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股票基金
1. 医药股全线大跌,为何四千亿的药明康德闪崩跌停
医药股尾盘跳水,尤其是CXO概念股出现集体下挫。其中,当日登陆科创板的百济神州(688235.SH)开盘破发后,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最终收报160.98元,跌16.42%,跌破192.6元的发行价。百济神州是首家“A+H+N”三地同时上市医药企业。按照发行价192.6元计算,打新中一签(即500股),当日收盘浮亏1.581万元。
针对这次暴跌,有投资者爆料称,“市场传言药明进了入美清单。注意风险。”也有人推测,或许和国内集采政策推进、医保谈判砍价有关,但上诉消息均未得到任何层面的证实。而药明康德的股价闪崩,也登上了今天的微博热搜。
药明康德的业绩表现十分强劲,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2亿元,同比增长39.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35.62和31.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41%和87.81%。单季度收入和盈利水平也都创新高。
然而,面向CXO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及企业本身存在的风险,药明康德也并非高枕无忧,其股价从今年7月最高点172.49元/股一路下跌。在此之外,药明康德还遭遇股东、机构、高管的连番减持,而其中有股东更是因为违规减持而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
2. 医药基金还能买吗
长期还是看好的,比较中国就是,白酒,消费,医药比较稳定。短期波动还是挺大的,去年是最好的买入机会,你可以去做定投基金。望采纳。
3. 中国医药股票代码是多少
1、中国医药的股票代码是600056,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有上市公司。股票简称为中国医药,股票代码为600056,控股股东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68亿元,是重点关注的三大央企制药业之一。
2、中国医药的前身是中国科贸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8日,是由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独家发起,以社会基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原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生41号”原文件和原外交部“外经经政审字]773号”文件批准提出经贸合作,拥有员工2000余人。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医疗器械(第三类:手术室、急诊室、诊疗室设备及器械、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医用电子仪器及设备、临床检查和分析仪器);经营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的销售;派遣海外项目所需的劳务人员。进出口业务;经营国际招标采购业务,承接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国际招标采购业务;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承揽各类国外工程和国内国际招标工程;汽车销售。
拓展资料
股票不仅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股份公司出具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向各股东发行的一种证券,作为持股凭证,以筹集资金,取得股利和红利。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和交易。有了它,股东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错误经营所带来的风险。每一股代表股东对企业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个上市公司都发行股票。同一类别的每一股股份代表公司的平等所有权。每位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取决于其持有的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组成部分,可以转让和交易。它是资本市场上主要的长期信贷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出资。
4. 重仓中字头股票的指数基金有哪些
完全是中字头的指数基金好像没有,但是我们可以做个替代,用央企ETF替代这个,代码159959,因为一般中字头股票都是央企。中国中冶、中国建筑、中国联通、中国银行、中国交建等。
1、中国中冶中国中冶以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为核心竞争力,以强大的冶金建设能力为依托,以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多专业、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2、中国建筑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为数不多的不占有大量的国家投资,不占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以从事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3、中国联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行)经孙中山先生批准,也是中国四大银行之一。
投资风格偏好于大盘股的基金持中字头的股票多。中字头的股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公司一般都是中大型的,也就是国企央企背景居多,这种上市公司盘子一般都较大,所以持股偏好这样的持中字头会多一些。比如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这样的成分股含中字头较多。含中字头个股多的基金特征是在股票型基金中属于较稳定的一类,这类公司一般情况下都很大了,更加稳定,但是通常增长能力相比中小盘个股会弱。但从整体来看,只要是股票型基金都是属于高风险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
中字头股票有:上证A股:600568 中珠控股 600038 中直股份 600428 中远航运 600645 中源协和 600020 中原高速 600745 中茵股份 600610 中毅达 600280 中央商场 601608 中信重工 600030 中信证券 601998 中信银行 600329 中新药业 600373 中文传媒 600528 中铁二局 600522 中天科技 600158 中体产业 600088 中视传媒 600138 中青旅 600084 中葡股份 601098 中南传媒 600195 中牧股份 601898 中煤能源 600818 中路股份 600737 中粮屯河 600110 中科英华 603019 中科曙光 600872 中炬高新 600489 中金黄金 600053 中江地产 600634 中技控股 600500 中化国际 600675 中华企业 600252 中恒集团 600705 中航资本 600765 中航重机 600760 中航黑豹 600893 中航动力 600372 中航电子 601808 中海油服 601866 中海集运 600896 中海海盛 600026 中海发展 601989 中国重工 601618 中国中冶 601390 中国中铁 601766 中国中车 601919 中国远洋 601988 中国银行 600056 中国医药 601106 中国一重 601179 中国西电 600118 中国卫星 601186 中国铁建 601601 中国太保 601857 中国石油 600028 中国石化 601088 中国神华 600536 中国软件 601628 中国人寿 601965 中国汽研 601318 中国平安 601600 中国铝业 600050 中国联通 600176 中国巨石 601800 中国交建 601668 中国建筑 600877 中国嘉陵 601117 中国化学 601985 中国核电 600007 中国国贸 601888 中国国旅 601111 中国国航 600730 中国高科 601669 中国电建 600150 中国船舶 600595 中孚实业 600890 中房股份 600520 中发科技 600292 中电远达 600764 中电广通 603988 中电电机 600685 中船防务 600787 中储股份 603126 中材节能 600970 中材国际 600654 中安消深圳A股: 000042 中洲控股 002423 中原特钢 002448 中原内配 000544 中原环保 300018 中元华电 300327 中颖电子 000982 中银绒业 000063 中兴通讯 000715 中兴商业 000099 中信海直 000839 中信国安 000657 中钨高新 300364 中文在线 300270 中威电子 000957 中通客车 000540 中天城投 002659 中泰桥梁 002092 中泰化学 300435 中泰股份 002511 中顺洁柔 000798 中水渔业 000685 中山公用 000758 中色股份 000506 中润资源 300078 中瑞思创 300052 中青宝 300062 中能电气 002445 中南重工 000961 中南建设 000930 中粮生化 000031 中粮地产 000157 中联重科 002323 中联电气 002309 中利科技 300393 中来股份 002738 中矿资源 000970 中科三环 002657 中科金财 300035 中科电气 300496 中科创达 002579 中京电子 000060 中金岭南 002021 中捷资源 002779 中坚科技 300308 中际装备 000039 中集集团 002129 中环股份 002542 中化岩土 000979 中弘股份 002364 中恒电气 002145 中核钛白 000777 中核科技 002163 中航三鑫 002013 中航机电 002179 中航光电 000768 中航飞机 000738 中航动控 300114 中航电测 000043 中航地产 002401 中海科技 300177 中海达 000951 中国重汽 000996 中国中期 000797 中国武夷 000035 中国天楹 002116 中国海诚 000009 中国宝安 300414 中光防雷 000018 中冠A 000931 中关村 002051 中工国际 002057 中钢天源 000928 中钢国际 300489 中飞股份 000736 中房地产 000887 中鼎股份 300172 中电环保 000151 中成股份 002471 中超电缆 002080 中材科技 000759 中百集团
5. 当前或为医药布局最佳时点 如何选出心仪的医药基金
如果要在A股选出一个长牛板块,老司基觉着,医药应该是不多的备选项。
在过去的10年中,医药指数轻松跑赢了A股各大主流宽基指数。以中证医药100指数为例,近10年涨幅为 228.68% ,上证指数仅上涨 32.6% ,涨幅是同期大盘的 7倍 !同时,也跑赢了最具成长潜力中证500指数同期 106.31% 的涨幅,涨幅是其 两倍。
医药板块2019年有戏么?
医药板块是2018年上半年绝对的明星,涨幅最大的行业,上半年牛基榜单、TOP10这种大多数都是医药基金;但进入下半年后,行业黑天鹅频发,受假疫苗、4+7带量采购等事件影响,整个板块迎来重挫,不少医药股甚至一度腰斩。
经过大半年的持续跌幅,医药板块估值也跌至近十年新低,当前中证医药指数市盈率约为 24倍 ,从2009年至今只有2011年左右的22倍低于这个值。与此同时,社保基金、机构、外资这类“聪明钱”在陆续买入医药。很多分析观点认为,医药最至暗的时刻正在过去。
展望未来,医药本身属于没有发展天花板的行业,老龄化趋势严重,未来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尤其2018年国家针对医药鼓励政策频出,受益于政策红利的创新药、医药流通和医疗服务等有望迎来收获期。
老司基觉得,医药基金的投资机会已然来到!现在或为一个好的布局时点。
那么,怎么投呢?
1 、主动好还是被动好?
医药产业链很长且高度复杂,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有更大研究空间,能通过主动选股获 取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 。
此前,华宝证券作为一份对比报告,他们在《主动VS被动:盘点行业主题型基金》研报中指出,无论是熊市、牛市、震荡市下, 主动 管理的行业主题基金均 可跑赢被动管理型指数基金 ,其中 医药行业、TMT行业、军工行业 等行业主题基金连续三年(2016年至2018年三季度末)跑赢了同行业的被动管理型基金。
老司基选取了规模较大的29只医药基金(名称中含医药、医疗的)。发现不管是2019年以来、最近半年的短期业绩,还是最近1年、最近2年、最近3年和最近5年的中长期业绩,均是主动管理型基金胜出。
29 只规模居前的医药行业主题基金业绩对比情况 (时间截至:2019年1月9日)
2 、主动基金如何选?
既然主动基金好,那么该如何选择呢?
以上主动管理的医药基金中,老司基将其中一只标红—— 中欧医疗 健康 。
管理中欧医疗 健康 的基金经理 葛兰 ,是目前市场唯一一位具有美国医学博士背景的基金经理。截至2018年底,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 健康 A过去两年收益率 12.34% ,排名1/10;2018年前三季度申万医药生物行业跌幅 -11.81% ,而中欧医疗 健康 逆势获得收益率 7.08% ,位列市场所有偏股混合基金(Wind)前五,大幅超越同期各主要指数以及医药行业指数。
那么多主动管理,为什么老司基偏说葛兰,不单单在于业绩和医学博士背景,葛兰还是一位特别擅长把握产业格局的基金经理, 在2017年三季度即提出三周期共振看好未来两年医药牛市观点,随后一年中证医药大涨13.10%,中欧医疗 健康 涨幅达39.98% ;她还在2018年医药高位时设置了中欧医疗 健康 基金的限额。先于市场发现行情,不可谓不厉害!
3 、葛兰新的一只医药基金正在首发!
1月11日,“医学博士”葛兰的另一只医药主题基金首发!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A类:006228, C 类:006229 ) ,公开信息显示发售期为1月11日-1月25日。
当前或为医药布局最佳时点,新基金发售值得重点关注:
一要关注中欧医疗创新聚焦创新药投资方向 。美国创新药占医药整体市场的规模是67%,日本达到68%,而中国占比还不足20%,发展空间巨大;4+7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更多的是仿制药品,创新药的投资价值愈加凸显;且这两年国家政策不断对创新药鼓励,医药的未来在创新!
二要关注中欧医疗创新是一只均衡配置A+H股 ,最多50%仓位可投港股的股票型基金。港交所新规(还未盈利的 科技 生物类公司可在港股上市)为港股医药投资带来新机遇,众多优秀创新型生物 科技 类公司已积极布局香港上市。且国内优秀药企分布在A股港股,同时布局,更能把握机会,同时也分散投资风险。
三要关注交易费率 ,目前中欧医疗创新在蚂蚁财富、天天基金的各销售平台都可以买到,不过老司基注意到在中欧官网和中欧钱滚滚APP认购折扣最低,0.1折的认购费率。
以上为老司基研究一番后的心得, 总结一句话:医药行业的至暗时刻正在过去,看好医药板块就即刻上车吧。
本文源自老司基一枚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6. 为什么医药板块的基金表现一般都不太好
吃不起药将成为历史,政府集中采购导致药费暴跌
“医保局动真格了,这一次真的要砍掉企业的销售费用了。”一家中标的药企人士向记者感叹,还有一位药企人士向记者表示:“中标难受,不中标更难受。”
前几天,国家首次“4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谈判在上海举行,集中采购的结果是药价暴跌,正大天晴药企的恩替卡韦降幅超90%。恩替卡韦被誉为乙肝用药霸主;阿斯利康公司旗下的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降价75%。
这次参与集中采购试点的共有31种药品,7个品种降价幅度超70%,降幅在40%-70%之间的有12个,降幅0-40%之间的有8个。平均降幅高达52%,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这次的试点大获成功,4 7总共11个城市的31种药品采购价直接被腰斩了,而采购价的降低,必然导致药品销售价的降低,而试点的开门红也会导致国家迅速大范围推进采购药品的范围,换句话说,困扰中国人很多年的高药价问题,有望得到彻底的根除。
中国药价有多虚
中国的药价不仅高,而且很虚,虚到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多家上市公司药企,列支的营销费用,居然占到营收的60%,远远超过国际药企10%的标准。
换句话说,药厂卖出去100亿的药,销售成本就占了60亿,而国际通用标准大概是10亿左右,与此同时,中国药企的研发费用却是出了名的低,远远低于国际标准。重营销轻研发导致中国医药界回扣横行,而新药研发能力极低。
仅仅被央视公开报道点名的医药回扣乱象,包括但不限于:
2010年,药价虚高1300%的“芦笋片事件”,湖南湘雅医院医生回扣占到中标价43.5%;
2011年,虚高达2000%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丑闻,北京公立医院医生回扣占到中标价40%;
2013年,漳州医疗腐败案,全市公立医疗机构100%涉案,药价的50%用于回扣;
2013年,“葛兰素史克行贿门”,其副总裁梁宏在供述中称,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打开销路投入的行贿费用占到药价的30%,每年的总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2016年平安夜曝光上海、湖南两地药价虚高近10倍,医生回扣占到药价40%
这动不动就10~20倍的利润,意味着成本价只有零售价的10%,甚至只有5%,中间的巨额利润,都被层层剥削了,最后让患者来买单,导致中国的药价高企,但是药厂实际利润并不高,研发能力薄弱且极其重视营销,不给回扣而重视研发的药厂根本活不下去,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集中采购曾让药价暴涨
实际上,中国药价高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如何解决高药价问题成了政府的心头病,提出的解决方案千千万,通过政府集合公立医院的需求进行集中采购、集中招标,通过巨大的采购量来压低价格,让患者得到实惠。
听起来似乎没问题,政府手底下有那么多公立医院,全部听政府号令,而公立医院就诊患者的数量占到总就诊量的90%,换句话说消耗的药品,也是90%,把这些需求全部集中起来和药厂谈判,不可能拿不到好价格。而政府出面带量集中采购来降低价格,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所以,早在2000年左右,有关部门就开始推行以量换价”,让药物进行集中采购,带量招标,试图取得价格上的优惠,降低药价。在外国,这一手段可以降低10~15%价格,虽然不多,但是考虑到外国市场竞争激烈,药价透明,本来就很低,在这个基础上还能降低实属难得。引入中国后,一定能大幅度降低药价。
中国医药部门不仅实行了集中采购,以量换价,还对医院药价进行行政限制,不允许医院以药养医,曾经只允许加价15%,后来干脆实行零差率,一分钱都不允许加价,什么价格采购的,就什么价格出售,最大程度让利给患者。
政府把所有采购量集中起来进行招标获得最低价格,然后不加价卖给患者,药价一定很便宜了吧,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实行集中采购和零差率二个政策后,药品的采购价年年增高,高药价问题越演越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震惊了,这怎么可能,这套方案怎么看都没问题啊,降低药费利国利民十拿九稳,怎么最后居然导致药费连年增高,这不科学啊。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外国行之有效的带量集中采购降低药价的办法,到了中国不仅无效,反而导致药价升高。
原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套方案里有一个最大的漏洞,就是招标是由政府集中组织的,但是采购量是由各大医院自行决定的,用哪个药,用多少,是由每个医院自己定,或者说,是由每个开处方的医生来决定。
所以这些药厂们想出了一个新点子,高中标价高回扣,把中标采购价定的高高的,分出大量的利润空间做成回扣给开处方的医生,以及整个医药管理链条上的一系列人,瞬间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销量大增,所有的医生都在疯狂的开这家药厂的药。
而那些低价中标的药品则陷入了一个很窘迫的情况,医生不愿意开这个药,没有销量,下场和没中标是一样的。
同一款药品,有人出低价,高价怎么可能中标,当然不可能啦,竞标的规则就是价低者得。要规避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不是同一款药品就可以了,同样的药灌装到另外一个包装里,取另外一个名字,上报给药监局拿一个批号,当新药卖,既然是刚“研发”出来的“新药”,那自然拥有自主定价权,你报多高,也没有竞争者,因为这款药全国只有你这一家有。
例如,传统的青霉素,价格极低,不过你们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因为按照集中采购制度,根本赚不到钱,取而代之的是各大药厂自行“研发”的XX霉素,号称改良版的青霉素,实质上还是青霉素,不过中标价立刻暴涨十倍甚至几十倍,然后就有利润空间给回扣了。
所以,新药的审批权立刻火了,医生的处方权也立刻火了,带来的问题是药监局这些年被国家查处了一大批贪官,基本都是有审批权的那些人,而基层的医生吃医药代表的回扣,已经从密布新闻,变成不算什么新闻了。
所以,在央视曝光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丑闻丑闻中,药价虚高2000%,出厂价0.6元,北京市中标价高达11元,医生的回扣为每支4.4元,而山东一个街头小诊所,进货价为0.64元,卖给患者为2元。所谓的集中采购降低药价,完全形同虚设,整个北京的需求集中在一起进行采购,不仅没有压低价格,反而疯狂攀升20倍。
新集中采购导致药价大降
看完了中国药价的历史,只能感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这次的新集中采购导致中标价暴跌这么厉害呢,他们双方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肯定是有的,否则中标价依然丝毫不会变,这次的新规最大的改变在于收回了公立医院自定采购量的权利。
现行的集中采购制度,缺乏明确的用量要求,中标未必代表有销量,医院仍然具有极大的自主选择权,因为药企需要对医院进行二次公关,医院则进行二次议价,导致中标结果形同虚设。
为了堵住这个漏洞,新的采购制度实行招采统一,什么意思呢,就是招标会上要明确采购量,由这些城市下属的公立医院,提前确认未来一段时间的某药品的需求量,汇总给医保局之后,由医保局统一采购,然后下发给公立医院,实现真正的带量采购。
这个创新之举,等于没收了医生的处方权,因为医院失去了采购权,院里就这么多存货,你开完了就没有了,如果你真的需要这么多,也可以,你提前报备,医保局帮你买,你还是吃不到回扣。一家大型公立医院,没有特殊的疾病大爆发,对各项药品的需求是非常稳定的,不会有大的波动。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长詹积富在公开场合表示,医保局的主要任务是让医务人员不能再有拿回扣的机会,让医务人员不敢再去拿回扣。通过这个制度,他们完全有希望做到这一点,废除高药价存在的基础。
正是因为废除了中间的回扣环节,让回扣高低不再左右销量,所以各药企报出的中标价格立刻断崖式下滑,中标平均价直接来了个腰斩,这就是好制度的威力。
药企迎来长期利好
这次集中招标,让药企的中标价大幅度下降,导致医药股大幅暴跌,没中标的几个甚至跌停,市场看到价格降了,就解读为利空。
按正常的思维来看,价格降这么多,不是利空是什么,但是如果深究这件事可以发现,价格下降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省了回扣的那部分钱,对药企本身的利润没有太大的影响。
几十年来,中国医药市场一直重回扣,轻研发,是否能研发出新药不重要,砸钱送回扣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回扣给的到位,哪怕就一直老药换新瓶,也能躺着赚大钱。
这种风气是典型劣币驱逐良币,缺乏研发能力会直接断掉中国医药进步的根基,广大基层患者还饱受其害,苦不堪言。
药企喜欢给回扣吗?不喜欢,但是如果别人都给自己不给,自己就被市场消灭了,有关部门从制度上杜绝给回扣的空间,不仅仅是对患者好,也是对药企好,这样才能让药企脚踏实地,把心思都放在研发上,消除市场竞争乱象,正本清源,我认为对药企来说,是构成长期利好。
2018年11月15日,国家医保局下发《4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按照这11个城市所有公立医院2017年同品种采购量以60-70%核算,承诺用量进行集中采购,在12月6日进行了首批公开采购,导致了中标价格腰斩式暴跌。
目前只有11个城市作为试点,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进行采购的,也仅仅只有31种药品。
但是鉴于首次试点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新办法会迅速推广到全国所有城市,而且会覆盖到所有的药品,那个时候,全国所有的患者会看到一个奇观,所有药品的平均价格暴跌一半以上,吃不起药将成为历史。
这一天不会太久,高价药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我们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受益人,很快你们就会看到这一天的。
望采纳
7. 哪一个医药基金比较好
由于仿制药的利润快、可预测性强,国内仿制药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目前,而创新药由于研发周期长、风险高,过去没有企业愿意尝试。就连创新领域的领先者恒瑞也有80%的收入来自仿制药。如今,这种格局正在改变,恒瑞药业、复星制药、石化集团等医药龙头股正逐步转型为创新药物,成为领先的“科技”医药企业。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更倾向于沪深300医药和中药指数。原因在于目前研发创新药物的制药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主,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随着未来仿制药向创新药的转变,领先企业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壁垒,马修效应将继续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选择沪深300药是最好的。医药行业的政策风险较大,因此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令人困惑的现象,平静并增加头寸,医药行业值得10年的行业指数基金。
8. 定投十年赚10倍 医药行业指数基金怎么选
A股遭遇大利空,千股跌停的局面时隔两年,又重现在广大投资者面前。我们虽无法预测市场,不知道接下来指数是涨是跌,但我相信,下跌的空间有限,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轻仓布局自己心怡的板块,比如医药行业,养老行业。
我个人对医药行业是比较感兴趣的,曾经定投过1支医药的主动型基金,坚持了两年,感觉是一款抵御风险的产品,但这款基金医药成分股只占50%不到,不符合我的预期,后来果断出手了。碰到现在股市估值杀了又杀的时机,准备入手定投医药类的指数基金。
为啥对医药类行业情有独钟呢?
目前我国的国情会推动医药行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我国目前正在逐步走向老龄化,老龄人口患病的概率、医疗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了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了1.5亿人,占总人口的10.8%。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比例将超过30%。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多是推动医药行业稳健增长的第一动力。一是我国的老龄化推动医药行业增长。
二是就医用药是居民的刚性需求。 每个人都离不开生老病死,人都会生病,生病就会看医生吃药,这是居民的刚性需求,这个需求不会因为经济不景气、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减少。
三是中外医药指数实践的检验。 绝大多数国家里,以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来看,医药行业都是不错的行业。医药指数是经济危机中非常具有价值的避险板块。即使宏观经济不好,医药行业整体表现也好于宏观经济。
从日本股市来看,1992年到2012年间,日经指数下跌25.6%,而医药指数上涨了92%;从美国股市来看,从1989年9月到2014年7月,标普500指数上涨了465%,而同期标普500医药指数上涨了969%,医药行业的涨幅是标普500的2倍多;从A股数据来看,假设2004年底,投资1000元到医药行业上,那么到2017年的5月,最初投资的1000元,会变成9383元,能收获9倍多的 收益 。
有哪些医药指数可以供我们选择呢?
目前,市场上有7类医药指数可以供我们筛选,分别是中证医药指数、中证医药100指数、上证医药指数、全指医药指数、细分医药指数、300医药指数、500医药指数。
中证医药指数:又称中证800医药指数,是从中证800指数中挑选医药行业。
中证医药100指数:从沪深A股中挑选出日均总市值前100位的医药卫生相关行业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每只股票买入相同的金额,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
上证医药指数:只投资上交所的医药卫生行业。
全指医药指数:从中证全指样本股医药卫生行业内选择流动性和市场代表性较好的股票构成指数样本股,它覆盖的医药公司是最全的。
细分医药指数:挑选医药行业细分领域的主要公司。
300医药指数:挑选了沪深300指数里的医药行业公司。
500医药指数:挑选了中证500指数里的医药行业公司。
从历史数据看,7个医药指数中,中证医药指数、中证医药100指数、全指医药三个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力,流动性也比较好。从2005年到2017年12年以来的走势看,表现最好的是中证医药100指数,12.5年增长了11.7倍,远远领先沪深300和红利指数。
应该选哪只医药指数基金定投呢?
就我个人的观点,我会考虑选择中证医药100指数。
一是中证医药100指数的样本选取方法比较科学。 以沪深两市全部A股(非ST、*ST股)作为样本空间。 它的选样方法,首先,将样本空间中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在沪深两市A股(非ST、*ST股)后20%的股票剔除; 其次,剩余股票中按照中证行业分类标准将归属于医药卫生和药品零售行业的公司股票纳入医药主题; 最后,由医药主题股票中过去一年日均市值排名前100的股票构成中证医药100指数样本股。
二是中证医药100指数的估值比较合理。 医药10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是33.48,市净率4.43,股息率0.73%,ROE13.22%,虽不是低估,但也却是在合理空间。从历史PE走势来看,医药100指数估值常年在30与40之间徘徊,是属于估值没怎么变化而股价早已经涨上天。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医药板块优秀的成长性。
三是中证医药100指数的权重股基本上都是医药行业的龙头。 它的权重股包括泰格医药、卫宁健康、康泰生物、长生生物、片仔癀、乐普医疗、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凯莱英、安图生物等,这些权重股大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行业龙头企业。
从历史数据来看,医药100指数是一个十年十倍的指数,而且这种行业龙头企业为主的指数市场也愿意给更大溢价。目前市场上有两只跟踪中证100医药指数的基金,分别是国联安中证医药100指数(000059)以及天弘中证医药100指数(001550/001551).
国联安中证医药100(000059),场外申购,2013年8月成立,基金规模16.87亿元,近1年涨幅5.89%,成立以来涨幅56.78%。
天弘中证医药100(001550),场外申购,2015年6月成立,基金规模1.25亿元,近1年涨幅9.29%,成立以来涨幅—19.52%。
对比两个产品,我会选择国联安中证医药100(000059)作为定投标的,定期定额定投。