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lm曲线叫货币均衡市场
① lm曲线的三个区域及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LM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
其经济含义指:
在水平线阶段的LM曲线上,货币的需求曲线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利率下降的最低点“流动性陷阱”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风险极大,因为债券价格已经这样高,从而只会跌,不会涨,因此购买债券很可能会亏损,人们有货币在手的话,就不肯去买债券,这是,货币投机需求成为无限大,从而使LM曲线呈水平状态,由于这种分析师凯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区域成为“凯恩斯区域”。
在垂直阶段,LM曲线斜率无穷大,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趋于无穷大,呈垂直状态表示无论利率怎样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LM曲线也呈垂直状态。由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因此垂直区域成为“古典区域”。
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中间区域”。
概述:
LM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在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它的斜率为正值。
LM曲线是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换一句话说,在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这些组合点恰好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② 宏观经济学中,当货币供给减少时,利率,LM曲线的变动情况以及解释
利率是货币供求的“价格”。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请画一幅图,货币供应量是一条垂直线,货币需求在右下方是一条倾斜曲线,纵轴是实际利率,横轴是实际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曲线向左移动,表示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对应于每个产出)增加,因此LM曲线向上移动(左)。
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货币需求。因此,只有利率上升,投机性货币需求下降,才能恢复货币市场的均衡。因此,LM曲线的斜率为正。
1. LM曲线是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所需的所有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的结合点的轨迹。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弹性相对于收入和利率的比率。货币需求相对于收入的弹性越小,货币需求相对于利率的弹性越大,LM曲线越平滑。 LM曲线的运动是由货币供给的外生变化和货币需求的自发变化引起的。LM曲线右侧的所有点都表明货币市场存在超额需求,而LM曲线左侧的点则表明货币市场存在超额供给。
2. 只有LM曲线上的点满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要求。 LM曲线发展 LM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已经达到均衡人们愿意在货币市场上持有的货币数量恰好等于他们实际能得到的货币数量。LM曲线主要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央行扩大货币供应量)会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利率水平,即LM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3. 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 当利率下降到很低的水平时,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趋于无穷大,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曲线会变成一条水平线。在相应的LM曲线上也有一个水平区域。这个区域通常被我们称为凯恩斯区域。在凯恩斯地区,由于利率水平较低,假设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不能降低利率或增加收入,此时货币政策无效。
4. 如果利率上升到非常高的水平,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将等于零。在这个时候,人们不会为了投机而持有钱,除非他们必须持有一些钱来完成交易。货币投机需求曲线表明,在R2以上是一条与纵轴重合的垂直线,LM曲线也变成了与利率R2的垂直线。LM曲线垂直的区域称为经典区域; 经典区域与凯恩斯区域之间的LM曲线为中间区域。LM曲线的斜率在经典区域为无穷大,在凯恩斯区域为零,在中间区域为正。
③ 什么是货币市场均衡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LM曲线困竖是怎样得到的?请画图说明。
答:(1)
所谓货币市场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时的状态。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P代表物价水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推导出LM曲线的表达式:
。以Y为横轴,r为纵轴所画的LM曲线是由左下向右上倾斜的。
从这个等式中可知,当m为一定量时,
增加时,
必须减少,否则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是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它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因此,国差缓民收入增加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反之,收入减少时,利率必须下降,否则,货币市场就不能保持均衡。
(2)
LM曲线推汪庆大导过程见图3-9。LM曲线实际上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
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这个推导过程,
西方学者也常用下面这样一个包含有四个象限的图3-9来表现。
象限(1)中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
。
象限(2)则表示当货币供给为一定量时,应如何来划分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和投机需求的货币。由于
,所以
,或
,那条和纵横轴都成45°角的直线就表示这种关系。
象限(3)的曲线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
(y)。
象限(4)表示与货币市场均衡相一致的利息与收入的一系列组合。包含了以上三个象限的内容。这样,将一系列使货币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点连结起来,就描绘出LM曲线。
④ 说明什么是LM曲线
LM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在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它的斜率为正值。
LM曲线是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换一句话说,在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这些组合点恰好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简介
应答时间:2021-12-3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⑤ LM曲线的L和M是什么意思啊,代表什么啊
L表示货币需求,M表示货币供给,LM曲线表示的就是一定利率水平下和收入的组合,这种组合下货币市场是均衡的,就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LM曲线是所有满足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所需的收入与利率水平的组合点的轨迹。由于在给定的货币供给下,收入水平的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量,因此必须通过利率的上升,造成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下降,才会恢复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所以LM曲线是正斜率的。
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相对于收入和相对于利率的弹性之比,货币需求相对于收入的弹性越小,相对于利率的弹性越大,则LM曲线就越平坦。LM曲线的移动是由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变化和自发性货币需求的变化所引起的。凡是在LM曲线右方的点都表示货币市场上存在过剩需求,而在LM曲线左方的点都表示货币市场上存在过剩供给,只有在LM曲线上的点才刚好满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的要求。
(5)为什么lm曲线叫货币均衡市场扩展阅读
LM曲线的推导过程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当决定LM曲线的因素发生变动时,LM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动。首先,如果货币的需求增加,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市场均衡利息率升高,从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需求减少时,既定收入下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次,如果货币的供给增加,既定收入对应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⑥ 为什么说IS-LM模型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如果把IS曲线和LM画在一个图形中,产品供给等于产品需求,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曲线上面的点都会使 L=M;
LM曲线是用来说明货币市场均衡的,那么IS曲线和LM曲线就会有一个交点,是两个市场共同达到均衡状态的均衡点,曲线上面任何一点所表示的利率和其相应的国民收入的组合都能使I=S,货币市场达到均衡,也就是IS-LM模型,这个交点既在IS上又在LM上。该模型也就表示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状态IS曲线是用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的,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⑦ is代表什么市场lm代表什么市场
IS-LM模型结合了凯恩斯交叉图和流动偏好理论,IS就是从收入支出模型中推导出来的.同时考虑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说明的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关系,但是只考虑需求,不考虑供给.
解释下下面两句,
IS曲线表示的是均衡条件下利率和收入的关系,在IS曲线上,表示的都是i=s的组合,说明的是市场达到宏观均衡,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组合,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具体的推导方法,书上都有,就是那个方程+图的推导,既然你问这个问题,估计也不会是凭空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