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国股票
① 如何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2016年中国股市走势
很明显,2015年的经济走势是下行的,对于2016年,我的判断是将会是探底的一年,但在2016年内能不能真探到这个底不好说,如果探到底了,后面几年就是逐步复苏了,如果还探不到,那真有点不敢想象。先声明,我下面用的都是官方发布的数据,不是外媒或研究机构的数据,因为这样数据口径容易统一,比较好说明问题,如果一会拿汇丰数据一会拿路透社数据,数据之间根本没法做比较,而且光凭官方自己发布的数据就可以表现出现在的经济形势有多差了,如果你觉得官方数据是美化过的,那么你把情形再想糟些就可以了。先回顾一下2015年整体经济形势:这几天,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个报告,报告里先把2015年的经济情况总结了一下,里面有些用词耐人寻味:报告中对于2015年经济的总体评价是201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后面又具体说了2015年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我简单总结下:有利因素: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势头强劲3、消费增长稳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4、一些产业基础好、结构多元化、调整步伐快、开放程度高的地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利因素:1、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持续回落2、加工贸易出口和传统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明显下降3、一些产业结构落后单一、产能过剩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下行速度较快,特别是东北三省、山西等情况极不乐观4、量大面广的传统企业、中小企业依然普遍面临生存难、转型难的困境报告里的这些话,大家可以细细品读,想想文字背后的意思和代表的实际经济情况,比如总体特征里的“稳”、“缓”、“进”、“忧”这四个字到底哪个是实际主角?比如,第三产业比重增大和消费逐渐成为主引擎是因为确实增强了还是因为制造业和出口下降的太快了?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的地区和经济下行速度较快的地区到底哪个大?各位必须要有2016年经济比2015年还差的心理准备,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是我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切身体会,接触的金融和实体经济从业人士都感到明年经济能探到底就算不错,根本不敢奢望明年就好转,第二,在看看官方报告怎么说,央行前些日子发布了《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里面对今明两年GDP的预测是,“2015年全年实际GDP增速预计为6.9%,2016年全年实际GDP增速预计为6.8%”,2016年比2015年还低0.1%,别小瞧差的这0.1%,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就是速度问题,实际形势会有多严峻可想而知。今年的状况,首先官方经济数据显示的就是一片低迷,程度超出预期,最差的就是外贸,进出口连续数月出现负增长,今年的增长目标在几个月之前就可以判定肯定达不到了,甚至在7月股灾那几天,统计局的外贸数据都是分开放出的,先放的是感官上不那么糟糕的指标。从微观角度讲,实体经济今年倒闭潮、跑路潮比去年还严重,贸易和制造型企业都有大量倒闭,而且有中小企业风险向大型企业蔓延的趋势。2016年为什么还要糟呢?首先,外部环境就比较差而且不确定性高第一、IMF今年四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率,从年初的3.8%下调到目前的3.1%,这是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最低的增速。第二、全球贸易增长连续三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长,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率多年来第一次低于全球发达国家的贸易增长率: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率2015年为1.4%,发达国家贸易增长率3.05%。第三、美国已经开始加息,将导致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对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也是负面影响。全球经济除了美国呈现出复苏外,欧洲、日本全在泥潭里,新兴市场国家更危险,比如金砖四国里的巴西和俄罗斯甚至有可能出现政治危机,中国在这俩国家都有不少投资,弄不好就是坑,钱又都打水漂。其次,国内经济自身困难重重,像钢铁、汽车、有色这些行业都不是一年两年能好起来的,关键是产能严重过剩,而需求正走在下滑的拐点,比如今年我国钢材消费量20年来首次下降,而且预测以后会越来越低,像武钢刚刚要裁员一万人,甚至黄奇帆都提出了要国家规定房地产建筑用钢增加一倍的想法来挽救过剩产能。而所谓的新兴产业,也在由热转冷,比如互联网行业融资今年就是拐点,上半年还是投资人追着创业者给钱,下半年反过来就都不投了。官方对于明年国内的经济形势也认为难言乐观,发改委报告中认为“三驾马车”的表现将更加糟糕。首先看第一驾马车:投资,报告认为,明年投资增速将下降至9%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约拉低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可能降至零增长,原因包括国内贷款、外资、自筹资金等资金源连续多月负增长,资金来源结构难以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长,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负增长,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仍未全面恢复;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明年增速可能回落2%。这一方面是资金来源受到了限制,一方面则因为新预算法和地方司法、纪委体系改革强化了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制衡约束,短期内抑制地方投融资扩张。再看第二驾马车:消费,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减速、受失业显性化、热点消费(汽车)减速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国内消费可能进入个位数增长。这无疑将削弱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至于第三驾马车:出口,预计2016年发达经济体微弱复苏、新兴市场增速有所回升,使得出口可能略高于今年。但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的出口比2014年是超预期下滑的。从官方报告都可以看出来,目前国内经济形势应当说是非常严峻的,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些问题的严重性可能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计。Winteriscoming……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前安排应对之策。
② 股份造句二年级下册
他的父亲在那家公司持有一些股份。
造句有主谓宾即可。主语是他的父亲,谓语是持有,宾语是那家公司。还可以造句:他最终还是决定卖掉在那家公司的股份。他喜欢股票,也习惯于买进卖出它的股份。当他看到一只股票价格上涨,便立马使用电脑购买这只股票的股份。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2、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3、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③ 耐人寻味!股神减持比亚迪133万股,在赚了33倍后为什么突然减持
这主要是因为巴菲特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持有比亚迪的股票了,巴菲特完全可以选择尽快给套现离场。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在巴菲特购买比亚迪的股票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比亚迪并不被人看好,但巴菲特会樱搭选择坚持持有比亚迪的股票。在此过程当中,不管比亚迪本身的发展情况如何,巴菲特从来没有主动变卖过比亚迪的股票,这个行为已经充分说明巴菲特的投资能力了。因为比亚迪已经让巴菲特赚到了33倍的资金,所以巴菲特完全可以选择尽快卖出比亚迪的股票,很多人猜测巴菲特可能会把剩下19%的股票也全部卖掉了。
对于巴菲特来说,不管巴菲特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巴菲特至少已经赚到了属于自己的利润。而对于我们散户投资人来讲,散户投资人入场的点位基本上都会比巴菲特高。
④ 央行送大礼千股涨停爽约不是机构脑子进水而是市场转弱
A股走势总是任性的让人发狂,有专治不服症的美誉,货币政策对A股的影响很难判断,在于收紧货币政策意味着牛市很快就会结束,但是宽松货币政策信号往往是涨跌参半,更不代表牛市来临。
2022年1月18日,央行有关人士阐述了未来的货币政策,用一个词那就是更加的宽松,有关人士指出,下半年,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货币政策 一是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二是精准发力,要致广大而尽精微,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找好项目,做有效的加法,优化经济结构。说穿了,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的大一点,背后隐藏着将会释放更多的流动性,包括降准、公开市场操作和各种定向宽松,利率也可能会更低一点,金融部门呢要找更多的好项目,主动出击就是发放更多的贷款。
这意味着未来流动性将会更加的充沛,流动性牛市也就充满期待,据媒体报道,有经济学家指出:“央行这个表态,对资产肯定重大利好。明天要没有千股涨停,我都觉得机构的脑子进水了。”,实际上这位经济学家早些时候也认为2022年是资产大年,本次观点只不过是以前观点的强化。可是A股就是那么的任性,机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我是不知道,但千股跌停确实没有来,不仅千股跌停不见踪影,而且跌幅不小, 截止收盘,沪指报3558.18点,跌0.33%,成交额为4208亿元;深成指报14207.19点,跌1.28%,成交额为6445亿元;创指报3075.98点,跌2.17%,成交额为2714亿元。按照这样的下跌节奏,创业板指数跌破3000点是迟早的事情,两市有20家股票跌停,跌幅超过7%的有52家。
股市缘何这样不给面子,实际上新年以后,主要指数都是下跌为主,市场转弱迹象较为明显,尤其是创业板,更是连续下跌,创业板指数上涨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权重股上涨息息相关,可是现在这些权重股跌势不止,在于机构抱团出现了松动,松动的背后是锂电池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忧虑,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不断上涨,也给电池行业造成较大的成本上升压力,能不能转嫁成本,市场存在忧虑情绪,乐观情绪下,市场可以忽略这种风险和压力,一旦市场转为谨慎,这种忧虑就可能放大。据媒体资料, 到2025年,宁德时代的产能规划目标将接近600GWh,亿纬锂能、中航告尘锂电、比亚迪的产能规划分别逼近300Gwh、250Gwh和200Gwh,蜂巢能源也上升到600Gwh,这仅仅是头部企业产能扩张,总计就是1.95TWh,如果算上其他厂家的扩建,产能突破2TWh没有悬念,可是到2025年,中国和全球的动力电池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00GWh和1020GWh。即使部分产能可以用于储能行业,锂电池过剩很快就可能来临,一旦产能过剩,价格战很难避免,而锂电池又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到时候业绩如何演变,就是一个未知数。
一边是行业扩容,另一边是补贴削减,新能源 汽车 增速可以期待,但是高增速可能面临障碍,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高增长有低基数问题,2021年基数大幅上升,2022年笔者认为这样的增速是不可持续的。
过去一年多,锂电池产业链、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和光伏等新赛道股价暴涨,远超业绩增速,是以估值提升为基础的,估值提升一个是市场预期,另一个是市场盲目乐观,一旦预期改变,估值调整回归就成为必然,是等待业绩增长消化高估值还是股价下跌消化高估值,要看市场的资金与筹码供应,资金袜败禅供应多过筹码,股价调整相对有限,一旦资金供应较为紧张,那么股价调整压力无疑增加,现在强调IPO 、再融资常态化,市场已经感受到了扩容的压力,最近有一句很耐人寻味,“稳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枯行进投融资总体平衡和协同发展。”这一句话多了“总体”一词,我们需要仔细的理解和体会。
至于抗击新冠概念,涨幅太大,这种炒作是一种短期行为,而不是长久之计,盘面看,分化明显,对指数也构成拖累。
央行对货币宽松力度越大,意味着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经济增长压力越大,虽然基建适度超前,但受到金融杠杆的影响,基建规模难以高增长,加上地产行业面临诸多困难,投资增速已经难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这对于周期板块尤其是银行板块构成一定的压制,另外最近一年期LPR已经下行了5个基点,MLF和逆回购资金下行10个基点,虽然1月20日LPR变动尚不明确,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下,一年期LPR利率下行10个基点概率很大,五年期LPR利率很难判断,或许不调整,或许下行5个基点,因为MLF资金和逆回购资金在银行资金中占比很小,通过公开操作方式引导银行LPR利率同步下行,意味着银行净息差可能收窄,所以今天银行虽然贷款可能加速,但走势并不太好,仅仅上涨0.4%。
随着IPO 常态化不断进行,存量公司快速增加,A股投资机会越来越难把握,很多公司可能会因为乏人问津而股价长期低迷,而且整体机会也可能因为新增资金与新增筹码之间的微妙关系,系统性机会进一步下降,但是因为股市重要性摆在那里,调整的空间也不会太大,需要保证指数大致稳定运行,推动注册制全面实施,发挥股市支持实体经济和 科技 创新重任。
⑤ 2020年最值得留意的五大餐饮股
传奇投资大师巴菲特曾经说过:永远不要投资您不了解的公司。这可能解释了为何餐饮股这么受欢迎,说到最简单的业务,大概就是餐饮。
我们以下来看看2020年五大餐饮股。但对于所谓的最大,其实有不同的定义,解开这些谜底,投资者可能知道要做什么。
市值最大
当您买入某家公司的股票,其实只是买入众多股票中的很小部分,一家上市公司通常有几百万股股份。公司的市值就是所有流通股股价加起来的总值。如果您全部买下这些股票,您就是拥有整家公司。
市值最大的两只餐饮股,正是麦当劳(McDonald’s)和星巴克(Starbucks)。麦当劳市值约1,420亿美元,而星巴克则是870亿美元。
以市值计算,排在之后的三大餐饮股,分别是Chipotle Mexican Grill、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和餐厅品牌国际(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但有一点耐人寻味,三股的市值与麦当劳和星巴克都差几条街。麦当劳和星巴克看来找到秘诀,能够令业务更显价值。
麦当劳贵为全球最大餐饮连锁集枯轮团,拥有近39,000家门店,但公司能够坐上第一把交椅,成为市值最大的餐饮股,不是靠这个原因。举例说,百胜餐饮集团的连锁店数量就最多,但市值不是最大。
门店总数最多
百胜餐饮集团手上有许多品牌,例如Taco Bell、必胜客(Pizza Hut) 、肯德基(KFC)和Habit Burger Grill,门店总共超过50,000家,比麦当劳的多出30%。不过麦当劳的市值,却是百胜餐饮的五倍!这是什么道理呢?
市值可以用销售额和盈利等指标作为评估。例如,某家公司市值1,000亿美元,收入100亿美元,市销率就是10倍,但不是所有股票都有相同估值。有的公司销售额和盈利都较低,但享有较高估值,于是有更高的市值。麦当劳不是这个情况。百胜餐饮和麦当劳的市盈率差不多,而市销率也是不相伯仲。即是说麦当劳的门店数目虽然远远更少,但收入和盈利都要更高。
对于餐饮股,企业的业务架构对财务有很大影响。首先,麦当劳手上有大批优质的房地产,可出租给加盟商,所以公司不只是赚取加盟费,还可作为业主,有租金收入。百胜餐饮虽然也有类似做法,但规模远不及麦当劳。
在2020年第一季,麦当劳单计租金已经劲赚17亿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单是租金收入已经高过百胜餐饮第一季的总收入。麦当劳的租金收入很丰厚,占第一季总收入35%。
麦当劳自家经营的门店比例,要比百胜餐饮多。麦当劳有93%属于加盟商,百胜餐饮则有98%,相差虽然只有约6个百分点,但已经可以差天共地。麦当劳单靠2,637家自行经营的门店,第一季已经进账超过20亿美元收入。如果像百胜餐饮有多达98%属于加盟商,自家经营的门店就会少过800家,季度收入将少收超过10亿美元。
麦当劳和百胜餐饮业务架构上这些不同,正是市值差异最大关键。而自家店和加盟店比例上的分别,正好说明为何餐厅品牌国际的市值只有170亿美元。如果包括汉堡王(Burger King)、Tim Horton’s和Popeyes这些品牌,公司拥有超过27,000家门店,但几乎100%都属于加盟商。
拥有最多自家门店
如果按市值计算,麦当劳是最大的餐饮股,如果以门店数目计算,则百胜餐饮是大哥。但这里还有另一个排名方法。星巴克拥有超过32,000家门店,其中超过16,000家门店由公司自行经营。所以星巴克经营的门店,比其他餐饮公司都要多。
由公司经营的门店,利润可以很高。星巴克享有这么高的市值,某程度上因为50%门店都是由公司自行经营。自行经营的好处,就是所有销售额都变成收入,不像加盟店只收取特许经营费(只占销售额很小部分)。餐饮销售的利润率未必像特许经营费那么高,但可带来更多收入,净利润会高得多,这样公司的价值自然更高。
Chipotle在这方面走得更前,2,638家门店中,全部都由公司经营。换句话说,截至第一季,技术上说Chipotle拥有的餐厅比麦当劳还要多,确实令人眼前一亮。
加盟模式当然有其好处。麦当劳在这方面明显做得很好,而且很有创意,利用房地产组合,真是赚到尽。不过如果某个餐饮品牌的销量很哪凳高,利润又高,由公司经营的话,就可为股东释放很高的没缓信价值。所以Chipotle的业务规模虽然远比不上另外四家公司,但市值居然可以排名第三。
总结
我们可见,不是所有餐饮股都是一色一样。所以对于回馈长线投资者,真是各自各精彩。明白这些不同,对您筛选餐饮股会有帮助。销量高、利润率高,又有大比例的自家经营门店,都是理想的优质餐饮股。
⑥ 你认为股市中有规律吗为什么
我认为股市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即有大规律也有小规律。就如同大自然有一年中的春夏秋冬,也有二十四节气,也有每天的白天和夜晚二十四小时的轮回。
我是2000年进入股市的,经历了三波牛市翻倍行情。我发现股市的大规律就是牛短熊长。这三波翻倍行情除零九年受四万亿基建投资刺激了一波翻倍行情外,是特例,零七年和一五年的大行情均是典型的牛短熊长。
股市的规律反映在成交量上就是,天量天价,地量地价。顶部的量就是量峰,地部的量就是芝麻量,就是量谷。量能大小反映的内涵就是,顶部获利盘巨大,筹码松动了,多空分歧较大。反观底部就是多数筹码被套牢,交易的人很少了,多空力量达到相对平衡。大盘波段的行情和以上基本相同。
股市的顶底反映在K线实体上就是,从底到顶k线实体由小变大,顶部最大;也就是小阳小阳必有大阳,小涨之后会大涨。从顶到底就是大跌之后会缓跌。
股市的顶底形成时间周期,底部的周期要比顶部的周期长,原因无非就是顶部获利盘巨大,筹码松动易造成抛盘,底部多数筹码被套牢,收集筹码靠时间换取而已,所以底部的量价波幅都很小,而且大底就会产生大行情。
以上我讲了部分的股市规律,希望各位股友在评论区也谈谈你的高见,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吧
股市里是有规律的,并且我超过十多年都是靠着这些所谓的规律在赚钱!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要抓大规律,而不是盲目钻牛角尖的去研究小的规律,因为小的规律不确定性太大,而大的规律则相对靠谱!!
在A股市场里最大的规律就是有涨必有跌,有急涨就会有急跌,有熊市就会有牛市!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熊市底部区域布局,然后在牛市高位逢高卖出,做这种大周期的投资策略!!记住,在绩优的个股都会有下跌的一天,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等待绩优股下跌到一个 历史 底部区域,或者支撑位置,然后进行逢低买入!然后做个安静的美男子,等待牛市的到来即可!
A股市场里又90%的个股是周期股,他们的规律就是从哪里涨起来,熊市就跌回哪里去,如果你中意的个股是周期股,那么你需要等待的就是一个周期的低位!我们可以利用 历史 熊市的底部区域来帮助自己辨别,比如05年、08年、12年的熊市底部区域价格,越接近就表示越有布局价值!而10%左右的个股为价值股,他们的规律就是底部不断提高,并且回调下跌都是在一根上升趋势上完成筑底!
所以作为投资者来说摸索规律,确认周期和相对的位置就是投资获胜的第一步!首先你得认清楚目前的A股处于的是熊市初期,中期,还是末期,是熊市的底部区域,还是牛市的顶部区域!然后对于个股要分别的是周期股还是价值股,随后通过上面所述的规律进行布局或者卖出!最后要记住的是天价不买,地价不卖,不要企图抓到最高价和最低价,吃中间一段已经很好了,不要赚最后一个铜板,不要奢望买到最低的价格!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 。有什么疑惑和建议也欢迎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没有规律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所以,股票必然有规律,例如,它不会一直直线运动!
但发现可利用挣钱的规律不容易,比发现自然规律还难。
很多人以为找到了圣杯,其实是盲人摸象而己。
当然有规律,是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股市会随政治,政策,经济,金钱,文化,理念,国内外的因素变化无穷,缤纷五彩。耐人寻味,意味深长。筒单点似战场,你死我活。
股市有规律,那评论砖家个个都是上亿身价了,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各占一半。就跟抛硬币差不多[捂脸][捂脸]有多少人靠炒股发家的[捂脸][捂脸]
中国股市看不懂!是一个资本瞎炒的市场,而不是反应企业和国家经济晴雨表的地方。感觉中国的企业让人看不懂,什么都是靠炒,好的都是会变成国家的,让民企活路少,感觉成功的不是红色企业就是运气太好。
表面有规律,实则无限不循环
如其说股市有规律,不如说股市有赚钱的机会,更恰当,更准确。
股市有规律吗?万事万物都有规律,想当然认为股市有规律。
万事可物的规律是自然规律,没有人为地干预和制造,而股市完全是人为设置的市塲,不仅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更受人为的操作和控制。股票市埸同时受市埸内外因素的影响和控制,谈何规律可循。
人决定政策,政策调控市埸,市埸的波动随政策而动。要说规律这就是规律。政策动,市场动,这是大趋势,大政策下有小政策,资金围着小政策转,这是小趋势。
股市中存在着很多赚钱的机会而不是什么规律,能抓住机会便能赚钱。机会来自对政策和市塲的把握和研究。
股票市埸在清末民初就存在,上百年的市埸至今没人找出规律,包括国外市塲和世界级股神股圣之流。
股市是有规律的,主要遵从价值规律、货银比例规律、周期性规律。
价值规律就是收益率比较规律,如果股市是收益率最高的投资品种,那股市就一定会受到资金追捧,上涨成为必然。房产、黄金、外汇、大宗商品成为备选或者淘汰品种。
货银比例就股票数量和资金数量的比例,关键是增量,当资金增量大于股票增量时,股票的稀缺性提高,股价上涨。但货银比例是动态数量,很难及时掌握。
周期性规律就是当外部环境都不发生变化时,美林时钟准确揭示了周期性变化的过程,在经济复苏期股市上涨,在经济过热阶段达到峰值。
世界的万事万物皆有规律,股市也不例外,既然股市有规律为什么好多的人却在股市亏欠呢?那是因为人性的弱点,我有个案例:今年我操作置信电气(600517)当时我在7.6重仓介入,当时正是,置信电气重组消息明朗以后,在12元多回落下来,当时考虑国电资产,又是券商,又是信托,介入肯定要涨,结果一路下跌最低跌到5.9毛多,在6快多一直横盘,跌幅度达30%多,在6快多横盘时很纠结,这个时间持续将近2个月,要不要割肉。一直很纠结,经过分析没割肉,在反弹到7.2左右,我又补仓了,后来又出消息,一个一字板,第二个一字板打开,我就在8.6全部清仓。清仓以后一直没有进,观察跌倒7.1附近,7.07重仓又介入,又涨到7.4全部清仓,接着又涨到8.4了,但是一直没进。很后悔当时出的早了,但是,从成交量和大盘的走势判断还要下就一直没进。上周又跌倒7.2附近,我看7.15附近有强支撑,在7.2又重仓进了,截止现在还在持仓,等待下周择机出局,总结股市规律,再好的股票机构在减仓阶段,不能进,调整完成后就要果断介入,再好的股票都是波段上升。但是必须克服急躁心理,股票跌倒位,要反复震荡,有机会介入,心态要稳,股票的质地是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大盘的调整也是进股票的重要参考依据。很多散户在股票走好,或者放量拉升时容易冲动介入,假设这个时候的进股票了,基本要快进快出,除非这只股票非常强势,但是大部分股票都是这个股票机构需要减仓,股票短期表现强势,这个时间如果掌握不好股稍微不注意就套10到20个点。这是我2019面前半年炒股心得,看能不能给大家借鉴经验。当然掌握规律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这里就先交流这些。
⑦ 关于炒股的电视和电影有哪些
1、《大时代》(电视剧)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出品的时装商战剧,由韦家辉执导并监制,郑少秋、刘青云、刘松仁主演。该剧以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金融市场为背景,透过两个家庭,两代情仇,展现名利与人性的纠缠 。
2、《坐庄》(电视剧)
由戚健执导、李唯编剧,奚美娟、贾一平、王茜等人主演的反黑金融类电视剧,要讲述了刚毕业的研究生当上了操盘手,他渐渐屈服于金钱,出卖色相、陷害同仁,取代经理,然后设计出一个个骗局和赌局,在金融警察的打击下,走向灭亡。
3、《绝对打击》(电视剧)
陈宝国、宋春丽二巨星再联手,倾心打造年度精彩大戏。错综复杂的生活,变幻莫测的人生,感情、金钱、事业、家庭,使人们迷失在这个变化无穷的世界中。
4、《股疯》(电影)
香港艺能电影有限公司、潇湘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的喜剧影片,由李国立执导,潘虹、刘青云领衔主演,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全民炒股,公共汽车售票员范莉决心靠股市改变生活,结果令自己和周围的人都陷入疯狂热潮的故事。
5、《华尔街之狼》(电影)
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一部喜剧片,讲述了华尔街传奇人物乔丹·贝尔福特的故事,这位股票经纪人曾在三分钟内赚取1200万美元,31岁时就拥有亿万家产。影片根据乔丹的个人回忆录改编,讲述了他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发家生涯以及迷失于性和毒品的沉沦生活。
6、《夺命金》(电影)
由杜琪峰导演,由任贤齐、刘青云及何韵诗主演的一部犯罪题材电影。该片讲述了3名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人物,他们的生活原本没有交集,但出于各自原因3人都需要大笔资金,一笔失窃巨款的出现让3人不得不进行艰难抉择。
⑧ 《寻味中国》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寻味中国》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tH6HoUgZCEK-80MEO1fhYA
简介:寻味中国系列囊括了《风味人间》、《国宴与家宴》、《红楼飨宴》三册,带你寻味舌尖上家的味道。
《风味人间》是陈晓卿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同名纪录片原著,全书从“山海之斗贺间”“落地生根”“滚滚红尘”“肴变万千”“江湖夜雨”“香料拍销陪歧路”“万家灯火”七大主题出发,勾勒出恢弘的中华袭蠢美食地图,从国际视角观察舶来物种对中华美食的影响,对比中西烹饪食物的认知与塑造,审视食物在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变及其后蕴含的情感互联与文化交融。
⑨ 黄晓明卷入18亿股票操纵大案,黄教主会不会就此凉凉
中国娱乐圈对有污点的明星太宽容,以至于很多明星名不副实,拿着高片酬,拍着大烂片。这次黄晓明卷入18亿股票操纵大案,是不是很眼熟?没错,此前赵薇夫妇就因为“空手套白狼”遭股市封杀,可是赵薇并没有因此消失在荧幕,拍电视剧,录制《中餐厅》,机场瘦身照等等,时不时的出现在荧幕上,哪有什么凉凉?
近年来,黄晓明的演技备受诟病,黄晓明是一个演员,同时他也是一个商人,他的身家高达百亿,抛开作为演员和明星的收入,黄晓明在商业领域也赚得满盆彩,假如在娱乐圈荧幕前得不到观众缘。那么在娱乐圈背后,其他领域,黄晓明依然可以赚钱。况且此次卷入此案的黄晓明账号,实际是有其母亲在操作,有相关人士称黄晓明和他的母亲张某霞很有可能不会被追责,罚没金额对身家百亿的黄晓明来说,也算是凤毛麟角。不管怎样,我们作为消费者,作为观众还是希望演员能够精进自己的演技,做出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⑩ 事实证明,放开股指期货,A股就大跌。股指期货到底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积极的意义不是很明显吗?不放开的下跌中,只有一小部分资金能赚钱,赚的也没有想象的多,放开后,更多的资金能在下跌中赚钱了,更有利于大资金些,人家都快被憋疯了,还不赶紧趁放开做一波解解馋?
至于有些人拿欧美的股指期货来对比我大A说事,这一点都不稀奇,只是,有很好的可比性吗?在大A发生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奇葩事,在人家那里也能低成本的处罚就了事了吗?
这时,又会拿我们是新兴市场,各种法规制度还不完善来为之开脱,既如此,又为什么非学人家的什么股指期货呢?它既是那么的无辜,又为何要在那场所谓的股灾中打残呢?
其实,我们至少要清楚,股市,就是一个利益场所,方方面面都想在这里面攫取自己的利益,ZF也得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不是?那可是一个能量极大的群体。
举个例子,在中央明确提出房住不炒的政策下,还有那么多的砖家叫兽为高房价站台并鼓与呼,再想想,为股指期货放开叫好者,也就可见怪不怪了。
我大A设立之初,就并不是为我等小散资产增值服务的,这点,对于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韭们,得明白。输点钱,就当小赌怡情好了,也别说那些什么为国接盘的漂亮话了,人家在心里笑话我们呢。
上周末最大的消息就是股指期货的松绑,从消息的实质上来说,股指期货的松绑绝对有利于券商业务的开展,对于券商整体来说是一个利好,但今天上证股指并没有给股指期货面子,高开低走,全天呈现出单边下跌的行情,一度试探3200点支撑,市场呈现出一个普跌的格局,尤其是权重股,上证50的跌幅达到了2.36%,可以说极大的影响了市场的信心。
那么股指期货的松绑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股指期货其实就是一个交易通道,通过股指期货交易,可以结束单纯的裸多操作,交易者可以通过对冲工具,保证自己的收益。简单说,通过股指期货的操作,可以实现股指涨赚钱,股指跌也赚钱。从本质上来说,股指期货只是一个对冲的工具,不要妖魔化股指期货,也不可能把今天的大跌归罪于股指期货。
今天的下跌是因为大盘股指处于高位,而且市场的题材热点非常匮乏,甚至已经到了无热点的局面,仅仅依靠氢能源和工业大麻概念支撑,而这两个概念炒作的时间较长,资金介入的比较深,短期的获利比较大。所以一旦股指处于高位,短线获利抛盘的压力非常大,这种热点股的高位调整非常影响市场人气,对于市场情绪是一个巨大的压制。而4月16号的权重蓝筹股百余点的大阳线已经极大的消耗了权重蓝筹股的上攻动能,这几天权重蓝筹股一直在回调,只不过今天调整的速度在加快而已。
综上,今天上证股指的大幅度回调是由于自身结构因素导致的,即便是股指期货不放松,今天也很有可能产生宽幅的回调。一直在强调这里风险非常大,交易的难度很高,最好保持空仓观望状态,就是对于这里结构不稳定的担忧,这里依然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简单的认为,大盘股指在哪里就会企稳止跌,永远敬畏市场,保持交易定力和耐心。
股指期货和a股是2个市场,但是股指期货是以a股的指数涨跌作为盈亏衡量参数的。
对冲是通过2个市场的方向不一致,平衡盈亏。a股跌,期货空,
单边就可以是盈利加速,是亏损加倍。a股涨,期货多
这个对冲,可以通过2个市场的区隔进行套利。
比如,我的资金体量很大,我持有证券银行等50指数标的数量也很多,我在a股卖出一定会影响大盘走势向下。这样一来期货就要跌。
加入我想出货,在a股出货会很慢,但是用期货当工具,就很快,因为期货是加杠杆的,我可以选择期货买空赚钱,a股亏钱出货砸盘。
原来因为期货的数量是限制的,所以上面的方法不能实现。一旦放开就能看见了。
这次4月份的大跌就有这样的特征。
以贵州茅台从20元一股暴涨至今1000元一股(复权价5000元),立马就推出期货交易大开放做空,今日基金卷商保险各大机构赚大钱了,50指数300指数下跌一个点300元,今日下跌170多点一手就能赚5万1千多元,全天50指数300指数合计做空5亿手就为做空机构赚到250000亿元的利润,而一亿五千万股民输的一败涂地有的超过千股跌停的损失,比肖刚学习美国搞熔段时间的暴恐下跌还可怕……,A股市场不能做空而期货市场可以,这是全世界正常股市中的首创,不同步交易真的不公平……?美国股市为什么能够连续上涨十几年,就是股市T十O交易、股市与期货同等对待同时可以做多做空交易、熔段也可以……,所以才能真正做到市场交易各方面都平衡对待,不象中国股市只为少数利益集团少数机构服务他们占市场百分之五不到……?而占市场流通市值95%的一亿五千万股民无人关心保护……今天的1149家上市公司跌停谁去保护……?真真的公平完全可以给一亿五千万股民在A股市场可以做空权利,T十0全部都放开与美国股市世界股市同步……不要再听券商们设计什么专门针对一亿五千万股民办法……。一万五千万股民与大小庄家机构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开公平公正交易才是中国股市正常运行的长牛 健康 成长的市场……。
在上周五(4月19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股指期货交易运行促进市场功能发挥》的监管新规后,许多投资者都高呼“重大利好”来了。但没想到星期一就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三大股指全部收跌,市场上大部分个股也是跌多涨少。
其实,投资者认为放开股指期货是重大利好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一方面,股指期货的松绑有利于券商业务的开展,也有利于外围资金进入A股市场,这对于拓宽A股的上涨空间有利。另一方面,2015年管理层叫停股指期货,是害怕市场进一步的下跌风险。而这次股指期货的再度放开是对市场“有信心”的一种表现。
但是,我们一直认为,以上看多的理由实在过于牵强,实际上股指期货本来应是中性的消息,它是一个对冲工具,而在目前点位松绑,应该是属于重大利空。诚然股指期货放松有利于场外机构进场,但是机构可以做空,散户却不能。然而,散户指望机构再度拉升股指,这是不太可能的事。管理层放开股指期货,主要是前期股市出现非理性逼空式上涨,决策层希望股指期货工具来迫使股指走稳。
那么为什么说松绑股指期货对当前的A股肯定是重大利空呢?首先,很多人认为,松绑股指期货是利好券商股,大家现在纷纷重仓券商股。但你有没有想过,券商股前面的涨幅已经远远透支了现在的利好,反而有可能是利好出来该板块就进入调整周期了。现在投资者买券商股肯定会深陷其中,接上最后一棒。
再者,股指期货本来是中性的对冲工具。如果A股处于熊市底部,股指期货松绑,会加快由熊转牛的进程。但是,如果股指期货在A股涨了800多点,涨幅在30%以上,多数股票已经没有什么投资价值的情况之下,为什么不能做空呢?很明显,继续拉升股指上面有 历史 密集套牢区域,而向下做空轻而易举。所以,现在推出股指期货实际上,给机构一个做空也能赚大钱的好机会。
最后,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点耐人寻味,而4月底至5月初马上就要推出科创板,而科创板是实行注册制,估值应该不会太高,而目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被高估的状态之中,向下重新进入熊市随时发生。所以,推出股指期货是给机构投资者来对冲股市下跌的系统性风险,这也体现出,决策层对高净值投资者的一种呵护。
实际上,如果仅凭监管层对股指期货的松绑,也不能说明这是大利空,同时,我们要结合前期的决策层严查场外配资、放开上市公司再融资、定向增发的门槛,以及2200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A股,你还能说这些都不是利空因素吗?虽然说股市在短期内过于亢奋而不会显现出来,但一旦降温恐怕市场连逃跑的机会都不会给中小投资者。
我估计我回答这个问题最合适。本人期货公司呆了十一年,对股指期货相对熟悉,15年股灾的暴跌,做空股指期货的众多客户,获利丰厚,后来中金所出台各种交易限制措施,把很多投资者挡在股指期货之外,限制措施的实施,实际上也是让当时的做空股指期货的客户顺当的获利了结。所以只要放开股指期货,就有很多之前获利的投资者,继续不停的做空股指。当然这个也许是我主观臆断,其实个人认为,股指期货只是起到助涨助跌的作用,但是不能改变股市运行的方向,15年的股灾,更多的还是自身泡沫的原因而已,事实也证明,阉割后的股指期货以后,实际大A走势,也是仍然并不理想。股指期货交易规则最近有所松动,这样机构可以运用的工具更多,市场走势也更难琢磨,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长期坚守价值投资理念,结合公司成长性,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综合指标,选择优秀个股,才能获取更多长期收益。最后,祝大家投资顺利!
股指期货是什么?
首先,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是沪深300指数,其次,股指期货是远期的沪深300指数,比如,当前的股指期货的主力和约是1905,也就是2019年5月份到期的期货合约。
那股指期货1905的现在的报价是:4020。也就是说,股指期货的交易者们经过博弈之后认为,沪深300指数在5月份的点位应该是4020。
也就是说,股指期货,只不过是人们对未来沪深300点位的一个预期而已,而且这个预期,是多空博弈出来的。其根本,还是沪深300,还是交易者对沪深300的看法,只不过是不同的时间而已。如果对未来看好的人多,那么5月份的沪深300就会比现在高,如果对未来不看好的人多,那么5月份的沪深300就会比现在低。
股指期货有进一步消息是上周五的时间,可是各位知道上周五吗?股指期货的涨幅是要大于沪深300指数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当时交易股指期货的人,总体对未来是看好的。然而现在呢?因为今天大盘本身上涨发力,引发了交易者对未来的悲观预期,股指期货才跟着掉下来。不要觉得股指期货就是一个做空的工具,如果沪深300本身足够坚挺,强势看好,你放心,股指期货涨的比谁都猛。
我们再来看看放开股指期货的具体措施,仅一条,把平日内的手续费由万分之4.5,调整为了万分之3.4。原来需要500多平日内仓,现在需要400多。这个是一个什么水准呢?这是一个基本上没有日内交易者会交易的水准。
也就是说,股指期货最近的放开措施,也就是一个态度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变化。这一点。从当前的股指的成交量上就可以看出。
有啥明显的变化吗?股指根本就没有什么全面放开,仅是一个微小的调整而已。
然而,股市大跌,人们总需要一些理由来安慰自己,于是,股指期货上周五的放开恰好撞到了枪口上,再一次成为了替罪羊。
股指期货的积极意义到底是什么?各位知道期货市场是怎么形成的吗?举个简单的不严谨的小例子。在很久以前,有一群做农产品的人们发现,他们赖以为生的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太剧烈了。导致他们的生产经营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你即使再努力,收成大增,可是如果价格一通狂跌,你悠然是亏损的结局。于是他们想,能不能有那么一个市场,可以让他们把风险规避掉呢?
于是,出现了期货市场,期货合约代表了远期的价格,如果农民的手中拥有很多的粮食又怕价格下跌,那么他们可以提前的就把自己的货物,在当前的期货市场上卖出去,提前锁定自己的利润。他们把自己的风险让渡给了那些愿意承担价格波动风险,获取价差收益的投机者。
那么,会不会发生一种情况,就是期货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在没有任何基本面变化的情况下,被某个资金打压,然后一路狂跌,结果把现货价格也给带偏了?根本不可能。
基本面本身没有任何变化,甚至继续看好。结果远期的价格一路逆基本面狂跌?你放心,这帮现货商们绝对会疯狂的抢购。都着急买,结果出现低价,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谁会放弃?
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基本面本身就不好,远期人们也不看好,才会真正的导致价格的不停下跌。
期货市场的持仓量本身是可以无限大的,没有人敢在市场一片好的时候跟全中国的资金来斗。而且期货有限额制度,大户报告制度,而且期货市场本身绝对不会允许有操纵的情况发生的,所以,不要把股指期货看成什么什么天然的利空。
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有了工具,总比没有工具强。否则就像以前的农产品现货商,只能听天由命,但工具至少给了交易者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而且,工具本身没有态度,有态度的是背后的交易者而已。
因此,A股下跌,跟股指期货无关,只跟市场全部资金背后的交易者的综合态度有关。没有股指期货,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股指期货的正向作用是很明显的,身为一个交易者,要接纳它,接纳这个事实,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正道。
放开期指就大跌,和偏执地认为15年股灾因为期指做空是一样的,属于严重的主观偏见。
正如同中信建投被券商发布看空报告一样,受到市场的广泛非议,看空和因为可以做空或者有做空工具,就把下跌归罪于期指或者做空,是不客观和不理智的偏见。
15年期指被恶意做空,其前提是监管抽楼板式暴力去配资而引发市场恐慌叠加了流动性突然快速收缩,叠加了配资机构为了对冲风险而单边做空,整个市场失去了对手盘,全线在做空。
而今天适逢期指放宽而出现指数大跌,其根源是市场自身三个月以上的快速持续上涨,尤其是上证50和蓝筹出现快速暴涨导致的市场内在风险集中出现,又适逢周末高层会议出现宽松预期收缩和“去杠杠”重回政策视野,引发预期逆转,因此导致了地产金融和上证50权重集体下跌从而导致的市场跌幅超出预期,应该说,期指做空是工具和方法或者途径,不是根源,只是上述原因的结果。而抛开根源只说结果,显然是不客观的。
而市场长期抵制和厌恶做空,不论是做空工具期指还是券商做空报告或者看空的言论,都会被喷,这是严重的畸形心态。其根源是我国股市长期的机制出现问题,缺乏做空工具和做空手段,交易机制只能全市场集体单边做多制造人为股价波动,从中盈利。长期的畸形机制导致了大家反感讨厌做空,却不知,做空和看空,是市场自身和内在的一种免疫机制,他可以使市场出现不同的交易方向和对手盘,而不是完全一致缺乏对手盘的股灾模式,而如果个股和全市场投资者都可以公平做空,那么垃圾股就不会被爆炒,蓝筹股也不会因为垃圾股爆炒题材而估值长期低于垃圾股和题材股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长期存在。相应的那么期指也不会因为交易过于一致性而缺乏对手盘,缺乏交易流动性出现流动性风险。这就是15年股灾和我国长期市场要么持续暴跌,要么短期暴涨的根源。因为大家只能要么一致做多持续逼空上涨,要么一致做空持续长期大跌。
因此,市场内在需求是调整的根源,蓝筹近期加速上涨和市场到了高位增量资金跟不上,估值缺乏合理业绩增速支持,才是今天或者未来下跌的根源,而不是因为期指放宽导致大跌。
拿股指期货为股市下跌解释理由是不充分的,美国不仅仅有股指期货,还有很多其他做空手段,比如个股做空,期权做空,允许做空公司存在,通过揭露上市公司造假或者其他问题来打压股价,然而美股是屡创新高,
在中国股指期货出现之前的中国股市同样发生大跌,股指期货运行期间,股市也出现大涨,这又如何解释?
股指期货的存在有利于股市的 健康 发展,
有利于股市真实价格的发现,股市价格的发展,是做多力量和做空力量博弈的结果,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如果违背这个规则,一味的让股市价格上涨是非常危险的,涨的越高,跌的越惨,这个情况在15年股市走势上得到证明,因此股市走势必需是循序渐进,通过股市自身价值的成长,达到合理的价位,因为股指期货可以做空,这样可以打压非理性上涨,让股市不至于失控,
有利于套期保值,因为股指的走势是大多数公司走势的反应,因此在操作个股的时候可以在股指上进行相反的操作,以达到购买保险的目的,一旦股票走势与判断相反,这样股指期货上的操作就可以赚钱,弥补股票亏损,如果没有股指期货,投资者失去保险的手段,属于资金在裸奔,风险巨大,
股市的上涨和下跌与股指期货关系不大,如果说股指期货可以做空,其实没有股指期货照样可以做空,就是资金的撤离同样属于做空,况且,股指期货也可以做多为啥不说?股市的上涨和下跌根本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股市运转制度的完善,投资者的保护等等,
放开股指期货,得大资金来说是好事,他们可以对冲,可是对小散来说就是个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