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什么货币作为全国流通币
㈠ 秦朝统一的货币名称
秦朝统一的货币名称为秦半两。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今见秦朝权量,都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颁布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种权量出土多,分布广,长城以外也有发现,可见统一度量衡是认真有效的。
(1)秦国的什么货币作为全国流通币扩展阅读:
秦始皇简介: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政,嬴姓,秦氏或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5]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秦朝
网络-秦半两
㈡ 秦朝的货币叫什么
秦朝的货币是半两钱,这是中国战国时期到汉朝前期广泛采用的一种铜货币。圆形方孔,又称方孔钱。秦朝时期将其作为全国强制推行的统一货币,从而确定了中国其后各朝代铜钱式样。
先秦半两
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秦国“初行钱”,将货币的铸造权收归国家,规定圆形方孔半两钱为国家法定货币,这被视作半两的起源。这一时期的半两钱重量在8克左右,采用原始的泥范铸法,不平整,未经修磨,外形和厚薄并不固定,特别是其方孔不方,有的甚至作圆孔,铭文用大篆,“两”字中的“人”部分较长,俗称“长人两”。
秦半两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国家强制推行秦半两,取代原六国自有的货币。这一时期的半两钱多由地方官府自行铸造,形制的差异有所缩小,但是仍然不能做到统一。钱体不圆,方孔仍有不方者。铭文用小篆,传说乃李斯手书,“两”字中的“人”部分较短,俗称“短人两”。
汉半两
刘邦建立汉朝后,决定重新铸造货币,但由于初期百废俱兴,所铸半两钱重量极轻,仅2克左右,俗称“榆荚半两”。随着经济逐渐好转,汉朝所铸半两钱的重量也逐渐增大。汉文帝时期铸四铢半两。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汉武帝在上林苑设立工场,将铸币权首次统一收归中央政府,废半两钱,始造五铢,标志着半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五铢取而代之。
㈢ 秦国用什么货币
秦半两钱: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秦国的币制推行于全国,以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即二十两,以铜钱为下币,即“半两”钱。黄金之所以为上币,是限于大数目的支付,如帝王的赏赐。而日常的民间交易,则用“半两”钱,秦代“半两”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金属货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重量名称和货币名称统一的记重货币。
㈣ 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圆形方孔铜钱。始皇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统一货币、度量衡,其中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全国统一货币。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㈤ 统一货币的名称为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的名称为什么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的名称为秦半两。
秦半两,也称为战国半两,是秦国在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在秦国流通的一种货币,据推测,秦半两最开始铸造是在公元前336年,也就是秦惠文王二年,一直到秦国统一六国的公元前221年为止,这种秦半两在秦国至少流通了15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其他制作工艺的半两钱,主要有分流直铸式、直流分铸式、异型范、合范等。
意义
“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秦半两”奠定“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