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退出美国市场
1. 中国三家运营商在美退市,股民持有的股票怎么办
三大运营商只要按1美元的价格回购就算是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其余的损失用不着企业管,投资者去告美国政府。
是美国证交所单方面违约,和三大运营商没有关系,根据纳斯达克的退市标准规定,持续上市的标准为最低价不得低于1美元,因此,美股持续低于1美元也可能会退市。
(1)中国股票退出美国市场扩展阅读:
这件事对三大运营商没什么影响,不过可能会影响剩下在美股上市的企业,投资人怕美国再下手,估计会抛售中国公司的股票。
中国企业应该准备好1美元回股,做个负责任的企业,无条件以一美元价格回购。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以后中国企业都不可能去美国上市了,境外投资者也不敢在美国买中国企业的股票了,想买只敢去香港买了。
股价对公司唯一的影响就是下一步的融资,三大运营商在美国融资的能力远小于A股和H股,意义不大。
2. 为什么一些中国的概念股试图在美国退股
2000年4月13日,新浪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交易,代码是SINA;6月30日,网易上市;7月12日,搜狐上市。
这一年也成为“中概股”元年。
因为国内证券市场实行审核制,门槛过高,不少上市无门的企业纷纷以三大门户为榜样,赴美上市,实现“赚美国投资人钱”的财富梦想。
但情况从去年起开始有了变化。2011年6月开始,数十家中概股频频遭受做空机构攻击,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2011年8月至今,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已经退市的数量为23家,其中从纳斯达克退市的有15家。
即便是那些仍在苦苦挣扎并未退市的企业,也有很多陷入股价暴跌的泥潭中。华视传媒股价下跌超过96%,成为“中概股第一熊”;而曾经是资本市场宠儿、各种财富排行榜常客的赛维彭小峰,身家比最高峰时缩水70亿美元,恐怕再也没有重返富豪榜的希望。
噩梦仍在继续,那些仍怀有“美国梦”的企业家成为下一个受伤的人。
中概股杀手
自2006年起,莱福特共对21家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发动袭击,其中有16家股价跌幅超过80%
美国东部时间8月7日上午,香橼(CitronResearch)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一份名为《双面如新》的报告,认为如新在中国国内涉嫌非法“传销”,致其股价一度下跌12.7%。
如新是一家在中国做直销的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它只是香橼众多猎物中不太起眼的一个。
香橼是一家美国做空机构,创始人及唯一员工是一名40岁的犹太人,名为安德鲁・莱福特(AndrewLeft)。让香橼和他大名远扬的是今年6月20日,他发动的对恒大地产的做空,这次不成功的猎杀让地产富豪许家印的身家在两个小时里蒸发了130亿港元。
莱福特和他的香橼外号“中概股杀手”。2001年8月至今,他已累计发布150余份针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告,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
自2006年起,莱福特共对21家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发动袭击,其中有16家股价跌幅超过80%,东南融通、中国高速频道等7家中概股都是在其攻击下最终退出美国资本市场。
与香橼齐名的还有浑水、OLPGlobal、AlfredLittle等机构。做空机构与中概股的猎杀与反猎杀游戏,愈演愈烈。尽管这些机构偶有“失手”,但更多时候中概股创始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手中的财富慢慢蒸发掉。
对于东南融通董事局主席贾晓工而言,“美国资本市场之旅”绝对是一次不愉快的回忆。
2007年10月,东南融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代码为“LFT”,IPO共募集了1.49亿美元。当时为其上市保驾护航的是高盛和德意志银行。
这家“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软件企业”,上市后股价即一路上扬,从发行价17.5美元一路飙升至最高42.86美元,市值曾高至25亿美元左右。
随着东南融通成功上市,实际控制人贾晓工一夜暴富,个人财富在2010年底一度达6.7亿美元。在理财周报当年发布的《3000家族财富榜》中,贾晓工以23.66亿元人民币排在128名。
但上市4年之后,东南融通却被赶出了纽交所。贾晓工的财富之梦也被敲碎了。
2011年8月16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东南融通正式被摘牌。做空机构正是东南融资的退市主力推手。
2011年4月26日,香橼在其官网发布一份研究报告,质疑东南融通造假。香橼认为东南融通毛利率远高于同行,涉嫌造假;同时质疑其高管背景、员工聘用关系等问题。
当日,东南融通股价大跌12.92%,次日,再跌20.28%。东南融通称暂不对香橼质疑发表评论。
直到第三日,贾晓工有所反应。这一天贾晓工主持召开电话会议,同时决定大规模回购东南融通股票。随后又决定将股票回购规模从5000万美元提高至1亿美元。但贾晓工并没有公开回应香橼的质疑。
5月9日,香橼发布了第二篇报告,指控东南融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同日,做空机构OLPGlobal亦加入“围猎”东南融通。当日,东南融通股价再跌8.26%。
次日,即香橼首份质疑报告发布两周之后,东南融通才发布了一份姗姗来迟的公告,回应香橼和OLPGlobal的质疑。
但为时已晚,贾晓工已经无法阻止东南融通的股价雪崩。5月17日,东南融通被迫停牌。此时,其股价已经跌至18.93美元,市值缩水至10.8亿美元。
而东南融通所聘审计机构德勤,早在5月4日即宣布开始调查东南融通造假事宜。调查的结果与香橼的指控相差无几,最终德勤在停牌两天之后宣布辞审。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开始对东南融通展开调查。
其间,东南融通4名高管先后辞职,包括首席财务官ThomasGurnee和3名独立董事。最终,纽交所认为其管理架构已不再符合上市要求,于7月26日启动退市程序。
东南融通在退市之后即于8月17日进入美国粉单市场交易。当日收盘价为0.78美元,比停牌前暴跌95.9%,市值仅为0.47亿元。贾晓工的纸上美元财富也随之烟消云散。
与东南融通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中国高速频道、普大煤业、中国电机、旅程天下、盛世巨龙等一系列中概股。财务问题、公司管理问题是这些公司的通病,就像一栋偷工减料的破房子,风和日丽的时候没问题,一旦遇到狂风暴雨,顷刻间倒塌。
彭小峰的黑色2012
赛维市值只有1.91亿美元,蒸发了上百亿;彭小峰的财富也缩水73亿美元,锐减98.11%
曾是中概股骄子的赛维彭小峰,其财富之路如同一出跌宕起伏的大片。
2007年,赛维LDK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这是中国新能源企业在美国市场最大的一次IPO。上市首日,赛维市值为36.45亿美元,而持股72.13%的大股东彭小峰,其个人财富值也高达26.29亿美元。
至当年10月,赛维的市值飞升至102.85亿美元,彭小峰账面财富则达74.18亿美元,迅速蹿升至国内富豪榜前十之列。
但5年之后的今天,赛维市值只有1.91亿美元,蒸发上百亿;而彭小峰的财富也缩水73亿美元,锐减98.11%。赛维与彭小峰均已深陷泥沼之中,债台高企,而破产传闻也不断传出。
从创立赛维,到年产2G瓦硅片的“世界级规模”,彭小峰只用了2年时间。
彭小峰并不满足仅仅生产硅片,很快他就开始尝试光伏的上下游。
在赛维组建1个月之后,彭小峰即开始筹建多晶硅项目,3个5000吨的项目。而此时,国内各大厂商的多晶硅项目规模,多者也只有几百吨。
激进的彭小峰最终遇到了困境。
赛维从最初硅片经营,扩大到多晶硅、电池及组件等业务,一直都在快速扩张,但这种扩张并没有体现在业绩中。
自去年以来,赛维一直处于巨额亏损之中,而债务压力也难以缓解。
8月2日,赛维发布2012年上半年业绩公告。财报显示,赛维今年上半年亏损10.8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23.86亿元,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则为78亿元,同比下滑69.41%。而在2011年,赛维净亏损甚至高达54.9亿元。
而赛维的不断亏损也使资金压力不断加大。上半年其负债共为211.6亿元,负债率为80%,到年底还将有20亿元的银行到期借款。
据悉,为了缩减开支,今年以来,彭小峰已经裁减了5000余名员工,而近一年时间里已裁员9000余名。
2008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价格大跌。尽管随后有所反弹,但2011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又快速下跌,这种势头一直延续至今,而整个光伏行业也步入了漫长的“寒冬”。
广发证券一名分析师预测,由于多晶硅库存依然在增加,产品价格下滑趋势上会延续,行业回暖的迹象难以看到。
当然,彭小峰并不是孤例,他的同行过得也一样不好。无论是尚德电力控制人施正荣,还是晶澳太阳能董事长靳保芳,均面临着公司业绩下滑,个人财富灰飞烟灭的问题。
财报数据显示,尚德电力今年一季度债务高达接近230元(35.8亿美元)。中国英利最新业绩预告显示,其今年二季度预亏1.9亿元(0.3亿美元),去年其亏损了32亿元。
光伏行业多家上市公司均高居“中概股”跌幅榜前列。截至8月10日,尚德电力市值已从上市之日的27.15亿美元跌至1.88亿,而晶澳太阳能市值也比首发日大跌93.27%。
施正荣的账面财富已经不足一亿美元,蒸发了26亿美元。靳保芳的财富则缩水9成。
“美国梦”破灭
今年以来,登陆美国成功的中国企业只有唯品会一家。从去年7月至今,也只有2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
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企业兴趣越来越低,要求越来越苛刻。
越来越多的“中概股”不得不面对退市或濒临退市的命运,而那些在美国证券市场大门之外徘徊的中资企业,想再多迈一步,也愈发艰难。
今年以来,登陆美国成功的中国企业只有唯品会一家。从去年7月至今,也只有2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
相比于去年上半年,奇虎360、人人网等5家企业同登美国资本市场的热闹喧嚣,如今的局面可谓凄凄惨惨戚戚。
此前,迅雷、拉手网、窝窝团、神州租车和盛大文学等企业都已先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公开募股(IPO)申请,而京东商城的赴美IPO也已计划多时。
结局无一例外:等候多时,犹在门外。迅雷和拉手网等公司的上市申请都已搁置。着急融资的神州租车甚至等待不及,主动终止了赴美IPO申请。
今年1月,神州租车提交赴美IPO申请,计划募集资金1.58亿美元至3亿美元。
作为神州租车的创始人与董事长,陆正耀的梦想就是把这家公司送上资本市场。他此前曾表示,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租车企业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和专业的金融支持。
神州租车一直在跑马圈地,最缺的即是资金。一位营销分析师认为,神州在战略上首先选择发展规模,加快扩张能获得更大盈利空间。
据神州租车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其负债率在2011年底高达95.4%。
同时,陆正耀本人持有神州租车股比达30%。以神州租车所确定的10.5美元-12.5美元/股的价格计算,其市值在7.7亿-9.2亿美元之间。陆的个人财富至少在2.3亿美元以上。
然而,提交上市申请3个月之后,神州租车暂停了计划。5月,神州租车又撤消了申请。
折戟IPO,神州租车的官方解释是,美国资本市场疲软以及投资人对中概股信心不足所致。
一家于去年从纳斯达克退市的中资企业高管娄峻峰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美国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兴趣和信任度均在降低,所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条件要比以往严格。
“一些中资公司先后出现造假现象,比如东南融资、嘉汉林业等,会让美国投资者对现来的中国公司产生不好印象。”娄峻峰介绍,不少业绩较差的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纯粹为了“圈钱”,容易出现财务造假等多种乱象。
IPO失败,陆正耀财富之梦要推迟了,而神州租车至少融资1.58亿美元的愿望也要暂停一段时期。
然而,神州租车不久之前宣布,已获得美国华平投资集团2亿美元股权投资,而随后中国银行业宣布给予其30亿元人民币授信。神州租车对资金的饥渴,暂能缓解。
3. 中国在美国上市公司退市的后果是什么
中国在美国上市公司退市的后果为不利于国内公司在国际上的业务拓展及降低了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影响力,退市的公司可能会在中国国内的证券交易所中重新上市,并需要严格遵循国内的上市规则和制度。美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同时也可以作为国内公司国际发展的优秀平台。鉴于近年美国政府对中国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进行一系列打压的行为,国内公司的退市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现状的改善,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内交易市场的制度也会越来越完善且氛围会越来越倾向于国际化。
拓展资料:
一、纳斯达克市场上的个股符合以下条件会退市:
1、上市公司的有形净资产低于200万美元;
2、市值低于3500万美元;
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收益低于50万美元,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中的两年的净收益低于50万美元;4、社会公众持股少于50万股;5、做市商数少于2个;6、股东人数少于300人。
7、其它规定
二、纽约交易所退市的规定:
1、股东少于600个,持有100股以上的股东少于400个。
2、社会公众持有股票少于20万股,或者总市值少于100万美元。
3、连续5年不分红。
4、过去的5年经营亏损。
5、总资产少于400万美元,且过去4年每年亏损。
6、总资产少于200万美元,且过去2年每年亏损。
7、其它规定
三、在美国上市企业,如果被强行退市,企业有损失吗?
1、首先说结论:一般情况下,如果被强行退市,企业都是有损失的。
2、因为,企业上市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融资。如果企业被强行退市,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当然是有损失的。
3、企业融资方式有很多种,上市融资只是其中之一。
4、而企业上市融资,也可以说是有利有弊。缺点自然是股权被稀释了;但同时,上市也是好处多多,比如基本不用支付融资利息,相当于拿别人的钱做生意,而且由于资本市场的溢价效应,能让企业估值迅速膨胀,因此上市也是“造富神器”。当年广为传播的“阿里巴巴前台变身亿万富翁”的段子,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5、当然,如果从ZZ等角度综合分析,在美上市企业的退市情况复杂,但我们还是应该就事论事,不宜脱离经济本质,过度解读。
6、总而言之,上市公司被强行退市,皆非企业所愿,对于企业来说,是有损失的。
4. 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在美国退市,回到国内上市
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很多原先在美股退市的中概股陆续在美股退市后,回到A股重新上市,很多投资者表示不理解,美国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吸引着全球的资本参与其证券交易,而且各项制度完善,只要公司的业绩较好或者成长性较好都能够得到美股市场投资者认可,比如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股价也是一路走高,并且大家讨论最多的也就是拼多多的股价也是一路走高,虽然目前其没有正式盈利。
但股价却是屡创新高,投资者看好的是其的特别的商业营销模式和公司营收情况,包括其客户流量等,看好的投资者不是看好现在的盈利能力,而是其成长性,一旦商业模式成型后和行业地位站稳,公司能够短期快速盈利,通过这类公司的上涨我们能够发现
美股市场的一些投资者包括一些机构投资者投资还是较为理性,如果好的公司能够在美股上市后能够发展和成长的较好,而我们A股主要是题材性的炒作,市场投资者都在挖掘一些短期题材炒作,相比之下美股市场更成熟,长期发展前景较好,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还要再美股退市呢,下面我们来重点讨论这类现象的原因。
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改革这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在逐步改革,各项制度趋于成熟后,吸引更多的中概股回归,原来我国是实行的核准制的上市制度,很多公司根本不符合A股的上市条件,比如之前阿里,腾讯等都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很多企业是被迫后选择美股上市。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改革,我们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在去年已经正式上线,再次创业板也要实施注册制,这让很多原本无法在A股上市的企业,都能够选择在A股上市完成融资,比如国家之前设立的CDR等,也鼓励一些中概股回归A股上市等,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政策红利较多,这就导致很多中概股的回归A股的兴趣,国内条件明显好于美国。总结: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重点讲解了中概股选择在美股退市,选择在A股上市的原因,很多中概股企业在美股收到不公平的待遇,再次的A股的特点,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国内上市条件越来越好,市场的活跃度好于美国市场,政策鼓励等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总结: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重点讲解了中概股选择在美股退市,选择在A股上市的原因,很多中概股企业在美股收到不公平的待遇,再次的A股的特点,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国内上市条件越来越好,市场的活跃度好于美国市场,政策鼓励等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5. 四大央企官宣从美股退市,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四大央企现在已经宣布了从美股退市那么他们这样做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1、美国经济的退步
四大央企一方面退出美股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经济的下滑,特别是在股市方面表现更为明显所以在经济压力的驱使下不得不让四大央企宣布从美股市场进行退市。
4、美国股市动荡不定
四大央企退出美国股市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美国股市的动荡不定,很多股票的波幅非常的大对经济的收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四大央行决定退出。
5、美股的风险太多
四大央企另外一个退出美股的原因就是因为美股的风险太多,不单单是一些经济上的风险还有一些隐私上面的风险让美股很难得以把控。所以四大央企都决定退出美股的市场。
美股的动荡不定和较高的危险指数都成为了四大央企退市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美国经济的退步美股已经不能带给四大央企们太多的利益收入,所以退出美国股票市场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上面这些内容也只是小编我的个人意见和看法。
6. 中国人寿:纽交所存托股退市已于9月2日生效,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其中关于是否会采取双重上市的保险行为,还有后续股价是否会有影响值得关注。
7. 中股在美国摘牌怎么收回股票
回购股票。
退市后上市公司会自掏腰包以1美元的价格回购投资者手里的股票;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一般来说都是“好公司”,这些公司在美国退市有主动申请退市和被动摘牌退市。主动申请退市:比如: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中芯国际),2019年,就主动向美国申请退市,主动退市是继续保持ADR(美国存托凭证),只是转移到OTC(场外交易)市场。很多企业在美国退市后,就会转到A股市场上市。被动摘牌退市:如最近很火的“中国三大运营商被纽交所摘牌退市”,根据美国的退市制度,退市后上市公司需要回购股民手里的股票。三大运营商被强制退市,实施了两种方案。一、退市后上市公司会自掏腰包以1美元的价格回购投资者手里的股票;二、如果持有三大运营商的股票,可以将存托凭证给三大运营商指定的投行,换取三大运营在香港发行的港股,推动投资者来说没有直接损失。
8. 中国在美上市企业如何退市
上市公司的退市有主动退市和被动退市两种,一般情况下,很少公司会主动要求退市,如果是主动要求退市的,要提前一个月到有关部门提交申请等资料。完成私有化
如果是被动退市的话,将会有几个过程,首先是在股票名称前冠以ST股,然后依然亏损,那就可能退市,股票放在三板市场交易。最后,股票的有关事宜已经完全搞掂后,就正式退市了。
(8)中国股票退出美国市场扩展阅读
私有化退市是指公有组织或公有财产的所有权人直接或由其代理人越权将公有组织或公有财产以及这些组织或财产的所有权及其派生权利合法或非法地由公有组织或公有财产的全体公民或某一集体所有转变为个别私人所有的行为及其过程。
私有化属于主动退市,就是上市公司选择主动退出股票市场,通常是由控股股东提出,以现金或者是有价证券的方式从其他小股东手上将市场上的所有流通股份购回,从而使上市公司就此摘牌退市,成为私人公司。
被动退市,大部分是由于公司以不符合上市的标准,被动退市后投资者仍就持有公司股权股票会被转至低级别的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继续交易,华尔街” 围猎”中概股。
私有化一词源至于美国,第一次大规模涌现可以追溯到20 世纪7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当时,许多在牛市上市的公司为了利用股票价值被低估而获利,开始回购公众股东持有的股票,从而有了”私有化”一说。
私有化只是暂时的策略性选择,企业并非永久离开公开市场,当初去海外上市本来就是无奈的选择,只因为国内资本市场市有一定门槛的,对营利能力有比较硬性的要求,不向美股比较看重成长性,中小企业和虚拟业务公司比较难走入国内资本市。
9. 中企从美国股市被摘牌退市,对A股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三大运营商被美股强制摘牌退市,打响了中企在美国股市退市的第一枪,预计这只是一个开头,后面必然还会有其他中企被摘牌,必然会对A股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三大运营商被摘牌退市,理由是不适合在美国股市上市,但真正背后的原因肯定是利益或者政治因素,但不管什么原因,地盘是美国的,只能被迫接受美国的决定。
随着在美国股市上市的中企被退市后,对我们或对A股将会带来以下影响:
第一,在美国股市上市的中国企业有不少,如果美国再度把这个问题扩大化的话,对已经在美国股市上市的中企就是一个挑战。
这个挑战就是怕遭受到与三大运营商的命运,被美国股市强制摘牌处理,这一点可能性是不可排除的。
第二,要知道既然美国股市铁了心要把中企拒之门外的话,对我国有想要去美国股市上市的企业遇阻了,恐怕中企后面想要在美国股市上市更艰难。
随着运营商事件之后,恐怕接下来中企想要在美股上市很难,只能让这些中企选择在A股上市融资了。
第三,美国股市上市的中企,如果被退出美国股市,再度加上想要进入美国股市上市受阻的中企,这些企业必然要选择上市的。
而那些被美国股市退市的,退市后回归A股上市,还有就是有些企业直接放弃去美国股市上市,选择直接进入A股上市,这就是对A股市场带来的主要影响。
第四,如果这些在美国股市上市或者被拒上市的企业,都集中回来A股市场上市,对A股带来两大影响。
其一会不会造成A股IPO堰塞湖呢?其二从A股上市融资,说白了就是从A股市场抽资金,这个也是对A股带来的主要影响。
第五,当然这些中企既然不能在美股上市,何不尽快早点回归A股上市,早一天或者晚一天,迟早都是要回到A股怀抱上市的。
而且近两年A股已经为这些中企打开了回归之路,欢迎这些中企回来上市,其实这些中企能在国外上市的,大部分都是我国的优质企业。
只有把这些优质企业吸引回来,为A股注入更多优质股票,有利A股长久 健康 发展,同时也更好的回报A股投资者,让更多投资者们获取回报。
汇总分析
近期三大运营商被美国股市摘牌退市事件发酵,既然美国股市拿三大运营商进行做文章,美国后面肯定还会有其他动作的。
但不管怎么样,美国容不下这些企业,A股的大门随时都为这些中企打开,随时都会欢迎这些企业回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