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张b种股票设计者
1. 1992年中国股市有几只上市公司
1992年中国股市有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股份、申华实业、飞乐股份、豫园商场、浙江凤凰这八家企业:
1、延中实业(股票代码:600601)
延中实业是沪市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属于“三无”概念股,且盘子小,争夺其控股权的斗争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多次掀起波澜。上市日期为1990年12月19日。
2、真空电子(股票代码:600602)
1987年1月12日发行普通股14.5万股。1988年4月26日发行12.5万股,1989年2月28日发行22.1万股,每股面值100元。1991年11月29日又溢价发行了B种股票,成为中国第一张专供海外投资者认购的人民币特种股票。发行量100万股,每股100元,发行价420元/每股。
3、飞乐音响(股票代码:600651)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FEILOACOUSTICSCO.,LTD.SHANGHAISH:600651)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
4、爱使股份(股票代码:600652)
上海爱使股份有限公司于1985年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30万元,是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上海市首批股份制试点企业和股票上市公司之一。
5、申华实业(股票代码:600653)
申华控股,即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7月1日,是一家综合类的上市公司,其前身是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1990年12月18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6、飞乐股份(股票代码:600654)
飞乐股份于1987年6月23日经沪体改(87)第4号文批准,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于1990年12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7、豫园商场(股票代码:600655)
1992年5月豫园商场股票市价突破万元,创下中国证券交易史上的天价,被誉为“中华第一股”,为同年5月成立的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浙江凤凰(股票代码:600656)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浙江凤凰作为首家异地上市公司挂牌上市。
2. b股是什么意思
B股: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以私募的方式发行,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它的投资人限于: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中国公民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人。自2000年之后已经没有新的B股发行。
3. 我国股票的由来
我国股市当时是报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做的,有很多中国特色,比如股权分置、比如发行认股证等等。不过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中国股市正逐步走向成熟。
相关资料如下(转):
第一阶段:中国股票市场萌芽及最初探索阶段(1978-1991)
随着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大幕的拉开,股份制改革在城市开始初步试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提出“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城市集体企业、国营小企业开始股份制改革。随后,中共中央下发《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国有中小型企业也开始此项改革。股份制试点的铺开使得股票发行数量迅速增加,股票流通市场开始形成,股票交易日益活跃。
1986年11月14日,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时,向来宾赠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股票发行创“新纪元”
1984—1986年,北京、上海、广东、四川、辽宁等地的部分集体和国有中小企业纷纷开始股份制试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如广东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北京天桥百货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北京天桥百货、上海飞乐音响、上海延中实业等公司还公开发行了股票。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对前期股份制试点的成绩做出肯定,允许继续试点并提出了规范性意见。从此政府逐渐加大对股份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股份公司开始按照国际惯例设立和运作,股票发行更加规范,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发行数量也越来越多。上海、深圳出现了股票的公开柜台交易,沈阳、武汉、成都等地也出现了股票的公开交易或场外交易。成立了一批专门从事股票发行、转让或交易相关业务的证券公司,从而为股票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1987年1月,上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我国第一家实行股份制的大中型国营企业。该公司股票的发行,拉开了国营大中型企业股份制试点的序幕,股份制试点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截至1990年底,我国共有4750家企业发行了各种形式的股票,共筹资42.01亿元。其中,公开发行股票筹资17.39亿元,非公开发行筹资24.62亿元。
2)股票交易由“暗”转“明”
1984年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发行不久,一些上海等地的持有者即开始了自发的股票转让,这就是股票的私下交易。股票的私下交易广泛地存在于公开柜台交易之前的深沪两地。由于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缺乏市场化的价格、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股票的私下交易存在着较多的投机和欺诈成分。
为解决股票的流通问题,1986年,上海试办了股票的公开柜台交易。1986年9月26日,“飞乐音响”与“延中实业”两只股票率先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部柜台交易。为规范股票柜台交易,198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出台了《证券柜台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股票必须在经人民银行批准的证券柜台转让,同时放开了股票交易价格。随后,上海的股票交易柜台和股票交易数量均有所增加,到1990年,上海已有16个证券交易柜台和40多个证券交易代理点。
深圳的股票柜台交易始办于1988年。1988年4月7日,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开始受理深圳发展银行的股票转让业务。1989年又批准了3家信托投资公司设立证券部,从事代理发行、股票转让等业务。到1990年,深圳共有10个股票交易柜台。
深沪股票交易柜台的设立进一步发展了我国股票流通市场。到1990年,沪深两地共有12支股票在柜台公开交易。但是由于股票柜台交易制度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在这一阶段股票的私下交易一直都未停止。柜台交易设定涨停板导致柜台交易与私下交易价格的巨大差异,以及不同柜台之间的价格差异,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私下交易的盛行。
3)证券交易所及中介机构“从无到有”
20世纪80年代,证券市场在试点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90年代初,经济、金融领域的治理整顿为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环境。深沪股票交易柜台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股票场外交易的广泛存在,要求尽快建立集中的股票交易市场。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并于同年12月19日在上海开张营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我国第二家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于1991年7月3日正式开业。
伴随着一、二级市场的初步形成,证券经营机构的雏形开始出现。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1988年,为适应国库券转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下拨资金,在各省组建了33家证券公司,同时,财政系统也成立了一批证券公司。
这一阶段是我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得以建立,整个市场规模较小。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也缺乏统一的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第二阶段:全国性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1992-1999)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1) 第一次全国性的炒股热潮开始出现
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我国股市价格呈现出大幅波动的特征,具有较强的投机性。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1992年5月全面放开股价,实行自由竞价交易,仅3天时间,上证综指从617点上升到1429点。随后,由于新股上市,上证综指从1429点一路下滑到387点。波动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过山车”般的行情让很多人看到了一夜暴富的可能,于是第一次全国性的炒股热潮开始出现。当时有一部名叫《股疯》的电影正在全国上映。著名演员潘虹饰演的一名女售票员为了一个一夜暴富的梦想,舍夫弃子,义无反顾地投身股市,最终上演了一幕悲喜闹剧。电影很精彩,但其反映的当时社会对于股市的盲目崇拜则更加深刻。
2)监管体系初具雏形
1992年深圳的“8.10”股票发售事件将这种全民炒股的疯狂推向了顶峰,让社会充分看到了一个缺乏监管和正确引导的股市对于经济的破坏能量,也促使政府下决心建立健全我国的股票市场监管体系。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1998年4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中国证监会成立后,推动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证券市场法规和规章的建设,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初步形成,资本市场的发展走上规范化轨道,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3)对股票市场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1999年5月19日,上证指数从1057点起步,掀起一波长达两年的牛市行情,使得这一天成为很多股市投资者难以忘却的记忆,并被誉为“5.19行情”。与此同时,当时一篇题为“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的人民日报社论同样令人难以忘怀。文章把将5月19日以来的上涨定义为“恢复性行情”。
投资者从这次股市上涨中政策面的变化体味到政府对于股市认识的转变,在1996年底,《人民日报》将当时的股市上涨定义为过度投机,而如今则对股市的上涨抱以殷切期望。这种转变是我国当时的经济状况以及国际证券市场走势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5.19行情中,许多讨论股指上涨与消费关系的文章见诸于报端,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
总体来看,在这一阶段初期,我国投资者还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加上市场规模较小,一时间投机之风盛行。而后监管体系的建立则起到进一步规范市场的作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深化股票市场的经济晴雨表功能。
第三阶段:股票市场的规范和发展阶段(2000至今)
在经历了最初的懵懂和浮躁之后,我国股票市场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规范和成熟的时期。1999年《证券法》的实施及2006年《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使我国资本市场在法制化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国务院于2004年1月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的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建设旨在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问题,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1)法律体系的规范和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于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是中国第一部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并由此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2005年10月全国人大修订了《公司法》和《证券法》,并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与“两法”的修订相适应,全国人大、国务院各部委对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进行了梳理和调整,基本形成了与“两法”配套的规章体系。
“两法”的修订和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理顺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关系,对推动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意义深远。
2)股权分置改革让股市“脱胎换骨”
1992年5月,《股份公司规范意见》及13个配套文件出台,明确规定在我国证券市场,国家股、法人股、公众股、外资股四种股权形式并存。上市公司中存在着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两类股份,由于持股的成本有巨大差异,造成了两类股东之间的严重不公。股权分置的产生主要根源于早期对股份制以及资本市场功能与定位的认识不统一,并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处在初期阶段,国有资本运营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2005年4月29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同年9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并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全面股改步入操作阶段。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本质上是实现机制上的转换,即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使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利益分置、价格分置的问题得以解决,可实现证券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定价机制,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使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
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共1298家上市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占应股改公司的98%;未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仅33家,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
3)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净化”中介市场环境
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生存与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整治初期证券公司全行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640亿元,违规资产管理1853亿元,挪用经纪客户债券134亿元,股东占款195亿元;超比例持股99只,账外经营1050亿元。2004年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创新类和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评审标准,处置了31家高风险证券公司,同时支持优质公司在风险可控、可测、可承受的前提下拓展业务空间。
2007年8月,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结束,证券交易实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改革国债回购、资产管理、自营等基本业务制度,建立证券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和基本信息公示制度,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和预警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对证券公司高管人员和股东的监管,规范高管和股东行为;成立了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等。证券公司运行与监管制度的完善是保持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
除此之外,我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截至2007年底,我国沪、深两个市场的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的140%,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
4.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什么股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
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4)中国第一张b种股票设计者扩展阅读: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亚”牌、“Sylvania”两大百年品牌,国内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一个全球产品检测中心以及九大研发生产基地,分别是上海亚明、北京申安、江苏亚明、四川亚明、山东亚明、湖北申安亚明、江西申安亚明、河南亚明、辽宁申安亚明。
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创建于1923年,是中国第一家民族照明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只灯泡的制造者。“亚”字品牌更是近一个世纪家喻户晓的著名民族品牌。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公司业已成为集研发、制造、营销和工程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照明企业,形成了光源、电器、灯具、零部件产品系列,并以技术雄厚、规格齐全、质量上乘、服务优质而享誉海内外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新中国第一支股票诞生记
参考资料来源:飞乐音响-公司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飞乐音响-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
5.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哪年发行的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1984年11月18日发行的。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
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5)中国第一张b种股票设计者扩展阅读:
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通称“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这“中国第一股”究竟是怎样勇敢地横空出世?
改革浪潮初涌,有志勇士敢设想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城市改革的浪潮已经开始涌动,各单位开始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培养干部。
1940年出生的秦其斌,于1958年顺利考入复旦大学电子专业。毕业后,被分派在上海无线电九厂技术科。年轻好学、思想活跃的秦其斌被抽调到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下面的元件工业公司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当时吴邦国委员长是元件公司的副经理。
1983年初,秦其斌被任命为上海飞乐电声总厂第一副厂长,1984年接任退休的老厂长成了电声总厂厂长。这时的秦其斌43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有知识懂技术又有管理经验。他不甘于仅仅为仪表系统的产品做配套,开始带领电声总厂开拓经营。
当时,“音乐茶座”十分红火,他就大胆设想,提出本厂生产的扬声器除了给电视机做配套,还可以做成音响。于是,就有了电声总厂下设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即“小飞乐”)的创新,有了以后“小飞乐”发行股票的故事。
6. 我国发行的第一支股票叫什么名
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只股票要在上海股市里去找,1984年11月14日,经有关部门批准,上海飞乐音响股票诞生,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发行的第一只股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7. 申银万国的发展历史
● 1984年11月代理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A种股票——上海飞乐音响股票,开创了股票发行市场。
● 1986年9月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柜台,创立了股票交易市场。
● 1987年编制了全国第一个股票指数——静安股价指数,成为反映上海股市的重要标志。
● 1988年7月18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正式成立。
● 1989年率先运用电脑组建了全国第一个证券信息网——中国工商银行证券信息网。
● 1989年3月,全权代理飞乐音响公司发行增资股票3万股,在上海市首次采用有偿增资与无偿增资相结合的方法。
● 1990年7月,推出全国第一个反映国库券交易动态的“万国指数”。
● 1990年9月1日,上海申银证券公司正式挂牌。
● 1991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只有8只股票挂牌交易。
● 1992年1月,代理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B种股票——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开辟了人民币股票的国际市场。
●1994年1月,全国第一家被长城资信评估公司和诚信证券评估公司评为双“AAA”级的证券公司。
●1994年,申银公司在全国第一个将上海大众出租汽车股份公司的法人股成功地转换成B股股票。
● 申银公司在发行仪征化纤股票时首次采用通过上证所网络系统发行和承销团成员门售相结合的定价发行方式。
● 1994年,万国公司在全国五百家最大服务企业评比中位属行业榜首。
● 1994年,万国公司在国际多事界著名的《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当年度最佳投资银行。
● 1994年,万国公司被国际权威的《欧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最好的证券经营机构”,并荣获“卓越奖”。
● 1995年,申银公司被《欧洲货币》评为“中国最好的证券经营机构”,并荣获“卓越奖”。
● 1996年7月16日,原上海申银证券公司和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合并组建成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开创了中国证券业走向集约型、集团化发展的先河。
● 1996年10月,在全国首次组织国债二级承销团,为推进国债一级市场的发展作出有益尝试。
● 1996年, 申银万国证券公司被《欧洲货币》评为“中国最好的证券经营机构”,并荣获“卓越奖”。
● 1997年,发行本钢4亿股B股,创沪深两地B股大盘股新纪录。
●上海申银证券公司从1983年至1992年持续保持全国股票发行量、交易量和纳税款等。
●上海万国证券公司1992年度主承销东方明珠、陆家嘴等20家公司股票。
● 1992年12月,万国与中创和香港李嘉诚先生所辖的长江实业公司合作成功地收购了香港大众国际投资有限公司51%,更名为“上海万国(香港)证券有限公司”,成为大陆首家收购境外企业的证券公司。
● 1993年6月代理发行外高桥股份有限公司B种股票赴港公募,开创了大陆B股首次在港公开发行股票。
● 1993年8月,在发行青岛啤酒股票时首次采用在全国范围内无限量发行认购证的办法。
● 1993年10月,开始运作中国首家由专业证券公司发行并实施管理的基金——万国宝鼎基金。
● 1993年11月代理发行了中国第一张纺织机械可转换债券,另辟了一种在国际上筹资的新形式。
● 1993年底,万国公司担任上海石化的中国财务顾问,这是中国证券公司在国际承销团中第一次担任财务顾问。
● 1993年,万国公司经长城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和中国诚信证券评估公司分别评估信用等级为“AAA”。
● 1993年,申银公司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纳税近一个亿,在全国各证券公司首届一指。对友电B股的增发首次采取了“闪电配售”的形式,即承销商一次买断,然后向境外独立机构和职业投资者以私募方式发售,这种配售方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并获成功。
● 1997年, 申银万国证券公司被《欧洲货币》评为“中国最好的证券经营机构”,并荣获“卓越奖”。
● 1998年,开拓了投资银行业务新领域,共完成上海医药、申达股份、上海三毛、ST辽物资、ST南通机床等项目的资产重组和财务顾问,为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 1998年,申银万国与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证券经纪业务战略发展研讨会,正式提出了经纪业务向智能化、咨询化方向转型的发展思路。
● 1998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1998年券商经营业绩排名中,申银万国的挣资产、A股交易总额名列首位。
● 1999,申银万国研究咨询工作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成功地预见了“5.19”行情,网络股的兴起,以及6月底、9月底两次较大规模的指数下跌,为公司业务部门的经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支持。
● 1999—年,在1999年券商经营业绩排名中,申银万国利润总额、沪市A、B股交易总量名列全国券商第一。
8. 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哪家公司在什么时候发行的
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由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在1983年7月8日发行的。
简介:
1982年11月,县政府发出75号文件,批准成立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并把当时在县政府办公室当副主任的曾汉雄调来执掌公司帅印。县委明确表态,只给政策不给钱。曾汉雄从香港亲友中取来股票样板,请有关人员设计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画面中,一只张开翅膀、伸开利爪,在空中翱翔的大鹏鸟,象征着宝安联合投资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1983年7月8日,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由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
9. 中国老八股怎么交易的
沪市“老八股”的前世今生
2021-09-30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微信号
紧抓热点,大数据分析,优选价值好股,APP内免费看>>
作者|金星「中国证券博物馆」
编者按: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我国以规范的集中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资本市场正式诞生。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资本市场由弱到强,为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沪市“老八股”和深市“老五股”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上市股票,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起步,它们的前世今生也记录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庆祝建党百年,本刊将分上下两期,和读者一起,再次走近沪市“老八股”和深市“老五股”,重温那段独特的资本市场记忆。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时,首批上市交易的8只股票被称为沪市“老八股”。按照发行时间的先后,分别为飞乐音响(600651,股吧)、延中实业、爱使电子、真空电子、申华电工、飞乐股份、豫园商场、浙江凤凰。
飞乐音响
飞乐音响,股票代码为600651。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设立并发行股票,1989年3月第一次增资扩股。股票见有2种,1984年版1种(见图1)和1989年版1种。股票内容均为竖排,是改革开放后发行的唯一竖排的股票。1984年版的股份总额为1万股,1989年版的股份总额为4万股。
沪市“老八股”的前世今生
飞乐音响被称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发行的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飞乐音响”是“老八股”中唯一还保留原名的股票,目前,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上海仪电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技术,主要收入来自于通用照明产品。
延中实业
延中实业,股票代码为600601。股票见有3种,分别为1985版1种和1990年版2种。1985年版股票面值为50元。1990年版股票面值为50元(见图2)和500元(见图3)2种。
沪市“老八股”的前世今生
1993年,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打响了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第一枪。1998年,北大方正入主延中实业,公司更名为上海方正延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公司更名为方正科技(600601,股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方正科技”。目前,公司控股股东为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为“ST方正”,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印刷电路板产品,主要收入来自印刷电路板、软件系统集成。
爱使电子
爱使电子,股票代码为600652。1984年12月,上海爱使电子设备公司设立,1985年1月发行股票。股票主要见有1种(见图4),另见有1种票幅为158mm×71mm的股票,股票上的公司名称为上海爱使电子有限公司,未见实际使用。
沪市“老八股”的前世今生
1993年6月,公司更名为上海爱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爱使股份”。2014年11月,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天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控股股东。2015年3月,公司更名为上海游久游戏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游久游戏”。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没有变化,股票简称为“*ST游久”,主营业务为游戏媒体资讯平台,主要收入来自广告。
真空电子
真空电子,股票代码为600602。1986年12月,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设立,1987年1月发行股票。1991年11月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系首家发行B股的公司。作为“老八股”的A股股票见有1种(见图5),主图为主要产品,面值为100元。
沪市“老八股”的前世今生
1997年3月,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控股股东。2001年5月,公司更名为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广电电子”。2009年11月,公司的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2015年,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主营业务、经营范围、发展战略等均发生实质性变更。2016年4月,公司更名为云赛智联(600602,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云赛智联”。目前,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上海仪电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云服务、大数据业务。
申华电工
申华电工,股票代码为600653。1986年7月,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成立,1987年3月发行股票,1990年12月第一次增资扩股。股票见有2种,1987年版1种(见图6)和1990年版1种(见图7)。
沪市“老八股”的前世今生
申华电工系“老八股”中唯一一家上海郊区的上市企业;1999年11月,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公司更名为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晨集团”;2002年3月,股权再次变更后,公司更名为上海申华控股(600653,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申华控股”。目前,公司名称为辽宁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辽宁华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消费服务。
飞乐股份
飞乐股份,股票代码为600654。1987年6月,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同年9月发行股票。股票见有2种,分别为100元(见图8)和10000元面值(见图9)。
沪市“老八股”的前世今生
飞乐股份原系飞乐音响的母公司,2015年1月,深圳市中恒汇智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控股股东,公司更名为“中安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安销”。目前,股票简称为“ST中安”,主营业务为安防消防系统,主要收入来自安保运营服务。
豫园商场
豫园商场,股票代码为600655。1988年3月发行股票。股票见有1种(见图10),主图为豫园九曲桥。
沪市“老八股”的前世今生
1992年,在“豫园商场”基础上,重组成立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豫园商城”。2002年11月,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控股股东。2018年7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复星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股票简称变更为“豫园股份(600655,股吧)”。目前,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综合性商业,主要收入来自于珠宝时尚、物业开发与销售。
浙江凤凰
浙江凤凰,股票代码为600656。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全国日化行业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兰溪化工总厂被浙江省确定为首批股份制改造企业。1988年10月,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设立,1989年3月发行股票,1990年12月在上交所首批挂牌交易,是全国首家异地上市公司。股票见有1种(见图11),主图为兰溪化工总厂。
沪市“老八股”的前世今生
1994年5月,康贝恩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1997年11月,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2001年3月,公司更名为上海华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源制药”。2007年8月,东莞市勋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2008年8月,公司更名为东莞市方达再生资源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方源”。2010年6月,珠海华信泰投资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2011年9月,公司更名为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博元”。2016年3月,因严重违反信息披露规则,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5月被摘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博览财富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紧抓热点,大数据分析,优选价值好股,APP内免费看>>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换一换相关阅读
解禁市值超2000亿!兔年解禁巨无霸出炉,节后这些股迎解禁
解禁市值超2000亿!兔年解禁巨无霸出炉,节后这些股迎解禁
财联社
TPW投资首席投资官杰伊·佩洛斯基:欢迎兔子先生!新的一年亚洲会引领全球复苏,超配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
TPW投资首席投资官杰伊·佩洛斯基:欢迎兔子先生!新的一年亚洲会引领全球复苏,超配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
证券市场红周刊
鹏扬基金股票首席投资官朱国庆:2023年某个时点A股会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击
鹏扬基金股票首席投资官朱国庆:2023年某个时点A股会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击
证券市场红周刊
A股顶流成海外投资一哥!公募消费大佬增持海外科技股!投资需注意这三点
A股顶流成海外投资一哥!公募消费大佬增持海外科技股!投资需注意这三点
券商中国 微信号
3B家居(BBBY.US)收到纳斯达克警告信 接下来会退市吗?
3B家居(BBBY.US)收到纳斯达克警告信 接下来会退市吗?
智通财经
热门关注
NO.1
全国有65万家烟花爆竹相关企业湖南烟花爆竹企业全国最多
NO.2
春晚小品《坑》辛辣讽刺,中纪委网站:不能让“躺平式干部”再坑人了
NO.3
2023年春节股市休市日历:A股连休9天,港股通关闭交易11天。港股1月21日至1月25日连续休市五天,1月26日(星期四)起照常开市。
NO.4
2022年广西GDP为26300.87亿元同比增2.9%
NO.5
春节档票房破15亿,《流浪地球2》《满江红》档期票房均破4亿
前往“和讯财经”查看实时热榜>>
机会情报站
发展门槛极高的行业,汽车和工控领域将是需求主要推动力,卡脖子领域国内厂商开始实现突破,高端化市场份额扩大,23年Q2起将触底反转
脱水君
政策支持+机构充足加仓空间+融资环节改善,这波行情仅处于牛脖子阶段。23年业绩有望实现大反转,部分优质企业成长为新巨头
脱水君
2023年1月18日复盘《两大主要导致短期修整》
史月波高控盘
节前缩量再现,市场低迷期尽量少交易
脱水君
徐小明:周四操作策略
徐小明
标签推荐
股票
上海
股份
简称
Copyright © 和讯网老八股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之前已经发行并有交易的8支股票。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时,上市的仅有8支股票。老八股是一种历史遗产,也是利用或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来推进我国产权改革的破冰之作。
它的历史意义还在于:不仅影响了中国股市早期的试点和后来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拓展资料:
先说证券的定义。
证券是有价证券的意思,钞票、邮票、印花税票、股票、债券、国库券、商业本票、呈兑汇票、银行定期存单等等,都是有价证券。但一般市场上说的证券交易,应该特指证券法所归范的有价证券,钞票、邮票、印花税票等,就不在这个范围了。证券交易被限缩在证券法所说的有价证券范围之内。
在我国关于证券交易也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在证券交易法第二条就规定:『在中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和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适用本法。本法未规定的,适用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政府债券的发行和交易,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接著就是定义交易。
按交易中权利属性论,交易有两种,一是买卖,就是所有权的完全移转;二是借贷,交易成就的是债权债务关系。例如去银行存定存,银行交付定存单,看似买卖定存单,实际上存款确是银行的负债,并非收入。所以定期存款交易,是借贷关系的交易。像债券的回购、逆回购交易,都有借贷的属性,但在会计处理上做成债券买卖断。
即使是单纯的买卖,也依交割时间,区分成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远期交易如果交易标的的质量、买卖交割时间都标准化,由期交所发行,就又衍生出期货或选择权交易。
此外,证券交易还有许多不同属性,例如公开挂牌交易与不公开私下交易,小额交易与大额交易,直接交易与代理交易,交换交易与换股交易,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连续竞价与集合竞价交易等等,都是证券交易之属。我们也可以通过银行购买国债,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