让社保基金以购买的形式收购这类资金,又存在钱远远不够的问题)
三、效仿香港特区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平准基金(需要钱呀)
四、效仿美联储向证券公司等投资机构直接国家注资,扩大市场对股票的需求(还是需要钱呀,维持社会平稳运行本来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让国家用财政收入来救股市不太现实)
所以说在有真正的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措施政策出现前,主力会看得很清楚的,实质问题不解决,还是会导致主力资金在大小非的逐渐的抛压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经出来了,就要顺短时间内的势而为,对机构来说拉高出货才是明智的,大资金投资股市也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当长期的股东。所以印花税现在建议暂时看成主力机构拉高出货的一个利好消息吧,在实质性政策出来前,主力都会对大小非一直处于警觉状态,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资金死得越惨。
而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⑶ 深成指冲破10000点!周线12连阳历史第3次 前2次A股迎来了大牛市
自2000年以来,不含本次在内,深证成指仅2次出现过周线12连阳及以上的情形,2次均为牛市行情初期。
继一季度创下全球主要市场最佳表现后,四月首个交易日,A股再次领涨全球。4月1日上证指数收于3170点,上涨2.58%,深证成指收于10267.7点,上涨3.64%,均创本轮行情新高。
指数高歌猛进之下,两市成交热情也在不断升温,4月1日两市成交额时隔半个多月以来再度突破万亿。行业方面,28个申万一级行业全线飘红,农林牧渔、计算机、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等行业领涨。个股来看,两市超3500只个股上涨,占比97%。
深成指再破万点,走势创造历史
4月1日开盘深成指跳空高开,时隔10个月后重新站上一万点大关。若本周深成指继续收阳,则13根阳线有望创造1993年以来周线连阳时间最长的纪录。
截至4月1日收盘,深成指年内已累计上涨了41.82%,领涨全球主要市场指数,一季度涨幅创下近十年最高。500只成份股中,仅有6股开年以来股价下跌,132只成份股年内累计涨幅超过50%,占比26.4%。正邦科技、美锦能源今年以来涨幅超过200%,同花顺、紫鑫药业、银之杰等11股也在年内走出了翻倍行情。
伴随着市场回暖,个股交易情绪也逐渐升温。年初至今深成指共有287只成份股换手率超过100%,9股换手率超过500%,成交十分活跃。
深成指周线12连阳后怎么走
大涨之后市场会怎么走?回顾历史上深证成指周线12连阳以上的行情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数据宝统计显示,自2000年以来,不含本次在内,深证成指仅2次出现过周线12连阳及以上的情形,2次均为牛市行情初期,在走出周线12连阳及以上行情后半年,指数运行至阶段性高点。
深成指曾在2015年5月进行了扩容,成份股数量由原来的40只扩展至500只。与历史上2次深成指周线12连阳行情相比,本轮深成指行情是由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所推动的。由于深成指包容性增强,其与上证指数的走势的差异更加明显。 本轮行情中深成指涨幅比上证指数高14.7%,收益率差值为三个对比区间内最高 。
对于后市行情如何演绎,中信证券等五大机构均表示看多。 中信证券认为4月下旬左右,A股在区间底部将迎来今年第二轮上涨的最佳买点 ,地产产业链景气回升和大消费板块逐步启动是最重要的主线。
华泰证券认为,股市估值修复行情可能告一段落,市场需要新的驱动力,能否有业绩驱动,催生新的持续热点可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当下位置A股并不危险,向上的空间仍然大于向下的空间,最大的变数是时间和方向。如果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股指在此点位进入震荡阶段应是大概率事件。
9只成份股北上资金增持比例超3%
今年以来,北上资金的加速流入对本轮行情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数据宝统计显示,上周五北向资金净流入110.93亿元,刷新2018年12月3日以来新高。4月1日北上资金再现净流入,全天净流入31.18亿元,其中深股通净流入28.56亿元,占比超九成。
开年来北上资金跑步入场,净买入额达1285.5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646.92亿元,深股通净流入638.62亿元。近期北上资金流入速度有所减缓,与以往不同的是深股通较沪股通流入意愿明显加强。以3月份来看,北上资金净买入43.56亿元,深股通贡献了近八成的净买入额。
以本次深成指周线连阳期间(1月2日至3月29日)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变动来看,深成指成份股中370只个股获北上资金加仓,9股增持比例超3%,华测检测与深圳机场增持比例超5%。
相关报道>>>
10000亿、10000点 牛市第二波来了?
深成指重新站上万点大关!周线十二连阳 走势创造历史
(文章来源:数据宝)
⑷ 中国股市每年最高点是多少
沪综指全天震荡上扬,于13:41分成功突破历史前高点2245.42点,盘中最高至2250.321点,创造了自1990年12月19日编制沪指以来的近16年历史新高。最终,沪指数收于2249.110,涨幅1。15%。
股市突破五年纪录的压力,让市场“火”。一些分析师曾兴奋地预言,宝钢(Baosteel)、中石化(Sinopec)、工行(ICBC)和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这些昔日的“稳定器”,将成为推动股市上涨的“核电”,“翱翔的红海将给每个市场参与者留下深刻印象和兴奋”。
也有评论说,2006年12月14日,这个将载入中国股市历史的特殊日子,标志着中国股市最大的制度变革之一取得了最终成功。曾经被普通股东铭记的“5·19”牛市也可以被遗忘,“12·14”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幸运数字。
(4)什么时候股市破万点扩展阅读:
到2001年,该指数从2245点暴跌至998点,然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又回到了起点,经历了一个可怕而又令人着迷的周期。
今天,中国的证券市场远不同于混乱失去五年前,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多年沉疴,优质蓝筹股回归A股,股票指数期货,基金发行打破纪录,和外部宏观经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全球影响力,这些条件是2249点的历史高点相对坚实的基础。
招商证券在其刚刚发布的2007年投资策略报告中预测,中国经济和股市将从2007年开始进入“黄金十年”。报告认为,一个大国的经济繁荣必然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为国内经济增长带来额外的推动力。
⑸ A股会冲向万点吗
A股冲万点肯定会有这一天的,只是时间问题,三十年五十年或百年。像现在这种发行速度,这种管理水平制度,审核条件以及各种造假的惩罚限制,或许超百年能实现,上市的垃圾公司太多,而退市的确廖廖无几。美股从二千多点冲至万点用了近十年,而A股十几年了几乎原地踏步在年线上下。从投资回报分析,A股根本没有投资价值只有炒作投机机会,有几个公司为了回报股民大手笔分红的趋之若鹜,铁公鸡公司十年八年三年五年不分红的也不少。话就到这,要想A股万点十年以后再看!
有可能吗?我女儿上幼儿园时上证在3000点,上小学时上证在3000点,上中学时上证在3000点,现在上大学了,上证在2860点,这就是中国股市的现实。
我是只说大实话的润希哥!
最简单明了的话告诉你,目标是美好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给你分析一下,目前A股2900点左右,如果冲破万点的话至少得有3倍多的涨幅。你可以对比一下美股从2000多点到万点用了多长时间,我给你简单的算一下!
美国三大股指可以简单对比的就是纳斯达克,尽管它还没有突破万点但是已经很接近了。那么它2000多点是什么时候呢?答案是:2011年。
2011~2020是9时间,美国用9年的时间翻了3倍。但美国的注册制已经实行了几十年!我们再说说印度股市,它实行注册制以后实现了十年牛市也不过涨了1.72倍!
中国大A想在短时间内走牛突破万点这和天方夜谭没什么区别,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希望的。中国男足都没有放弃,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希望呢!
我是润希哥只说大实话!
2019年7月注册制在科创板试点成功,今年准备推广到创业板,若创业板也成功过度的话,注册制有望在整个市场实施。 那么股票数量将迎来一个爆发期,现在是3850多只股票随着注册制的推行,股票数量突破5000只预计3-5年期间可以完成吧。广大投资者对股票批量上市存在着担忧的因为上市公司监管、退市制度、违规处罚力度都不能让广大投资者满意。但是要相信法律会逐步完善证券法的修订就是一个好的信号,A股市场必然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投资的环境才能长久的生存。
相比于美国将近300年的证券投资 历史 ,美国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超过7670多家(2019年3月网络数据)。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美国每年退市的公司也不在少数,所以他们股票一直是在波动中增加的。而A股退市的数量可谓少的可怜,数据显示2013-2017年美国退市1438只,而同期A股则只退市27只。 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有利于注册制的推行,也有利于A股市场的 健康 发展,实现优胜略汰让好企业获得发展空间。因此我认为股票数量不会成为成为市场攻击万点的障碍 。
2020年5月7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 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就目前A股市场市盈率水平18.46,对外资来说可谓是价值洼地,而新冠疫情导致境外尤其是美国证券市场的动荡。 相比而言中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社会 正在有序复工,A股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当大量的外资进入,市场也有足够的股票供应也是A股启动行情的基础。
从月线上看A股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 每一次突破下降压力线就是下一波行情的开始 ,目前处于正在蓄势阶段值得期待。
从上图可以看出,月线每一次突破压力线的上攻走势,其攻击高度在突破点的2倍以上(从突破月K线的开盘价算起至突破波段的最高价)。而目前A股指数所处的位置在“4”号位,若A股指数在6月或者7月突破压力线的话,突破位置预计在3000点左右,按照2倍的走势是6000点左右,若是4倍就是1.2万点了。要注意的是连接6124-5178点还有“5号”位的压力线,这个若能放量突破空间估计更高。
A股市场自诞生以来,将近30年的历程,从老8股发展到现在3850多只股票,呈现的是一个新兴市场蓬勃发展的姿态。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一直在前进,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措施,保证市场的有序往前发展。相信未来A股市场也必将迎来一波牛市行情,攻击万点不是梦。 投资者要在曲折的道路上磨砺自己的交易系统,养成正确的投资习惯才能到赶上万点行情 。只有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之后才能保住牛市行情带来的红利,目前虽未看到牛市行情但这不正是你作准备的时候么。不要等到了万点再来磨练那样的话一切都晚了。
上证指数现在是2900点左右,对应的市盈率是15倍左右,其中最大的权重是银行股,平均市盈率只有5倍多一点,国际上股市的平均估值一般也就10~20倍左右,这样看A股的估值不算低,也就是上证指数在估值上没有到万点的可能性。再从成交量上判断,指数涨了成交量也会涨,这是基本常识,要不然没有人接盘,指数就没有上涨的动力,假如我们预估上证指数能够上万点,那么成交量至少也是现在的3倍,现在两市每天成交量在六千亿左右,要突破前期的阻力位就需要更大的量,也就是上证指数要到万点,成交量至少要维持每天两万亿以上,实际上需要的更多,应该在三万亿以上,这根本不可想象。实际上未来上证指数根本就不可能涨多少,指数的上涨空间有限的原因就是盘子太大,更重要的是现在A股中大都是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它们业绩增长的太慢甚至许多公司都没有利润增长点,根本就不具备大涨的基础。
A股为什么从几百家到3800家上市公司了,指数还在2800-2900,长期连3000点以上都难以突破?除了市场机制不完善和监管层过度融资圈钱以外,更多的是“技术性”因素。而所谓的技术性因素,有两个唯度限制了指数的空间——主要指的是沪指。
第一,是指数的权重结构。
从任何指数来看,要么是“综合指数”,要么是“成分股指数”,而沪指是综合指数,即以全部上市沪市的股票的总市值作为指数的权重。而从08年最高点6441到现在,沪市的指数权重股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两者的权重由08年的24%跌到目前估计不足10%,而类似恒瑞等从不足一千亿到目前的3000亿,茅台由不足票亿到目前两市市值第一1.4万亿。
这个“指数权重”的变化,导致了“损失掉的市值”比“增长的市值”大很多,以中石油为例,48元的市值是8万亿,而目前市值是8000亿,损失了7.2万亿市值,一个中石油损失的市值,光一个或者很多个茅台都无法抵消。
第二,经济结构的变化。
比如,中石油,中国建筑,以及类似中国远洋和中国铝业,这一大批的“重工业”和“重化工”产业,在二十年以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增速都在不断退后,必然带来股票市值的下滑,而新兴产业,比如 科技 和医疗逐步并且加快上升。但是“上升”却不足以抵消“下滑”的市值,这也就导致了指数下滑速度快于上升速度。
这两点是沪指综合指数无法跟随国民经济十年二十年增长而同步增长的“技术性”原因。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市场机制,监管机制以及退市机制等不完善,做空机制不完善,这就导致了市场资金的配置效率低,大量的资金被“造假欺诈”和“垃圾题材”所占用,而这些垃圾股不断创出下跌新低,必然也不短损失市值和市场资金。以“雄安”概念为例,当雄安概念刚出来时连续暴涨,而随后长期下跌和短期快速下跌,其结果就是500多亿的资金被套在高位和“题材”中而损失掉。而类似雄安和工业大麻,以及 历史 上的各种题材股举不胜举。
最后,尽管投资者多数都“妖魔化”做空,却不知道,没有全面和自由的做空机制,就会导致垃圾股炒作频繁,大股东减持频繁以及股权质押风险加大。按照垃圾股和造假欺诈股来看,原本就应该市值归零或者无限趋近于零,但是,事实是多数垃圾股市值几十亿或者几百亿,导致了大股东可以长期和“清仓式减持”屡见不鲜。这也就导致了市场资金被大股东恶意套现,尤其是引导了大量公司愿意上市圈钱套现的恶习泛滥。
因此说,指数长期维持不到3000点,既有“指数权重”的技术性因素,更多的是死4机制不完善的因素。
而什么时候指数能上万点?这个要看什么条件,比如上述问题改进彻底,或者一次性出清上述问题,或者国家需要而疯狂拉升沪市的全部权重股,比如银行,保险,和石油,而“强行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后果,在 历史 上比如05-08年,以及14-15年,也已经显现过了后果,就是每一轮所谓的牛市,结果都是跌回原点或者跌出新低——问题的本质没有改变结果很难改变,任何“人定胜天”的荒谬做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是 财经 领域创作者刘兴国。就您的问题说说自己的个人看法,供参考。
我认为,A股指数上涨到一万点,那一定是迟早的事。只要中国经济能保持稳定增长,即使增速逐步下降,也不会影响A股的长期上升趋势。毕竟我们要看到,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在提升,上市公司股票的价值也无疑将伴随提升,复权股价持续上涨肯定是一个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面的改善,也必然带来将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中国股市中优质上市公司将越来越多,价值投资的年代迟早会到来。在价值投资的推动下,A股指数的稳步上涨也将是必然走势。
虽然A股目前还有很多问题,股指目前也是持续低迷,但一定要对中国股市有信心。有信心,才会有未来。
题主说的前期高点5178点,那是2015年的事情,在2007年底的时候,上证指数是到了6124点的。
目前A股的总市值并不高,股票数量是比较多,深沪两地总共超过3800支个股,其中上证指数统计上海市场的1600多支个股,以及各种债券和ETF等。
我大A股目前市值排名全球第二,上海单边市值排在第四位。
回顾A股 历史 ,从100点到6124点经历了27年的历程;按照这样的速度,到万点高空也就是50年的历程。
这不同于道琼斯指数。道琼斯指数只是20个样本股的统计数据的。
2019年,A股开启了注册制。这也是股市一个 历史 性的改革。或许,这场变革能给A股带来全新的面貌吧。
拭目以待中!
上证综合指数是A股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今年刚好是第30年,截至2020年5月13日收盘,上证指数收盘点位是2898.05点,期间,在2007年10月16日上午10点03分,上证指数曾经创下了6124.04点的 历史 高位,至今未能逾越。
在A股短短的31年 历史 中,曾经数次有人提出万点论:
1、2007年6124点的时候,当时市场上很多人都认为很快冲上万点,结果连续暴跌一年,2008年10月,竟然跌到了1664点。
2、2011年1月,赵笑云和东北证券再次抛出万点论,当年上证指数下跌22%,跌幅全球第一!
3、投资茅台成名的但斌在2011年、2012年都曾经抛出过万点论,结果2013年上证指数一度最低跌到了1849点。
4、2015年1月,国信证券抛出万点论,6月份最高冲到5178点,后面就是股灾,然后一直跌了差不多5年了。
所以,今天看到有人又提一万点,身为一颗A股的老投资者,不禁头皮一麻啊!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加上A股的国际化脚步越来越快,资本市场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上证指数冲上1万点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能实现呢?我们不妨看一下其他股票市场的情况。
香港股市成立实力比较早,1866年非正式证券交易市场成立,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成立,1921年香港第二间交易所—香港股份商会成立。1947年两所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64年推出恒生指数,以7月31日为基数日,基数点100点,并选出30家上市公司股票为成分股,1969年11月24日正式向外发报,开始点数是150点,1993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0,000点并以10,228.10点收市。如果从1969年正式发布开始计算,恒生指数等于是用了短短的24年就正式冲过了1万点大关!
虽然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早可以追溯到1792年,但是一直到1817年才正式起名“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并在1863年改为,纽约证券交易所,1884年7月3日道琼斯指数正式推出,包含十一种股票。1972年,该指数达到1000点,1999年2月,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超过3000家,其中包括来自48个国家的385家外国公司。1999年3月29日,道琼工业指数收盘达到了10,006.78点,终于突破了万点大王,而此时据这一指数的提出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了。
纵观H股和美股重要综合指数的变化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股市的 健康 成长与几大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是根本。 道琼斯工业指数为何用了100多年才突破10000点,主要是因为中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还有1929年的世界大萧条,所以,用了86年才突破1000点。而恒生指数之所以用短短的24年就能突破10000点,主要是因为从1960年代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30多年的时间是香港经济的发展黄金时间,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的经济基本面非常优秀,加上内地一些优质企业的加入。
其次,完善的市场制度是前提。 除了公平公正完善的交易制度外,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也非常重要,比如恒生指数突破10000点的时候,上市企业不到2000家,道琼斯工业指数突破10000点的时候,上市公司刚刚过3000家。
如果对照以上三条,中国经济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42年的平均增速世界第一,目前经济实力已经稳居世界第二!所以单纯从经济基本面来说,A股早已经具备突破10000点的基础了,这也是市场每次抛出万点论的根本。但是A股在市场机制和国际化方面差距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信息披露,造假盛行,这都是因为制度不够完善,但是随着A股国际化速度越来越快,加上证券法的修订,这两个短板正在被快速弥补, 如果3年之内能解决这2个问题,那么5-10年之内基本就能突破10000点,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上市公司的质量就是非常大的隐患,即使突破10000点也仍然会重演 历史 ,冲得越越猛,将来就跌得越惨,走不出以前牛短熊长的怪圈,迎不来慢牛。
亿点都有可能,一万年以后
⑹ 中国股市最高是哪一年,有多少点
中国股市在2007年10月16日创新高6124,04点,收盘6092,06点。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
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
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
因而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几年前的原点2228点。
(6)什么时候股市破万点扩展阅读:
1.26暴跌事件
2016年1月26日,A股市场遇“寒流”,三大股指大跌,沪指跌破婴儿底2850点后再创调整新低。早盘,在原油价格再度大跌,外围股市大幅收低的影响下,沪深两市再度低开,盘中虽在国资改革等板块的活跃带动下两市跌幅有所收窄;
但成交量始终维持低迷态势显示出市场资金追涨欲望不强,临近中午收盘,指数再度有所回落。从盘面上看,早盘两市总体呈现出弱势震荡走势,热点较为匮乏。
午后开盘,两市持续震荡下挫,盘中虽有券商股拉升护盘,但依然难挡跌势,沪指跌幅再度扩大,跌破2850点婴儿底后又跌破2800点,创13个月以来新低。同时,创业板盘中暴跌8%。
盘面上,所有板块皆墨。早盘仅有猪肉、机场航运板块等稍显活跃。个股较惨烈,仅9只股涨停,1100余只股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报2749.79点,跌6.42%,成交额2126.08亿元,深成指报9483.55点,跌6.96%,成交额3104.67亿元,创业板指报1994.05点,跌7.63%,成交额289.33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股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海证券综合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