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灯塔工厂股票
A. 三一重工现状分析,600031现状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徐工机械(000425)、三一重工(600031)、中联重科(000157)、柳工(000528)、中国龙工(03339.HK)、铁建重工(688425)、山推股份(000680)、山河智能(002097)、厦工股份(600815)、浙江鼎力(603338)等。
本文核心数据:企业营收、毛利率、市场份额等。
1、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对比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龙头趋势明显,徐工机械、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是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外均知名的龙头企业。2002年,三企业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份额占比合计超过33%,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市场份额占比合计超过20%,行业竞争优势明显。三一重工在三大龙头中是工程机械行业营收规模最大企业,其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占比达到近14%。三企业全方位对比情况如下:
B. 东方财富股票股吧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是专用设备中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企业,想必大家都对它有些许印象,众多机构投资者都很看好这只股票,纷纷对它进行投资,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只股票的价值,是否值得我们大家去投资。在开始分析三一重工前,我整理好的专用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您只要点击下方标题,就可以领取这份资料啦:宝藏资料:专用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简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挖掘机械、汽车起重机械的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属工程机械行业。公司是国内混凝土机械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拖式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全液压振动压路机、摊铺机、挖掘机、平地机等。三一重工在过去的12年里,一直位于中国工程机械用户品牌关注的首位。
从简介我们可以看到三一重工是非常有实力的,下面我们从亮点分析三一重工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受下游基建、地产投资需求拉动,叠加环保政策升级、设备更新需求增长、人工替代效应等因素的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延续高景气度,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全线产品持续增长,国内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再次刷新历史最好经营业绩。
亮点二:数字化及智能化转型成果显著,公司经营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会继续大力推进数字化及智能化转型,踊跃进行"灯塔工厂"建设,把视觉识别、工艺仿真、重载机器人等前沿工业技术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到国内的各大产业园当中,使人机协同与生产效率获得了极大地提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制造成本,使公司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增加了公司的人均创收,其水平已经获得了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先地位。
亮点三: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
公司对海外市场渠道、服务能力、 代理商体系、服务配件体系的建设加大了投入,行业整体水平要低于海外市场销售情况,东南亚大区、三一美国、三一欧洲、非洲各区域均实现了较快提升,北美,欧洲,印度等作为主要市场,它们的挖掘机份额均大幅提升。随着海外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公司在海外业务上有着深度布局的优势,出口业务非常有可能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篇幅的原因,更多关于三一重工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在这篇研报中就已经表明了,点开就可以看到:【深度研报】三一重工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在基建需求拉动、国家加强环境治理的政策、老旧设备更新需求增长、人工替代效应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在行业增长方面和景气程度上,工程机械行业以远超预期。除此之外,市场规模的扩大趋势明显,下游施工需求持续保持旺盛,专用设备出口量不断增加。面对这种情形,三一重工作为行业标杆,公司的产品是占绝对优势的,业绩营收还可以进一步发展。
总之,三一重工在行业内非常优秀,站在长远的角度,这支股票不错。但是文章并不能预测未来,想知道三一重工的未来行情到底如何,直接点击下面这个链接,专业的投顾帮你判断你的股票,了解一下关于三一重工现在的行情好不好:【免费】测一测三一重工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C. 中集车辆股票股吧
中集车辆申购代码301039,发行价格6.96元/股,发行市盈率16.52倍。可比公司:汉马科技 (600375)。中集车辆公司是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的半挂车生产企业,在全球主要市场开展七大类半挂车的生产、销售和售后市场服务;在中国市场,公司是具有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用车上装生产企业,同时也是知名的冷藏厢式车厢体的制造企业。
中集车辆公司主营业务专注并主要集中在半挂车、专用车上装、冷藏厢式车厢体等细分领域。公司从2014年起开始探索建设“高端制造体系”,目前在境内外已建成 12家半挂车生产灯塔工厂、6家专用车上装生产灯塔工厂、2家冷藏厢式车厢体生产灯塔工厂,并搭建了多个系列半挂车产品的“产品模块”。公司主要可比公司为:Hyundai Translead(美国)、Schmitz Cargobull(德国)、Wabash National(美国)(WNC.N)、山东锣响、梁山路通。公司前五大客户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杭州卓翼贸易有限公司、南通融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司所属证监会行业为汽车制造业,行业平均市盈率为29.59%。
拓展资料:
一、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具有丰富的产业链条,与其他行业紧密相连,使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已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汽车总销量从 2010 年的 1,806.2 万辆增加至 2019 年的 2,576.9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 4.03%。受经济周期影响,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宏观环境描述和行业需求的变化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和蔓延,严重影响全球经济活动,加上中美贸易的关税影响,本集团的全球化浪潮持续受到击。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外贸产品出口受阻,海外市场业务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半挂车,随着第二代半挂车新国标GB1589-2016与GB7258-2017在2020年进入全面生效,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和《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工作,预防和遏制货车非法改装行为,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中国政府积极出台鼓励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动了第二代半挂车的更迭与中国半挂车的高质量发展。
D. 三一重工股价实情,600031股价实情
作为专用设备行业龙头的三一重工,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众多机构投资者都很看好这只股票,纷纷对它进行投资,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只股票的价值,是否值得我们大家去投资。在正式分析三一重工前,我有一些资料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都是我之前整理的专用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您只要点击一下就可以领取啦:宝藏资料:专用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简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挖掘机械、汽车起重机械的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属工程机械行业。公司是国内混凝土机械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拖式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全液压振动压路机、摊铺机、挖掘机、平地机等。三一重工获得中国工程机械用户品牌关注第一名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连续了12年。
从简介中,我们发现,三一重工真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企业,接下来呢,我们先从三一重工的亮点部分来进行分析,看看它究竟是否值得投资?
亮点一: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受下游基建、地产投资需求拉动,叠加环保政策升级、设备更新需求增长、人工替代效应等因素的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延续高景气度,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全线产品持续增长,国内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再次刷新历史最好经营业绩。
亮点二:数字化及智能化转型成果显著,公司经营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继续积极推进数字化及智能化转型,大力推进“灯塔工厂”建设,视觉识别、工艺仿真、重载机器人等前沿工业技术和数字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国内的各大产业园中,使人机协同与生产效率极大副度地得到了提高,大幅降低制造成本,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公司人均创收被有效提高,领先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其他公司。
亮点三: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
在海外市场渠道、服务能力、 代理商体系、服务配件体系这几个方面,公司加大建设力度,海外市场销售情况现在远远优胜于行业整体水平,东南亚大区、三一美国、三一欧洲、非洲各区域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作为主要市场的北美、欧洲、印度等地区,挖掘机份额均大幅提升。随着海外市场需求日益增多,公司就海外业务这一块,有着深度布局的优势,出口业务很有希望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考虑到篇幅的问题,更多关于三一重工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出了这篇文章,那么点击来看看吧:【深度研报】三一重工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由于基建需求、国家环境治理的政策、人工成本的上升、设备更新的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除了工程机械行业出现的快速增长超过预期,就连景气程度远在预期范围之外。另外,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下游施工需求连续旺盛,专用设备出口量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环境,作为行业标杆的三一重工,公司生产的产品毫无疑问有着绝对的竞争优势,业绩营收还可以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三一重工实力雄厚,要是把目光放的更远,那么这支股票还是不错的。但是文章并不能预测未来,如果想知道三一重工的未来行情,请点击下方链接,有非常专业的投资顾问老师帮你诊断股票,看一下三一重工现在买入或卖出的行情如何的:【免费】测一测三一重工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E. 中集(02039)2020年营收942亿 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新高,连续第27年盈利
3月29日晚间,中集集团(以下或简称“中集”,股票代码:00039.SZ/02039)正式发布2020年年报,披露公司过去一年的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中集集团全年取得营业总收入941.59亿元,同比上升9.72%;实现净利润60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53.50亿元,同比上升246.8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1.41元,同比上升281.08%。中集在报告中宣布,公司将向股东派发2020全年股息,每1股现金人民币0.28元。
这意味着,中集继续保持自1994年在A股上市以来连续盈利27年的记录,同时也是上市以来的第26次现金分红,名列A股上市公司分红次数榜单前十,累计分红超过140亿元。
收入和盈利创 历史 新高 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活动遭受到巨大冲击,中集集团作为一家全球化的跨国集团,也无可避免地遭受到了正面冲击,由此导致中集2020年一季度亏损6.41亿元,第二季度业绩虽然大幅度减亏,但上半年业绩仍然显示为亏损。
艰难更显勇毅,作为一家投产近40年的国际化集团,中集曾经多次穿越世界经济波动和行业起伏周期,并通过强有力的战略升级和产能布局调整等措施,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0年中集的行动同样迅速而果断,为抵抗疫情影响,中集迅速成立了“特殊时期集团决策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风险管控措施和经营管控措施,并坚决推进落实。在这一年里,中集克服重重困难和考验,通过战略规划优化、业务聚焦、低效资产处置、重大战略主题落地等重大动作,最终实现了有质增长。
得益于中集特殊时期管控措施的落地和第三季度末开始集装箱市场回暖等多方面因素,年中开始,中集业绩触底回升。中集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利润已经转正。到2020年底,中集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收入和盈利双创 历史 新高。这也让中集上市27年来持续盈利的记录得以保持。中集在 历史 罕见的严峻形势下,努力向股东们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主营业务继续保持领先 第四个百亿业务板块诞生
2020年,在坚持 “稳健经营、有质增长”的战略主题下,中集旗下各业务板块和成员企业齐心协力、深耕业务,积极适应新发展格局,挖掘中集在国内有优势、有前景的产业机会,重点拓展国内市场,同时兼顾全球市场机遇。各业务板块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实现了疫情后的快速恢复、稳健发展。
中集各主要业务不断开拓市场,继续保持市场领导地位。集装箱板块标准集装箱及主要常规特箱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增量业务同比增长53%;特种铁路箱同比增长219%,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车辆板块全球半挂车销量合计131,327辆,同比增长11.57%,保持行业全球领先地位。
能化板块的低温车、中压车、低温罐、车用瓶等继续保持冠军产品地位,球罐稳居全国第一。天达控股登机桥产品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消防救援业务在成为国内最大消防车集团后,通过国内、国际一体化协同,实现地区及行业全覆盖。物流板块集装箱吞吐量1,500万TEU,继续保持国内第一,场站业务年度进出箱量570万TEU,在疫情冲击下,仍然继续维持国内第一水平。
在业绩数据上,中集旗下集装箱板块2020年取得营业收入221.64亿元,同比增长9.92%,全年取得净利润19.87亿元,净利润率达到了近几年最高水平。
2020年,中集旗下车辆板块(以中集车辆为经营主体)全年取得营业收入合计264.99亿元,同比增长13.56%,创 历史 新高;取得净利润12.69亿元。
2020年,中集旗下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2.92亿元,净利润人民币3.6亿元。该业务(以中集安瑞科为主要经营主体)由于受行业周期性和疫情双重影响,化工罐箱全球市场容量大幅下降,总体业绩有所下滑,但主要产品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该板块三大业务之一清洁能源装备实现收入70亿元,同比上涨2.7%。
空港/消防/自动化物流装备业务(以中集天达控股为经营主体),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0.89亿元,同比上升2.12% ;实现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上升28%。
物流板块营业收入在2020年首次突破百亿,达106.36亿元,同比增长16.15%;实现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140.57%。物流服务业务成为中集第四个营收突破百亿的业务板块。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石油产量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该年中集海洋工程业务(以中集来福士为经营主体)实现营业收入54.25亿元,同比增长20.12%,不过仍存在一定亏损。海工营收的增长,得益于中集来福士继续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布局,在巩固传统油气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海上文旅、海上新能源等方面的业务;大力开展深远海渔业、海上风电业务,已形成独到的商业模式。
为落实“聚焦智慧物流装备”战略,2020年中集整合了集团内部多家主营中小物流载具业务的优质企业,成立单元载具业务板块(以下简称“中集载具”),专注于为 汽车 、液体化工、橡胶等行业提供专业的单元化物流载具研发制造、租赁运营及包装综合解决方案。2020年,中集新成立的单元载具业务实现营收30.36亿元,净利润人民币0.94亿元。
除了装备制造,中集还拥有服务于集团各类业务发展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2020年,中集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1.78亿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12亿元。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融资租赁公司、中集财务公司和海工资产池管理平台公司。
加大国内市场拓展 推进创新产品开发
2020年,中集主要业务在保持全球主流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加强了国内市场的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力度,并不断取得新突破,来自国内市场的营收占比不断攀升。
2020年,中集集团在中国国内市场取得营收567.29亿元,同比增长25.18%,在总营收中占比60.25%,超过2019年52.81%的占比,显示国内业务收入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
中集不仅加大了国内市场开发力度,同时也在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例如青岛冷箱航空箱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打破了欧美企业对该产品的垄断,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南通中集在青海全集成储能项目成功交付,标志着板块已具备该产品的全集成交付能力;扬州通利成功开发“疫苗三栖储运方舱”并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疫苗超低温储运的全球性难题。
中集车辆提出升级产品模块、完善灯塔工厂、启动营销变革和推动组织发展四大模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端制造体系,该业务大力推动适应“国内大循环”的产品研发,连续发布多款新车型。能化板块中集罐箱内衬加工车间投入试生产,助力芯片半导体产业国产化和国内5G技术发展;食品装备业务成功收购英国McMillan公司,弥补了蒸馏酒类工程方面的空白;氢能业务与挪威Hexagon、宝武集团等多家合作方建立合作意向或签署战略协议。
天达控股旗下的民航协发成功交付全球首台套双向驾驶纯电动摆渡车和全球首台套纯电动食品车。物流板块成功开通孝感至东北、徐州至莫斯科等20余条国际国内铁路班列;新建泰国、马来西亚、宁波等码头堆场,兰州铁路场站等十余家堆场网点。海工板块风电导管架、升压站、深海渔业高端装备等新一轮首制产品的交付,积累了新业务落地能力。
资本运作助力战略布局 创新业务势头良好
2020年12月18日,深圳资本集团战略入股中集,合计持有中集股份29.74%,正式成为中集第一大股东。此次股权转让是中集自1994年上市以来经历的最重大的股权结构变动,是中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对中集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股权变动完成后,中集长期以来的混合所有制的治理结构没有改变,中集依旧保持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资本运作紧贴深圳市及中集自身的战略布局服务。一方面,深圳国资委通过深圳资本集团入股中集,进一步完善了深圳在海洋经济开发和物流、能源装备领域高端制造的布局;另一方面,中集集团从深圳蛇口起步走向世界,深圳资本集团的入股加强了中集与深圳国资委大家庭的联系,将有利于中集借助新股东的力量为深圳“双区”建设贡献力量,并帮助中集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取得更大突破。
除了中集集团自身股权结构得到调整,中集旗下各业务板块和企业在上市、引战等资本运作手段上也动作频频。各业务板块和企业积极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借力资本市场的东风, 探索 传统制造的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推动了相关业务板块和企业整合业务架构、提高经营效率、缓解财务压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公司治理。
例如,中集产城通过碧桂园增资、引入曲江文投战略投资进行二次引战,中集集团对中集产城的持股比例降至45.92%,中集产城成为中集的联营公司。中集产城的成功引战,充实了中集产城的净资产及现金流量,有利于加快中集产城快速发展,及在行业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中集产城引战也是中集推动“有质增长”、“业务聚焦”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行动之一。
2019年7月,中集车辆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2020年,中集车辆提出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其申请已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目前正在等待呈报中国证监会注册。
中集安瑞科的子公司中集安瑞环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已取得香港联交所关于建议分拆的同意,也拟于A股独立上市。
2020年10月初,中集开始以协议安排方式将中集天达私有化。2021年1月25日中集天达已正式退出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在集团和旗下主要业务板块企业的股权调整和资本运作之外,中集旗下的创新企业也在这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中集旗下多家创新企业持续获得外部市场化投资认可,引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例如中集冷链 科技 、挂车帮、精新相能3家创新企业相继成功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大幅提高相关创新企业股权价值。
围绕冷链业务,中集近年来推出的创新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其中中集冷链 科技 业务表现强劲,逐步覆盖冷链物流产业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精新相能旗下子公司中集冷云高标准完成新冠疫苗的国内外温控运输,并成为交通部公布的首批新冠疫苗运输重点联系企业;小飞鱼成为京东物流东南亚冷链唯一指定合作伙伴。
2020年,中集创新业务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集团及各板块创新企业总收入实现较大增长。冷链业务外,中集模块化建筑(含设计院)销售收入翻番,同比扭亏为盈,中集同创/汇杰、中集安防、挂车帮、中集蓝等创新企业也都取得了较大的业务进展。
回望2020:中集已形成聚焦于物流和能源行业的跨国产业集群
报告表示,中集通过业务拓展及技术开发,已形成一个专注于物流及能源行业的关键装备及解决方案的产业集群。
首先,在物流领域,中集依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以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为延伸,以空港、消防及自动化物流装备业务为扩展,以物流服务业务为依托,同时辅之以单元载具业务,共同为现代化交通物流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在能源行业领域,中集一方面以陆地能源为基础,开展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另一方面以海洋能源为抓手,开展海洋工程业务,包括传统海洋油气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展望2021:踏上“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实现持续的有质增长
报告提出,展望2021年,中集将坚持“制造+服务+金融”的战略定位,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由制造向服务延伸,聚焦主业,优化产业结构;将继续提升全球运营能力,优化业务和资产,加快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链优势;在技术升级、业务模式及管理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并控制风险;努力把握市场变化,布局新兴产业和创新业务,实现持续的有质增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集人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以深圳资本集团入股中集集团为新起点,中集正处于转型升级、确定新战略规划的关键期。
2021年,中集集团将把握深圳“双区”建设的 历史 性机遇,适应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尊重时代、敬畏市场,深挖国内市场潜力,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决实施以业务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业绩完成率,主动思考、快速行动,为全球客户继续贡献中集智慧和中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